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88章

作品: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作者:朱大概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9-20 04:06|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秋兰见自己说完与小安子公公的对话,宝钗一直沉默不语, 心里的忐忑又加重了几分。也不怪她不安, 做为一个有过前科, 现在还时不时被姚嬷嬷敲打的人,有一颗时刻怕犯错的心,才是正常的,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宝钗才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秋兰的情况下,坚持把这丫头留在自己身边。

宝钗也无意为她解惑, 这位小安子公公用这样的手段让自己知道他的存在, 说不得就是得了薛家的请托。只是宫禁森严, 一般的朝臣要打听宫内之事,还会让人扣上一个私通宫闱的帽子, 何况不过是皇商的薛家。因此才会借秋兰之口, 让宝钗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尽管已经进了宫, 希望直接与薛家从此断了联系, 可是外人却不是如此看的。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里,身为子女不认父母, 说出来就是大罪。宝钗就算是有此心, 也只能对薛家的事情阳奉阴违, 却不能拒绝去见薛家在宫中的人脉。

估计贾元春见贾家在宫里的人脉,肯定没有自己这样纠结。宝钗有些苦中作乐地想着。第二日还是以做活做得头颈发酸为由, 带了秋兰去御花园中散闷。

“安公公好。”秋兰“无意”间再次见到了小安子公公, 少不得向人福身做礼。

宝钗自是不必见礼的:她是从六品的女官, 而管着御花园洒扫的小安子公公,也不过是从六品而已,两人算是平级。不过想着此人可能与薛家有关系,宝钗还是欠了欠身。

那小安子公公脸上的笑一直不断:“女官好。一直听这几个小丫头说女官是她们这一批人里的尖儿,果然是有大福气的。一直也没见女官到御花园来过,今儿个想是来散一散?”

宝钗也含笑道:“可不是,这几日做活儿做得头发晕,这才出来走走,倒是挡了公公的路。”

小安子公公忙道:“女官太客气了。这御花园这么大的地方,各样花儿有各样花开的地方,赏花的也是各人走各人的路,哪儿有挡道之说。”

宝钗客气道:“话虽这样说,可是少些人来,就少碰掉些枝叶儿,就是洒扫也省力些。”

“这本就是我们吃饭的本份。该做什么事儿、就做什么事儿,哪儿有捷径走。还能为了自己个儿省事儿,就不让大家进这御花园不成?不怕女官沉心,别说我这个小小的洒扫管事,就是总管大人也没这个脸面呢。女官说是不是?”小安子带着一脸的笑,不紧不慢地与宝钗说着闲话。

宝钗也一样不着急似的:“安公公说的在理。只是不相干的人,还是少些的好。却不过的自然有,能却的还是却了省心不是。何况也有那样心思不正的,不光是赏花,还非得掐花摘叶的,那被掐的花儿呀、叶儿呀许就带着刺。被刺伤了手,总不能抱怨花不该长刺。”

安公公脸上的笑就顿了一下,才又道:“女官说的也有理。若是真有人掐花摘叶的,我们这些管洒扫的也能挡一挡。”

宝钗笑得就真诚了心:“难得安公公是明理之人。”然后才算是与小安子公公擦肩而别。秋兰听着宝钗与小安子公公讨论,有点不安地问:“女官,安公公是不是嫌咱们来御花园了,要不咱们回去吧。”

宝钗已经知道,这位小安子公公刚才竟是代那贾家来向自己问罪的,只是自己用贾元春先出手伤人回过去了,才算是罢休。可是薛父交给自己的人脉,竟然以贾家为先,可见也多是不靠谱的。

现在有秋兰一问,自然趁势道:“也是,走一走也算是清明了些,回去吧。省得一会儿再有人来问着就不好了。”转身已经带了秋兰回去。

也不知道那小安子公公是如何给贾家或是薛家回话的,宝钗只管加紧做她的绣活——经了叶儿一事,大家都已经知道她在为皇后娘娘准备千秋节的绣品,到时拿不出来可就难看了。

好在时间还算充裕,没等到十月半,已经绣得了。姚嬷嬷看着眼前姿态各异的牡丹,各色过渡自然,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就算是还有些匠气,可是对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已经算是难得了。

“可想好配个什么座了没有?”姚嬷嬷问了一声,自己在心里也寻思着。

宝钗道:“这个大小,其实做个屏风也使得。只是我一个六品的女官,能配得什么好材料?还不如直接在千秋节献上,若是入了皇后娘娘的眼,娘娘自是爱做什么用,就做什么用。若是入不得娘娘的眼,也不必再多费功夫。”

