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八十九章 风波2

作品: 重生之二嫁太子 |作者:云蒙居士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2-22 17:1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后宫女人有几个真正与世无争的?很多人所谓的与世无争不过是没有争的资本罢了。

出身于名门世家,而且天资聪颖的秦皇后怎会无争,只纵情于跟皇帝的风花雪月呢?

若果真如此的话她的皇后宝座又岂能稳如泰山,令后宫上下始终臣服与她呢?

今上既希望她把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又不希望她对权谋有兴致,只同他风花雪月,儿女情长。

当秦皇后暗中和赵元佑合谋夺位开始她的今上心里头的完美形象就开始打折扣了。

如今赵元佑已经入主东宫,这其中秦皇后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那是不言而喻的。

今上对她的失望也是不言而喻的,帝后之间看似恩爱依旧,实则若即若离。

秦皇后早就不是以二十岁的小姑娘了,她早已经看淡了儿女情长,风花雪月。

她很清楚哪怕官家对自己在失望,他也无法撼动后位了。

“母后,父皇这样待您难道您真的不难过吗?”妙音看着秦皇后平静无波的眼睛小心翼翼的问。

秦皇后微微轻笑道;“难过又能如何?他要追封苗贵妃为皇后追封便是,追封的皇后终究不是真的皇后。你也看了不少史书了,历朝历代那些被皇帝追封为皇后的妃嫔生前不是皇后,后来载入史册仍然她们被追封的皇后那也是不被承认的。当年唐玄宗皇帝是何等的宠爱武惠妃啊,武惠妃活着没有坐上皇后,死了好歹被追封为贞顺皇后,可是你看《唐史》里头武惠妃还是被放在妃嫔之列。音儿,你要己住那些虚的东西不重要,只有实实在在抓在自己手里的那才是真的。”

秦皇后也不是一直都活的这般明白清醒的,她十二岁入宫至今快三十年她是经历过无数的风浪后才要自己明白透彻起来的。

正因如此秦皇后才不要求妙音现在就完全明白自己给与的教诲,只要她能把自己的话实实在在听在心里头即可。

今上执意要追封苗贵妃为皇后,满朝大臣半数以上都站出来反对。

两府重臣里头唯有文相公始终保持沉默,另外几位大臣那是反对的相当激烈。

大臣们跟皇帝僵持不下,苗贵妃的灵柩已在宫里停了三日,再过四日就灵就得从宫里移出去然后安葬了。

也就是说剩下的四天时间苗贵妃究竟是以皇后之礼下葬还是按照贵妃之礼安置必须得有个结果。

倘若苗贵妃被追封皇后的话那就不能这么下葬了,得按照皇后的礼制来安排。

追封苗贵妃为皇后不管是在前朝还是后宫那都是一件大事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件事,这些人里头自然就包括德妃和安王。

“我看官家是铁了心要追封苗贵妃为皇后了,不过两府重臣都在反对,若是文相公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支持的话,自然朝中那些不急着表态以及举棋不定的大臣们也就会站在官家这边,若苗贵妃真的被追封为皇后了,那就狠狠的打了中宫和东宫的脸,咱们可不能房放弃这个好机会。”德妃 恨不得自己冲到了皇帝面前号召大臣们一起支持他追封苗贵妃为皇后。

安王摸了摸自己生了胡须的下巴缓缓道;“母妃放心,接下来朝中会有不少大臣支持父皇追封贵妃为皇后的,文相公也会很快表态的。”

就在今上决定追封苗贵妃为皇后的念头生出来后安王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德妃微微颔首;“我等着看中宫那位灰头土脸!”

对于今上追封苗贵妃为皇后始终没有表态的文相公在次日朝上表态了。

他支持追封苗贵妃为后。

文相公的表态令满朝皆惊。

作为百官之首的文相公都站在皇帝这边了,那其他人呢?

