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80章

作品: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作者:朱大概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9-20 04:06|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不过宝钗与薛姨妈,还是去王家与贾家进行了拜访了:大家都是亲戚, 又有王子腾这个中间人, 已经进京的薛家, 要是不去拜访的话,就显得失礼了。

只是去王家拜访的时候,薛父陪着妻女去了,还与王子腾把酒言欢。可是去贾家的人,就只有宝钗与薛姨妈两人。因为是坐在轿子里,宝钗并不知道自己母女二人是从哪个门进来的, 可是在到了二门的时候, 除了几个仆妇, 并没有一个主子出面,与原着里王夫人带着女媳相接的盛况相差甚远。

绕过荣禧堂正房, 就来到了王夫人所居的三间耳房, 周瑞家的正陪笑在这里等着:“姨太太来了, 太太正等着您呢。”

从进了二门, 薛姨妈的脸就不大好看,现在见已经到了门前, 自己姐姐还没露面, 那脸就更黑了。宝钗觉得不是事儿, 悄悄拉了拉薛姨妈的袖子,才让薛姨妈的色转过来了些, 只是话还是有些冷:“想是姐姐还在忙, 要不我们在这里等等也不碍的。”

周瑞家的脸上的尴尬都要化为实质了:“太太特意等着姨太太呢, 哪儿有让姨太太等的道理。”

薛姨妈就哼了一声,才进了丫头已经打起的帘子。屋里的王夫人可能已经听到了周瑞家的与薛姨妈的对话,此时已经站了起来:“怎么这些年没见,你脾气倒见长了?”

薛姨妈面对一直压在自己身上的嫡姐,还是有些敬畏的,听王夫人如此说话,脸上就有些讪讪的:“这不是想着姐姐是这国公府的当有主母,怕扰了姐姐处置家事吗。”

王夫人也就一笑,将此事揭过。看向薛姨妈身侧的宝钗,脸上笑意又多了些:“这就是宝丫头吧。快来让我看看,真真是好模样,看着就是懂事知礼的好孩子。”

此时大家已经落座,宝钗已经恭敬地拜了下去:“给姨母请安。”

王夫人笑得一脸慈爱,拉着宝钗的手不松开,嘴里还埋怨着:“这样好的孩子,你怎么就狠得下心将她送以那不得见人的地方?你们又不能长在京里,就是打点起来也不方便。”

薛姨妈来前,就知道自己姐姐对此事必不满意——宝钗与元春都是王子腾的外甥女,可是王子腾想在宫内有个助力,有一个就足够了。宝钗若是进宫,那王子腾势必要在两个外甥女之间选择、权衡,自己姐姐能满意才怪。

好在说辞是早在家里与薛父对好了的,现在薛姨妈说起来毫无压力:“姐姐也知道我们家是个什么样子。蟠儿是个不成器的,也就这个丫头能略指望些。也不求她大富大贵,只盼着能入了贵人们的眼,给她指上一门好亲,岂不比我们自己瞎琢磨强些。金陵又有什么好人家。”

事涉人家闺女的亲事,此世黛玉又没入荣国府,王夫人也无意用宝钗与老太太打擂台,自然不会如原着般暗示二宝之事,只好道:“若是能得了贵人的眼自然是好的。只是宝丫头身份到底差了些,你们可打点好了,想没想过让她到哪个贵人跟前服侍?”

薛姨妈叹道:“我们老爷能认识几个人,也只好看她的命吧。”

王夫人精神就是一振:“因为元春的缘故,我家倒是与几位内相相熟。若是想好了让宝丫头去哪里服侍,也能说上句话。”

来前薛父怕薛姨妈让王夫人几句好话再哄了去,已经严辞命她不管王夫人说了什么,都不能擅自做主。加之此次来荣国府,王夫人太过怠慢,让薛姨妈心中也是不满,因此薛姨妈道:“那敢情好。等我回去与我们老爷商量了,再来麻烦姐姐。”

王夫人又道:“眼看就到了年下,正是与内相们走动的好时候,你与你家老爷还是快些商量妥当的好。”

薛姨妈口内应了,又闲话几句,就提出去拜见老太太。这也是应有之意,王夫人打发人到荣庆堂问过,老太太正无聊着,自然愿意见见薛姨妈母女。

三世为人,宝钗还是第一次在荣庆堂得了个座。心下感慨,可是宝钗面上还是挂了得体的笑容,听着几个老女人长篇大套的人情往来,不插嘴,也没表现出不耐烦。贾母暗里看了,心下对这个薛家的丫头倒上了心,预备让人提醒自己的孙女,不可小瞧了自己的这个姨妹。

