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4章 生气的康五叔

作品: 海岛空间致富经 |作者:梦里醉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1-01 08: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卖字为生, 求投喂小钱钱,拒绝盗版, 从我做起~  或许她可以和阿婆两人合伙, 她负责提供调味料, 阿婆负责出售,然后按比例分成,这样她既可以利用起大学放学时零碎时间,又可以赚钱!

于小寒这个念头一起来,心底的计划便止不住哗哗哗的算。

“阿婆,你有没有想过你生意一般的原因不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好, 而是味道没有做到独具一格, 让你一吃就忘不了?”于小寒试探着问道。

“忘不了?不不不!”阿婆摇头, 道:“你也来我们家吃这么多次了,做饭时都看着的, 都是家里的做法,什么添加剂都不放,油都是超市买的, 从来不用没包装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于小寒解释说:“真正做饭做得好的, 也有很多大厨不放任何添加剂的。”

“那怎么做呦!煮粥不都是一样的吗?最多粮食上有什么区别,可你看, 我家的粮食都是进的好的, 你去别家看看, 有的还不如我们家的呢!”说到这里, 阿婆突然生气了:

“我还年轻的时候做早餐的人家都是足工足料的, 从来不掺坏良心的东西,你看看现在的人,心肝儿都黑透了!”

于小寒听此,也是叹息,现在就是这样,食品安全基本上很难得到保证,即便是有法律法规在那摆着,也被蒙上了一层黑布。

想到这里,于小寒越发的坚定了要在空间种植自己吃的蔬菜粮食瓜果的想法。

“煮粥的粮食、步骤都是一样的,那阿婆你有没有想过是辅料出了问题?”于小寒问道:“就像是您这碗豆腐脑,豆腐脑制作本身都是一样的,只是在上桌后客人们自己填的调味料上有所不同,最后客人吃到的味道也就有所不同。”

于小寒见阿婆不说话,又看了眼小姑娘,她也不写作业了,双目紧紧的盯着于小寒。

“我今下午和一个叔叔去山上收了些干货,都是干辣椒,超市十几块钱一斤的,人家卖一百二,可是人家确实有人家卖得贵的原因,辣椒又香又辣,而且辣完了还不上火上头。”于小寒说道:“建议你在配料上多下下功夫,其实大学生吃饭并不在乎你是不是比其他家的便宜五毛,或者是量更足一些,最看重的反而是味道。”

“你是想我也去买人家的辣椒?”阿婆突然抓住了重点。

“呃……”于小寒挠挠头,想了下,道:“也不是,只是我家里也有一些好的调料,我可以拿来,你先用着试试,要是行的话咱们再说。”

阿婆细细的盯着于小寒看了好久,小姑娘这时腾地一声站了起来,看向她的奶奶,在半空中挥舞着胳膊比划手语,好像在向她传达什么意思。

“那你什么时候可以拿来?”阿婆看了孙女的手语,过一会儿,最后又补充了句:“后天人家就要来看我们家的店铺了。”

“明天!明天上午我们两节课,中午我回家一趟,下午就能来学校,保证你在晚饭前就可以用到!”于小寒说道。

小姑娘又开始比划了,甚至嘴巴都张开了,无声的动着。

“行,那你说说都有什么调料,明天晚上做饭我就不买了。”阿婆点头回了孙女,又扭头问于小寒。

“嗯……”于小寒低头想了想,道:“有老姜,梅豆角,还有一小部分鲜香菇,我家还有两瓶桂花蜜,建议你们明天熬个粥配桂花蜜,我这蜜真的特别好!”

好像被于小寒说最后一句话时郑重的模样带动,小姑娘也满脸认真的样子,先是张了张手,还没比划两下,又跺跺脚,埋头急笔写了一行字,噔噔跑过来,给于小寒和阿婆两人看。

上面写着“要熬得烂烂的白粥配!”几个字,字写得很秀气,很漂亮,就像是这小姑娘一样。

“姜、梅豆角、香菇?这……这怎么用?”阿婆看了纸上的字,又看向于小寒问。

“是老姜,我家的姜味道很足的,比市面上的姜味道足很多,梅豆角可以拌个小菜,香菇……你们不是以前做过皮蛋瘦肉粥么?明晚再做一次,香菇放进去会很鲜美的。”于小寒出主意。

阿婆听了于小寒的话,却觉得不大靠谱,带了怀疑的眼神对着于小寒看了又看,倒是小姑娘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甚至还写字给她奶奶央求。

