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子残2

作品: 重生之二嫁太子 |作者:云蒙居士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2-22 17:1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富嫣然提出扶皇长孙上位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太子的首席幕僚徐锦的附和。

徐锦;“长孙殿下聪慧灵敏,深得官家喜爱,更是从九岁起就在御膳房侍奉官家笔墨,微臣觉得只要长孙殿下不失宠于官家,那东宫便会平安。”

太子詹事微微颔首;“徐大人所言甚是,长孙殿下如今已经十岁,得官家亲自教导那是其他皇孙无法匹敌的,不过就怕这个时候有人借太子之过以及左耳之残缺在官家面前进谗言,毕竟官家对太子殿下没有那么宠信。”

几位臣僚们各抒己见后宸妃才开口;“诸位卿家的意思本宫明白了,还请诸位私下里替太子和长孙走动走动,而今只要长孙不失宠于御前想来我儿的太子之位也还能保得住,东宫不易主,诸位才能前程似锦。”

宸妃在东宫盘桓了一个多时辰才回到自己的龙德宫。

马上到用晚膳的时辰了,可因为心里头有事的缘故宸妃完全没有胃口用晚膳。

“娘那,车到山前必有路,您要保重自己的凤体啊。”眉黛小心翼翼的安慰道。

这个时候青黛打了帘子进来;“娘那,余昭仪求见。”

“快请余昭仪进来。”宸妃很清楚这个时候余昭仪过来所为何事了。

余昭仪毕竟代宸妃养了太子几年,那她自然跟宸妃和太子之间的交情就同旁人不同了。

功夫不大余昭仪便走了进来,她朝宸妃深施一礼;“妾见过宸妃娘娘。”

宸妃朝余昭仪摆摆手;“罢了,你快坐吧。”

余昭仪落坐没一会儿青黛就上了茶和点心。

“适才我来过了,听说姐姐去了东宫,故此我便先回了,太子如今可好?那贱人可处置了?”虽然茶和点心都上来了,可余昭仪可以没有心情吃,她最担心的还是太子的安危。

宸妃微微叹了口气,一脸忧色道;“太子到是无恙了,可被那贱人咬掉的那耳垂是长不上去了,那贱人已经被太子妃处置了,一切都于事无补了,我最担心的还是太子因为这个残缺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

“没想到会如此严重,太子真是糊涂啊,不过事已至此埋怨已经于事无补了。”余昭仪深深叹了口气。

她原先以为太子只是轻微受伤,没想到竟然被女人把耳朵咬去了一块儿。

普通人若是耳朵缺了一块都影响观瞻更何况是大宋的储君呢。

太子那可是国本,明日的君上。

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国君是身体有明显缺陷的,若是天生的也罢了,可偏偏是跟女人玩乐时伤的,那女人还是给他戴了一大顶绿帽子的。

宸妃跟余昭仪相对叹息了会儿;“妹妹,你和苗贵妃关系匪浅,而苗贵妃在官家面前说话是很有分量的,你可得拜托苗贵妃替太子美言几句啊,如今太子是不争气,可是长孙是好的啊,官家只要不受旁人的蛊惑废掉太子,那日后太子可以把位置传给长孙宗昌,只要东宫不易主,咱们的日子都会好过,妹妹,你说呢?”

余昭仪;“姐姐放心,我自然会尽力帮太子奔波的,我就怕官家会借这个由头把太子给废掉,毕竟原先官家就不怎么喜爱太子,最终册立元夕为太子也是被逼无奈。”

宸妃;“只要长孙不失宠于御前咱们都还有机会,不到最后一刻我是不会放弃的。”

太子被戴绿帽子已经在开封城炸开锅了,可让开封百姓没有想到的是东宫那边没有就此消停,太子不但被绿了,还被给他戴绿帽子的湘良媛给咬掉了一只耳朵。

太子就是左耳缺了一块儿,可是传来传去的就变成了太子被湘良媛咬掉了一整只耳朵,而且是越传越离谱。

有人借机编了话本子然后请说书先生在开封城比较大的茶楼酒肆说书,自然话本里那个荒唐的太子绝对不可能说成当今太子,而是稍微杜撰了一下。

恰好有契丹和西夏的客商到此,东宫发生的一幢幢荒唐事借他的嘴传入北国和西夏,自然这是后话。

今上临朝时就有言官当众弹劾太子荒唐无度,德不配位,身有残缺,当废之。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朝上关于废除太子的声音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另外的声音响了起来,太子虽然德不配位,但长孙赵宗昌聪慧绝顶,至纯至孝,请立皇太孙。

