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七零软饭男(04)

作品: 快穿之最佳男配 |作者:传山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3-31 06: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三人一路进屯子, 还遇到几位社员(生产队队员),“支书,去接女婿啊?”

“嗯, 他进城办事刚回来,没事去屯子口接接他。”

蔡支书背着女婿的大背包。与人说着话, “你不在家里猫冬,冻嗦嗦的跑出来有事儿?”

“没事儿,刚去老猫家里窜窜门唠唠嗑回来。”

“噢,没事少往跑,多帮你媳妇儿做点事。”

“支书说的对,没有常跑,只是偶尔偶尔。”那人咻的一下就跑了很远。

回到家里,直接去的蔡父二老家里。麻袋放在炕沿下,大背包放在炕上, 斜挎包被蔡红梅紧紧抱在怀里。

暖烘烘的炕,坐下去, 冰冷的屁股瞬间暖乎乎。

“爸, 妈, 这些天在家里担心了吧。”

“是有些担心,就是担心你不知道那事情办的咋样了?”

“爸, 开始有些不顺利,两天都没有找到办法。

只是后来有了新的转机, 一路顺利。不过不能回来,还的找专家们验证。

没办法回来,一直陪着专家们验证。等验证完毕, 市府开会研究给我奖励, 开会开的差不多, 也把我请了去。

奖励我不少钱和各种票券,还有奖励我进城做正式工人,可我要是进城上班,就得离开咱家。

我进城上班,红梅在家里,我觉得不行,就推辞了。”

话一出,蔡父急了,直接打断女婿,脱口而出,“莽撞,多好的机会啊。

你咋推了,你在屯子里能干啥活,出去几年慢慢的把红梅带出去多好。”

“爸,我换了一个条件。请咱安阳的那些人民公仆,帮咱村盖一所小学,让咱屯子里的孩子不用走二十来里路去那么远读书。

我不去城里上班,但可以在咱屯子的小学当老师,还是那种公家发工资的老师,还不用离开红梅离开咱屯子。”

“这好,这好,比进城好。”蔡母听了拍手叫好。

在她看来,不进城比进城好。现在这样最好,既能守着自家闺女又能当老师赚钱,真好。

就是蔡父也说不出来什么,屯子里能有学校,对屯子里来说是一件大事。他不能因为想让女婿进城,就放跑这个机会。

对屯子来说,能有所上面盖的学校,是一件大喜事。

屯子里的孩子就不需要再跑二十来里路去到公社或者隔壁屯子的隔壁去上学。

一来一去四十多里路,就因为这样,屯子里读书的孩子少。

青山屯看着离安阳市不远,但路不好走,全是弯弯曲曲的泥坑小路。

进出都很不方便,屯子里的大人都难得出去一次。大部分都是因公出去,或者参加公社摊派下来的水利任务,才出去。

平时私人出去都是因为走亲戚才出去那么几次。

在与隔壁屯子交界的地方有块大平地,是附近屯子赶集的地方。

现在赶集不像以前那样,一周一次,但上面一个月有一次。

很多在公社读书的孩子,都是在赶集的那天,自己走十来里路,来到赶集的地方和屯子里的大人汇合,一起回家住两天。

因为这些原因,屯子里没有几个孩子出去读书。

他不能出言反对,蔡父还是倾向于女婿进城上班,但为了屯子里是孩子,他只能不说话。

“也好,咱屯子里终于有了学校,这是好事。”

“妈,我拿奖励的钱和票,买了一些家里用的,二老穿的。”

“你这孩子,有钱就乱花,以后别给我们买啥,都攒着,以后等你们有孩子了。花钱的地方多了,别乱花钱。”

蔡母虽然话是这样说,可她心里高兴,这孩子真不错,还知道孝敬她和老蔡。

至于买的什么那都是小事,哪怕只是一张纸她也高兴,知道心里有她这个岳母就很好了。

“妈,没乱花,买的都是家里需要的一些物件。”

韩君越滑下炕,打开麻袋,一件件的往炕上放。适合二老穿的新棉衣,外套,单衣,长裤,棉鞋,还有牙膏牙刷,还有真的在供销社买的点心,红糖等。

“红梅,去厨房拿两个大盆来,要干净的。”

“好。”蔡红梅利落的下炕,一溜烟就去了厨房,拿了两个大盆,还有两个干净的大竹筛。

“咚咚……”几下,大盆竹筛里面放,二十来斤新鲜的野猪肉(妖兽猪肉),以及几斤做好的肉干。

麻袋中的东西全拿出来在二老面前晒一晒。让他们看看,也算是表明态度。自己有能力养他们的闺女。

一顿晚饭,又临时推迟,母女俩进了厨房做了一道荤菜。

吃过晚饭二老就让韩君越回去,虽然只走十多里,但路不好走。肯定累了,还是回去早点休息。

蔡红梅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丈夫能得到爸妈的肯定,她是最高兴的。这样就不会有多少家庭矛盾,最让她感动的是,为了安她忐忑的心,丈夫主动放弃了进城做工人的机会。

