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0章 开店筹备

作品: 海岛空间致富经 |作者:梦里醉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1-01 08: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卖字为生, 求投喂小钱钱,拒绝盗版, 从我做起~

为了迎合市场, 原本逢五的早集也搬进了大学城特意建的市场里了, 还前两年城里的人们还得骑车跑老远才能在村里早集上买到新鲜绿色的瓜果蔬菜,现在只需要花两块钱坐公交就能买一大兜子回家了, 而且也不用等逢五的时候了, 每天早上去都能买到新鲜的。

但是,这两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赚钱了, 真正还在村里务农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 更何况现在到处都是超市, 买什么菜特别方便快捷,还能一站搞定。

所以啊, 现在两村的早集卖方也少了,买方也不多了,多是些上了年纪的。

可在这群大爷大妈、老头老太太当中, 却有一个年轻的小姑娘。

小姑娘面前铺了块布,布上一面堆了一大堆金灿灿的桂花,飘香的桂花啊, 淡淡的随风充斥在整个早集当中。

她来得明显有些晚了, 整理完摊子上的一堆桂花,又转身从身后的提篮中往外拿罐子。

“小姑娘, 你这罐子里是桂花蜜吧?”这时, 一个主妇走了过来, 拿着罐子看了看,问道。

于小寒忙转过身来嗯了一声,看向那主妇,她约莫四十多岁的样子,脸上黑黑的,还有些深刻的皱纹,拿着罐子的手上也糙糙的。

“桂花蜜里面怎么不干净?”她仔细瞅着里面,发现罐子里有不少渣渣。

“干净的!都是干净的!”于小寒忙道:“我家的桂花蜜是用山蜂蜜腌渍的,山蜂蜜没经过过滤,里面有一些蜜蜂的残渣跟蜂巢,都是能吃的!”

那主妇又拿起来对着初升的太阳仔细瞅了瞅,像是分辨了于小寒话的真假,才慢慢拿下来在手上继续仔细的看,边说道:“那这一罐多少钱?”

“一罐五十。”于小寒果断的道。

“就这巴掌大的一瓶就要五十?”主妇扬高了声音。

“五十不贵了,这是纯的山蜂蜜呢,一斤得一百多呢,这一瓶光腌都得二两半蜂蜜呢,而且我还腌了一年呢,功夫钱也得算点吧!”于小寒不满道。

那主妇又仔细瞅了好半天,才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沓皱巴巴的钱,抽出一张五十还不给于小寒,又在于小寒摊子挑挑拣拣拔过来遍才重新拿一罐,最后才把钱给了于小寒,嘴里还不满的说道:

“屁大点的一罐都五十块钱,要不是我家小孩今年上高三背书背多了嗓子哑,哪舍得给买这么贵的桂花蜜呦!”

主妇说这话,明显就是被人介绍来买桂花蜜的,对于主妇的抱怨,于小寒只当什么都没听到,只低头把那主妇扒乱的罐子重新摆好。

这样高三孩子的家长这个月都是第五个了,之前于小寒还礼貌性的搭两句话,现在已经不这样了。

来她这里买桂花蜜的几乎都是高三的家长们,而且还都是市一高重点班的家长,市一高的重点班每年都要走三五个全国名校的,首都的b大、j大、海市的j大,且一本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往上,里面的学霸们自然学习尤其用功的,费嗓子也是自然的。

而于小寒的桂花蜜呢,一开始是被一个老太太买去的,回家偶尔给孙子一冲水,第二天他母亲就亲自来买了,直接买了三罐带走,接下来就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几个主妇,也都是两罐三罐的买的,只有今天这个家长只买了一罐。

早集现在的生意也不好,旁边都是六七八十岁的老头在卖菜,买菜的也都是些退休的老太太们,年轻的主妇们很少,而且也不会周六周末出来买的。

没错,今天正是周末。

于小寒又等了一会儿,只卖出了二十块钱的新桂花,剩下的几罐桂花蜜一瓶也没卖出去,但看了眼时间,已经七点多了,太阳也慢慢大了起来,于小寒只好收拾摊子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于小寒口中还碎碎念着:“昨天卖出去两罐,今天又卖出去一罐,等于赚了一百五十块钱,昨天早上新桂花卖出去五十,今早二十,一共是一百五加七十等于二百二。剩下还有一斤半的新桂花,还得几十块钱的蜂蜜,唉,买一百的吧,这样手里还剩……”

于小寒家不是在罗庄、赵集两村的,而是在罗庄更偏北的康店村。比起罗庄、赵集,康店才是贫穷山区农村的真正模样,而且康店是在山窝里的,四面都是山,没办法采用大机器耕种农田,导致康店几乎全部的青壮年都流失外面务工。

于小寒家就是这贫困村里最贫困的一户了。

要说起来,在九几年时候于家在康店也是富户,当时刚开放,有远见的于父就去了市里,跟车,又学会了开车,开着大车跑长途,没两年,于家就率先盖起了红砖房。

可人有旦夕祸福,于父就在一次暴雨时被山体滑坡连人带车翻下山崖了,之后便消失了。

人们都说已经他凶多吉少了,可于母不信,下涯去找时却摔/>

大米饭是必须的,面食也少不了,还有蔬菜瓜果都得种。对了,还有葱姜蒜!