姚嬷嬷就横了她一眼:“惯会说这样分斤拔两的话。”心里也觉得宝钗说得有理,没再说下去。

等淑妃见过之后,也觉得好,少不得夸了一通。她已经从姚嬷嬷那里知道宝钗曾经打听过自己的生日,自然不会为了这个牡丹图拈酸。至此,宝钗为皇后准备的千秋节礼算是定下,只每日服侍淑妃就好。

如此无风无波地到了皇后的千秋节,宝钗的牡丹图得了大家交口称赞。皇后当场让内务府来人,为这绣品配上紫檀座子,做成屏风日后好摆,又好生赏赐了宝钗,倒让她心里怪异,觉得顺利得太过,竟不似宫中所为了。

只是心提了几日,直到皇后那里屏风已经摆上了,还没有谁出来找宝钗的麻烦,她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心里安慰自己宫斗文收多了也不是好事,不用自己吓唬自己,也就跟着淑妃忙起年来。

概因淑妃父兄虽然去得早,可是还有长嫂与侄子在京中居住。只是淑妃的侄子现年不过十六岁,才刚刚中举,所以唐家才会显出颓势。若是这位唐少爷年岁再大上几岁,这唐家的门户也就能顶起来了,更不至于皇帝都要亲自给淑妃和三皇子寻找助力。

对给唐家的礼物,淑妃还是十分上心的。因此就显出了宝钗将库房重新登记的好处,只要拿着帐本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知道那些东西可用、哪些东西不适合送去唐家。淑妃就干脆将向唐家送节礼之事交给了宝钗。

这还是宝钗第一次走出宫门,她本来以为自己不到二十五岁,是不能走出来的。跟着宝钗出来的秋兰更是如此,好在还算是受过教训,只是把头四下打量,眼珠子都快忙不过来了。

唐家居于西城,门上只挂了“唐府”的匾,看着就是普通的官宦人家。只是宝钗却知道,只要有淑妃在,有三皇子在,这唐家重新起来是早晚的事情。

刚到大门,门子已经一脸堆笑地赶了上来:“姑姑里面请。”大门已经中开,车子直接进了二门。已经有体面的婆子等在二门,也是含笑地将宝钗从车上扶下来:“姑姑辛苦了。”

已经下了车的秋兰,笑嘻嘻地道:“这位是薛女官,是管着娘娘衣饰的。”

那婆子就轻轻给了自己一下子:“是婆子眼拙了,女官勿怪。”

宝钗自然是笑着呵斥秋兰:“不过是个称呼,有什么大不了的。妈妈不必在意,是小孩子不懂事。”

那婆子看着眼前说着比自己个子还高的小宫女是小孩的女官,心里暗暗将人高看几分。她心里想着,一会儿要和太太说上一声,这位能让淑妃派到娘家送年礼的女官,唐家最好能与她好好相处,才是对唐家与淑妃娘娘都好。

能够在丈夫去世之后,带着儿子撑起一个家的女人,一个婆子能看出的事儿,唐太太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只凭淑妃能让这个小女官来家中送年礼,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因此刚一见宝钗,就笑容满面的问起了淑妃在宫里的起居来。

宝钗自然是说得各种好,就是三皇子,也是孝顺贴心,淑妃在宫里是各种舒心。唐太太摇头叹道:“哪儿能尽如人意,这宫里的艰难,我们还是知道的。”

宝钗就有些赫然:“娘娘不愿意让家里担心。”

唐太太了解地点点头:“娘娘总是这样。好在现在立儿已经大了些,再过几年就好了。”

宝钗也就顺着问起了唐家的日常,好备着回宫后淑妃问起。说得更多的,就是唐少爷唐立的求学情况,还有就是准备什么时候下场春闱。说起了自己骄傲的儿子,唐太太的话就滔滔不绝,算得上是宾主尽欢。

拿了唐太太亲自递上的红封,宝钗与秋兰一起出了唐府。宝钗问秋兰道:“还有些时候,你要不要回家看一眼?”

秋兰有些不敢置信地看了宝钗一眼:“能行吗?”

宝钗笑了笑,有什么不行的?能从宫里出来,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回去,不带违反宫规的东西进出也就行了。秋兰还有些懊恼:“若是早知道可以回家,奴婢就该把自己的份例带些出来。”

宝钗少不得震慑她一句:“宫里的东西是能随便拿到外面的?”