久不相见的亲戚上门,贾母自是殷勤留饭,宝钗就又见到了三春姐妹。只觉得三人性格竟已经初定,若没有大的外力,怕是难以更改。上一世她是人家的兄弟,帮人还有个理由,可是这一世不过是远而又远的姻亲,断没有插手别人家事之理。

何况从那次发觉了薛父对自己的利用、算计之后,宝钗已经下定决心:日后除了真心以待的几个人,对别人只当是完成任务的助力或阻力,不再冒然伸手,免得出力不讨好。她来到这轮回之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为了拯救世界。

虽然想得明白,可是对着几个明知结局悲惨的女孩,宝钗还是有些黯然,话也不多,只保证自己不失礼便是。看在众人眼中,却觉得沉稳平和,难怪薛家敢让她进宫搏前程。不知算不算意外之喜。

等回了家中,薛姨妈自是将与王夫人的对话说与薛父听。可惜无论是王夫人通过薛姨妈的陪房引着薛蟠学坏,还是贾政对薛父的视而不见,都已经让薛父对这两口子心生警惕。于是等薛姨妈说完之后,薛父的第一个认知就是:王夫人又要骗他家的钱。第二个认知是一定要防止薛姨妈与王夫人的接触,免得这个傻娘们给人送了钱,还让人心里当成傻子骂。

由是薛姨妈的日子过得忙碌起来:不光是与各家的走动要她完成,就是宝钗要带进宫的衣服也要准备起来。还有参选时需要打点人的荷包、里面需要装银票还是金银锞子,都装多少,反正能让人忙活的事儿多着呢。

就这样忙碌下来,薛家连年也没好生过得,已然到了宝钗该去应选的日子。薛父亲送宝钗至神武门,已经有大批着豆青衣衫的女孩排在那里。

薛父扶着宝钗下了车,小声嘱咐她道:“把牌子拿好,别落下了。”看着宝钗点头,又道:“验看的人已经打点过了,你们不过是选宫女,并没有那么严格。等人家给你验看过,要记得递荷包。进了宫中,不可拿大,凡事自己小心。”

宝钗再次点头,也说了一句:“父亲保重。”

薛父脸上就似哭还笑地道:“你自己也小心些。说与你的人你也记住了。若是实在烦难,就让人往家中捎信。”说完,看着宝钗走向那些与她同样衣饰的少女,渐至被人群淹没,分不出哪个是哪个了。

说不紧张是假的,可是要说有多紧张,也不大真。宝钗心知整个年节,薛父一直在与内务府的人走动,若说是想办落选不易,可是以自己的样貌加上薛父的打点,想入选也不难。

果然这宫女之选,与好些文中选秀时的验看描写相比,并没有那么严格。可就如薛父所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被人从里到外验看了一遍之后,宝钗还得小心地递了荷包给验看的嬷嬷:“劳烦嬷嬷了。”

那两个嬷嬷摸了摸手里的荷包,知道里面装得定是银票,也就对宝钗露出了笑脸:“姑娘冰肌玉骨,参加这小选倒是埋没了。”宝钗连道谬赞,才小心地退了出去,与通过的众人站在一起。

许是宫中需要服侍的人多,宝钗她们这一批应选的宫女,除了长得实在有碍观瞻的、身有异味的、举止太过粗鄙的,竟有八成通过了验看。不过这也只是初选,接下来为时一个月学习规矩期间,还会不时地有人被淘汰。

通过验看的近二百名宫女,因尚未分宫,都被带到一处大院子居住。自然不会有秀女们几人一间的待遇,住的是二十人一间的大通铺。宝钗随众进了分配到的房间,才算是体会到宫女的地位何其低下:两面大炕,占了房间的一大半位置,中间是小小的过道,仅容两人侧身通过。炕上倒是摆好了二十套铺盖,只是那颜色已经分辨不出,想来气味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算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宝钗还是为自己流下了辛酸泪,不想领她们的姑姑当时怒喝道:“要作死了。这宫里岂是能见眼泪的地方。”人已经走到宝钗身边,下死力在她身上拧了一下。

宝钗死死咬了牙,没让自己呼痛的声音传出来,又陪笑道:“多谢姑姑提醒。”那姑姑见她还算知趣,才对着众人恶声道:“你们要知道的第一条规矩,就是不管你是死了老子娘,还是自己断了手脚,都不能脸上露出一丝的愁容来。主子让你们服侍,不是要看你们脸色的。”