参知政事高崇,欧阳永淑以及枢密使韩稚圭等人并没有因为文相公站出来支持皇帝追封苗贵妃而有所动摇。

他们那可都是有风骨有原则的一批大臣呢,除了两府几位重臣外先前一直跟皇帝死磕的几位言官而今仍然在坚持己见。

大宋有祖训不杀文人士大夫,故此这些言官们无需抱着必死的恒心来向皇帝纳谏了。

今上更是对言官们宽厚仁德,几次君臣之证言官们都取得了胜利,因为有以往的先例在,故此当这次因为追封苗贵妃为皇后之手君臣意见不统一时言官们做好了打持久战,跟皇帝死磕到底的准备。

文相公在表态后不少大臣出来与之呼应。

过去支持皇帝追封苗贵妃为皇后的大臣也就那么稀稀拉拉的几位,屈指可数,如今在文相公表态后多了好几倍,但因为绝大多数大臣都反对,因此早朝上还是没有把追封苗贵妃为皇后之事彻底定下来。

今上气急败坏的拂袖而去。

紧接着便让内侍传唤太子入御书房。

整个早朝赵元佑那都是默默的站在殿内看着君臣们就追封苗贵妃为皇后之事争论不休,他不曾发一言。

不过他已经默默的把在文相公表示支持追封苗贵妃为皇后后站出来附议的那些大臣们的名字默默的记在了脑子里头。

很快赵元佑就到了御书房。

他正要屈膝施礼就被今上给制止了;“罢了罢了,还没有用膳呢,陪朕用膳。”

旋即路安吉就把早膳端了上来。

赵元佑早就饿了,故此早膳送来他就陪着今上一起用。

用膳期间父子俩都没有吭声,除了吃东西的声音外御书房内没有其他的声音,内侍们也都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就连呼吸都格外的小心翼翼。

早膳用罢残席被撤下,接着宫女就送来新茶。

今上把侍奉的人都打发到了外头去。

他吃了口茶后双手捧着散发着茶香的天青瓷茶盏然后缓缓开口;“老三,你是否也和他们一样对朕追封苗贵妃为皇后有意见?”

赵元佑思存片刻后才恭恭敬敬的回答;“启禀父皇,儿臣的确觉得父皇不该在母后还位居中宫的情况下追封苗贵妃为皇后,这不和规矩,还有会破坏您和母后之间快三十年的夫妻之情。不过父皇执意如此儿臣也能理解,毕竟苗贵妃是后宫里侍奉您最久的娘子,您和贵妃娘娘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若不是贵妃娘娘出身寒微加上当时父皇的婚事由刘太后作主,兴许您会册封跟您一起长大,最是知冷知热的苗娘娘为皇后。若您和苗娘娘的长子没有夭折的话他早就被册封为太子了。您对苗娘娘与对后宫旁人是不同的,同样在苗娘娘心里头您也不仅仅是官家,更是她可以依靠的六哥哥。”

稍微顿了顿赵元佑继续道;“父皇执意要追封苗娘娘为皇后的话任何人反对都不好使,况且文相公等人是支持的。对于苗娘娘而言她生前不曾成为六哥哥的皇后,死后成了他的皇后又有什么意思呢?天下人自是不敢非议父皇如何的,可他们会把所有的非议落在苗娘娘的身上。从入宫到如今三十多年苗娘娘一直都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贤妃,她从不争风吃醋,从不恃宠而骄,对像余昭仪这样无宠的妃嫔多加照拂,对得宠骄纵的妃嫔也多番忍让。这样一位贤妃怎会利用自己的恩宠去为自己争取那些死后的虚名呢。父皇若执意追封苗娘娘她除了得到一个皇后的虚名外再无其他,甚至会失去她生前最在意的贤妃之名。若父皇不给苗娘娘一个皇后的虚名,而是厚待她的母家,还有厚待皇岂不更实在吗?儿臣请父皇三思!”