心里甜滋滋的,带着微笑进入梦乡。

***

“支书,你家女婿真是不错,这个这个。”生产队的会计高开,站在正在盖的学校前,乐呵呵的夸赞着。

“是不错,虽然不会干农活,但脑子聪明,品行好。”蔡父背着手,站在工地上看着。

来盖房子的工人是市里派来的,砖瓦也拉了过来,但图纸是自家女婿设计的,说是入冬以后可以让孩子们在教室读书不挨冻。

从春耕时,工地上就已经开始盖,他们春耕完。这里还在建,一排六间教室。中间还有一个办公室,所有的老师都在中间的办公室办公。

东西两侧一边是厨房和老师们的住处,还有一侧是菜园子。

教室的侧后方,有两个大的厕所,离教室远,离厨房就更远。

还有后面很大一块空地都划给了学校。

这是青山屯最大最气派的房子。

现在已经在盖瓦片,再刷刷墙,就能完工,等九月份屯子里的孩子们就能不用去到公社或者别的屯子读书。

隔壁屯子靠青山屯近的人家也能来青山屯读书。

六月的夜晚,已经开始热起来。知青点的知青们,却了无睡意,坐在院子里各自有心思。

从青山小学开始建造开始,知青点的四男三女,就动了心思。想着怎么进到学校,怎么摆脱现在繁重辛苦的劳动。

何晖悄悄的算过,屯子里有多少适龄的孩子们。细算下来,真不少,得有三十来个孩子,都是五岁至十二岁的孩子。

这还不算靠近青山屯的两个屯子的孩子,两个屯子的孩子不可能全来,但靠近青山屯两侧的人家,也有适龄的孩子。

啥样算下来,四十来个孩子是有的。

他做过计算,这样算下来,青山小学至少得有四个老师,两文数学老师,两位语文老师。

有的负责低年级,有的负责高年级。

马上就要选老师了,据说不再从上面派老师,青山小学就一名正式老师,其余的从知青还有本屯子读过书的年轻人挑选。

他知道屯子里有两位初中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其中至少有一位要成为老师。没有什么暗箱操作,这是约定俗成。

剩下的应该从知青中挑选,他想当老师,现在各地的学校已经恢复上课。乡村的老师,也没有人注意没有人来斗。

对于未知的前路,这是最好的选择。

苏市来的女知青钱明明在寂静的黑夜,突然冒出来几句话,“真没有想到,一向吃不了苦的韩君越结婚以后变化那么大。居然不声不响的搞了项发明。

听说还真的有大用,居然那东西居然真的卖到国外去了。给咱国家赚来了外汇。”

大眼睛眨巴眨巴几下,满眼都是崇拜,国家能创造外汇的商品极其少。

沪市老乡也是一位女知青陶玉茹,是和韩君越一起来到青山屯的,路上大家都聊过天,说过彼此的爱好。

“那年一起来的路上,就听他自己介绍过。说他的爱好中除了诗歌还有机械类的手工,还跟一位在机械厂做技工的邻居长辈学习过,没事也自学过。

当时我们也就是听听,听完也没有放在心上。

只是没想到,他一直没有放下。一直有琢磨,其实说起来,他这人除了吃不了苦,有点懒,还真没有别的毛病。”

“是啊,当初我们都不待见他。觉得他太懒太娇气,仔细想想,他虽然懒,虽然娇气,可从没有麻烦过我们。

他自己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做,在地里干活也是各干各的,也不存在谁拖累谁,他懒只是分的粮食少点,一年到头也分不了几分钱。

对于我们真是没有碍着什么,可我们这些人一直不大喜欢他,嫌弃他,现在想来蛮可笑的。”

哈城来的姑娘李唯梳理了下几年来一群人相处时的情景。

他们背地里是怎么嫌弃韩君越的,她觉得人家肯定早觉察到了,但韩君越性子好,一直不介意,还乐呵呵的。

想来,人家多豁达,自家这群人多阴暗。对比之下,真没法跟人家韩君越比,人家压根就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反而衬的他们一个个的像跳梁小丑。

※※※※※※※※※※※※※※※※※※※※

广告时间……求收藏,现在开始偶尔抽时间存稿

《快穿之极品驾到》by传山

有时候极品确实让人无语,可有些时候,极品不一定是极品。我不要你觉得我是极品,我要觉得我不是极品。

死后被大奖砸中,开启穿越之旅,每一个时空每一处地方都有极品奇葩,她的使命是帮助每一位极品赢得好名声。

一: 六零极品奶奶

二: ……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快穿之最佳男配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