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七十一章 准备

作品: 重生之二嫁太子 |作者:云蒙居士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2-22 17:1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秦皇后从没有把德妃放在眼里过,哪怕二十多年豆蔻年华时的德妃也没有让她觉得对方会是个威胁。

年轻时候的德妃就不是威胁,那么如今年老色衰的德妃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故此赵元佑再提及德妃的威胁时秦皇后亦是满脸不屑一顾。

“母后,咱们可不能小瞧了德妃。虽说她从不甚得宠,这些年父皇给与她的礼遇大于宠爱,但她可是苗疆女子。苗疆女子大多都会用蛊。特别是像德妃这样出身大部落的,别忘了当初音儿中蛊您曾向德妃请教过的。德妃懂蛊,那么她十有八九会养蛊。她若在不经意间给父皇下了蛊,那可比当初赵元夕和富嫣然对父皇用巫术更可怕。”赵元佑觉得德妃之可怕便是因为她的蛊术。

对于德妃是否会养蛊赵元佑不清楚,他试图收买德妃身边的贴身侍女,奈何收买失败了。

德妃寝宫的那处有些神秘的禁地十有八九便是她偷偷养蛊之处。

这自然是赵元佑的猜测,但他觉得自己的这次猜测八成是真实的。

提到养蛊这事儿秦皇后就不能继续对德妃这个人表示不屑了;“如此看来的确得防着德妃,可德妃无过,而且她也是个精明的,除掉她没那么容易。”

既然德妃有潜在威胁秦皇后就觉得把人除掉最妥帖。

赵元佑自然也想到了除掉德妃;“咱们还是得从长计议,儿臣估计眼下德妃还不会胡来,适才儿臣去见父皇时父皇说已经叫钦天监选了黄道吉日准备册封大典,一切等册封大典过去后再说。”

关于赵元佑册封太子的典礼秦皇后是知晓的;“距离你的册封大典也没有多少日子了,你好好准备吧,我会想法子尽量让官家跟德妃接触。只要官家和德妃没有交集,那德妃就算想对官家做手脚也没有这个机会。”

待赵元佑告退秦皇后就让张茂去把尚何尚食寻来。

宫里负责皇帝以及后妃吃食的是尚食局,御膳房就在尚食局所辖。

秦皇后要见的何尚食便是尚食局的一等女官。

除了尚食局外另外还有尚药局,尚衣局,尚仪局,尚工局以及尚寝局,加起来一个六个部门,俗称六尚,负责皇帝以及后宫的衣食起居,吃穿用度,相当于朝中六部,起始于隋朝。

唐宋一直沿袭。

六局的负责人都是秦皇后精挑细选,而且她可以确定她们都是完全忠于自己的。

从坐上皇后的宝座开始秦皇后就在努力经营,这些年六尚的负责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都在秦皇后的手里牢牢掌控着,纵然昔日贵妃陈玲如何用手段都没有争取过六尚任何一个部分到自己麾下。

赵元佑在离开中宫后很自然的去了清宁宫见李淑妃。

这会儿去宫外接人的七皇子早就回宫了。

李淑妃可八八的盼着儿子入宫来见自己呢,她早早的就站在廊下等着了,总算看到那个长身玉立的身影出现在眼前了李淑妃欢喜的红了眼睛。

“儿子给母妃请安!”远远的赵元佑就朝淑妃见礼。

他给秦皇后磕再多的头,都只有敬重没有多少感情掺杂其中,然而面对他的生身母亲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母亲不光生养了自己,她还全心全意的护着自己,若不是母亲筹谋周全的话自己兴许不能平安长大。

对于赵元佑而言淑妃不仅仅的,更是恩人。

那些年母子俩相依为命,活的殚精竭虑,战战兢兢。

若不是母亲教自己韬光养晦的话,他早早的锋芒毕露,肯定活不到今天。

他的天分和能力都远在寿王和赵元夕之上,若他不懂得掩藏锋芒的话,不管是寿王还是赵元夕都不容许有个天资过人的弟弟存在的。

淑妃忙把赵元佑从地上禅起来;“快让我好好看看,自你出京的这些日子我没一个晚上能睡个囫囵觉的。”

淑妃拉着赵元佑的手仔细的把他上上下下端详了个周全。

看到儿子毫发无损的在面前淑妃是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旋即母子二人就进入殿内,然后分别落坐,宫女们忙着上茶上点心和果品。

“怎没有看到小七?”虽然在城外见了弟弟,可这会儿来母妃这里没有见到他人赵元佑还是有些失落的。

淑妃吃了口茶才道;“小七没有完成夫子安排的功课,这会儿正在自己屋里啃书本呢。他看着聪明伶俐,可在读书上没有多少天分,跟你小时候是没法比的。”

