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零二章 满月

作品: 重生之二嫁太子 |作者:云蒙居士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2-22 17:1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胡心语速来不把所谓体弱多病的宁王赵元佑放在眼里,哪怕如今赵元佑娶了妙音这个厉害能干的妻子。

不过宁王夫妇在施粥接济涌入开封的饥民到是给了胡心语题了个醒,上次妙音号召募捐救济福田院以及那些受灾严重的百姓时端王府借此出了一回风头,这次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借一下东风呢?

接着胡心语就让秀兰把账册拿来过目。

很快秀兰就把胡心语要的账册拿来,接手寿王府的庶务已经一年多了,胡心语对于王府的收支状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简单看罢了账册后胡心语禁不住皱了下眉头,接着她便纷纷从旁伺候的秀菊;“出去给我哨探一下,若是王爷回来了就过来知会我一声。”

秀菊忙应了声是,然后就退了处去。

约摸一个多时辰后寿王才从外头回来。

回府后寿王就去了书房,由碧桃伺候着更衣,刚换好了衣裳胡心语就过来了,碧桃在给胡心语见过礼后便知趣的退了出去。

“二表哥,我打算也开一家粥棚来接济那些吃不上饭的饥民,你觉得可以吗?”胡心语以为自己的这个决定会得到寿王的支持,没想到寿王在听完她的意思后顿时皱起眉头来;“你就别再东施效颦了,再说开粥棚都需要粮食,你知道现在粮食多贵吗?我虽然不管王府的收支,但我也清楚以咱们手里的哪点儿钱这粥棚根本就开不起来。”

寿王毫不留情的给胡心语泼了一头冷水,瞬间胡心语感觉身心凉凉;“二表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着想的,我知道开粥棚得需要不少银钱,咱们王府的钱是不多了,但我这些年积攒的私房钱可以拿出来使啊!我猜林妙音也是用她自己的私房钱在做这些事情。她林妙音能做,我为何不能?”

“你这个蠢货,娉婷做这些事是早有准备的,据我所知她早早的去江南买了一大批粮食,她预感到今年旱情严重,故此提早买了粮食打算这个时候大赚一笔,没想到她的孩子没了,故此把其中一半的粮食拿出来做善事,剩下的粮食被她陆续卖掉,现在的粮食可比过去贵出好几倍。我知道你手里有点私房钱,但是你的钱买的粮食也就够开一个粥棚两三日的用度。”寿王给胡心语泼冷水是有理有据的。

如此胡心语的那份热情也就渐渐的被熄灭了;“二表哥对林妙音可真是时刻关注啊!”

面对胡心语话里话外的酸意寿王很是不以为然;“你把手里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多买一些粮食囤积起来,今年中原大地因为旱情严重大部分地方都颗粒无收,父皇已经下旨免除今年的税负,而且还得不断的下拨粮食赈济灾民,国库入不敷出,我打算把一年的俸禄捐出来,如此以来咱们就得吃老本,趁着眼下粮食还没有到最贵的时候多囤积一些等往后用吧,奥对了打发得力的人去江南买粮,主要是买米,千万别买麦子。”

胡心语忙道;“我明日就打发个得力的人去江南买粮。”

寿王微微点点头;“你先回去吧,我要一个人安静一会儿。”

胡心语原本是打算多陪陪寿王的,然寿王主动下逐客令了那她也只能离开。

等胡心语离开后寿王长长的舒了口气,他缓缓的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剪裁精致的纸人,那是一人物肖像,这张肖像是他亲手剪成的,期间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