若长孙变成太孙的话那赵元夕就能安然无恙,他仍然还是东宫主人。

今上坐在龙椅上认真的听着各种声音,直至散朝他都没有表态。

“眼下看赵宗昌不失宠于御前的话赵元夕的太子之位就不会危如累卵。”赵元佑就朝上的众说纷纭选主要的说与妙音听。

妙音一边往鸟笼子里头塞高粱米喂画眉一边接赵元佑的话;“不得不说赵元夕生了个好儿子,宗昌那孩子是个聪慧懂事的。咱们不必操之过急,来日方长。”

赵元佑;“我自然不着急,但自从太子出事后父皇对老六似乎比过去关照多了,若是太子真的被废的话父皇很有可能会抬举老六。”

正看着画眉吃食儿的妙音自然没有看到此刻赵元佑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袭人寒气,那张俊朗逼人的脸上刻着很明显的怨恨。

虽然赵元佑已经让他的父皇了解到他的才能,可始终他都不在今上预选的储君范围之内。

今上突然关照起六皇子这件事妙音之前是不知的,经赵元佑这么一提她却很不以为然;“你不必把六郎放在心上,只要东宫彻底坏了事,那你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父皇就算想要弃长立幼那也不可能,除非欧阳永淑,韩稚圭等这些坚持原则,维护礼制的这些重臣们都离开庙堂。”

接着妙音就回身握住赵元佑那双温暖宽厚的手;“你这双手必须是干干净净的,不管是当世还是后来人的史书工笔你都该是干干净净,理所当然的坐上那个位置。”

是日,苗贵妃亲手做了取火的莲子汤亲自送至福宁殿。

看到今上面色不好苗贵妃忙柔声关切道;“妾看官家脸色不大好,莫不是龙体欠安,妾请太医过来瞧瞧吧。”

今上摇摇头;“不必请太医,朕就是有些疲惫,你这莲子汤送的真是时候,朕正想吃你作的羹汤呢。”

苗贵妃;“那妾伺候官家用汤。”

今上用了苗贵妃送来的莲子汤又吃了两块栗子糕后人明显有了些精神;“你既然来了就别急着回去,陪朕说说话。”

苗贵妃;“妾知道官家因为东宫进来的种种不顺心之事而倍感疲惫,妾知道官家不喜欢后宫过问朝政,可太子之事不仅仅是朝政也是家事,故此妾就想说道说道。”

今上指了指案头上那一摞厚厚的奏疏对苗贵妃道;“这些都是大臣们请废太子的,爱妃觉得太子该废还是?”

苗贵妃略略沉吟后才小心翼翼的开口;“妾猜大臣们请求废太子的理由无非就是太子失德以及太子左耳残缺,有损国之威仪,这两个理由的确甚有说服力,官家若是顺了他们的心意废掉太子,太子也不冤枉,可您一直在犹豫就说明您有所顾及,妾若猜的不错您是碍于长孙的缘故吧,太子虽然不是好的,可长孙聪慧灵敏,懂事孝顺,官家让他每日在御膳房侍奉一个时辰左右的笔墨的用意不言而喻。”

今上叹了口气;“朕的确是因为宗昌的缘故才选择对太子网开一面的,朕当初决定册立元夕为储君也是因为宗昌的缘故,可那些大臣们却不明白朕的苦心,每日朝上他们不停的聒噪,许是朕岁数大了,竟然有些发愁面对他们了。若咱们的皇儿还早就好了,他那般聪慧省心,必是个称职的储君。”

提及自己跟苗贵妃的长子来今上亦是满脸哀伤,苗贵妃更是如此。

今上和苗贵妃青梅竹马的情分,因为苗氏的母亲是今上的乳母,故此俩人才分外亲近,他曾想过立跟自己一起长大的苗氏为皇后,但他在情窦初开时谢后了明艳照人的张美人,哪个男人不好颜色更好的女子呢?

