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七月,秦国南郡安陆县云梦乡。
这是一座名为“安里”的小村邑,低矮的里墙绵延数里,将百来户人家保护在内,墙外是连绵稻田和成片的桑林,毗邻村子的山丘上散落着坟土荒草。背风的位置处,两座土坟相邻而处,右边那座较旧,镶石上攀爬着一层苔藓,左边那座则是近日建起,堆累起来的封土新鲜而潮湿,坟头还燃着香火的袅袅余烟。
隆重的葬礼早已结束,亲朋宾客陆续散去,连家中的妇孺们都赶在天黑前回家,唯独死者的三个儿子驻足坟前,久久不肯离开。
二十几岁的男青年名为“遬”,他是家中小弟,麻布孝服掩盖不住臂膀壮实的肌肉,过去几日里,遬总是抢过所有重活,埋头缄言与泥巴和土壤较劲,似乎这样便能刨掉自己的悲痛,填埋心中那巨大空洞。而现在一切罢毕,遬怅然若失,只能拄着柄锄头,呆呆地望向远方的夕阳,或许只有酒才能浇灌他的哀伤。
三十余岁的男人名叫“敢”,家里排行老二,敢性格敦厚而心细,也最早从伤心里走出来,他有条不紊地张罗母亲后事,此刻正在打理距坟数十步外的一间小庐棚,敢在里面铺上一层层柔软稻草,又将塞满麻子的枕头放下,折叠好厚实的被褥,检查一遍后点点头,他这才返回墓前,轻声对始终长跪不起的大哥说道:
“兄长,倚庐已准备好了。”
说完后敢略微迟疑,又问:“兄长当真要在此守孝三月?”
大哥抬起头来,额头白色孝布上沾满黄泥,双目满是通红血丝,他名叫喜,尽管只比敢大几岁,却因悲伤过度而显得苍老,面对弟弟关切的目光,喜颔首道:“我常年在外县为吏,后来又应征从军,数年未归,妪一直由你和小弟照料,我心中有愧。前年好不容易调回安陆,还没来得及多向妪尽孝,她竟就此终去……”
说到这,喜再感悲从胸中来,一时哽咽,垂下头沙哑着嗓子说:“所以,就让我在此多陪陪妪罢。”
“诺。”喜是一家之主,既然他心意已决,敢没有再劝,只担心地问:“那此事县君允不允?”
若在儒家浸润已久的关东,这自然不在话下,六国儒生们极力提倡孝道,尤其按照齐、魏的标准,孝子最好披缞系绖、哭泣无时,晚上枕著土块睡觉,白天竞相强忍著不吃而任自己饥饿,非得熬到面目干瘦、肤色黝黑若饿鬼以示哀痛之情。
可秦以耕战律法立国,若也如此尽孝,田地里还有几个人埋头耕作?征发士卒时又有多少人得以居丧为名逃避兵役?终年运转不停的官府又要有几成官吏日常缺席?以厚葬久丧的原则治理政事,国家必定会贫穷,人民必定会减少,刑政必定会混乱,故秦不取。
虽然法家也讲究“孝”,但重点在于对不孝之人的惩罚。敢记得,喜曾经对他讲起过一桩案子:县城里一位老翁到官府控诉儿子不肖,竟敢为了钱财殴打自己,喜见做儿子的情形恶劣且无悔改之心,遂按律法判处,将其子黥面,并发配至边远的黔中郡,下令终生不得归乡。
所以居丧在秦国并非义务,提倡死者既已埋葬,生人不当久哭,而应赶快各复其业,人人各尽所能,纵是守孝,也不应超过三个月。敢很清楚,喜作为县里的“狱掾”,也即主管律令刑狱的主官,平日本就十分忙碌,这一下子守墓三月,县令能答应吗?
