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七零软饭男(17)

作品: 快穿之最佳男配 |作者:传山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3-31 06: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小二楼很大, 后院也大。

上下楼转了一圈,下楼就问,“老何, 帮我约下这家房主。”

“那套房子不看看吗?”

“不了,就这套。我很喜欢。”

“行。”

何晖帮忙约来房主,一位佝偻着腰, 头发花白的老爷子。人家没有喊高价, 直接给了个实在价格。

当天下午, 就去管房产的部门, 办理好所有的手续。

小二楼修建的时候, 可都是用的结实石料, 估计第一任房主是想住万万年。用料极其考究, 这些年虽然没有人怎么居住,可每隔两年都有人不相信鬼神的搬进来住过。

只是每次都住不了两月,就会搬离。小红楼一年前还有人居住过两月。

住进来之前,人家也是好好收拾过的。

只是一年的时间, 院子里的野草确实长的有点快。

八月三日, 一家人齐上阵,拔草,修整小红楼。

韩君越一人负责修整, 买来刷墙的石灰, 以及一些修整需要用到的物件, 瓦片等。

小红楼看似只有两层,但有两层半, 上面的半层可是有两米多高。

韩君越打算加高三层, 在办理手续的时候已经报备过了。房产证明上也是标注了三层, 面积也多了一层的面积。

红楼二楼下的密室, 被封的紧紧的,里面防腐做的极好,满满当当都是特殊处理过的箱子。

古玩文物,还有几箱民国时期收集的几箱布匹,那可是已经绝迹的丝绸锦缎,如今花钱都买不到。

就是有那手艺,也不精湛老到,很难做到这样。这样的布料极其考究手艺。青铜鼎也有两尊大的,四尊小的。

嚯,发了大财!当晚蔡红梅都失眠了。一晚上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担心,开心,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一个月的时间,小红楼翻然一新。

脚下踩的瓷砖依然光亮如新,蔡红梅仔细擦拭过多遍。

孩子们,丈夫都已经去上学了,蔡红梅一个人搬家,一天一点点,几天就搬完了。

后院的院子中,已经种满菜,最早就是清理院子,清理完以后就已经开始种菜。

放学的时候,两孩子直接回到新家。他们已经转学到了新家隔壁不远的小学,托儿所。

韩君越也退掉校园内租的房子,搬至宿舍。中午会在学校休息,晚上下课骑车回家。

“韩同学,有你的一封信,国外来的。”中午课间,班上一位同学从外面进来,递给韩君越一封信,只是他的声音有些大。

大约是觉得很新奇很诧异,没有想到他们班上有位同学还有海外关系,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政审都很严,有海外关系的,可不容易通过政审。

“谢谢。”伸手接过从国外来的信件。

面上轻松,可内心很是激动:终于回信了,估计有好消息吧。

隔壁桌的一位女同学,好奇的使劲伸长脖子,凑过脑袋,想瞅清楚信封上面的字。

“哪儿来的?”

“A国。”

“天哪,你有海外关系?”

“姑娘家家的,别咋呼。不是海外关系。”

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拆开信件看了起来,一目十行,看的飞快。

“太好了,太好了。”高兴的喊了两声太好了。

“好什么呀?老韩,说啊?”班长安康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

“没事,我有事先走了,老安你帮我请个假。”

“哎哎哎,别走啊,说明白。”安康伸长手,也没有拉住走远的人。

一把扯过书包飞奔出去的韩君越直奔教授楼。

“郝教授,郝教授,来回信了。”在楼道里就开始嚷嚷着。

二楼住的一排教授都被韩君越咋胡的打开房门,这里一横排六户人家,都是两室一厅一卫一厨的两居室。住的都是才回京的老教授们。

一群人被打开房门就看到这冒失鬼,“小韩,叫嚷啥?”

住在中间的郝教授,戴着老花镜走了出来。

其余的老教授,都围了过来。

“教授,专利申请通过了。”韩君越此时兴奋的快跳起来。

原本佝偻着腰的郝教授,此时像嗑了药一样,刷一下挺直了腰板,眼神发亮的望着韩君越。

枯瘦的双手,用力的抓住韩君越,“真的专利通过了,真的呀?”