今上耐着性子听赵元佑把这番话说完,他的容色始终都平平静静。

沉默了良久今上才把目光从面前的茶盏处缓缓落在赵元佑的身上;“老三,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你切退下吧,让朕一个人静静。”

父皇想要静静赵元佑自然就要麻溜的退下,给父皇静静了。

离开御书房后赵元佑就直接去了中宫。

这会儿秦皇后正在同秦老夫人和国舅夫人说话。

秦家自打知晓今上要追封苗贵妃为皇后后就担心秦皇后,故此今日秦老夫人和国舅夫人就过来探望。

得知太子在外求见秦皇后也没让自己的母亲和嫂嫂回避直接命人宣太子入见。

功夫不大赵元佑就到了秦皇后面前,他先朝秦皇后见礼,接着秦老夫人和国舅夫人给他见礼。

“三郎,你这会子过来莫非有什么要紧事要与我说?你外祖母和舅母不是外人。”秦皇后一脸和柔道。

赵元佑吃了口宫女送上的茶后才道;“回母后,儿臣是从父皇的御书房过来的。父皇要追封苗贵妃之心已经动摇了,母后不必为此而烦恼了。”

“据我所知今日早朝之上文相公可是第一个站出来赞成的,文相公作为百官之首他的立场可是很重要的,你父皇怎会动摇不是该更坚定才是吗?”秦皇后虽不曾去早朝,但早朝上的动静她能很快知晓,这自然和她安插的耳目有关。

赵元佑淡淡笑了笑;“儿臣告诉父皇若他执意要给苗贵妃一个皇后的虚名,那不是爱苗贵妃,而是害她,害她失去贤妃之名,害她被天下非议。一个皇后的虚名远不如厚待苗家人以及厚待苗娘娘唯一的女儿更实在。”

秦皇后欣然颔首;“三郎,你想的很是周全,难为你这般为我费心了。如此说来你父皇很快就会改变主意了。”

旋即,赵元佑便告退。

等赵元佑离开后秦皇后原本带着些许皇后威仪的脸慢慢柔软起来,在自己的母亲和嫂嫂面前她可以暂时卸下皇后的包袱做回自己。

“没想到文相公竟然老糊涂了,要和中宫作对。”国舅夫人咬牙切齿道。

秦皇后淡淡道;“文相公不是个糊涂人,他这么做想来是迫不得已。”

秦老夫人道;“毕竟文相公的侄女是安王妃,安王怎会错过让中宫和东宫不舒服的机会呢?原本以为太子殿下入主东宫了娘娘就能高枕无忧了,没想到德妃和安王母子竟是不安分的。”

说着秦老夫人就微微叹了口气。

“母亲,您和爹爹诺大年纪了就别为女儿操心了,你们放心,德妃和安王不足为惧。”看到老夫人为自己忧心忡忡秦皇后心里头很是南过。

回到东宫后赵元佑就直接钻进了书房,然后吩咐柴胡准备纸笔。

他提笔在手,略加思索然后就用手中的狼毫笔在宣纸上刷刷点点写下了一长串的人名。

等墨迹晾干后赵元佑让差哦胡把北冥传唤入内。

赵元佑把那一长串任务名单交给北冥;“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内把名单上所有人的底细给我摸个清清楚楚。”

“属下遵命!”北冥接过赵元佑递上的名单后稍微扫了一眼,然后就小心翼翼的揣入怀内。

没有别的吩咐后北冥就告退了。

赵元佑让北冥去查的那些人都是今天早晨在朝堂之上追随文相公的脚步支持追封苗贵妃为皇后的大臣。

他们既有多年在朝为官,但不显山露水的,也有才从地方调回来没有多少年头的。

他们既不担任要职,然而也不是人微言轻。

直觉告诉赵元佑他们十有八九跟安王有关系。

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资历不深不浅,但都比较年富力强。

虽然这帮人翻不起大风浪来,但若他们不支持东宫如今的主子,那就该给旁人让位。

当天下午妙音收到了林少白从济州府寄来的信。

前些日子赵元佑说接下来朝里有个缺儿,让妙音写信给林少白询问一下他是否有回京当差的打算,不知怎得耽误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了林少白的回信。

晚膳后妙音才把林少白的信拿给赵元佑看;“没想到哥哥竟然不愿意回京任职,亏他每次写信来说想念妹妹,想见两个外甥,哼,看来都是哄我的。”

赵元佑看罢了林少白写给妙音的信后同妙音郑重其事道;“你兄长自然是想念你的,只是好男儿志在四方。难得他有远大志向,作为亲人咱们自然要支持的宏图远志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二嫁太子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