喜擦去脸上的泪痕,让敢不必担心。
“我已托人回去禀明县君,县里的案件,也交待给诸位令史代办。喜自从傅籍为乡吏,又做了令史,其后从军,二十年来但凡官府有唤,决不敢有缺,平素休沐都很少用,攒起来也够数月了。”
喜站起身来,身形之高超过了敢和遬,足足有七尺半之躯,他仰头望着苍天,叹息道:“喜碌碌半生,过去每日夹书携墨,来去匆匆,恍惚间竟已失父丧妪,我也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了。”
……
喜就这样在墓旁倚庐住了下来,除了弟弟送来饭食的时候,坟地就只剩他一个人。天已入秋,夜晚阴风嗖嗖,耳畔传来远山的狼嚎,久久难以入眠;清晨则被冰凉露水激醒,被褥再怎么晒也蒙着一层水汽。
他每天的生活极其简单,每日早晚在父母坟前稽首请安,仿若二老还在人世,再转几圈赶走惊扰亡者的野山羊和彩雉。这种远离案牍劳形的日子刚开始还觉得清静,可渐渐地就感觉时间变得十分漫长。喜不是个闲得住的人,居丧期间严禁酒宴聚会,里闾老友们也不好来墓地找他闲聊,于是喜只能拾起过去最爱做的事情:抄律令。
据说关东儒家拥有无数种门派流变,孔子留下的经典被他们反复咀嚼诵读,称之为“经”。而秦国尊崇法家,光是大的律令门类就有十八种之多,《田律》和《仓律》是规定征发田租和屯储粮食的,《徭律》与《戍律》则和徭役兵役有关,《金布律》划分各种钱帛的兑换比例,《传食律》设置不同级别官吏出差时的伙食标准,《军爵律》将对应秦人最关心的升爵体系……力求做到万事万物皆有律法可依。
律令细致到这种程度,已是普通人难窥门径的一门艰涩学问了。更别说位于咸阳的御史大夫还会根据需要,每年新增许多条款,再发往各郡县。若是法吏尸位素餐,不通晓其变化,将新案子以旧律法来判,是会出大事的。
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秦吏,喜要求自己熟读每一卷律令,遇到仓促发生的案子时能迅速判断是非。而好记性不如勤动笔,他利用职务之便,抓住每一点空闲,将秦律十八种统统抄在木牍上,十几年下来堆满了整个书房……
时至今日,当敢给喜送来简牍笔墨时,便能站在一旁目瞪口呆地看着喜提笔默写律令了。
“兄长真是厉害!”敢赞叹不已,他们的父亲也是吏,但兄弟三人里唯独喜能承父业,提笔千文。敢虽然也当了安里里正,管着百户人家,但他更擅长口头交流而逊于文辞,弟弟遬小时候只顾得贪玩,长大后连写封家书都磕磕绊绊。
“手熟尔。”喜却丝毫都没感到自傲,他盯着简牍上那一句句小篆,眉头皱起。放在往常,抄写律令能让喜感到安心,不论在官场上受了多大委屈、在战场上经受了多大的恐惧,他都能靠抄默法典平静下来。它们如同儒书上的经纬,勾画出秦国的秩序等级,只要依法做事,吏民就不会迷失道路,正如一位法家的老前辈说过:“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
但这一次,哪怕抄默再多,喜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毕竟法家虽指望万物依律,可人总有些终极困境,是律法无法解决的。
比如死亡。
喜对死并不陌生,他做法吏这十余年间,曾亲自判许多人死刑,他们或罪大恶极,或死有余辜;数年前他从征邺城,也曾亲眼目睹秦军与赵军在平原上苦战,流血染红了漳水,那一战死去的人何止十万,战后砍下的头颅堆积得比城墙还高!这其中就有喜所统辖什伍割下的好几颗首级,他因此升爵为“大夫”,喜还亲手埋葬了随军的几名同乡。
至于每年因饥渴、冻寒、痈疽而死去的百姓,更不计其数。在这世上,有的人将会贫穷鄙陋而孤单,有的人会生活困难,有的人将终身奔波、劳禄,有的人地位低下,一直要从事卑贱的劳动,有的人一直到老都要被人驱使笞辱,历尽波折。他们出生,他们受苦,他们死亡。
与那些人相比,喜的父母无疑是幸运的,喜身为县狱掾,是族中之人当到最大的官,乡人都敬他家三分。敢身为里正、遬勤勉农事,二老得以衣食无忧,也没有大的病痛和苦难,只因为寿命到了而死,是为“终”。
可他们的离去,带给喜的影响却远超过去他目睹的死亡之和:那毕竟是隔岸观火,朦朦胧胧。与至亲诀别时,却好像拽着她的手行至河心,她没有留下一句告别就要撒手而去。不管喜多么用力,都无法挽回母亲,只能孤零零地在流水中颤栗,再一抬头,亡魂所归的黄泉彼岸鬼火点点,离自己竟也如此之近……
是呢,他终有一日也要离开妻儿,撒手离去的,年近四旬后,喜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体大不如前,劳疾积累的疼痛,绝不是睡一觉便能缓解的。
喜不知不觉陷入了思索,等回过神来时,才发现上一块简牍已经抄满,而面前这一块,却空白一片,亦如他的这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生。
他一下子不想抄律令了,抄别人的事了。
他忽然想写写自己的事。
记忆开始向前回溯,回到母亲还在时:她总爱坐在烘烫的火塘边一面穿针引线,一边絮絮叨叨,讲述家里的陈年旧事……这两年,母亲记性大不如前,纺织出的花纹变得凌乱无章,不复往日精巧,甚至刚放下碗就忘记自己才吃过饭,但唯独关于喜出生时的情形,她却记得清清楚楚!