“嗯,通过了,国内的过了,国外的几个主要大国的都过了。”

“太好了,太好了。”郝教授的眼泪都快掉出来了,激动的。

其余的几位老教授也貌似明白了老郝激动啥,都高兴的说道,“恭喜,恭喜啊老郝。”

“同喜同喜。”拿着信件阅看的郝教授,高兴的直点头。

这是在驻A国的华国大使馆给来的一封信,他们帮忙申请的专利全部通过了。一共申请了好些个大国的专利。

谨慎起见,为了安全,专利书随几天后回国的一位大使馆的同志一起带回来。

没想到能这么顺利,有了专利,以后躺赢。这是没出息的韩君越的想法。

这可不是小发明,是手机。

虽然国外在1973年就有了第一部商业手机,不过他的这是改良过的手机,不是那大砖头手机,人家有外挂,研发出来手机都有现成的资料。

郝教授研究的是别的方面,与之息息相关。他能不高兴吗。

一群人也不顾热,也不犯困了,说的兴高采烈。

只是创业还得放后面,他本人也不能干,他还是打算先在体制内干上十年或二十来年再说。

他还在等另外的消息,估计另外一封从国外来的信也快了。那是他现在挣快钱的最好的办法。

信件随手放在了空间。

有了这些专利,等于是握住了大把的金子。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就过去了四年。

韩君越工作分配在京城,在税务部门上班。

在京城郊外的有家工厂,蔡红梅如今派头十足。鑫磊科技公司,如今是她当家。只是当家的每天回去都要找幕后当家的汇报工作。不但要汇报工作,还得跟着学习。

她每天都在学习,还有丈夫布置的家庭作业要做。

放学回家的小金子,自觉是做完作业,然后开始翻书看。他已经习惯了认简体字。

“小金子,又在看啥书?”小石头学习好,但是不喜欢看课外书。嗯,也不全对,他喜欢看小说,还想自己写,不过小石头的文笔无师自通,非常不错,特别会渲染情感。

“嗯,基础医学。”作为曾经的宇宙全人十三爷,啥都想学,但他都是从基础开始,知道越是基础越要扎实。

他死记硬背打算都背下来,也许说不定还能回到大清去,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感觉能回去。

“几岁的瓜娃学啥基础医学?”小石头从同学那儿学来的新词语,瓜娃。

“你不懂。”小金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不想搭理小石头。

“嗨,你个小屁孩还说我不懂。”

小石头都被自家嘴毒的弟弟气笑了。

眼都不斜一下,也不看小石头。沉浸下来,继续看书。

小金子在知识的海洋沉浸了一辈子,好家伙,跟他爸似的一个发明接一个发明。从民间小发明到军用大发明,好些不同的领域,都有涉及。

鑫磊集团,从八十年代起步,到二零二零年,已经成长为巨无霸财团。

世界首富的位置无人可撼动。

小金子一辈子都在学习都在搞发明创造,选的妻子也是超级学霸。

还生了一对超级天才的龙凤胎。

小石头一辈子都被套在鑫磊集团,管理鑫磊,累死累活。

番外 青山屯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蔡家的新别墅建好,外面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各种声音,起此彼伏,热闹的很。

不光是青山屯的人来了,外面屯子里的人也来了。

都是来看热闹,坐在楼上的韩君越,正在与一座大山里的工作人员讨论着事情。

从鑫磊集团成立五年以后,鑫磊集团开始成立希望基金,每年拿出来一成的利润,做慈善。

在最穷的山区,建立希望小学,资助山区的老师和读不起书的孩子。

基金部的员工每年都会跑一个省会,几十年如一日。

鑫磊希望学校,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从没有停止过。

“行,报告先提交上来。我先看看 。”最近儿子在忙,退休的韩君越偶尔帮忙管管基金部门。

“好的,韩董。”

电脑那一端的三位员工,记下韩董说的意思。

“好了,这边太吵,就到这儿吧。”

蔡家的别墅是翻盖,这是老别墅翻新。今天是翻新后入住的第一天,亲戚朋友们买来好些鞭炮,还请来腰鼓队,在外面可劲的热闹。

他不喜欢也没有办法,蔡家父母已经是七十五岁的人,他们对于住新别墅还是旧别墅真是没有啥想法,不过闺女执意要翻新,隔壁闺女的旧房子也一起翻新,还说以后多陪他们住。二老才同意翻新,他们对钱无所谓,但喜欢闺女的陪伴。

这些年,青山屯也已经是全国有名的村庄。因为青山屯是座绿色庄园,从七十年代韩君越教书的时候,就给青山屯未来的顶梁柱灌注环境重要的想法。

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孩子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概念已经深入骨髓。

从分田到户,青山屯就有一条村规:凡是青山屯的村民,每年都要根据家里人口的多寡,在大青山义务植树几颗。

每年都要植树,从不间断。

在许多地方,树木越来越少,可大青山依然树木成林。

青山屯是全国闻名的变异水果村,还有华国美味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的源头也来自青山屯。

韩君越走的时候,想着下辈子自己会是个什么人,是不是依然平淡顺利的过完一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快穿之最佳男配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