众人听了,都齐声应是,就算是有与宝钗一样委屈的,也将那委屈压到了心底。就是宝钗自己,也将自己的小包袱放到靠墙的铺盖上,与众人一起等着姑姑接下来的教导。

好在这几年两位嬷嬷的教导不是白费的,宝钗让嬷嬷们演示的心得也在,学起规矩来也就比别人快上几分——来应选宫女的,多是平民家的女孩,在家里学规矩的少,就显出宝钗的聪颖来。

一个月的规矩学下来,宝钗已经知道,宫中现在不止有当今的妃嫔,还有太上皇的太妃们。不说太上皇的太妃们——那些人身边服侍的人手尚算充足,可是当今的妃嫔们跟前的使唤人就少些了。事关国体,自然不能让皇帝的女人们受委屈,所以这次宫女们留下的人才会如此之多——就算是这一个月中,也淘汰了二十几个,还有一百七八十人留了下来。

这一百七八十人都分到哪个宫里,是直接去服侍贵人,还是去做打扫的粗使,甚至直接分到冷宫永世不得出头,都要在明日各宫挑人时见分晓。

“宝钗姐姐,我觉得你肯定能分到贵人们的宫里。”说话的,是挨着宝钗住的秋兰,一个京中小户家的姑娘,因为家里兄弟太多,又为她出不起嫁妆,就被送进宫来了。

“话可不能这样说,”宝钗谨慎地摇了摇头:“谁分到哪个宫里,都在看贵人们的意思。”

秋兰不同意地反驳道:“可是咱们这些人里,你长得又好,规矩觉得又快,肯定能入得了贵人的眼。”

要说后一条还能入得了贵人的眼,那第一条简直就是宝钗的死穴:没有哪个贵人,愿意自己宫里出现一个可能吸引了圣上眼光的宫女。宝钗也就不再理会秋兰,只想着明日把粉涂得暗一些,妆化得平淡一些。

也是有了林如海所赠荷包打底,当日宝钗隐晦地与薛父提出过,意欲分到淑妃的宫里。这个目标与薛父的目标并不一致,因为按薛父的想法,当今还算是敬重嫡妻,时常去皇后所居的坤宁宫,宝钗也应该去坤宁宫才是。

不过宝钗则说,那贾元春据说就在皇后跟前做女官,不说她会不会打压自己,如果她时不时地让自己做贡献银子,自己是给还是不给呢?倒不如淑妃宫里,离元春远不说,淑妃自己还有个儿子,谁知道将来是不是就能笑到最后。

薛父觉得宝钗所说有理,也就下了大力气。在宝钗应选之前,已经说没有大问题了。只是这宫中的变数何其多,岂是宫外一介皇商能够控制得了的?万一淑妃也不愿意自己宫中宫女太过美貌,宝钗找谁哭去?

于是第二日分宫之前,秋兰就发现,她那个面若银盆、眼若水杏的宝钗姐姐,脸色发黄不说,眼里也没有什么神采,整个人看上去比平日里少了五六分的人才。

“姐姐早不病、晚不病,怎么偏赶上分宫的时候病了。若是因为这个分到不好的地界,可要熬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宝钗忙捏了捏她的手,示意她小心让姑姑们听到,秋兰也就闭了嘴。只是那时不时看向宝钗的眼神里,全是担心,让宝钗已经冷下来的心,又有些发热。可是这宫中之人,变数太多,宝钗也不敢相信,现在对自己十分关心的秋兰,一年、两年乃至五年十年之后,还能不能如此待自己。

不过是些小宫女,还不值得妃嫔们亲自出面。来选人的,都是各宫的大太监或是大宫女,这也就给那些家里有些门路之人,留下了操作的余地。

太上皇的太妃们此次不选人,自然是从皇后宫中开始选起,听着那大太监一个一个地点人,宝钗心内十分忐忑,生怕那太监眼神太好,发现了自己。好在有惊无险,皇后宫中挑了十个人,没有宝钗。与其余落选之人的不甘不同,宝钗心内有些窃喜,只是多年的教养,让她已经到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

当今后宫并不算多,除了皇后外,高位妃嫔只有贤妃、淑妃和三位嫔,至下的婕妤七人、美人五人、才人五人是能够自己来选人的,别的就只能由着内务府里分配了。坤宁宫选完人后,贤妃宫里挑了六人,不知道是不想越过皇后,还是只需要这么多人。

