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5章

作品: 回到前夫刚死时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10-05 22:3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到了晚上, 李曼青又热了鸡汤,准备给两小只每人喂半碗充饥。

老太太终于主动接过碗,道“你坐着吃吧,我来喂她们。”

曼青不让, 她坐了一天的班车,怕她身体不舒服,要她好好歇着。

“不累,出门就有车坐, 又不用走路,哪里累了。倒是你, 又要卖面包,又要带孩子的, 快吃饭吧我中午在云安吃了豌豆粉,现在不太吃得下。”

李曼青这才把碗递给她。

也不知道唐丰年怎么跟她沟通的, 老太太今天的态度还挺积极, 不止争着带孩子,饭后还抱了她们到院里玩耍, 直到哄睡着了, 两小只都没想起来,今天还没喝过奶呢

果然,有老人带孩子真的轻松很多, 曼青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洗个澡, 顺便把头发也清清爽爽的洗了。

平时她们没睡着,她都洗不了。一披散了头发下来, 她们就要张着小手手去抓,跟她们缠半天,头发又是湿的,心情难免会烦躁,睡觉也睡不好。

晚上睡得好,第二天起得也早,昨天买回来的果酱只有菠萝和山楂的,因为在整个云岭省,就这两个水果最便宜又能做果酱保存。前头步骤跟玫瑰面包都是一样的,只成型的时候裹一点果酱在里头就成。

夹沙的早卖完了,她又重新烤了半箱。

刚把烤箱门合上,两小只就开始哼唧起来,因为昨天没吃奶,早上醒来脾气就不太好。李曼青不敢耽搁,先喂了她们一顿,正要抱起来换尿布,老太太就来敲门。

“放着我来吧,忙你的去。”

“妈你们没出门”

老太太脸色讪讪,昨天儿子说的话还在耳边呢,哪里会再好意思出去卖洋芋,只含糊道“你爸有事,今天不去了。”

“对了,丰年呢”

“怕是去孟家了。”昨晚睡前他说年后要去南边,趁着年关近了,去问问孟家哥哥,还要不要一起去。

因他们吃苦耐劳,为人踏实,带这样的人做事,他也省心。另外李志青已经说好要同去的,还有隔壁邻居家两个儿子,大平地的李建华,目前能确定的有四个,正好还差两个。

老太太又问是什么事,李曼青怕她又要把杜海涛塞进来,只推说不知道。

有人帮着带孩子,李曼青刚把第一箱面包取出来,又紧着烤上一箱,多发了一盆面,想着来得及的话今天就烤四箱。因为挨近年关了,下头乡镇来买东西的人挺多,每人两三斤,一天就是烤上白斤都不够卖的。

现在,整个宣城县卖面包的只有三家,其他两家都是圆溜溜那种寡淡无味的,只有李曼青的带花样,还有夹沙和果酱,自然供不应求。

“原来面包还可以这么做啊,小老板,你们家面包里头包的啥”怪甜的,还吃出股菠萝味来

“婶子您手里这个是菠萝果酱的,喏,这儿还有山楂的,胃口不好吃了能健胃消食呢,家里有孩子可以带点儿,帮助消化”

老人一听,毫不犹豫的掏钱买了几斤,又问“双胞胎怎么没来麽”

李曼青笑起来。

“双胞胎”已经成为小摊子的招牌了,她一直愁着以后做大了到底起个啥名字好,现在不用愁了,一说“双胞胎”,大家都知道是百货广场卖面包的。

虽然烤了四箱,但因为品种齐全,可供选择的花样多,才四点不到,就卖光了。她正要收摊子,唐丰年从另一头走过来。

“怎么,你那头完事儿了”

“完了,说好都去,初八就走。”

李曼青一顿“走怎么急要不过了元宵节再走”

“算了,赶在正月里过去,找活也容易些。”

李曼青点点头,确实是这样,二十年后的春运说的可不就是这回事嘛,除了一身力气,他们没学历没资源,去晚了工作机会就没了。

而且,他早点去也好,尽量能包活计就包了自己干,比给人打小工好多了,光年前盖百货大楼这四个多月,他自己当小包工就挣了三千块,下头他叫去那几个,就是李志青那么能吃苦的,也不过才挣到八百多。

“成,你放心地去,我们在家会好好的。”

男人也不说话,帮着把重的物件拿了,只让她提着个坐的小凳子。

路过菜市场,她想去买两根大骨头,男人道“妈买回去了。”

“哦什么时候的事”老太太这几个月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卖洋芋了,难得有她来买菜的时候。

