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05章

作品: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作者:朱大概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9-20 04:06|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听到流霞在院门口问自己在哪里安置,贾政才发现自己因为出孝, 面临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他要不要与王夫人滚床单?

按本心, 不可能。可是按这个时代的礼法, 只要他一天没有休了王夫人,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就是人家王夫人合情合理请他交公粮的时间。何况他刚打发走了周姨娘, 又对王夫人说过那样一番话, 听到王夫人耳中,自然会觉得他日后只有王夫人一人, 这不就派人来问,他要在哪儿安置了吗?

好在贾政还是有办法的, 他对着流霞摆了摆手:“回去请太太自己安置吧。我今日头一天上衙, 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贾政说得冠冕堂皇, 流霞一个丫头能说什么?无法,只好向着贾政施礼后, 退了下去。贾政这才松了口气, 来到了自己的内书房。不想在书房里,还有惊喜在等着他,一个打扮得俏生生的丫头, 对着贾政行礼问好:“老爷回来了,可要用些宵夜?”

皱着眉头,贾政没好气地问道:“你是在哪处当差的, 谁许你进书房的?”要知道尽管西侧院不是主院, 可也有三进之多, 而贾政的内书房当然设在了第一进,若放大到将军府,就已经算是外院的范围了,怎么能有丫头出现在这里?

那丫头倒露出了委屈之态:“回老爷话,奴婢秀兰,是大太太新给咱们院子添的人手。太太说,让奴婢在老爷的内书房伺候。”

贾政的脸已经完全阴沉了下来:“那太太有没有交待,你何时可进内书房?”说完不动声色地开始打量起眼前的丫头来,头脸倒也还整齐,身材也算窈窕,又正是十八无丑女的年纪,还加意装扮了一下,也有些动人之处,只是这样的动人,却是贾政无法消受的。

秀兰听出了贾政语里的不善,忙道:“太太原说,让奴婢每日老爷上衙后来打扫一下屋子,白天就在这里守着。”

“很是。太太安排得原没有错,怎么这个时辰你还在这里?”贾政心中自有猜测,又要看看这个丫头蠢到了什么程度,才会有此一问。

秀兰的脸就有些发白,她们一起被大太太送过来的丫头有四人,当日二太太的脸色就不好看。只是现在是大太太管家,二太太也不好驳回。这几日她们被排挤得十分明显,可除了心里捏把汗小心应对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好在今日太太给她们分了差事,她竟得以在老爷的书房伺候,怎么能让她不心中暗喜?原本她就听大些的丫头们暗中说,别看二老爷平日方正,可是对原本在他书房服侍的秀菊十分看重。来了二房,太太偏给她赐名为秀兰,又让她在内书房伺候,她自然也就有了望上的想头。

谁知太太竟然只让她白日才来内书房,那她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老爷?刚才她隐约听到太太吩咐流霞去院门处等老爷,就隐在流霞身后,守门的婆子以为她们二人是一处的,也没多问就让她出了门。

可是老爷听了她的名字没有什么反应不说,还问她为何会在这个时辰出现在内书房。这样的话,可让她一个女孩儿家如何回答。少不得含羞带怯地叫了一声:“老爷。”

九曲回肠不过如此。贾政身上鸡皮疙瘩起了一层,狠狠地看了那低头羞涩的丫头一眼,对着门外叫了一声:“来人!”

门口的小厮鸣萧应了一声:“老爷有什么吩咐?”贾政把人叫了进来:“怎么这个时辰还让人进书房来?”

鸣箫解释道:“这位姐姐说是太太让她来服侍老爷的。”

贾政对着鸣箫沉着脸道:“去上二门传个话,请太太过来一趟!”鸣箫连忙答应着去寻人传话,又让人把不相干的人清场。秀兰已经呆了,刚才鸣箫回答的,的确是她为了进内书房对他说的。可是服侍二字,能让人想到的内容不少:说是为贾政端茶倒水、打扫书房是服侍,可是宅门里还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在床上也是一种服侍。

偏偏秀兰说的是太太让她来的!人家王夫人可是对她何时出现在内书房有过说法的。她的谎言其实不用王夫人过来,就已经被拆穿了,贾政要是没看出秀兰在撒谎,也不必让人请太太过来,只是太太过来,秀兰就再无容身之处了。

真不是贾政心狠,也不是他不知道刚才自己要来内书房安置,已经让王夫人生气、正要找一个人来发泄。可是他更烦的是,王夫人已经住到西侧院,只管着自己一个小院子,对下人的掌控还是那么弱。更更要不得的是,丫头们的上进心居然这么强,走了一个秀菊才几天,就来了个秀兰!

