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两难2

作品: 重生之二嫁太子 |作者:云蒙居士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2-22 17:1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到了马车上妙音的心情还无法平静,她禁不住嘀咕早知道看看黄历再出来了。

墨竹给她倒了一盏茉莉花奉到手上,然后柔声安慰道;“王妃何苦跟一个玩意儿生气呢,奴婢看那徐姨娘就是故意惹您生气的,想来她从老爷那里了解到了您的性情脾气,故而为之。”

妙音微微颔首,吃了口香茶嗓子舒坦了,心也跟着舒坦了。

回到王府妙音也就把在相国寺遇到的不快丢到脑后去了,可她万万没想到那件事竟然会引来一场风波。

就在妙音去相国寺上香的两日后她就被言官给弹劾了。

弹劾妙音的言官名唤孙举,是知谏院里的一位很有资历的言官。

这位姓孙的言官主要弹劾的内容虽于妙音为主,但他真正弹劾的则是宁王赵元佑。

弹劾的理由是宁王齐家无方,纵容王妃因不喜欢父亲纳的妾从而对父亲忤逆不孝。

奏疏中还提及身为女儿的宁王妃竟然阻挠父亲续弦,林侍郎碍于女儿皇子妃的威仪不得不把自己要续弦的女子徐氏将为妾室。

因宁王妃不喜欢这位徐氏,故此数月不等父亲的门。

女子在家从父,出家从夫。

夫为妻纲,宁王妃德行有失自是宁王纵然之过。

看到孙举的弹劾奏疏今上置之不理,没想到对方竟然不依不饶。

接下来的奏疏不仅仅弹劾宁王妃不孝父亲,还弹劾她善妒,不许宁王纳妾。

妙音没想到那日之事情竟然会引来这场风波。

这件事林大老爷自然不会不知。

他本能的反应就是林府或者宁王府里头有端王的耳目,这份弹劾必是端王的手笔。

徐氏并未告诉林大老爷那日相国寺门外发生之事。

妙音让人去调查孙举,很快就得到了确切的线索,自己去相国寺上香那日孙举的夫人也去了,想来自己于徐氏有交集时那些看客里头就可能有孙夫人。

原本是一幢不值一提的小事却让宰相和皇帝都要忌惮的言官大做文章,如此可见这孙举十有八九是端王的人。

她林妙音的名声坏了,赵元佑若想要挽回自己的清誉那就借着这个机会休掉这个善妒,而且还不孝,德行有亏的妻子,如此那就等于得罪了秦皇后以及秦皇后背后的势力。

若赵元佑不肯休这样一个善妒,不孝,德行有亏的妻子,那就坐实了齐家无方。

一个齐家无方的皇子怎配做大宋未来的储君呢?

端王他再平庸,至少他的内宅安宁,端王妃贤良淑德,被奉为贤妻之典范,这样的女子自然适合将来母仪天下的。

之前弹劾妙音和宁王的只有孙举一位言官,之后陆续又有言官出来弹劾这夫妇二人。

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给皇帝上奏疏弹劾了,而且是在朝堂上当着皇帝和满朝大臣的面来弹劾。

女儿被言官们这般弹劾在朝堂上的林大老爷心情可想而知。

他没想到自己纳了一房妾竟然给女儿招来如此大的麻烦。

言官们来势汹汹的弹劾坐在龙椅上的今上没法始终装聋作哑,若自己装聋作哑那么他们就会没完没了,坐上这个位置快四十年了他怎会不知本朝言官们的战斗力呢?

为使这场风波早些结束今上下旨责罚宁王夫妇。

宁王齐家无方,罚一年俸禄。

宁王妃德行有亏罚俸两年,禁足思过一个月。

对于赵元佑和妙音而言这样的惩戒自然是不痛不痒的,不过好歹让这件事平息下来了。

不过因为这件事妙音在外的名声急转直下。

“必须得让父亲知晓这次的风波是因何而起,他若继续袒护那徐氏的话我宁可盯着不孝的名声过日子也不要再于他有往来了。”罚俸也好,禁足也好对于妙音而言都无所谓,然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去。

赵元佑安抚妙音道;“你也别太气恼了,这个节骨眼上岳父也不好发落那徐氏。岳父是个明白人,他怎可能为美色而毁掉了你呢,毁了你也就等于毁了林家往后的前程似锦。”