男人不自在,“你放心,我都跟妈说好了,以后逢集你来卖面包,他们帮着带大双小双,平时就爸和她换着出门,能卖多少算多少。”

李曼青笑起来,这就是儿子和儿媳的区别。

这话要她去说,老太太绝对不乐意,但儿子说的,让他们帮着带孙子这可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到家,双们已经饿得嗷嗷叫了。一问,原来是昨天没吃奶,杂七杂八吃了些,今天害怕又没奶吃,居然喂啥都不吃,宁愿吃小手手也不吃

李曼青“”真是两个小人精

“快来快来,妈妈回来了哎哟,带你们俩可比卖洋芋辛苦多了”老太太捶着腰说笑。

芳菲立马狗腿道“那我给外婆捶捶。”

“去去去,待会儿再说,我先做饭去了,喊你外公差不多回来了。”不用出门,老爷子也闲不住,去隔壁串门了。

刚把孩子哄睡着,外头就刮起了风,天上乌云也重,太阳早把头脸藏起来了,估摸着没多大会儿就要下雨。今天尝到了甜头,李曼青决定明天依然烤四箱,这样牛奶厂送来的牛奶怕是不够。

她连续用了**天,每天都是好几斤,厂里知道她是烤面包的,专门有人给送上门来,都是当天新鲜的,今天后面那箱没牛奶了,都是用奶粉兑的,她觉着味道终究欠了点,还是亲自去说一声,让明天多送点。

唐丰年不知道忙什么,又看不见人影了,她只得自个儿拿了把伞出门。

县里的牛奶厂在南边,出了莲花村还得再走二十分钟才到。一路都有源源不断的大货车经过,扬起阵阵黑灰,宣城县现在的环境还可以,二十年后等大家都意识到环保问题时,整个城市都已经被黑灰给覆盖了。

她记得那次听张海洋说过,他爸妈原先搬来县里,住了几年,他爸就得了肺上的毛病,辗转求医几年,最后还是回连安乡去了,就是他到了省城,想要接老人去养老,他爸也不情愿。

环境问题好像是到她重生前几个月,才得到重视的。私矿被限制了,许多小型煤老板也跟着倒闭,大型的则跟风转战房地产。环境稍微好些了,宣城市的经济却又一蹶不振,她曾听二姑姐抱怨过。

本来她在家附近的私矿上打打零工也能度日,结果大形势一变,她却要背井离乡上省城才能找到工作了。

不过,她养了那样的儿子,不管在哪儿打工,都不过是在替儿子和老公做嫁衣罢了。

其实,上辈子李曼青是很同情她的,但自从见识到她德行后,她就怎么也同情不起来了只盼着这次的事,能让杜峰长点教训,也给杜家两口子敲敲警钟。

正想着,忽然听见什么声音,路边草丛里有窸窸窣窣的动静。

李曼青吓得顿住脚步。

不会是蛇吧跟大多数女孩子一样,李曼青也是最怕蛇的,像什么泥鳅黄鳝她觉着也是同类,前几天老太太还说买点来给大双小双补补,她连连摇头。

看到都毛骨悚然,还得杀了煮给孩子吃,她不敢想象。反正能补的东西多了去了,用别的也能替代。

“呜呜”

这一声更明显了,李曼青可以确定,至少排除蛇了,她松了口气。

会不会是耗子啥的她也不敢直接走过去,从路边捡了根树枝,慢慢的小心的伸过去,戳了戳草丛。

可能是被动静惊到,那里又“呜呜”了一声,有点像猫猫狗狗。

猫狗李曼青可不怕

她放心的走过去,见有个灰黑的袋子,看着像农村装化肥的蛇皮口袋,只是经年累月被风雨侵蚀,已经跟路面颜色融为一体了。

慢慢用树枝挑开袋子,就露出灰黄的一小团来,才成年男子巴掌大,头脸藏在袋子里,只看得见两只软塌塌的小耳朵。

是狗。

李曼青又松了口气,试探着“嘬嘬”嘴,小东西又“呜呜”的回应她。

就在大马路旁,周围也没民房,不知道是从哪儿跑来的。不过还这么小,怕连走路都走不稳呢,也许就是周围哪里的流浪狗生的。

既然是流浪狗生的,那她也就不敢乱抱了,母狗都是护崽的,万一她抱了正好被狗妈妈看见,可就惹火上身了。

李曼青遗憾的叹了口气,心想待会儿到牛奶厂可以问问,他们有没煮熟的奶,买一点儿来喂喂它,实在是太可怜了。

“老板娘怎么还自己来了是有什么事吗”牛奶厂的老板人挺热情。

当然,说是叫“厂”,员工却只有他们一大家子,因为是刚从国营手里接过来的,百废待兴,除了有几头奶牛,一套消毒设备,啥都没有。

“乔老板客气了,我这算哪门子老板,不过小本生意罢了”又跟他说明来意,让明天多送一点牛奶到莲花村。

“好嘞老板娘生意兴隆,带着咱们也喝口汤”