不理会秀兰的声声哀告,贾政只自己拿了一本书看,等着向王夫人要个说法。好在西侧院只有三进,就算是让外院的小厮回避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王夫人已经出现在了内书房。

“老爷。”看着地上跪着的秀兰,王夫人眼象下了刀子一样,只是不知道老爷打算怎么处置这个心大的丫头,才小声地唤了一声。

贾政放下书,淡淡地问道:“这个院子,你能管好不能?”

这是什么话?王夫人又看了看跪着的秀兰,对贾政道:“是我管家不严,请老爷消消气。只是这丫头是大太太送过来给咱们使唤的,要是处置了怕是大太太面子上不好看。”

“大太太把人送过来,他们就是二房的奴才了。你这个做主母的,还要被奴才拿捏了不成?”贾政表示这个理由自己不相信。原着里邢夫人被压得一辈子都没拿到管家权,王夫人可不光是凭着贾母的支持。

自己的小心思被贾政说中了,王夫人也有些尴尬。想想邢夫人让人把四个丫头送过来,还说什么听说周姨娘打发出去了,怕二老爷二太太没有人服侍,王夫人就是一肚子火。今天她能不知道秀兰偷偷来了内书房?她就是要看看,老爷是不是真的和他嘴里说得一样,要洁身自好。

“只是老爷,我那些陪房已经打发得差不多了,咱们手里可用的人本就不多。大太太又只送了四个丫头过来,若是再打发了这个丫头,怕是一时人手不够。”王夫人也委屈,她的陪房不得不打发,可是人手是真捉襟见肘了。

贾政也觉得邢夫人还真是上不得台面,一个做大嫂的,插手小叔子的房中事,怎么那么大的脸呢。只是邢夫人不归他管,他只能管王夫人:“以后我这内书房,不许丫头进来,有鸣笛、鸣箫两个尽够使了。珠儿已经搬到外院,小厮也已经配齐了,元春又跟着老太太,人也是齐的。你那里有四五个丫头尽够了,若是觉得不够,只管告诉我,我让人去庄子里挑人。余下的只管用婆子。”

王夫人大喜,看来老爷还真是没看上这个贱人,说不定日后就真的洁身自好了。再按贾政所说,把邢夫人送来的四个丫头给她往回一送,也算是打了邢夫人的脸。

“内外门严谨些。与府里相通的月亮门也得有人守着,无事不许往来说是非!”贾政一天的好心情至此败得干干净净。

王夫人自是答应着,让人把秀兰拉了下去,又恋恋不舍地重新给贾政道了恼,才一步三回头地带着人回内院去了。

“嘀。”一个机械音在贾政的耳边响起,才让贾政想起自己还有一个鸡肋或者说被绑架上的系统,因这系统太过无用,他总是忘记了他的存在。面上一点反应也没有,只静等系统的进一步提示:“恭喜宿主,完成隐性任务,坐怀不乱。得到一次抽奖机会,是否抽奖,是否抽奖?”

什么乱七八糟的隐性任务,贾政嘴角都快抽了,合着前几世,一到要成亲的时候就把自己抽离,是怕自己定力不够是吧?现在看自己当面连拒两个女人,就觉得自己坐怀不乱了?关键是你没发现,人家都没坐到怀里吗?再说他一个网站,你想让他乱,他还得知道怎么乱好不?没看他那个网站,是出了名的只用脖子以上缠绵?

