阅读历史

第一百七十四章 短视

作品: 重生之二嫁太子 |作者:云蒙居士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2-22 17:1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杨康安作为杨淑妃母家最出类拔萃的子侄可以说是半生风光,没想到因为一个女人让自己前程尽毁。

而今杨府门可罗雀,李从善能在这个时候登门拜访对于处于困境里的杨康安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杨康安把李从善迎到了自己的书房,忙命从人献上李从善最喜欢吃的洞庭碧螺春。

茶罢搁盏,李从善轻轻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然后缓缓道;“西宁兄何必要亲自回京这一趟呢?有些事情明明可以让一个信得过的人帮你处置便是。”

杨康安幽幽叹息道;“我何尝不明白擅离职守,私自回京的后果呢,然而我若不如此的话有人不会放过我的媛儿。”

媛儿是杨康安与原配妻子生的女儿,已经出阁,夫婿在大名府当官,杨媛儿与他已经育有两个儿子,母子三人在京承欢婆母膝下。

杨康安把自己在半月多之前接到的那封密信拿出来给李从善过目。

虽然杨康安戎马半生,但他终究是个最平凡的父亲,他与原配妻子周氏伉俪情深,俩人育有一子一女。

有人拿着长女杨媛儿母子三人的性命相要挟,爱女心切的杨康安不得不不顾一切的回京来。

杨康安很清楚对方要的不是自己女儿一家的性命,而是要自己一败涂地。

拿自己的前程来换女儿的安平他觉得值了。

李从善在看罢了那封密函后脸色有些难看;“西宁兄是个明白人,这封信究竟是如何来的,还有那个去陕西给你通风报信的丫头山桃是怎么一回事不用我说你也该明了。”

“我何尝不清楚呢,怪只怪我不该卷入皇储之争中去。”杨康安的确是个通透之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卷入了两位皇子的储位之争,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投靠端王。

李从善意味深长看了面露忧色的杨康安后道;“事已至此西宁兄莫要自责了,好在官家顾念旧情,过些时日你还有复起的机会。眼下西宁兄当处理好自己的家事,大郎虽然罪孽深重,然而他毕竟是你膝下唯一的血脉,况且他年少无知,想来是那陈氏勾引了他去。”

提起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杨康安就更加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亲生儿子给扣了一顶沉甸甸的大绿帽子。

沉吟了好一会子杨康安才开口;“若不是我眼下子嗣不茂自然是容不得那畜生的,不过这个畜生的前程算是毁了,等过个三年五载的给他去别处谋一份差事吧。”

李从善微微颔首;“西宁兄想开一些吧,兄正值盛年,会子孙昌茂的。”

端王是个短视的,觉得杨康安已经坏了事就把他视为无用的弃子,端王的幕僚徐锦虽然觉得不妥,然端王的脾气他很清楚,端王已经决定舍弃杨家了,那他也就不再过多劝说。

幸好端王身边不全都是糊涂人,譬如他的岳父老泰山枢密使富彦国那绝对是个不容小觑的。

富枢密使见端王始终不打算对落难的杨家雪中送炭后他就坐不住了。

富枢密使没有亲自找端王,而是通过女儿富嫣然把自己的意思转达给端王。

从娘家回来后端王妃富嫣然就到了端王书房。

富嫣然的身孕已经七八个月了,大腹便便,身材臃肿,她原本就模样平平,被孕身所拖累那就更加的不赏心悦目了。

端王对富嫣然唯有敬无有爱,每月初一十五他自然会去王妃处,平常去的时间不多,不过他会极力的维护王妃的颜面,如此一来那些得宠的妾也不敢在富嫣然面前恃宠而骄。

到端王面前后富嫣然忙要见礼就被阻拦住了;“王妃不必多礼了,快坐下吧。”

“妾身谢王爷。”富嫣然坐在了端王的下首,等侍奉的从人都被打发出去后富嫣然才跟端王谈正事儿;“王爷,妾身的父亲特意打发人叫妾身回富府一趟,父亲借妾身之口来劝王爷莫要冷了杨家,虽然杨康安已经指望不上了,然而杨家还有旁人呢,父皇对杨淑太妃娘娘如对刘太后,王爷该记得当年杨淑太妃去了父皇不顾群臣反对追封保庆皇太后一事吧。”