李曼青又笑起来,这家人真是做生意的料,什么话说出来都讨人喜欢。

“哪里哪里,你们才是生意兴隆呢”

哪知,乔老板却苦了脸,叹口气,道“唉,说是厂,咱们这也就是混口饭吃照这几天的架势,怕是连肚子都混不饱咯”

曼青多嘴问了一句“这是怎么了”

“说出来不怕老板娘笑话,咱们家的牛奶,昨天才刚倒了一桶出去呢挤出来却卖不出去,我们也没法子啊除了你们家能多拿点,县里零零散散有些人家会要”

这倒真是,这年代在沿海城市喝牛奶那是家常便饭了已经,在落后闭塞的宣城县,却只有知识分子家庭才有这习惯。不是奶贵,是习惯问题。

李曼青自己也没这习惯,她总觉着纯牛奶腥,喝不来,反倒是超市里那些酸奶鲜花奶和各种蛋白饮料能喝点。

酸奶

对啊

“乔老板别愁,前几天还听我外甥女说,在外省,人家喝牛奶的可多了去了牛奶不止能卖鲜奶,还能做成酸奶和饮料呢卖得可贵了”

乔老板一喜,赶紧问“是什么酸奶加过醋的吗”

李曼青“”

额,这个“我也不知道,听说是什么工艺发酵的,你要感兴趣的话,直接去沿海城市看看,学套工艺回来,保管不愁生意”

乔老板有些心动,这一天天的牛养着,料吃着,产得出来却卖不出去,他们接手奶厂的资金还是找大舅子担保贷的款呢一天天只赔不赚,贷款利息却照样刷刷刷的跑,他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一听说有转机的可能,顿时就把她的话放在心头,寻思着晚上跟老婆商量一下,不行他就真跑一趟。

“你们家卖不完的牛奶还倒掉啊,怪可惜的,不知道有没有煮熟的,能不能给我半小碗”

“有有有,别说半碗,半锅都有呢中午儿子煮了喝的,还剩不少,我拿个桶,全盛给你提回去吧臭小子还放了糖呢”

李曼青忙道“不用不用,只要半碗就行了。那头过来见了只小狗,怪可怜的”

乔老板明白,叹口气“唉那窝狗崽确实挺可怜的,三天前拉煤的大货车把母狗给碾死了,我家那臭小子还追着人家货车骂呢”

“啊”李曼青惊呼出声。

母狗死了啊那一窝狗崽可怎么活

“乔老板见有人收留它们没”

“这一窝才生了三只,都说不三不四,就是两只或者五只也行,独独三只,没人愿意养的不吉利。”其实他儿子也想养,但他不同意。

养狗有忌讳,只有一只的独狗不能养,三只四只的也不能养。

李曼青却不信这个,一胎能生几个,这就跟人一样,不是母亲能决定的。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三只嗷嗷待哺的小东西被饿死。就是没被饿死,冷也要冷死的。

当即就跟乔老板要了个纸箱,拿上伞,再端上半瓢熟牛奶出门。

果然,刚才只看到一只,现在她仔细在周围找了找,又在不远处的草丛里找到另外两只。都是一样的黄黑毛,塌耳朵,身上的毛蓬松得很,看着像几只小胖狗,手拿上去才知道,全是假象,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

因为没有狗妈妈照管,三只脸上眼睛鼻子全糊作一团了,也不知道是生病了还是脏的。

眼见着天越来越黑,马上就要有暴雨来临,李曼青赶紧把塑料瓢放它们鼻子下,“嘬嘬”两声,三小只就摇着尾巴“嗒嗒嗒”舔起来了。

等它们舔完牛奶,还把瓢的里里外外给舔了一遍,李曼青用纸箱把它们装了,赶紧往家赶。

一进门,院里都是饭菜的香味儿,丰梅见她抱了个纸箱,奇怪道“嫂子买了啥不是说去牛奶厂嘛。”

因为不确定狗狗有没有带病,她也不敢把它们抱到人前,只远远的站在门后。“路上捡了三只小狗,怪可怜的。”