母亲无数次说,喜临盆之际,县里传来消息:秦王发兵攻打韩国上党郡。喜很清楚,那是哪一年。
他手下的毫尖动了,伏案抄了一辈子律令,埋头琢磨了二十年别人的案子后,喜终于破天荒地,记下了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昭王四十五年,攻大野王。”
“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
……
敢身为安里里正,虽然秩禄不入流,管的事却很多,诸如统计户口、课置农桑、催纳赋税,连组织徭役都得由他来干。若做差了不但会遭上司申饬,还会被里民乡亲们指脊梁骨唾骂,让先父和兄长蒙羞。
好在他年轻时在兄长身边耳濡目染,粗通律令,处理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但每逢乡上发来文书,敢虽然领会起来并无困难,却仍会去墓地找喜询问——他其实是怕喜一个人会寂寞苦闷,总要想着法子来和大哥说话,顺便给喜送来热腾腾的饭食,帮他修理漏雨的棚顶。
但今日与往常不同,坐在狭小的庐棚里,敢的眉头始终吊着,想必确实遇上疑难之事了。他几次张口都欲言又止,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啊,因为喜正兴致勃勃与他分享这几日所写的编年小纪呢。
“弟,我这几日将我家的大事,记在秦国诸君纪年之下。因为祖父之前我家还是楚人,入秦后才有记述,所以上起昭王元年,下讫今岁。”
敢努力提起兴趣听着,却见喜指着其中一列对敢说道:“你我兄弟,正好生于长平之战前后。”
确实,喜生于昭王四十五年,那一年秦攻韩国,韩兵溃不成军,韩王割地求和。然韩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主动将辖区和百姓献于赵国,赵将廉颇遂屯兵于上党南界,与秦对峙长达两载。仗越打越大,每个郡都必须征召兵卒去前线,连他们的父亲都被征召北上参战。
直到昭王四十七年,双方才打响了长平之役,战争结束后一个月,敢也出生了。他们的父亲很快回到故乡,很幸运只受了轻伤,还升了一级爵位。这本是可喜之事,但不管乡人怎么问,父亲对战场的情形却只字不提,只变得嗜酒,脾气也暴躁了许多……
他们家族与赵国的渊源仍在继续,今王十三年时,喜被征召从军——每个秦人一生至少有一次服兵役的经历,而他与乡党什伍奉命开拔的地方,正是赵国邺城。这一去就是三年,先后跟随王翦、桓齮两位大将征战赵地,好在一路都是顺风仗,喜从区区上造升至大夫,最终载誉归乡。
只是今王十五年平阳之战,秦军一战斩杀十万赵卒时,喜才明白家翁当初在长平究竟看到了什么……
好在战争总算结束,赵人变成了“新秦人”,都是大王治下黔首,从此不用再刀兵相向了吧?喜不由感慨:“从我出生时算起,一直到去年,也就是今王十九年,秦才终于灭了赵,打下了邯郸城,真是不易啊。”
听到这,敢终于找到了说话的由头,他拊掌道:“正是如此才奇怪呢!赵国去岁不就亡了么?为何我今早收到县中文书,又要各乡里征兵赶赴赵地?”
“噢?”喜闻言一愣,却拒绝接过敢递来的文书,因为这不属于他的职责——喜很讲究法家的各司其责,轻易不愿越矩,弟弟遇到疑难求问可以,毕竟喜近日算是告假休沐,不穿官服,但若移书到他手中代办,却万万不可。
“应该只是戍守罢。”喜说出了他的猜测:“赵邦新附于秦,律法尚未推行,必是群盗横行,确实需要从各郡发兵驻守,以靖地方。”
说完他继续盯着敢,终于看出弟弟话里有话。
敢起身避席,对喜道:“不敢隐瞒兄长,按照里中各户服役的顺序,这一次,该轮到遬去了!”