今上打算立张美人为皇后,可惜被刘太后给阻止了,张美人被送出宫另嫁旁人,刘太后给他选了强悍泼辣的郭氏为皇后。

他不喜郭皇后,故此心里头苦了闷了只能跟与他青梅竹马的苗娘子分享。

得知苗氏有身时今上欢喜无比。

苗娘子为他生下了第一个皇子。

小皇子漂亮可爱,早慧懂事。

他两三岁时今上就打算立他为储君,然后请名师好好的教导,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小皇子四岁多就夭折了。

苗娘子自生了陈国公主后纵然有宠但再无身孕。

随着陈玲和如今的秦皇后的陆续入宫苗娘子的宠爱虽然大不如前,但她依旧是今上心中无法取代的青梅。

太子耳朵上的伤已经无恙了,不过缺了那块儿是怎么也长不回去了,因此太子的脾气变得分外暴躁。

他仍然不愿意出东宫,更不愿意见东宫的臣僚们。

太子独自到花园散步,恰好周良媛带着赵袅袅也在花园。

因为自己没有孩子而且宠爱也不多,故此周良媛把袅袅亲生女儿那般照顾。

才两岁多的袅袅自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见不着亲娘她哭闹过一阵子,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周良媛温柔可亲,袅袅慢慢也就把她当自己的娘了。

太子看到那张跟陈湘君长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小脸后禁不住想起了那女人带给自己的耻辱他瞬间发疯。

太子直接掐住了袅袅的脖子,眼睛里露出骇人的杀气,他是要把自己的亲生女儿给掐死,这下可把周良媛给吓坏了;“殿下,您这样是要把袅袅给掐死的,她是无辜的。”

周良媛也不知道自己拿来的勇气竟然敢阻止太子。

终究太子落在袅袅脖子上的手没有真的用力去掐;“滚,滚,本宫再也不要见到她,再也不要见到她!”

袅袅早就被太子给吓的哇哇大哭起来。

“妾这就带着袅袅离开。”周良媛抱起袅袅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了太子的视线范围。

回到寝殿后周良媛就让乳母带着袅袅下去好好的哄着。

“良媛,既然太子殿下彻底厌弃了小郡主,奴婢看您也别再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把小郡主还给太子妃,就说您最近身子不好无力照顾小郡主,请她另外帮小郡主寻个养母。”说话的是周良媛的贴身侍女红葵。

周良媛深深看了红葵一眼,然后缓缓道;“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因为有袅袅在太子更不可能来我这里了,即便没有袅袅在太子也不怎么记得我。太子妃把袅袅交给我就是信得过我,我若这个时候把袅袅送回去就等于得罪了太子妃,我原本就无宠,又把太子妃给得罪了那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虽然周良媛看着老实木纳,但她可不是个蠢人。

周良媛设法让太子妃知晓太子在花园碰到袅袅发疯之事。

太子妃忙打发贴身侍女胡桃替自己走一趟周良媛处;“你告诉周良媛太子眼下是在气头上,等过去这阵子了自然就愿意亲近袅袅了,你好好养着袅袅我和太子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胡桃就把太子妃的话一字不漏的转述给周良媛。

湘君罪无可恕,她的女儿就算是被处置了自然也不会引起什么博览,可富嫣然选择留下袅袅,而且还要寻个妥帖的人好好善待她,如此富嫣然就能再博一把贤名。

太子妃是个大贤人,长孙又聪敏早慧,懂事孝顺,如此他们母子就能替太子收拢不少人心,让那些觉得太子德不配位该废的大臣们要犹豫三分。

斟酌再三后今上打算册立皇长孙赵宗昌为皇太孙,并且留下一道诏书自己百年太子登基后即刻禅位与宗昌,然后自己去当个清闲自在的太上皇。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后宫里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四公主赵安茜夭折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二嫁太子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