丰梅和芳菲毕竟是年轻女孩儿,对这些猫猫狗狗的特别感兴趣,正要凑上前去,曼青拦住她们“大家先别来看,等我把它们收拾好了再说。”反正她抱都抱过了,一事不烦二主。

后进屋没人住,她就抱着纸箱去那头,在屋檐下捡了几块砖头,随意搭了个狗棚,上头用块竹篱笆盖顶,怕待会儿下雨淋湿了,又拿了两条蛇皮口袋来盖上,可以防水。

窝里给它们放了堆稻草,刚放进去,三小只就趴在干爽的稻草上摇尾巴。

正看得出神呢,唐丰年在旁边道“怎么拿了这东西来”一副非常不喜欢的模样。

“怪可怜的,我不捡回来的话,晚上一场暴雨,说不定就没命了。”

“那丢远些,放这儿拦着人走路。”

李曼青看狗窝在房子侧面的屋檐下,除了老太太种菜,根本没人会走到这儿来,怎么就挡人了

“嗨,你是不是不喜欢小动物啊”见男人不出声,她就小声嘀咕“真是没爱心”

自己只顾着嘀咕了,没注意到那副噘着嘴巴不乐意的模样,跟生气的闺女特别像,活脱脱就是放大版的小双。

唐丰年心内也跟着一软,知道是自己挑剔过头了,没见还好,既然见了,总不能让它们在荒郊野外等死吧。唉大不了以后长大了能养活自己了,再把它们扔出去

三只狗瑟瑟发抖。

“那快洗洗去,瞧你一身狗味儿”

李曼青哭笑不得,她以前怎么没发现,唐丰年的嘴巴这么毒。

不过,不用他提醒,她也肯定要洗的。把澡和头发洗了不算,甚至连今天穿出去的一身衣服她都洗了,拿过狗的手,她还用肥皂清洗了好几遍。

众人才刚吃上饭,外头雷声大作,没一会儿,倾盆大雨就来了。

“这么大的雨,大平地怕都出不了门了。”

“是啊,还好咱们小麦早种了,下点雨也好,田里的油菜不用专门回去浇水了。”

“别,快过年了,就是不浇水也回去背点菜来,在这里啥都得花钱买”

老两口身在县城,心却还在大平地,城里千好万好,就是连吃的菜都得花钱买这一点不好。想他们以前在大平地的时候,当季蔬菜从来吃不完,最后喂猪的多的是呢

饭是吃完了,但雨下得太大,唐家院子里已经有两三公分深的积水了。雨下个不停,也没办法去厨房洗碗,一家子就坐着聊天。

大双小双刚吃饱喝足,精神得很,放小车车里坐不住,都要争着出来爬毛毯。一家子围坐一起,把她们围在中央,大双可兴奋了,居然抓着凳子脚,想要站起来了。

“哈哈,大丫头可厉害,爬都爬不利索呢,就想站起来走了”

众人一看,可不是,双膝跪地,小手手抓着李曼青的衣角,跃跃欲试呢

“小丫头来,奶奶抱,咱们不跟姐姐学,好好的一步一步来啊,走路早了也不好,以后容易罗圈腿”

可能是真能听懂大人的话,老太太口中的“大丫头”赶紧放开妈妈的衣服,又跟条毛毛虫似的趴回地上去蠕动。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她们,整个家里不知多了多少乐趣。

这样其乐融融的夜晚,要是能再有台电视机就好了李曼青不无遗憾的奢望。

不过,等过了年,这也就不是奢望了,买是肯定要买一台的,让老人家有点娱乐活动打发时间也挺好的。

到了腊月二十七,大姑姐来接闺女了,顺便说了下杜峰闯祸的后续。

听说杨家一口咬定要三千块,杨家族人又彪悍,警察只让他们自己解决,唐丰菊两口子没法,最终东拼西凑还是拿了三千块钱出来,把儿子给“赎”回去了。

这一赎可是伤筋动骨脱层皮了,杜家老两口还算狠得下心,硬是把两口子骂得抬不起头来,就差跪地保证会好好教孩子了。

当然,至于唐丰菊怎么痛哭流涕她就没当着老太太说了,老人家一听女婿还是把钱凑出来了,倒放下心来,又知道儿子脾气,不敢再提要接济他们一家的话。

接下来几天,有老人带孩子,李曼青每天都烤四箱,十点出门,四点归家,反正重活都由唐丰年干,中午饭也是他送去的,终于赶在除夕前挣够了过年的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前夫刚死时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