这是一座名为“安里”的小村邑,低矮的里墙绵延数里,将百来户人家保护在内,墙外是连绵稻田和成片的桑林,毗邻村子的山丘上散落着坟土荒草。背风的位置处,两座土坟相邻而处,右边那座较旧,镶石上攀爬着一层苔藓,左边那座则是近日建起,堆累起来的封土新鲜而潮湿,坟头还燃着香火的袅袅余烟。
隆重的葬礼早已结束,亲朋宾客陆续散去,连家中的妇孺们都赶在天黑前回家,唯独死者的三个儿子驻足坟前,久久不肯离开。
二十几岁的男青年名为“遬”,他是家中小弟,麻布孝服掩盖不住臂膀壮实的肌肉,过去几日里,遬总是抢过所有重活,埋头缄言与泥巴和土壤较劲,似乎这样便能刨掉自己的悲痛,填埋心中那巨大空洞。而现在一切罢毕,遬怅然若失,只能拄着柄锄头,呆呆地望向远方的夕阳,或许只有酒才能浇灌他的哀伤。
三十余岁的男人名叫“敢”,家里排行老二,敢性格敦厚而心细,也最早从伤心里走出来,他有条不紊地张罗母亲后事,此刻正在打理距坟数十步外的一间小庐棚,敢在里面铺上一层层柔软稻草,又将塞满麻子的枕头放下,折叠好厚实的被褥,检查一遍后点点头,他这才返回墓前,轻声对始终长跪不起的大哥说道:
“兄长,倚庐已准备好了。”
说完后敢略微迟疑,又问:“兄长当真要在此守孝三月?”
大哥抬起头来,额头白色孝布上沾满黄泥,双目满是通红血丝,他名叫喜,尽管只比敢大几岁,却因悲伤过度而显得苍老,面对弟弟关切的目光,喜颔首道:“我常年在外县为吏,后来又应征从军,数年未归,妪一直由你和小弟照料,我心中有愧。前年好不容易调回安陆,还没来得及多向妪尽孝,她竟就此终去……”
说到这,喜再感悲从胸中来,一时哽咽,垂下头沙哑着嗓子说:“所以,就让我在此多陪陪妪罢。”
“诺。”喜是一家之主,既然他心意已决,敢没有再劝,只担心地问:“那此事县君允不允?”
若在儒家浸润已久的关东,这自然不在话下,六国儒生们极力提倡孝道,尤其按照齐、魏的标准,孝子最好披缞系绖、哭泣无时,晚上枕著土块睡觉,白天竞相强忍著不吃而任自己饥饿,非得熬到面目干瘦、肤色黝黑若饿鬼以示哀痛之情。
可秦以耕战律法立国,若也如此尽孝,田地里还有几个人埋头耕作?征发士卒时又有多少人得以居丧为名逃避兵役?终年运转不停的官府又要有几成官吏日常缺席?以厚葬久丧的原则治理政事,国家必定会贫穷,人民必定会减少,刑政必定会混乱,故秦不取。
虽然法家也讲究“孝”,但重点在于对不孝之人的惩罚。敢记得,喜曾经对他讲起过一桩案子:县城里一位老翁到官府控诉儿子不肖,竟敢为了钱财殴打自己,喜见做儿子的情形恶劣且无悔改之心,遂按律法判处,将其子黥面,并发配至边远的黔中郡,下令终生不得归乡。
所以居丧在秦国并非义务,提倡死者既已埋葬,生人不当久哭,而应赶快各复其业,人人各尽所能,纵是守孝,也不应超过三个月。敢很清楚,喜作为县里的“狱掾”,也即主管律令刑狱的主官,平日本就十分忙碌,这一下子守墓三月,县令能答应吗?