宝钗心里越加忐忑,不知道淑妃会不会挑的人更少些,更不知道薛父打点的到不到位,还是只为了让她安心。正想着,耳边传来:“薛宝钗”的唱名声。低声应是后,宝钗快步走到已经被叫出来的两名宫女身边,没有被叫的宫女们,眼里或是嫉妒或是羡慕地看着她们。

不一会儿,又有三名宫女与她们站到一起,挑人的太监再没有叫别的人。看来各位妃子们都是知道进退的,没有哪个人在如此小事上,挑战皇后的神经。

那位来挑人的太监对着自己选出的人,说了一声:“快些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跟着咱家走。”宝钗几人就如被点了开关一样,回了屋里取自己的东西。

淑妃居于裳梨宫,此宫为何得名已不可考,只是宫室宏伟,花木依依,显示着主人在宫中不可忽视的地位——有个已经十余岁的三皇子,就算非嫡非长,也足够淑妃在后宫里稳如泰山了。跟着这样的主子,就算是不易出彩,可是却容易保住性命,这对宫女们来说已经是再好不过的去处。

“碧桃,这就是新挑上来的宫女。你看是现在就请娘娘见见,还是让她们再学学咱们宫里的规矩?”挑人的太监,对着一个大宫女打扮的宫女道。

那宫女鸭蛋脸板得一丝不动,圆杏眼微微立了起来:“海公公说的是什么话,敢是把娘娘的规矩都忘记了?”

那叫海公公的连脸色都没变一下,轻轻在自己脸上要了一下:“多谢谢姑姑提醒,小的还真是早起撞客着了。那姑姑看小的是把她们交给哪位姑姑好?”

碧桃姑姑只沉吟了一下,对着一个穿着略差些的宫女道:“红梅,你先带她们去昨天腾出来的住处,再带着她们去把各自的东西都领了。让她们好生梳洗了,下午等娘娘有了空再说。”

叫红梅的宫女,听一声应一声,等碧桃说完了,自己又重复了一回,没有错漏处才至宝钗她们道:“跟我来吧。”

宝钗一面随众应了,一面在心里将几人的对话都记了下来:那位海公公可能是裳梨宫的大太监,也可能是二等太监,可是显然在淑妃面前不如碧桃得脸。也可能是碧桃要在新人面前立威,要不也不会如此不给他面子——若是平日没有称呼过名字,那位海公公肯定不会在她们这些新人面前自失颜面。

看来这位淑妃娘娘,最信任的是自己的宫女,而不是这些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太监。这也是宫里好些妃嫔们的常态:高位妃嫔的家里,多少都有些势力,想送个宫女进宫服侍自己家里的娘娘,内务府也不会没眼色地从中做梗。

好在宝钗才刚进宫,现在年岁也不过是十三岁刚过完生日,一辈子的时间还长着,她还不至于认为自己穿越到宝钗身上,就一定带着主角光环,甫一出现在淑妃面前,人家就得弃自己娘家送进宫多年的人不用,而对自己言听计从。

人自大,也不是这样自大法。再说宝钗心里清楚自己的目标不是要淑妃面前争宠,而是要压过贾元春。原本因为贾家,她连进宫与元春掰下手腕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已经强于原着,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红梅带着她们转过正殿,眼前就出现了一排罩房,红梅道:“你们是新来的,只能是四人一间屋子。那个屋子里已经住了两个,哪两个去那屋子?”

宝钗见没有人动,自己对着红梅笑道:“回姑姑的话,我去吧。”

红梅看了宝钗一眼,嘴角带了些笑意:“也好。”再对向另外五人,那笑意已经收起来了:“即是你们都不愿意,少不得只好让你们挤一挤了。”

那五个人面面相觑,没想到自己说话只晚了那么一会儿,就得五个人挤在一间房里:后罩房才有多大,住四个人都显得逼仄,再加上一张床的话,怕是转身都转不过来。

宝钗只管听话地把自己的东西放进分配给自己的屋子,两张有铺盖的床她是不会靠近的,只把自己的小包袱放在靠门的床前椅子上。那床上一物皆无,上面还有些灰尘,看得出是有日子没有住人了。

听听隔壁还没安置好,宝钗自己拿起水盆出去打水——那床上灰不少,总得擦上一擦才好放铺盖。红梅正在外头听那五个人如何分床,见宝钗出来,少不得问道:“不好生收拾东西,想去哪儿?”问话时发现了宝钗手里的水盆,自己可能也觉得说话太急了些,竟小声道:“井台在东边,上面还滑,小心些。”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