安抚好了妙音赵元佑就命柴胡去林府把林大老爷请了过来。

之前赵元佑对林大老爷始终温和谦恭,从没有摆过王爷架子,然这次赵元佑对他这位岳父老泰山就不似往昔那般客气了。

林大老爷在得知那日相国寺门口发生之事后脸色变得难看极了,他忙跪在赵元佑面前请罪;“是为臣没有约束好徐氏,请王爷责罚。”

赵元佑冷冷道;“这个节骨眼本本王若是责罚岳父大人你,不慎传出去了后果会如何你不是不知道。”

林大老爷额头起了一层薄薄的汗;“臣知罪了,臣回去就把徐氏送到庄子上去,等她分娩后把孩子抱回来,人就继续留在庄子上,臣于她不再相见。”

林大老爷是在意徐氏,但是比起女儿女婿的前途,比起林家的前程来一个徐氏又算得了什么呢?

赵元佑冷厉的目光从林大老爷脸上一闪而过,与此同时就听他狠狠的骂了一句愚蠢,稍微沉吟了下他才再次开口;“岳父觉得风波未彻底平息之前你把徐氏送走真的是最好的补救方法吗?若岳父真的要补救那就一切如常,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再把那徐氏送走。过些时日本王帮岳父择选一个年轻貌美,性情温柔的女子送去伺候你,徐氏不是无可替代的,再说她不过是个妾,对于男人而言妾不过是个消遣的玩意儿罢了。岳父让一个玩意儿当自己是人可不就会惹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嘛。”

林大老爷心情复杂的回了林府。

自那日相国寺上香回来徐氏就没有再出门,故此不知晓最近都发生了什么。

看到林大老爷面沉似水的到了自己面前徐氏有些纳闷;“老爷,妾室看您脸色不大好,莫不是衙门公务太多累着了。”

面对徐氏的温柔可人,还有她越发明显的小腹林大老爷原本是满腔愤恨的,打算好好的教训教训这个玩意儿的,这会儿心肠禁不住软了下来。

林大老爷自顾自的坐在了太师椅上,然后把侍奉在侧的侍女给打发到了外头去。

“盈盈,那日你去相国寺上香碰到音儿了对吗?”林大老爷凝视着徐氏那张娇艳欲滴的脸厉声质问道。

面对质问徐氏似乎明白了什么,她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爷,妾身知道那日不该去王妃面前叨扰,妾身知错了,妾身明知王妃娘娘厌恶还硬着头皮上前叨扰是为了老爷您啊,妾身知道老爷为了护着妾身让王妃不喜欢了,妾身宁可被王妃打骂一顿也不想她一直都怨恨老爷。”

说话间徐氏已然粉泪盈盈,形容可怜。

面对徐氏的眼泪和那楚楚可怜的模样林大老爷哪还舍得对她大发雷霆啊;“盈盈,你的心意我了解,然而你那日相国寺门前的举动让有心之人看到眼里,从而大做文章,音儿和王爷都被弹劾了,你要记住只有音儿和王爷安好咱们才安好。你也即将当娘了眼光更要长远一些才是。等这阵子风波过去了你就去庄上住一阵子吧,待你分娩了我再把你们母子接回来。”

“是不是妾身离开了老爷和王妃才能真的和好如初?”徐氏泪眼婆娑的望着林大老爷;“也许吧,盈盈,这一切怪不得你,怪我之前太纵容你了,没想到我的纵容却害了你。”

徐氏知道林大老爷心意已决,她就算不甘心离开也得离开,即使如此那不如乖乖配合,等孩子生了自己再回来。

陪在林大老爷身边半年多徐氏对他的脾气秉性也摸的差不多了,她有足够的把握让自己不轻易出局。

一头是女儿一头是爱妾林大老爷自是左右为难的。

若必须得舍弃,那也只能暂时舍弃徐氏。

他以为徐氏会哭闹,没想到徐氏竟然如此安静的接受了自己要将她暂时送走的决定。

徐氏此举让林大老爷越发觉得她善解人意,心下对徐氏也就多了几许怜惜。

身处后宫的秦皇后速来对前朝之事洞若观火,更何况是涉及她心爱的养女妙音之事更是关注的紧。

对于今上对妙音和宁王的责罚秦皇后是没有异议的。

是日,秦皇后让人把李淑妃请到了中宫。

李淑妃见礼毕秦皇后就屏退左右;“淑妃你速来通透,想来今日我召你过来所为何事你也是能猜出一二的。”