到底是看到了孙女写的最后一次四个字了,阿婆也是豁出去了,答应了于小寒。

于小寒一听二人答应,饭也不吃了,打了方方圆圆二人的晚饭就往宿舍走。

回去的路上,于小寒心里还在琢磨着。鲜香菇是前几次穿越森林在路上发现的,她小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去后山上采蘑菇,基本的蘑菇都是认识的,而她将要给的,就是森林里发现的一下片儿的小花菇,上次路过时她摘了几朵做饭,味道真的鲜美极了。

小花菇加桂花蜜这两样是压轴的,至于老姜和梅豆角则是凑数的。上次她在菜园子里撒了些稀释了的灵泉水,结果没两个小时原本蔫蔫儿的菜都鲜活过来了,味道也深刻了许多。

打定好了注意,于小寒回去时脚下的步伐就轻松了很多。

回宿舍后,于小寒意外的发现圆圆方方两人居然没在打游戏,而是坐着拍话,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谢谢啊!”方方一见于小寒回来了,立马殷勤的笑着,很有眼色的接过她俩的晚餐,圆圆这边已经正准备好了碗筷。

显然是饿了,两人一接过饭菜,就呼哧呼哧的吃开了,吃了几口,圆圆突然停下来了,对于小寒问道:“小寒,有人邀请我们去做一个平台的主播,你说我俩去不去?”

“主播?”于小寒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个名词,“主播什么?”

“游戏啊!”圆圆道:“在游戏里有人看我俩游戏打得好,配合默契,说请我俩去做游戏主播,做得好的话一年能赚几百万呢!”

“几百万?”于小寒目瞪口呆。

“可不是,有的主播还赚几千万呢!买豪车豪宅,走上人生巅峰。”圆圆一脸向往。

“去!哪有这么美的事啊!”方方推了一把圆圆,自己又满怀幻想道:“我只想赚钱买个小房子、小奔奔儿,可以带我家小公举出去散心。”

还没做上主播呢,两人都做起了发财梦,于小寒在一边看着直乐:“那多好啊,那就做主播呗!赚钱实在自己的梦想。”

方方闻言,突然叹了口气,沮丧道:“哪有那么好做的哦!”

于小寒看了眼时间,不再去理她们,拿着书就出去背单词了,每天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都是她背书的时间,雷打不动的,这个时间段是她一天当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上学期她已经把四级考过了,她准备这个学期再试着冲一下六级,多考些证书,到时候她评奖学金时可以多加点量化分。

去年于小寒就是没怎么注意考证,凭成绩完全可以拿八千的,最后却被量化分拉下了,只拿了个五千的。

也不知道是突然发了一笔横财暂时解决了手头难题,还是怎样,今天于小寒背书的效率尤其高,效率几乎可以说是平时的两倍左右,一直背到十点,才感觉累了,收拾东西回宿舍。

周一上午于小寒上了两节课就借了个自行车去康店的车站坐车回家,又拿了东西回学校,东西送到时,小姑娘正蹲在门口眼巴巴的望,一看于小寒人来了,立马站起了身子去接她手上的大袋子。

袋子里装了两疙瘩老姜,这是她们家种了几年的老姜的,本来于母走后菜园子于小寒也没什么时间管,半荒废那里了,地里的菜也被野菜挤得不像样,吸收不了多少营养,蔫巴巴的。

自打于小寒拔了草、浇了灵泉水,地里的不单是菜长得好了,好家伙,这次她回家,才多久啊,草也冒出来老长,于小寒不得不又花了一会儿时间把草锄了才回学校。

小姑娘接了袋子,就伸着头往袋子里看,发现袋子里的梅豆角却是水灵,老姜也是足足的老姜,味儿极浓,脸上悄然漾出了甜甜的微笑。

小姑娘把袋子放在桌上,一一摊开,阿婆捡了朵小花菇,皱眉试探着问道:“这小花菇确实是极好的,可是……也不便宜吧?”

闻言,小姑娘也立即睁大了双眼,紧张的看着于小寒。

“呃……阿婆你这样想,其实现在学生只要价钱不出格,一般是不怎么在乎价格的,就像你的豆腐脑只要两块,而外面得要两块五、三块,也不见得他们卖得贵的学生就是因为你的便宜会都到你这里来。”于小寒说这话不可谓不扎心了,好在祖孙两人性格都很好,并没有露出不耐听的表情。

小姑娘还小,不大懂,可阿婆毕竟活了半个多世纪了,听了于小寒的话便也被说服了,只仍小心地问:“那……你说,你这花菇多少钱一斤?”