喜擦去脸上的泪痕,让敢不必担心。
“我已托人回去禀明县君,县里的案件,也交待给诸位令史代办。喜自从傅籍为乡吏,又做了令史,其后从军,二十年来但凡官府有唤,决不敢有缺,平素休沐都很少用,攒起来也够数月了。”
喜站起身来,身形之高超过了敢和遬,足足有七尺半之躯,他仰头望着苍天,叹息道:“喜碌碌半生,过去每日夹书携墨,来去匆匆,恍惚间竟已失父丧妪,我也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了。”
……
喜就这样在墓旁倚庐住了下来,除了弟弟送来饭食的时候,坟地就只剩他一个人。天已入秋,夜晚阴风嗖嗖,耳畔传来远山的狼嚎,久久难以入眠;清晨则被冰凉露水激醒,被褥再怎么晒也蒙着一层水汽。
他每天的生活极其简单,每日早晚在父母坟前稽首请安,仿若二老还在人世,再转几圈赶走惊扰亡者的野山羊和彩雉。这种远离案牍劳形的日子刚开始还觉得清静,可渐渐地就感觉时间变得十分漫长。喜不是个闲得住的人,居丧期间严禁酒宴聚会,里闾老友们也不好来墓地找他闲聊,于是喜只能拾起过去最爱做的事情:抄律令。
据说关东儒家拥有无数种门派流变,孔子留下的经典被他们反复咀嚼诵读,称之为“经”。而秦国尊崇法家,光是大的律令门类就有十八种之多,《田律》和《仓律》是规定征发田租和屯储粮食的,《徭律》与《戍律》则和徭役兵役有关,《金布律》划分各种钱帛的兑换比例,《传食律》设置不同级别官吏出差时的伙食标准,《军爵律》将对应秦人最关心的升爵体系……力求做到万事万物皆有律法可依。
律令细致到这种程度,已是普通人难窥门径的一门艰涩学问了。更别说位于咸阳的御史大夫还会根据需要,每年新增许多条款,再发往各郡县。若是法吏尸位素餐,不通晓其变化,将新案子以旧律法来判,是会出大事的。
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秦吏,喜要求自己熟读每一卷律令,遇到仓促发生的案子时能迅速判断是非。而好记性不如勤动笔,他利用职务之便,抓住每一点空闲,将秦律十八种统统抄在木牍上,十几年下来堆满了整个书房……
时至今日,当敢给喜送来简牍笔墨时,便能站在一旁目瞪口呆地看着喜提笔默写律令了。
“兄长真是厉害!”敢赞叹不已,他们的父亲也是吏,但兄弟三人里唯独喜能承父业,提笔千文。敢虽然也当了安里里正,管着百户人家,但他更擅长口头交流而逊于文辞,弟弟遬小时候只顾得贪玩,长大后连写封家书都磕磕绊绊。
“手熟尔。”喜却丝毫都没感到自傲,他盯着简牍上那一句句小篆,眉头皱起。放在往常,抄写律令能让喜感到安心,不论在官场上受了多大委屈、在战场上经受了多大的恐惧,他都能靠抄默法典平静下来。它们如同儒书上的经纬,勾画出秦国的秩序等级,只要依法做事,吏民就不会迷失道路,正如一位法家的老前辈说过:“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
但这一次,哪怕抄默再多,喜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毕竟法家虽指望万物依律,可人总有些终极困境,是律法无法解决的。
比如死亡。
喜对死并不陌生,他做法吏这十余年间,曾亲自判许多人死刑,他们或罪大恶极,或死有余辜;数年前他从征邺城,也曾亲眼目睹秦军与赵军在平原上苦战,流血染红了漳水,那一战死去的人何止十万,战后砍下的头颅堆积得比城墙还高!这其中就有喜所统辖什伍割下的好几颗首级,他因此升爵为“大夫”,喜还亲手埋葬了随军的几名同乡。
至于每年因饥渴、冻寒、痈疽而死去的百姓,更不计其数。在这世上,有的人将会贫穷鄙陋而孤单,有的人会生活困难,有的人将终身奔波、劳禄,有的人地位低下,一直要从事卑贱的劳动,有的人一直到老都要被人驱使笞辱,历尽波折。他们出生,他们受苦,他们死亡。
与那些人相比,喜的父母无疑是幸运的,喜身为县狱掾,是族中之人当到最大的官,乡人都敬他家三分。敢身为里正、遬勤勉农事,二老得以衣食无忧,也没有大的病痛和苦难,只因为寿命到了而死,是为“终”。
可他们的离去,带给喜的影响却远超过去他目睹的死亡之和:那毕竟是隔岸观火,朦朦胧胧。与至亲诀别时,却好像拽着她的手行至河心,她没有留下一句告别就要撒手而去。不管喜多么用力,都无法挽回母亲,只能孤零零地在流水中颤栗,再一抬头,亡魂所归的黄泉彼岸鬼火点点,离自己竟也如此之近……
是呢,他终有一日也要离开妻儿,撒手离去的,年近四旬后,喜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体大不如前,劳疾积累的疼痛,绝不是睡一觉便能缓解的。
喜不知不觉陷入了思索,等回过神来时,才发现上一块简牍已经抄满,而面前这一块,却空白一片,亦如他的这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生。
他一下子不想抄律令了,抄别人的事了。
他忽然想写写自己的事。
记忆开始向前回溯,回到母亲还在时:她总爱坐在烘烫的火塘边一面穿针引线,一边絮絮叨叨,讲述家里的陈年旧事……这两年,母亲记性大不如前,纺织出的花纹变得凌乱无章,不复往日精巧,甚至刚放下碗就忘记自己才吃过饭,但唯独关于喜出生时的情形,她却记得清清楚楚!