他温暖的大手温柔抚摸着肖像,那是一个女子的模样,女子的五官精致,眉目如画,一张标准的瓜子脸,身段纤弱娇小,肖像是用桃红色的纸剪成的,因为她喜欢着红衣裳。

寿王把这纸人肖像当宝贝一般护着,是他对某人的无尽深爱,还有他难言的相思。

一晃宁王府的粥棚已经开了半月,那两处专门供小孩子吃喝的小粥棚也已经开了十来天。

光靠给灾民吃粥也不是长久之计,朝廷已经陆续拿出了政策,发给灾民们过冬的粮食以及来年耕种的种子,让他们陆续还家去。

不愿意返回家乡而愿意在开封附近留下来垦荒的官府也会照例发过冬的粮食以及来年耕种用的种子。

政府开的粥棚以及个人私设的也都陆续停摆,饥民们不得不返家或者留在开封附近垦荒。

这些饥民里有一些孩子是孤儿,他们是跟着同村或者同族的长辈们出来要饭的。

他们有的被安置到了福田院去,还有的则被各家买去当奴隶了。

妙音和赵元佑收留了十个孤儿,六女四男,他们大的已经十岁了,小的不过四五岁的样子。

这些被收养的孩子妙音让薄荷还有丹青出岫一起去安置,顺便让她们从那六个小姑娘里挑一两个伶俐的,模样周正的给自己瞧瞧,若是过的去就好好调教,留做后用。

银杏和墨竹她们都大了,迟早是要嫁的,妙音不得不着手培养一批新的小丫头将来顶替银杏和墨竹她们。

薄荷跟在妙音身边已经快两年了,她对妙音的喜欢很清楚,她知道妙音喜欢什么样的丫头,经过她仔细挑选从这六个小姑娘里挑处了两个她觉得可以给妙音过目的。

经过简单的调教后薄荷领着这两个小姑娘去关雎阁见妙音。

这两个小姑娘大的六岁,小的四岁,都是这次宁王府施粥时得过恩惠的。

薄荷领着两个小姑娘到了妙音面前;“回王妃,这两个丫头是王府收留的六个孩子里比较伶俐的,您若觉得不好奴婢就领她们去做别的杂事。”

两个小姑娘按照事先薄荷教她们的规矩给妙音磕头。

妙音仔细端详了跪在面前的两个小姑娘一番后一脸温和道;“你们两个起来回话吧。”

待两个小姑娘站起身后妙音忙问;“你们两个多大了?知道老家在哪儿吗?你们的爹娘呢?”

那个个子高的小姑娘先回答;“回王妃娘娘,奴婢今年六岁了,我老家好像是在登封,我被爹娘扔下了,爹娘觉得我是个赔钱货,家里这么穷了养我是多余,不如把我扔掉,然后好好养我兄弟。”

接着那个个子小的小姑娘开口了;“回王妃,奴婢今年四岁,再过俩月就五岁了。我没有爹娘,家里闹旱灾,我是跟着大伯大娘来讨饭的,我也不知道我家在哪儿,不知道大伯大娘为什么扔下我不管了。”

两个小姑娘口齿都很利索,而且性子也算沉稳,妙音对她们初步的考验是满意的。

略微思存后妙音对两个小姑娘道;“从今天开始你们两个就是我王府的丫头,你们要签卖身契,一辈子生是王府的人死是王府的鬼,哪怕日后你们的亲人寻来了,若没有我的许可你们也不能跟他们走,你们可愿意?”

两个小姑娘虽然年岁小,但她们都很早熟,俩人兴许还不完全明白何为卖身契,但她们却愿意在卖身契上签字画押,不她们不会写字,只能按手印画押。

对于她们而言在王府能吃得饱穿得暖,不用忍饥挨饿比什么都强。

两个小姑娘之前的名字都太难听了,妙音决定留她们在关雎阁后就给她们赐了新的名字,分别是谷雨和落雨。

剩下的那四个小姑娘也都签了卖身契,然后分别被安置到了王府各处当差。

那四个郎君也各自安置了。

这次宁王府施粥之举让妙音和赵元佑在开封可是名声大震,百姓们有口皆碑的。

今上更是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以及几位皇子的面嘉奖了赵元佑。

让端王和寿王都禁不住汗颜。

他们不仅仅是汗颜,更多的还是妒忌,妒忌赵元佑得了林妙音这样一位能干贤惠的妻子。

他们很清楚这次施粥起主导作用的是妙音,而不是赵元佑。

尽管这一年多赵元佑的变化很大,可是在端王和寿王甚至大部分朝臣心目中他还是资质平平,身体羸弱。

不过赵元佑运气好罢了,娶了个厉害的王妃,如此那宁王府就是女枪男弱,牝鸡司晨。

尽管先皇真宗晚期以及今上初登大宝时都是刘太后临朝称制,大宋王朝至少有二十多年是女主当政,所谓牝鸡司晨,但这不代表大宋的朝臣们因此就能认可女子当政,之前已经出过一个厉害的刘娥了,自然不希望大宋朝再出第二个刘娥。

哪怕宁王妃林妙音因母仪天下之能,心怀天下之仁,他们也不会因此而转头去支持宁王府。

大宋朝的储君还是当在端王和寿王之间产生。

端王和寿王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哪怕宁王府跟过去不同了,他们也没有把赵元佑当对手。

不知不觉就到了成安郡王妃秦素心满月的日子。

昌乐郡主的满月宴很热闹,不过妙音因为小月子还没有结束也就没有去参加。

待小郡主满月后次日成安郡王妃就带着不少补品来宁王府探望妙音。

之前妙音掉孩子的时候成安郡王妃还在月子中,没有能马上过来探望。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二嫁太子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