于小寒想了想,还是不准备先定价,想先提供她们两天卖卖看,如果生意有回转,且回转明显的话,她再和祖孙两人商量价钱,如果不行的话,这些就先算了。

把自己的念头说给两人听,阿婆倒是很正直,坚持要付给于小寒钱,但于小寒也不和她说价格,她也不好随便给,心里一直盘算着价钱的事。

于小寒因为在家拔草耽搁了点时间,东西送来后已经将近两点了,只能随便吃了一个洛馍卷菜,匆匆地往学校赶。

下午有两节课,都是大课,一上就是一整晌,不过两位老师都很博学,一开始于小寒心里还很惦记粥铺的事,后来听着听着,居然也入了迷,忘了这回事儿。

直到放学回宿舍的路上,听方方圆圆拜托她晚上还帮她俩带饭时,于小寒才一拍脑门,快步往市场赶。

圆方两人是南溪市里的,从小一起玩到大,杨琳三人又都是苏市来的,都是老乡,自然而然的就分成了两伙儿人,而于小寒跟那边都插不上话,平时也就只能自己独来独往了。

好在大学里独身一人自处的不少,于小寒倒也不会显得太与众不同。

第二天一大早醒来,照例背了书,于小寒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结果半路上阿婆的电话打来了。

“小寒!今天早上人来得特别多,饭已经买完了!”阿婆急促的声音传来。

“啊?这么早就卖完了?”于小寒惊道:“这才七点二十,餐厅这会儿才刚开始热闹呢。”

“说是昨晚做得不错,回去估计是同学们介绍给宿舍里的了,一大早就有人陆陆续续的来,没一会儿就卖完了!”阿婆兴奋道。

闻言,于小寒心里也是高兴极了的,她只是想着这两天应该会渐渐看到效果,却大大的低估了大学生们对于美食的传播居然有如此惊人的力量。

“要不小寒你今天中午来的时候多拿点?”阿婆试探着,又加了一句:“要不小花菇多拿点?我看学生们挺爱吃的。”

于小寒垂下眼帘,想了想,没有答应,只是模模糊糊的应了句:“要不然我回去看看先。”

阿婆明显没听出来于小寒的话,仍是乐呵呵的说今早的生意有多好,于小寒听了几句,便借口终止了话题,挂了电话。

电话一挂,于小寒的大脑就飞速的运转了起来。

昨天给阿婆送的小花菇是从空间森林边儿上摘的,很新鲜,味道也很美味,可昨天中午于小寒在采摘小花菇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好像是越靠近森林另一端植被生长得就越慢,可相应的植被生长的质量就越高。

为了印证心中的猜想,于小寒甚至将家里的老式自行车转进了空间,又骑行到小岛另一端的草原上,她上次种下的蒲公英同样也确实印证了这个问题:

越是靠近森林一侧的植物生长得就越慢,质量就越高,越是靠近草原那一侧的植物生长得就越快,可相应的质量就越低。

又想到了灵泉水对植物的作用,于小寒也专门做了实验。

昨晚于小寒只单单把灵泉水浇了两边的蒲公英上,就急匆匆的出来了,到现在还不知道到底在空间里长的怎么样了,一想到这里,于小寒也没胃口吃饭了,就近找了个厕所,反锁了门就进了空间。

在空间当中于小寒是不能瞬移的,她只能骑着自行车飞奔,呼哧呼哧的跑了两地,发现灵泉水确实能对植物起到作用,森林和草原两地的植物生长时间和质量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证明了灵泉水的这个作用,于小寒心底的一块大石头便落下了一半。

于小寒给阿婆送的小花菇是森林边缘采摘的,可是昨天进去采了一大兜子,估摸着边缘上的花菇已经被她采去五分之一了,要是按照森林那里的声场速度,等花菇长出来得多久啊。

可要是让于小寒去采森林里面的花菇,她又有些舍不得,里面的花菇质量当真是好,味道极其鲜美,如果这么简简单单的给阿婆当菜用,于小寒总觉得可惜了。

不过证明了灵泉水的作用,于小寒其实也不是太慌了,她如果非得给阿婆供菜的话,她段时间可以在草原开一块儿地出来种菜,在种的时候再浇点稀释的灵泉水,这样的话味道应该也不会太差,不好的一点儿就是太费灵泉水了。

自从发现了灵泉水的作用,于小寒就开始有意识地攒灵泉水了,只是灵泉水每天涌出来的也不多,要是真的得在草原上开地种菜的话,那她这几天攒下来的灵泉水很快就会消耗一空的。

于小寒舍不得。

就这么纠结着,于小寒出了空间,才听到自己的手机响了,嗡嗡嗡的响了好几下都是短信的提示。

“快来上课,要迟到了!”