杨淑妃乘风归去后今上甚是悲痛,故此以太后之礼葬之,而且不顾群臣反对立主追封杨淑妃为保庆皇太后。

杨淑妃在先皇真宗还是亲王时就嫁入王府为妾,很快太宗去,真宗皇帝登基,杨淑妃从王府妾变成皇妃。

先皇把自己金屋藏娇十多年的爱妾刘娥接到身边。

刘娥从底层妃嫔一步步的爬上高位,因为她得宠没少被后宫妃嫔嫉恨,唯有杨淑妃对她亲厚,刘娥自然是投桃报李,她日后当了皇后对杨淑妃自然是另眼相待,她通过李氏的肚子生下了皇子由杨淑妃与之一起抚养,那个皇子也就是当今圣上。

今上有两位养母,一个是刘娥刘太后,另一个便是杨淑妃。

与刘太后母家卑微不同杨淑妃则出身官宦,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母家子孙兴旺。

为了报答杨淑妃的养育之恩今上在她生前死后都格外的关照杨家。

因为杨康安是杨淑妃母家子侄里头最有出息的,故此今上才把伯爵赐给了杨康安。

端王虽然有些短视,但他可不糊涂,经富嫣然这么一提他顿时明白过来;“父皇对杨家的确是恩宠备至,不知岳父大人可有何高见?”

富嫣然道;“父亲希望王爷能设法劝说父皇把从杨康安这里收回的伯爵重新还给杨家,自然不可能再落在杨康安身上了,不过杨家不仅仅只有他杨康安一人啊,父亲的意思是杨康安的堂兄,也就是杨淑太妃娘娘长兄的长子杨康旭是个忠厚长者,眼下在杨家亦是德高望重。”

端王的手轻轻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略微思存后颔首道;“还是岳父大人想的周全,王妃先回吧,本王叫徐锦过来斟酌斟酌。”

是日,散朝后端王没有出宫而是直接去秦皇后的中宫。

此刻,秦皇后正在簪花。

春光如玉,满院子的花都惊醒绽放,秦皇后坐在亭子里由阑珊亲手为她簪上初绽的月季花。

得知端王求见让秦皇后有些意外,不管端王因何来见自己秦皇后还是不会把人拒之千里的。

尽管秦皇后不太喜欢端王,但大面上是过得去的。

旋即,端王就被内侍引导了秦皇后面前,这个时候秦皇后头上已经簪上了两朵娇艳欲滴的粉色月季花,如此就显得整个人都分为的俏丽动人起来。

“儿臣叩见母后,愿母后长乐未央!”端王适才只是瞥了秦皇后一眼已经让他禁不住有些想入非非了,不过秦皇后那嫡母的威仪是让端王有些畏惧的,他在秦皇后面前那就是个小心翼翼的乖儿子。

秦皇后心里头厌恶端王,但面上还是春风拂面的;“起来说话吧。”

待端王平身后秦皇后便关切起了端王妃的身体来;“嫣然的身子也有七八个月了,最近她吃的好睡的足?”

端王忙道;“多谢母后关怀,托母后的福嫣然一切安好。”

秦皇后淡淡道;“如此那本后就放心了,不过身为丈夫的你要多在嫣然身上费费心,毕竟她怀的是你的嫡子。“

“儿臣遵旨!”

秦皇后知道端王此次前来是有要紧事要与自己说,故此她就屏退闲杂人等,唯有阑珊和红药从旁伺候着。

见无旁人了端王也就不拐弯抹角把自己心中说求说与秦皇后知。

端王此次前来是求秦皇后到今上面前帮杨康旭求一个恩典。

端王之所求早在秦皇后的意料之中,因为这是赵元佑的意思,而赵元佑借富枢密使的口让短视的端王为杨家求一个恩典,如此一来即便杨康安坏了事,那么杨家也不会因此备受冷落,若寿王趁着这个节骨眼上拉杨家一把,那么杨家就会成为寿王的势力。

即便杨家因为杨康安之事暂时门庭冷落,但很快他们就能东山再起,因为他们是杨淑妃的子侄,今上对杨淑妃宛如对待亲生母亲那般看重。

待端王离开后红药小心翼翼的问秦皇后;“娘娘真的会帮着端王吗?”