只是有抽奖的机会,贾政还是不会放过的。这次他抽到的是一瓶“致幻剂”,同样没有使用说明,只能让他自己摸索。好在贾政已经习惯了,不管有用没用,先收起来再说。

贾政并不管王夫人如何整顿西侧院的内务,他只要看结果就够了。没理好,不合他的要求,他重新再敲打。现在他已经走出了将军府,那么他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工部的虞衡司,或者说是军需处。

不过因是新人,并没有什么活儿真的派到他的手上。他也不急,只是每天看着原来的各种记录,把将来可能遇到的事儿,应该如何处理,自己心里好有个稿子。

他忙着看卷宗,别人也在看他。原来工部也不是没有来过勋贵子弟,那些人是如何行事的,在工部留下了什么印象,只看一开始工部的人如何看贾政的热闹,就能知道。

可是贾政,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大家对他的成见。先是给大家留下了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让他能分到一个相对油水更多的地方。接着连续十好几天,没有人给他安排事务,他就自己安安静静地看卷宗,不找上官,不乱使性子,更没有因为觉得自己受了轻视而愤懑。

其实入过职场的人都知道,办公室里来了新人,大家其实都有些防备的,毕竟即不了解此人的心性,也不知道办事能力,哪能让人一上来就接受你。贾政的家世是不错,可还真没到那个人人巴结的份上。

现在贾政的心性,大家都觉得不错,于是找他说话的人也就多了些。加上贾政并不为了显示自己要与大家打成一片,就故意把自己弄得十分俭朴,中午该带什么菜就带什么菜,还时不时地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因为贾政明白,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将军府的二老爷,他的饮食水平就是这个标准。若一味地为了与人求同,非得带些小京官的伙食,那才是做作。而与人分享,贾政拿出的绝不是一脸同情与施舍的表情,而单纯是“今天我有好东西,大家一起试试”。有时若是发现哪个同僚的菜有特色,他也挺好意思主动要求尝一尝。讲的是一个有来有往。就算是别人的菜可能不如他的贵,可是能让人心里觉得平衡就好。

就这样,借着与同僚们一起中饭聊天之际,贾政慢慢地就与人相熟悉了,每天头一次见面,也能张大人、李大人地相互拱个手、打个招呼。当然原来也打,但那都是贾政远远地看了人,就自己站好向人行礼,人家只好不情不愿地给他回礼。与现在这样一见面两个人同时做出行礼的姿态,完全不同。

贾政并没有仗着与人的这一点熟悉,马上就向人开口请教。不是他清高,也不是他故做姿态,只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请教的时候。如果他光看着卷宗就四处找人讨教,那就会让人怀疑他与别人一处用餐是不是别有用心。

当然他的确别有用心,只是一个君子,是应该和光同尘,却不该对人利用、算计。于是贾政耐心地等待,他现在才不到三十岁,又刚来工部不到一个月,比二十年少多着呢。

一来二去的,总有军需处忙的时候,就有人开口让贾政帮点小忙。真的只是小忙,不过是誊个书稿、记个往来之类。这其实是一些小吏和笔帖式的活计,可是谁让现在人人都忙呢?

每次把活计交到贾政手上的时候,别人也是一脸带笑地说些大材小用的话。贾政也就表示自己知道笔帖式们忙,他可以帮一下,不必在意。听的人也就明白,贾政现在真的知道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只是你拿给人家了,因为咱们关系好,所以我帮忙。可不是因为我不懂行,不知道这不是我的份内事。

对交到自己手里的活计,贾政还是认认真真地完成的。他不是很着急,那又不是他的本职工作,若是真急的话,事主本人自己去做好了。他只要求自己不出差错:让誊的书稿,方方正正的馆阁体,横竖成线。记往来,出、入他都要看过,还得有经办人的签名画押,一样都不能少,否则他宁可不记。

就冲这份仔细与认真,就让人不得不说上一声,好耐性。再想想人家刚来工部那天的事儿,可不是得耐性好的人,才能坚持一个时辰还不急不燥。又看看写出来的字,明显是下过苦功夫的,和原来所传好读书还是十分相符的。

因此认同贾政的人越加多了起来:别看工部不是国子监、翰林院那样做学问的地方,能来这里做官的,也多是十年寒窗中过进士的人。如贾政一样直接蒙父荫空降的,两三年也未必出现一个。