“你手机怎么打不通电话?老变态来了!”

“老变态点名了啊!”

……

于小寒再一看时间,居然已经是八点半了,急匆匆的就往教室跑。

还没走到教室门口,于小寒就听到了“变态”的讲课声。

“变态”其实是同学们对她起的一个外号,本来意思是她记人的本领特别厉害,结果演变着演变着就成了她点名特别严格的吐槽,不过虽说她对上课出勤和纪律要求得十分严格,但于小寒最喜欢的教师还是她。

刘老师是整个学院最博学的一位老师了,不单是专业课十分精通,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无所不通,上课时她经常引经据典,天马行空的讲得十分生动,有时还会穿插几个冷笑话。

“报告!”于小寒壮着胆子轻轻敲敲门,小声道。

刘老师停下讲课,看了眼于小寒,道:“于小寒是吧?”见她默认,便道:“上课迟到,量化扣一分。”

说完,继续低头看课本了,于小寒见状,四处张望找了张杨琳,她也看到于小寒了,正对她招手,于小寒忙一路小跑的跑去了她身边坐着。

刘老师一直等于小寒坐到了位上,才开始讲课,讲课时还简单回顾了之前讲的内容,于小寒手忙脚乱的翻课本划重点句子。

整个206宿舍都知道于小寒是学霸的,上课时也都不打扰,只一下课,杨琳就叽叽喳喳的问起来了:“小寒你是怎么回事?手机怎么打不通,都是不在服务器,是不是手机坏了?得赶紧修修啊!”

于小寒猜着她把手机带进了空间,才导致不在服务器的,便道:“要不你再打我下手机看看?”

这下很快就响了,还真就是在空间里的缘故。

“手机要是发现坏了就赶紧修,要不然万一有什么急事得多慌啊!”坐在杨琳身边的徐一哲道。

徐一哲和她身边的张萌都是206的,只是自从大一上学期圆圆和杨琳怼上了之后,方圆两人和徐一哲张萌的关系也一落千丈。

平时白天杨琳出去和男友约会不在宿舍,几天下来徐张二人正在在宿舍圆圆对她们没个好脸的,两人也不愿意回去了,便在外面找了个兼职,这一干,就是一年。

于小寒嗯了一声,点头道:“要是再发现就拿去看看。”

这个话题刚一揭过,便冷场了,徐张二人因为兼职,在宿舍里的时间很少,而于小寒也不爱呆宿舍,因此虽说是一个寝室的,也没红过脸儿,可关系就是亲密不起来。

一会儿,杨琳的男朋友喊了杨琳出去,气氛便更尴尬了,于小寒也不在意,低头温习自己刚才错过的知识。

正在她梳理知识的时候,她听到了徐张二人的对话,手上笔立马停顿下来了。

“你爸真的要来学半个月啊?”张萌问道。

“嗯,来学习半个月就回去,老板不是说了么,半个月足够了!”徐一哲道。

“这……这也太仓促了吧,学半个月,能行吗?要不然多看看?”张萌道。

“呆太久也没用,配方最关键的调料还是掌握在老板的手里的,不说咱们在那儿干一年的了,你看胡姐,干三年多了,她也不知道!”徐一哲摇头。

徐一哲的话突然给了于小寒灵感!

对啊!她可以和那老板一样,把最关键的调味料攥在手里,至于蔬菜什么的就还让阿婆她们自己去采购,自己只提供一个调味料做整个粥的点睛之笔就够了!

一想明白这些,于小寒如释重负。

精神一放松,听课的效率自然唰唰唰的增,于小寒后半节课听得无比认真,再加上刘老师讲课细致,她居然把前面拉下的地方也弄懂了。

上午同样只有一节课,十点多下课于小寒就匆匆忙忙的再次坐车回家。

今天是周二了,院子里的桂花树果然如盛老太说的那样,花期快要结束了,采了不多的桂花后,树的叶子洗洗漱漱的,都绿得发黑,看上去格外萧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岛空间致富经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