母亲无数次说,喜临盆之际,县里传来消息:秦王发兵攻打韩国上党郡。喜很清楚,那是哪一年。
他手下的毫尖动了,伏案抄了一辈子律令,埋头琢磨了二十年别人的案子后,喜终于破天荒地,记下了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昭王四十五年,攻大野王。”
“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
……
敢身为安里里正,虽然秩禄不入流,管的事却很多,诸如统计户口、课置农桑、催纳赋税,连组织徭役都得由他来干。若做差了不但会遭上司申饬,还会被里民乡亲们指脊梁骨唾骂,让先父和兄长蒙羞。
好在他年轻时在兄长身边耳濡目染,粗通律令,处理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但每逢乡上发来文书,敢虽然领会起来并无困难,却仍会去墓地找喜询问——他其实是怕喜一个人会寂寞苦闷,总要想着法子来和大哥说话,顺便给喜送来热腾腾的饭食,帮他修理漏雨的棚顶。
但今日与往常不同,坐在狭小的庐棚里,敢的眉头始终吊着,想必确实遇上疑难之事了。他几次张口都欲言又止,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啊,因为喜正兴致勃勃与他分享这几日所写的编年小纪呢。
“弟,我这几日将我家的大事,记在秦国诸君纪年之下。因为祖父之前我家还是楚人,入秦后才有记述,所以上起昭王元年,下讫今岁。”
敢努力提起兴趣听着,却见喜指着其中一列对敢说道:“你我兄弟,正好生于长平之战前后。”
确实,喜生于昭王四十五年,那一年秦攻韩国,韩兵溃不成军,韩王割地求和。然韩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主动将辖区和百姓献于赵国,赵将廉颇遂屯兵于上党南界,与秦对峙长达两载。仗越打越大,每个郡都必须征召兵卒去前线,连他们的父亲都被征召北上参战。
直到昭王四十七年,双方才打响了长平之役,战争结束后一个月,敢也出生了。他们的父亲很快回到故乡,很幸运只受了轻伤,还升了一级爵位。这本是可喜之事,但不管乡人怎么问,父亲对战场的情形却只字不提,只变得嗜酒,脾气也暴躁了许多……
他们家族与赵国的渊源仍在继续,今王十三年时,喜被征召从军——每个秦人一生至少有一次服兵役的经历,而他与乡党什伍奉命开拔的地方,正是赵国邺城。这一去就是三年,先后跟随王翦、桓齮两位大将征战赵地,好在一路都是顺风仗,喜从区区上造升至大夫,最终载誉归乡。
只是今王十五年平阳之战,秦军一战斩杀十万赵卒时,喜才明白家翁当初在长平究竟看到了什么……
好在战争总算结束,赵人变成了“新秦人”,都是大王治下黔首,从此不用再刀兵相向了吧?喜不由感慨:“从我出生时算起,一直到去年,也就是今王十九年,秦才终于灭了赵,打下了邯郸城,真是不易啊。”
听到这,敢终于找到了说话的由头,他拊掌道:“正是如此才奇怪呢!赵国去岁不就亡了么?为何我今早收到县中文书,又要各乡里征兵赶赴赵地?”
“噢?”喜闻言一愣,却拒绝接过敢递来的文书,因为这不属于他的职责——喜很讲究法家的各司其责,轻易不愿越矩,弟弟遇到疑难求问可以,毕竟喜近日算是告假休沐,不穿官服,但若移书到他手中代办,却万万不可。
“应该只是戍守罢。”喜说出了他的猜测:“赵邦新附于秦,律法尚未推行,必是群盗横行,确实需要从各郡发兵驻守,以靖地方。”
说完他继续盯着敢,终于看出弟弟话里有话。
敢起身避席,对喜道:“不敢隐瞒兄长,按照里中各户服役的顺序,这一次,该轮到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