秋兰就吐了吐舌头:“奴婢知道了。能回去看一眼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宝钗点点头:“知道就好。”就吩咐了车子向着秋兰家里走去。秋兰家在南城,车子走了近一个时辰才到。宝钗并没有下车,只把唐家给自己的红封递给秋兰:“给你父母吧。”

此时秋兰已经顾不得与宝钗客气,自己乐呵呵地跳下了车。宝钗自己坐在车子里,想都没想自己是可以去薛家老宅看一下。等着秋兰一脸笑容地从自己家的胡同出来,宝钗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坐姿。

“女官?”秋兰在车子重新上路之后,见宝钗仍然没有说话,少不得小心地叫了一声。

宝钗听见了,对秋兰只说了一句:“回去了不要张扬,不要与你那些姐妹们说出去。”

秋兰是受过教训的,自然忙不迭地点头:“您放心吧,奴婢现在和那些人已经不大来往了。”

“那倒也不必,只要你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就好。”宝钗也不是非得让秋兰成为孤家寡人,那是人家皇帝才该做的事。秋兰也就兴冲冲地和宝钗说起自己家里的变化来。

对秋兰家里的变化,宝钗心里还是替她高兴的,只是这样的高兴,只能在车上展现,一进了宫门,笑容就要收敛起来,欢喜也只能放在心底。

“舅太太身子好,少爷读书也用心,说是明年就要参加春闱呢。”宝钗这样对着淑妃报告自己在唐家得到的消息。

淑妃听了自己娘家的消息,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嫂子这些年的苦也算是熬出头了。立儿这个孩子,还是心思重了些。”

宝钗忙道:“这也是表少爷一片孝心,想着为舅太太分忧。”

淑妃便叹了一声:“何止是为了嫂子,又何止为了唐家。”这话里的感慨,竟与唐太太那一声叹息相合。宝钗也为她们姑嫂之情所感:“娘娘与唐太太感情真好。”

碧桃在旁边也点头:“可不是,娘娘出阁前就与舅太太处得好。等家里出了事,也亏得有娘娘与圣人照顾着,才没让那些旁支的得了逞。”

这大概就有些唐家的家丑在里面,宝钗也只好道:“好在唐少爷是个争气的。”

淑妃听她小小年纪如此感慨,少不得笑道:“你又怎么知道他争不争气?”

宝钗有意缓和屋里的气氛,故意道:“这有什么不知道的。人都说一举成名天下知,唐少爷小小年纪就中了举人,天下人都知道呢,还不算争气?就说奴婢那个哥哥,也算是念了几年的书了,别说是举人,秀才也不知道中没中一个呢。说来比唐少爷还大一岁。”

“正是呢,今日你们出宫,多难得的机会,怎么没回你家里看一看?”碧桃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宝钗只管摇头:“我只让秋兰回家看了一眼,自己倒没回去。左右家里也没有人,不过是几个看房子的奴才在。还不如让秋兰回家看看,即全了她的心,也好让外头的人知道,贵人们都是仁善的。”

淑妃也就点了头:“你想得也对。等什么时候你家里人进京了,找个机会再见就是了。对了,那个林家的姐儿可是要进京了。”

她说的平静,宝钗听了却是大骇:“怎么进京了?不是林老爷的身子好得很吗?可是林家出了什么事儿?”

淑妃失笑道:“可见你是真心与林家姐儿好。谁说林老爷身子好就不能进京了?这林老爷好歹也是二品大员,总是要述职的,他又心疼女儿,自然要一起带着进京。”

可是原着里没有这一出呀,要是可以,宝钗巴不得黛玉一辈子都离京里远远的,别和荣国府扯上关系才好。听到淑妃调侃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娘娘不知道,林妹妹是最心思细腻干净的人。这京里别的也罢了,只亲戚上头怕是会让她伤心。奴婢想着,她自来身子也是弱的,不如让她远远地离了,不伤心的好。”

看来自己的这个小女官,还真是对与林家共同的亲戚怨念不小,难怪听说自己有个在皇后身边做女史的表姐,不仅不急着拉上关系,反而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你哪里知道,”淑妃就耐心地给宝钗解惑:“林老爷年岁也不小了,身子也不大康健,更是劳累不得了,这不就上了几次折子,想着致仕。只是太上皇是爱才的,一直不肯。这不圣人想着让林老爷入京述职,也好看看他身子究竟如何的意思?”