现在大家发现贾政好读书的名声不假,也就自动脑补了若不是因为老国公上遗折为子求官,人家自己也能科举出身。显然大家都华丽丽忽视了贾政现在已近三十的年纪,要是真是英才的话,不该举都不中一个。不过贾政还是感受到了众人与他说话时,越来越尊重的态度,心里暗暗高兴。

就算是家里,好消息也不少。先是贾赦亲自上门拜见杨先生,得知人家离出孝还有不到三月的光景,软磨硬泡地求着人家重回荣国、哦不是将军府。杨先生听闻荣国府已经改成了将军府,先惊后喜,答应了出孝后就给贾珠二人做先生。又怕两个孩子这三个月荒废了时光,亲自拟定了每日的功课。

功课并不重,若是用心,半日即可完成。人家杨先生说得好,你们是军功之家,总不能堕了先人威名,让孩子们有半天的时间,可以练习一下骑射,就是强身健体也好。

贾赦是知道杨先生在贾代善在时,颇得老爷子青眼的,对他的话也还听得进去。回来又与贾政商量一番,就将外院临近两个孩子院子处,寻了一个地方,起了个演武场。其实家里原来也不是没有,只是礼部的人来指点改规制时,各种地不足之处,贾赦他们现挑的那个地方,就被说有逾制之嫌,干脆推了。

孩子请先生事已经有了着落,贾赦越把自己做家主的心盛了起来,张罗着整顿起府里的奴才来。

贾母那里他不敢动,不过因赖家已去,他们一家的亲朋也除了,贾母在府里的人手,也就不剩下什么了。新任的大管家,是贾母含着怨气让贾赦选的。当时贾母本是想着贾赦能与她谦让一下,谁知贾赦就不是一个细心的,正被贾政一口一个家主架得飘飘然,以为贾母与贾政一样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了,直接把抄赖家最积极的刘柱给定下来了。

大管家换成了自己人,那府里的奴才也就离听话不远了。借着出孝之机,已经放出了一些,现在再整顿,也就是优选一下了。当然优选这事与将军府的奴才还挂不上边,说是矬子里面拔高个更合适一些。

可是这已经对那些奴才们震慑不小了,人人都明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何况现在管家的还是邢夫人,贾赦的话分外好使起来。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奴才整顿的分外顺利。

西侧院的奴才也在整顿之列。两房并未分家,那天贾政对王夫人说的,分到二房的奴才就是二房的,其实有些过分的。只是那时不那么说,那些奴才就会心怀侥幸,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好在王夫人的陪房,早早就让贾政逼着或是消失、或是送官或是塞进了庄子,现有的人手都算是将军府的。就算是王夫人再不满意,也不能与当家太太对着干,要不邢夫人来上一句:当日二太太不是也这样管家的吗?王夫人就更没有脸了。

这日贾政下衙,先去给贾母请安,就发现老太太情绪不高,少不得问上一句:“老太太可是身子不舒坦,用不用请太医来看看?”

贾母摇了摇头:“今日你妹妹来信,说起要给林姑父纳妾之事,我心里不得劲,人就懒些,不碍的。”

对哦,还有一个仙子娘。几世对黛玉的感情不是假的,贾政听说是仙子娘的事儿,忙道:“怎么好端端地,说起给妹夫纳妾来?”

贾母叹了一声:“你妹妹成亲也有十来年了,一直没有身孕。林家又是五代单传,如何不急?”

贾政想了想道:“这孩子也是缘份,当日妹夫家的老太太在日,也没有着急给妹夫纳妾。如今妹妹自己提出来,可同妹夫商量过?”