淑妃忙忖度道;“若妾猜的不从娘娘宣召妾过来是为了元佑和娉婷被弹劾之事吧。”

秦皇后道;“官家已经责罚了他们夫妻俩这件事也算告一段落了,不过娉婷的名声因这场风波可是毁了,一个不孝,善妒的王妃若日后成了太子妃你觉得言官们能容得下?”

淑妃忙道;“自然是容不下的,不过大局未定,一切还有补救的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只要娉婷知错能改,那她今日之过错也就可以大事化小,甚至还被奉为后宅女子知错能改的典范呢。”

秦皇后欣然颔首;“我于淑妃所言不谋而合。听说你有两个外甥女,都到了及笄议亲的年岁了,风华正茂的表妹爱慕儒雅温和的表兄亦不是甚稀罕事,淑妃就没有想过要成全一段表妹于表兄成为眷属的佳话吗?”

“娘娘的意思是让妾的外甥女给元佑做妾?”淑妃小心翼翼的问。

“难道你的外甥女给堂堂三皇子做妾委屈了?”秦皇后反问道。

“不委屈,不委屈,若能给皇子做妾那是她的造化。妾就是担心娉婷会容不下她,旁人也就罢了那是妾的外甥女,妾不得不多照拂一二。”李淑妃的两个妹妹都有即将说亲的女儿,两个小姑娘的画像李淑妃都看过,模样标志,性情也不错。

肥水不流外人田,淑妃早有让自己的外甥女给宁王做妾的打算了,可她怕妙音容不下,也怕因此得罪了秦皇后,故此一直没有把这个想法给坐实了,而今秦皇后主动提起了淑妃欣喜不已。

淑妃的两个妹妹都嫁给了金榜题名的进士,而今她们都是官夫人,不过夫婿的官职都不算高。

这些年淑妃一直不得宠,自然没法照拂娘家人。

知道两位妹妹在地方上过的艰难,每逢佳节淑妃都会设法送一些绢帛珠宝过去。

她如今贵为淑妃,最不缺的就是绢帛珠宝。

两个外甥女只能从中择选一人入宁王府为妾。

斟酌再三后淑妃决定把自己小妹妹的女儿,年仅十四岁的杜兰溪选为宁王妾室。

杜兰溪的父亲如今官拜大名府通判。

杜兰溪不光模样俏丽,而且聪明伶俐,写的一手好飞白,厨艺女红也都颇为精通。

妙音被禁足后也没有觉得太闷,冬天她原本就怕冷,甚少出门。

楚楚,陈国公主,荣平郡主和成安郡王妃她们隔三差五的来陪妙音说话。

被言官们弹劾这种事也就只有公主经历过,当初她于李驸马以及婆婆杨氏发生争执后一气之下大半夜回宫,宫门落锁她不顾规矩夜叩宫门,犯了大忌讳,而护女心切的今上没有责罚她,那些重规矩的言官们对公主口诛笔伐。

虽然那件事过去好几年了,但公主至今想来都心有余悸的。

“娉婷,你肯定心里头很难过吧。”公主觉得自己和妙音也算是感同身受了。

妙音吃了一口茶后笑道;“不难过,只是没想到我竟然也有被言官们弹劾的时候。比起我今日遭遇的种种来姐姐当年被言官们弹劾的可厉害多了,姐姐都熬过来了,我怎会熬不过了呢?”

“如今开封府的人都在说你善妒,不孝,德行有亏,三弟也因此被人扣上了惧内,窝囊的帽子。娉婷,你可是每年都拿出那么多银子来救济福田院的孤儿们,灾年的时候还开设粥棚救济灾民。如今骂你的人可能就是曾经被你救济过的啊,我真替你鸣不平。”公主这几日可听了不少诋毁诽谤妙音的闲言碎语,她恨不得上去与那些人理论一二。

公主替自己鸣不平妙音甚是感激,然而她的心情没有因为种种对自己不利的言论太受影响。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二嫁太子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