想想自己几年来戴了健康卡,连一个普通伤风都没有,宝钗却不认为林如海能真的身体不好,可能是夹在太上皇与当今两大boss之间实在难做,这才不得不想出的退身之策吧。不过后宫不得干政,淑妃如此说还可能是当今提前透了信息,可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女官,还是不要卖弄聪明的好。

碧桃见宝钗不再多说,也就从旁劝道:“就是林老爷带了姐儿进京,舅太太那时也能得了信。娘娘要是再不放心,只管到时让人再嘱咐嘱咐就是了。”

淑妃不在意地一笑:“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亲戚们越来越少,总希望都平安才好。对了,宝钗可知道他们家的姐儿多大了?”

虽然不知道淑妃心里在想些什么,宝钗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林妹妹比奴婢小了三岁,过年也有十一岁了。”

“才十一呀。”淑妃一叹不要紧,倒让宝钗的心又是一提,生怕淑妃再对黛玉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少不得道:“正是,林妹妹是个可怜的,母亲又去得早,小小年纪就上慰老父,下管内宅,也是难得的,更是诗书都通呢。”

“罢了罢了,”淑妃含笑道:“知道你与那丫头好,听不得人说她一句不是。等她真进了京,找机会让你见上一见。”

“多谢娘娘。”宝钗这一下谢得就有诚意多了。能再见到黛玉,知道她过得好,对宝钗来说,不啻于是自己在这一世的一汪清流,也可以说是她几世的共同目标,比起不得不完成的系统任务来说,主动性不可谓不强。

淑妃算是明了林如海为何要助宝钗了,任是谁如此真心实意地对自己家的孩子,做家长的都会感动。就是她这个做亲戚的,也不由得为这样真实不搀杂利益的感情动容:“你今天也累了,回去歇会儿吧。”

宝钗退出正殿,往自己的小院走去。只是回了小院却也歇息不得,从进了冬月,就不时地有各宫里有头脸的宫女、女官求到她面前,只为了请她给画上几幅与众不同的花样子。

宝钗也曾为此问过姚嬷嬷,对于众人所求,只应下描花,对鸟兽等一律只说不通。又因她献上的千秋节礼也只是牡丹,久了了大家只当她只会描花,也就不再强求。

今日等在她小院外头的,倒是让宝钗没有想到,竟是刚刚还与淑妃吐槽过的亲戚——元春。

“表姐怎么来了,这大冷的天,让抱琴走一趟也就是了。”宝钗礼数向来不缺,含笑行礼问好,又向院内让着元春主仆——贾女史的侍女,正是从荣国府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抱琴。

元春与宝钗一同进了屋,才道:“你这屋子倒是暖和。”又打量了四外摆设,也不过只是炉瓶三事儿,用具不缺,可也无甚出彩之处。

宝钗见她不肯说来意,也只让秋兰快些送茶来,又抱欠道:“不是什么好的,表姐将就着用些。”

元春抿了一口,道:“也难为你了,千金万金的小姐,如今只能在这样的屋子里。”

宝钗笑得浑不在意:“这算什么,表姐是没经过,我刚进宫的时候,二十人一间的屋子也是住过一个月的。和那时比起来,现在的日子好多了,好歹还有个秋兰在呢。”

这话可真不算是客气,元春就算是入宫即是女史,哪儿能不知道小选的规矩?可正是因为她知道,才不该用如此语气说宝钗:你自己也不过只是个女史,住的地方能比自己好多少?原来你可还是国公府的小姐呢,现在不也只有一个丫头跟着?

元春显然没想到宝钗会如此不给自己留面子,那脸上就有些不大好看,只是想着自己来的目的,才不得不强忍了:“你倒是个知足的。”

宝钗又笑了一声:“家里既然送了我进宫,就是让我服侍好贵人们。如今能入了贵人的眼,自己还能做了女官,说出去就是家里也跟着体面些,要是还不知足,可成了什么人。”

让个小了自己十来岁,品级又不如自己的小丫头两次拿话堵了嘴,元春到底有些恼了:“宝钗进了宫,口角倒越发的便给了。只是在贵人们面前,还是收着些的好。”

宝钗点了点头:“表姐放心,在贵人们面前,我自然知道该如何应对。”可惜你现在还不是贵人,并不值得自己小心应对呢:“还不知道表姐今天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儿?”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