“你妹妹也是为了子嗣计,都是一片为他林家着想之心,何用与姑父商量。”贾母显得不耐烦起来。

知道人家要纳妾,着急的是你。问问情况,不耐烦的还是你。贾政觉得贾母别是更年期还没过完吧。只能好言对贾母劝道:“不是我要多事。这些日子去部办差,与那些正经读书人谈得多了,才知道清流之家,与咱们勋贵行事多有不同。”

见贾母听住了,接着说道:“他们多是年过四十,无子方纳妾的,更没有咱们府里,没娶妻先放两个房里人的规矩。想妹妹嫁前,咱们也打听过,妹夫就没有房里人。何况林老太太生前,也从没有给妹夫赏过丫头。想来妹夫也是按清流行事的,所以还是让妹妹与他商量一下的好。也省得好心办了错事。”

“竟是如此?”贾母叹道:“难怪你妹妹来信说,姑爷不同意纳妾呢。”

贾政听这话里有别的意思,问道:“刚才老太太不是说,是为了妹夫要纳妾心里才不舒坦的吗?我怎么听糊涂了。”

贾母再叹一口气:“也是我急了,想着你妹妹嫁去十来年了,竟是一声婴啼也没听到。又怕人说你妹妹把持了姑爷,于她名声有碍,才让她放两个丫头在姑爷的房里。”

这就难怪刚才贾母不耐烦了,敢情事儿是她搅出来的,是为了没有成功才恼火的。结合一脑子的同人文,贾政也不由得将贾母此举阴谋化了:你一个岳母,这么积极地管起姑爷的房中事来,是想通过内宅把持林家吗?

只这话不是一个做儿子的能说的,要劝也得慢着些:“老太太自是为了妹妹的名声着想,只是也该为妹夫的名声担待一二。妹夫是探花出身,最是爱惜羽毛不过,如何能行此让清流诟病之事?现在他们没有孩子,说不得是缘分没到。何况妹夫家一向单传,咱们家里倒人丁还算兴旺。不若只让妹妹也找人给妹夫调理一二。”

贾母一直以为是贾敏身子有事,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人惯性思维,还真没有往林如海的身上想。如今贾政一番话倒是提醒了她,若是毛病出在林如海身上,那就算是再给他开脸十个八个的丫头,没有种子地里也结不出瓜。

“你这话提醒了我。正是你说的那样。我本以为姑爷可能是嫌你妹妹挑的人颜色不好,想着从我身边挑两个伶俐的给她送去。看来还是等等。只是这样的话让你妹妹如何好与姑爷说。”贾母有些犯愁。

幸亏你没送去,若是真送去了,别说是你自己,就是整个将军府都洗不清了。人家不觉得你是担心姑爷子嗣,只觉得你们贾家要占领林府了——人家林家也是有自己下人的,何用你一个丈母娘巴巴地给姑爷送丫头。生怕不是贾家的人生出林家的下代主子吗?

再想想那些同人文里,怀疑贾敏不孕是因为王夫人在她的嫁妆里动了手脚的不在少数。不过贾政倒是觉得还不至于。不是相信王夫人的人品,而是王夫人就没有那个机会:贾敏出嫁时,还是贾赦的先夫人管家,王夫人做为次子媳妇,只能打打下手,最多添添妆。以王夫人那爱财的性子,给贾敏添妆能添什么好东西,又能添几样东西?

如今看贾母不知该如何提醒仙子娘,贾政道:“不如我给妹夫却说上一封信,与他将厉害讲上一下?”

贾母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催他回去写信,好等自己给贾敏收拾些东西,一起派人送去江南。贾政一面心疼,一面面上带笑地说道:“倒也不甚急。明日正是休沐之日,不如我亲去为妹夫与妹妹求个平安符,也算是给妹夫写信的由头。”

贾母现在觉得自己那个懂事孝顺的儿子又回来了,他说什么都觉得顺耳:“你一向不信这个的,如今能想着特意替你妹妹去求,可见是真孝悌。也不能只让你一人辛苦,明日让你兄长与你一起去。”

贾政道:“兄长这些日子忙着改制的事儿,怕是走不开。都是做兄长的,谁去还不一样。”

说是这样说,可是在贾母心里,贾政重新成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说来你那个周姨娘怎么就打发出去了?还有我赏你的那个秀菊也让家去了。可是你媳妇又容不下人,与你怄气了?没事,我这里还有个好人,你一会儿只这领回去,我看她敢说什么。天天拈酸吃醋的,哪有大家子的体统!”

这还真是让人无语了,合着您老人家觉得你那丫头是万能灵药,赏给谁就是给谁天大的脸面是吧?原着里从贾宝玉到林黛玉再到史湘云,人人都有贾母赏的丫头。可是别人犹可,贾政要是真要的话,那让人说出去可就是调戏母婢,会让人不齿的!