小七皇子自开始跟着先生读书后淑妃可没少操心。

今上因为对这个最小的儿子格外偏爱,故此就给他寻找了翰林院里饱读诗书的大儒,另外又从宗室里头选了几个跟小七皇子岁数仿佛的郎君来给他当伴读。

先生认真教,伴读们也都认真陪着小皇子读书,可小皇子却总是不认真听课,动不动挨夫子的戒尺。

虽然教的是皇子,但是皇子若不好好读书夫子也是能拿戒尺打手心的。

若小皇子太顽劣了夫子们只好去官家那里告状。

看母妃因为小七皇子不好好读书而如此伤脑筋赵元佑就忙宽慰;“母妃别太着急上火,小七年岁还小,他不光有母妃疼,还有我这个兄长护着,更要紧的是他有父皇宠着,故此才格外玩世不恭,儿子其实是很羡慕他的。”

赵元佑说羡慕自己的亲弟弟那绝对不是随口这么一说,而是打心眼里羡慕。

他在七八岁的时候只有母妃疼爱,可母妃无恩宠,人微言轻,在后宫里活的举步维艰。

而今就不同了母妃贵为淑妃了,即便还不甚得宠,但没有人敢慢待了她。

父皇对这个老来得子那是打心眼里稀罕,母妃的恩宠也因为小七皇子而变得多了起来。

淑妃知道赵元佑心里头还是对年少时那些吃过的苦楚耿耿于怀;“三郎,事已至此你就别总跟过去计较了。”

赵元佑道;“儿子之前的确很计较的,不过慢慢的就不计较了。因为儿子拥有了自己年少时最梦寐以求的那个人,还有即将到手的权利。”

此刻,安王正坐在德妃寝宫里头。

“五郎,我知道你心急,可眼下还不是时候,这么多年咱们母子都等了,也不差一年半载的。”德妃温柔的抚了一下安王的额头,虽然儿子已经娶妻了,而且马上就要当父亲了,然在德妃眼睛里他还是个孩子,一个容易意气用事的孩子。

“母妃,您确定过个一年半载后您养的蛊就能彻底发挥效力吗?”安王还是有些急躁的。

德妃养的蛊没想到会失败,故此安王才有些焦灼。

德妃凝视着安王的眼睛十分笃定道;“我敢保证一年后我手里的这只蛊就能发挥效力。之前的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所掌握的火候还不够,你也不是看我第一次养蛊了,每次养新蛊我失败一次后爹二次就绝不会失败。这一年的时间你可以通过文相公而笼络更多的人暗中归附在你的门下。你的门下只有笼络住足够多的朝臣,到时候才能真正和赵元佑一教高下。”

听到母妃提起文相公安王的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文敬之那就是个老狐狸,儿子算是看明白了,他不是完全帮儿子的,他为自己留有后手。”

德妃道;“文相公若不是只老狐狸安能坐上今日的位置,他名气不及欧阳永淑,功勋不及韩稚圭富彦国,而他却成了百官之首。”

当年欧阳永淑在相位上才呆了多久就被人给拉下马了,而文敬之在这个位置上的时日可不短了,一时半刻他屁股下的那把椅子还是坐的很稳当的。

德妃除了专心养蛊外便是关注朝堂上的一举一动。

没有人觉得她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可偏偏她就是个有野心的。

她生了两个儿子,康王不称心如意,故此就把希望寄托在小儿子安王身上,好在安王是个让她如意的。

她不甘心就这样在后宫里无声无息的活一辈子。

她还在苗寨时那可是备受瞩目的,可她被父亲送到大宋皇帝的后宫后就慢慢的失去了光彩。

她不再是那个备受瞩目的女子,在佳丽如云的后宫里头她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她不但失去了往日的众星捧月,她就连自己原本的名字和母语都失去了。

她在这陌生的地方一天天的煎熬着。

朝朝暮暮,春去秋来。

她挚爱的苗寨也只能在梦里才能回去,然梦里不知身是客。

二十多年来她唯一的乐趣便是养蛊。

在苗寨蛊术是传女不传男的。

在苗寨不管是部落头领还是寻常百姓都会养蛊,自然养蛊的也都是女子。

慈悲的祖母会把自己花一生心血养成的蛊种到她十分疼爱的孙女身体里,让孙女一生无灾无难。

有好几个女儿的母亲会选一个最聪慧好学的女儿把自己所习的养蛊之术传授给她,让她继承自己的衣钵。

跟情郎两情相悦的少女会把情蛊种到情郎的身体里头,那情蛊一旦种下男子就要对给他下蛊的女子一生一世以诚相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二嫁太子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