秦皇后云淡风轻道;“现在是帮着端王,实则是帮着我自己。”

“娘娘英明!”红药再次为秦皇后簪上了一朵粉色月季。

就在这时候内侍张茂来到秦皇后面前,施礼毕张茂便悄声向秦皇后禀报道;“禀娘娘,适才贵妃娘娘去御书房了。”

得知贵妃去了御书房秦皇后微微轻笑一声;“陈贵妃的动作果然迅速。”

瞬间红药就明白了秦皇后话里的意思,于是她不免担忧起来;“娘娘,若是贵妃娘娘为杨家求了恩典,那岂不是对咱们不利?”

秦皇后轻轻抚了一下自己那光滑莹润的面庞,然后不紧不慢道;“那你也太不了解官家的脾气了。”

红药笑道;“奴婢愚笨,官家的脾气自然是娘娘最清楚了,后宫妃嫔,满朝文武也不及娘娘您了解官家。”

红药虽是在拍马屁,然她的话也并非全无道理。

秦皇后就是因为太了解今上的脾气,故此二十余年她才能步步生莲,无可取代。

不日集贤殿大学士杨康旭就被封为永昌侯。

因为杨康安而让整个杨家阴云笼罩的日子就此结束,杨康旭被封侯,冷清了一阵子的杨家就此热闹起来。

与此同时杨家也知晓了是端王通过秦皇后在今上面前求了恩典。

对于杨康安而言大堂兄能被封侯他满心的云彩就此散去。

若杨家因为自己而从此一蹶不振那他杨某人那可真的就城罪人了。

大堂兄封侯,杨家虽然在朝堂以及地方上都没有势力,但至少能保今世富贵。

大宋朝的爵位都不世袭,但是一代人能被封爵那就能福泽子孙好几代。

杨康旭被封侯原本寿王以为是自己的力量,可很快他得知是端王求了秦皇后才有了今日之结果后他气的在书房摔了茶杯。

从旁侍奉的丫头碧桃见寿王如此震怒早已经吓的花容失色,脸色苍白;“王爷息怒,王爷息怒,气大伤身。”

碧桃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把满地的碎片给收拾干净,接着就给寿王换了新茶;“王爷,奴婢知道您心情不好,莫不如出去散散心,如今外头春光明媚,您出去散散心兴许心情能好一些。您不是喜欢吃有间酒肆的菜肴嘛,奴婢听说酒肆已经开始上蜜汁河豚了,那可是王爷您最稀罕的菜啊!”

寿王沉声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去吩咐人给本王备马。”

碧桃忙出去命人帮寿王备马,接着她就帮寿王找出了一身合适出门的衣裳。

寿王前脚骑马出府碧桃就忙把一张小纸团系在了自己养的一只小白鸽身上,旋即小白鸽就飞走了。

寿王骑着马在开封城的几条大街上随意逛了逛。

春日的开封城是一年里最繁花似锦的时候,不管是路上的行人还是香车宝马或者满眼的杨柳,繁花都那般的赏心悦目,然心情不佳的寿王哪有那个心情流连景致。

差不多到用午饭的时间寿王很自然的朝有间酒肆的方向去。

寿王最喜欢吃蜜汁河豚。

正是河豚欲上时,虽然在府里寿王已经吃过河豚了,但是自家厨子做的蜜汁河豚跟有间酒肆的蜜汁河豚简直没法比。

去岁有间酒肆开张后寿王去吃了一次蜜汁河豚就刻骨铭心了,之后隔三差五的光顾,即便自己没有功夫光顾酒肆,也会打发人去酒肆买蜜汁河豚回来给自己下酒。

一晃有间酒肆已经开张一年多了。

虽说酒肆的规模不及开封城那些老字号的大酒楼,但酒肆的买卖可不逊色于如会仙楼,潘楼等开封城里最知名的大酒楼。

来有间酒肆不仅仅能吃到最可口的美味佳肴,而且还能看到那些衣着鲜艳,身段窈窕的女店小二,当年唐长安西市卖酒的胡姬也不国如此吧。

在有间酒肆既能饱口服,又能饱眼福,如此怎不让客人们流连忘返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二嫁太子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