“老太太自是最心疼儿子不过的。只是刚才也说了,清流里是不兴纳妾的。何况我已经有了珠儿和元春,也没有无子之虞,又何必再抬举丫头。”贾政必须制止贾母的异想天开,要不一会儿她指明是哪一个,更不好收场。

贾母不乐意了:“这是咱们自己家的事,听那些穷酸的做什么。”

贾政忙道:“老太太慎言。要知道儿子如今已经在工部任职,正是要与清流交好的时候。因为儿子是勋贵出身,已经让人有些不认同,这一个来月方好了些。如何能在此时再生事?”

贾母哪儿明白任个六品的小官,还有这么多事儿,一时觉得这官不做也罢。只是贾政现在正在兴头上,也不好泼他的冷水,只好先由着他去,等过上一阵再说。

贾政也不管贾母打得什么主意,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算着自己的健康卡,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健康卡一共才十张,上一世已经用去了四张。上一世他到了也不知道,林如海与贾敏哪一个有问题,所以这次再给用的话,只能两个人一起都给,让他如何能不心疼?

好在如果黛玉的父母身体都健康的话,就不会从胎里带了弱症,她的那一份可以省下了。而林如海与贾敏身体好了,说不定还会有其他的孩子,黛玉这一世也就不怕没有兄弟扶持。

可是还是心疼呀。要知道他现在的积分只有少少的三百五十分,还不知道再轮回几世才能完成天道要求,这健康卡却是用一张少一张,照这个速度用不了两回就没了。

“给老爷请安。”贾珠、贾琏二人看着贾政一脸郁色地过来,早早站好给他行礼。贾政听到声音才抬起头,发现已经到了外院。看了两个孩子一眼:“这是做什么去,今日的功课可都做了?下午练身子了不曾?”

贾珠两个现在已经不再一见他就发抖了:“功课都已经做完了,下午也跑了几圈。大老爷让人教我们打拳了。”

贾琏也道:“我学了七成,珠大哥哥连五成也没学会。”

贾政打量了两人一眼,别说贾琏小脸红润,就连贾珠的脸上也有了血色,可见这习武还是有用的。笑着对二人道:“让你们习武,是为了让你们强身健体。再就是让你们知道知道凡事没有一日可成的。不过琏儿能学了七成,不错。珠儿不必着急,日日不放松,总能练会的。”

小哥俩都点点头,向贾政保证一定会坚持练习。贾政问道:“明日我要去庙里给你们姑姑求符保平安,你们去不去?”

能出门,对孩子们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守孝之后,轻易不能出门的小哥俩,觉得就是去庙里走走也好。不过贾琏问了一声:“那我们老爷去不去?”

这个贾政虽然在贾母那里驳了一回,可是贾琏问起来,他就不好再直接说贾赦不去话,道:“一会儿你问问兄长可去不去,若是去的话,打发人来告诉我一声。”贾琏道了是字,三人才算别过。

出行之时,贾赦赫然在列。也是,谁不想在自己儿子跟前,竖立一个高大的形象。想是贾赦也要让贾琏知道,他也是关心妹妹的。

因要出城,四人坐了两辆车,两对兄弟各坐一辆。贾赦才在路上问起贾政为何要去为贾敏求符之事:“怎么不年不节的,想起求这个”

贾政将贾母昨日行事说了,只说自己也是求个平安。贾赦与贾敏感情平平,对她之事也不大感兴趣,只问:“邢氏说二太太把她送你的丫头都送回来了,为何?”