想到这里,于小寒双手一拍,突然想到了自己种香料!调味料的美味不仅得靠灵泉水,要是她想做麻辣口的,用不了空间水难道到这里就卡壳了?

还是得在空间里种些香料的!

一想到这些,于小寒就激动地赶紧往手机备忘录上记。

于小寒转了好一会儿,到底是十月份了桂花都凋得差不多了,基本上花期都过了,唯有三两颗树上还有些残枝败花,于小寒看那花品相实在不行,便放过了。

之后她又去竹林转了圈,用小锄头挖了七八个竹笋,都有点老了,不过她是要做实验的,倒也没那么讲究了。

于小寒是打算腌酸笋的,她看网上的评价,都说腌出来的酸笋又酸又脆,用得水好的话还会透着股子稀罕人的清香味儿。

有什么水可以比得上空间的灵泉水呢?

于小寒信心满满,回家就找了个大盆子,用灵泉水兑空间溪水洗米淘了一大盆的淘米水,烧开,彻底晾凉,用以前家里腌咸鸭蛋的缸子淹了满满一缸的酸笋,带进空间,找了草原最深处的地方埋下去,加速发酵。

昨晚这些,于小寒吃了午饭,带了满满一兜子的菜回了学校。明天她上午第二节课,下午第一节的课,正好挤着中午,只有两个半钟头,她根本没办法回家去取,只好多带点儿,带够了明晚和后天早上的。

因为带的菜太多,还被司机多要了半张票的钱……

不过现在于小寒好歹也是身揣万把的“万元户”了,只心疼了不到一分钟,就思索别的事儿了。

随着秋天渐渐到来,后院菜园地里的菜也慢慢的就没了,更何况菜园地本来就是给母女两人嚼用的,这么见天儿的往粥铺送,再送不了几次,菜园地都要被她薅吐露皮了!

其实菜园地的菜都给了阿婆,就算不要钱也没什么,她一周五六天都在学校吃,就在家吃一天半,还只有一人,菜园地的产出早就过量了,给了阿婆也不浪费。

只是,她算着,要是按现在摘菜的速度,估计再有个三四次菜园都要荒了。

于小寒盘算着,打算过几天,家里菜摘完了就让阿婆去早集上买。

阿婆以前粥铺的菜,于小寒一吃就知道,是从蔬菜批发市场买的,都是外地的大棚菜,看着个儿大量足价钱低,其实味道寡淡,没有一点它该有的味道,吃起来一嘴的水儿。

而真正在地里不施化肥长出来的菜个个儿都很有味儿,且不说野生韭菜吃着辣得人直流泪,就拿自己种的韭菜说吧,吃起来辛辣气儿十足,可蔬菜市场批发来的干吃十根儿都没点辣星儿的。

这次送菜,于小寒决定跟阿婆商量商量,劝她早上去早集那边买点附近农户卖的本地菜,这样味道虽然跟她种出来的少点儿水灵气儿,但基本蔬菜本来该有的各自的味道还是在的,至于缺少的那点水灵气儿,就用她的油醋汁来补上。

想完了粥铺的事儿,于小寒又开始为自己的学习做了规划。

本来她想着利用粥铺,自己提供优质原材料赚钱,自己只用在背后数钱就够了,可现在看来,自己当时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

自打决定与粥铺合作,于小寒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没闲着过,经常学校家里这么两地的跑,为了带一点儿菜,时间基本上都浪费在路上了,甚至导致她昨晚都没时间去背单词了。

于小寒认真深刻的做了自我检讨,但是又细细想来,她这么忙其实完全是因为自己没有经验,乱忙导致的,如果她一开始就想好方向、打好计划,根本不用这么乱转着来。

想到了这里,于小寒吸取了教训,决定以后再做什么都提前想好一切方向,找到最好的方案,尽可能的不再耽误自己上学。

一想起前年母亲宁愿自己死死的忍着,也不花她半分学费去看病,于小寒就不愿意在学校浪费丝毫的学习资源!

到了学校,于小寒就赶紧把菜送到了阿婆店里,说了自己拿来的油醋汁,又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阿婆也表示理解,说完这些,于小寒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要去上课。

上课时,于小寒发现了杨琳,她来的很晚,正好赶着老师点名进来的,于小寒忙向她招了招手,示意自己身边还有个空位。

这节课的刘老师讲课讲得特别有趣,但是又深入浅出,讲得十分生动,能让人在哈哈大笑间就明白了知识,因此但凡是他的课,很多同学都愿意来上,更有很多外系的学霸都慕名来听他的课。

所以他的课都很挤,不过再挤的教室,一般来说,在进门处的第一排老师眼皮子底下,还是很多人都不愿坐的。

不过于小寒是无所谓的,她听课向来用心,甚至第一排离老师更近一点儿,受到后面同学说话的影响也就更低点。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岛空间致富经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