自然还是清流的理由,又被贾政灌输给了贾赦。听他说完,贾赦也叹了口气:“你先大嫂子家里何尝不是清流,来咱们家时也曾对我提起过清流的行事。只是那时老太太说动了父亲,怎么肯听。也是今天一个丫头,明天一个丫头地赏过来。倒让我落了个好色的名声。”

看来他对贾母也不是没有怨言,只是一个孝字压下来,嘴里又说不明白道理,性子又急些,说不赢就用东西撒气。让人看起来可不就是混了些。原着里原主住了荣禧堂,他气不过,才把那个通向主院的月亮门封掉的吧。

“兄长也别太过自苦,若是心下不安,不如今日一并给先大嫂子点上一盏长明灯。就是琏儿,也可年年让他来添些灯油。嫂子见你们父子过得好,想也高兴。”贾政只能如此劝说。

贾赦自此再不说话。等下了车,才问道:“怎么是天齐庙?我还以为是去家庙呢。”

贾政摇头道:“我正要与兄长说此事。咱们那家庙里,不过是几个尼僧,道行如何先不去说,若是爷们们去了就不象。何况那几个女尼,每日里穿房入户,说是道非,求布施,要香油的没完没了。哪里有出家人的样子。就是市井里的妇人,也比她们有廉耻些。”

想想原着里无论是水月庵还是馒头庵,都没做过什么好事,还不如从现在就除了,也省得万一贾琏再娶了王熙凤,又与人说官司。

贾赦点头:“也好,等回去与老太太说上一声,能蠲了就蠲了吧。那几个女尼,也由着她们自去。”

在人家寺庙门前,说着关了庵堂的事,总有些不敬。贾政道:“只是不再备那庵里的份例,再与那庙里说,从此不许再打着咱们家庙行事。让刘柱去顺天府里备个案也就是了。好歹也有些信众,何必坏了佛菩萨的香火。”

此时贾珠兄弟也已经过来,自是与贾政二人虔诚进香。贾赦又领了贾琏给他母亲点长明灯,嘱咐他每年不要忘记来添灯油。贾琏还是第一次听人如此明白地提起自己的母亲,看着贾赦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倒让贾赦有些讪讪,答应回去将他母亲的事儿讲给他听。

贾政对此算是喜闻乐见,觉得自己能让贾赦父子亲近,也算是一桩功德。贾珠在旁边也问:“那我们是不是也得给祖父点长明灯?”

一时贾赦与贾政都有些羞愧,各自夸奖贾珠两声,又让知客过来重新添了香油钱。又带二人观一回碑刻,看一回山景,尝了素斋,方才打道回府。

回了府,贾赦就邀贾政一起去向贾母回说一声,却让贾政以一天下来尘土太大,不如大家都回去洗漱一下,换换衣服,也免得气味不洁熏着了老太太。

开玩笑,原本他不同意贾赦一起去,就是打着好在车子上就把健康卡装进平安符里的主意。谁知道人家贾琏是个有孝心的孩子,不愿意自己的父亲在此事上落于人后,当面问出贾赦去不去的话,贾政也只好同意了。只是这就让他没有装健康卡的时间。

而贾母那里,本是今天就要把信送出去的,生生让他用求平安符的主意拖了一天。估计贾母要不是看在他是一心为了自己宝贝女儿的份上,都不会同意。要是现在再不装,那可就真没有其它的机会了。

回屋借洗漱之机,先忍着心疼给平安符加了芯子,又把自己给林如海写的信带好,贾政才换了衣服来到了荣庆堂。现在贾赦住在荣禧堂,比起他住的西侧院离得近便,两个孩子又海参崴他那些事儿,所以他倒成了来得最晚的一个。

贾母打趣他道:“可是累着了,怎么这么长时间才过来,想是自己歇了一会儿子。”

贾政忙道:“老太太这话就说得我无地自容了。按说该直接来拜见老太太的,只是我想着已经走了一天了,又是尘土又是香灰的,怕老太太不喜,这才回去换身衣服。谁知兄长比我更着急孝顺老太太,定要先见了老太太,也不等等我。”

贾赦难得听他逗趣,也跟着说笑一二:“倒不是我急着见老太太,是这两个小子,觉得今日自己做了一件大事,急着来与老太太讨赏呢。”

“什么大事儿?”贾母对孙子们一向比对儿子的脸色好,笑着问贾珠两个:“可是你们今日也去给你姑姑求符,要老太太赏你们不成?”

贾赦就道:“因我想起琏儿的母亲去了这些年,每年也不过是祭祀之时,琏儿才去磕个头。就让他给他母亲点了长明灯。不想珠儿竟能想着父亲,两个小东西商量着给父亲也点了一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