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23章 伤人的真相

作品: 丰碑杨门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11 21:2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杨七放权给寇准,寇准也不客气。

当即。

入了府衙。

坐上大堂。

穿戴了属于他的官服,是一身推官的官服,从六品。

然后,他开始对代州大刀阔斧的改革。

大权在手,过期作废。

寇准几乎毫无阻拦的在代州,贯彻落实了他的执政理念。

然而,在碰上商法和大同军军务的时候,却遭到了阻拦。

杨七在离开代州的时候,留下了两份手书。

提醒寇准暂时不要动代州的商法和大同军的军务。

一切必须等到他从汴京归来后,再商讨定夺。

此事,引起了寇准的好奇。

寇准仔细查阅了代州城里的商法和商税。

他发现,代州城每一日受到的商税,高达上万两。

每一日是上万两,一年可就是近三百万两左右。

这还仅仅是商税。

其中并没有牵扯到各地的农税。

毕竟,在大宋,农税才是重中之重。

如此庞大的商税,一下子就引起了寇准的兴趣。

当然了,寇准也遵从了杨七信中的告诫,并没有去动商法和商税。

他只是开始每日细心的观摩代州城的商业状况。

……

当寇准开始观摩代州城的商业状况的时候,杨七带领着人马已经到了汾水边上。

再临汾水驿。

汾水驿站的站长已经换了一位。

整座汾水驿也被改建成了一座酒楼。

驿站里的花草树木,全都被除去了。

汾水驿,已经彻底的变了样。

杨七也就没有兴趣再在汾水驿待下去了。

在汾水驿向阳的山坡上。

杨七挖出了战死在汾水驿的家将们的尸骨,带上他们继续上路了。

杨七这一次归程的道路,远比他当初去程要艰难。

几乎每隔几十里,遇到大山或者溪流的时候,总会跳出来一些个强盗山匪。

距离去岁杨大剿匪过去还不到一年。

各地的匪徒似乎又重新冒出来了。

大宋,是一个滋生山匪的肥沃土壤。

纵观五千年历史,土匪最多的,就是大宋。

一路上碰到的山匪多了,杨七就有些感慨。

或许,当初杨家去占山为王,也比投靠大宋要强一些。

杨七一路上遇到了几十股的土匪和流寇。

可以说,杨七几乎是一路杀过来的。

等他们一行到达汴京的时候。

随行的十二人,已经锐减到了七人,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血迹。

跨马奔跑在驰道上,遥望着越来越近的汴京城,杨七满脸狰狞。

今日。

汴京城东门口执勤的是高家的人。

当他瞧见了杨七一行的时候,匆匆逃离了自己的岗位,快速的向高府跑去。

几乎在杨七跨马入京城的那一刻起。

汴京城里有一半的权贵,都知道杨七回京了。

杨七跨马奔驰在汴京城的御街上,表现的飞扬跋扈。

一路上所过之处,人仰马翻。

他在以这种姿态,表现自己对雁门关事件的不满。

巡街的禁军们,撞见了杨七,一个个像是鹌鹑一样,悄声躲避。

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去撞这个魔头的眉头。

杨七快马疾驰到了一个菜市口前,瞧着菜市口前聚满了人。

稍微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今日是迫害杨家,造成雁门关事件的主谋斩首的日子。

杨七分开了人群,骑着马冲了进去。

菜市口内,跪倒着一群人,一个个的面目狰狞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有人认出了骑马的杨七,当即喊了一句。

“嗣仙人回来了。”

一瞬间,整个菜市口都沸腾了。

几乎所有百姓都围着杨七,七嘴八舌的问雁门关的事儿。

杨七随口敷衍了几句,他把目光投在了准备被斩首的那些罪囚身上。

其中一个罪囚,看到了杨七,高声嘶吼道:“杨贼,你怎么还没死?”

杨七策马上前,踹开了想挡在他面前的侍卫,到了罪囚的面前。

杨七低头看着他,“潘家的余孽?”

罪囚瞪着眼,面目狰狞,嘶吼道:“杨贼,你陷害恩公一家,我咒你不得好死。这一次在雁门关没弄死你们杨家父子,算你们命大。

可是迟早有一天,你们杨家将会为我恩公一家陪葬。”

杨七冷冷的盯着罪囚,冷声道:“就凭你?也有资格谋划雁门关的事儿?你也太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们背后的人,抛你们出来做替罪羊,是不是给了你们足够的好处了?

比如说安排了你的家眷们过上好日子。或者说,直接给了足够的银两够他们下半辈子过活?”

罪囚眉头一缩,沉声道:“我不懂你在说什么。”

杨七一脸恶毒道:“不懂没关系,我不需要你懂。我过来和你说话,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事。凡是陷害我杨家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就算你们背后的人帮你们暗顿好了家眷,我也会一个个挖出来,送他们下去陪你们的。”

“杨贼!”

罪囚猛然暴起,声嘶力竭的喊叫。

很明显,杨七的话,戳到了他们的软肋。

杨七扫了一眼坐在监斩官位置的官员,冷哼了一声,策马离开了。

杨七走了,可杨七所说的话,却被台下的百姓们记住了。

汴京城内刚被压下去的流言蜚语,瞬间又被杨七给挑了起来。

……

杨七离开了菜市口,跨马回府。

一到府门口,瞧见了府门上挂这白帐,瞬间脸黑了。

杨府门房的老仆瞧见了杨七,赶忙向他施礼。

却被他一脚踹到在地。

杨七指着府门上的白帐,冷声道:“把这些东西全都给我撤了。”

老仆苦着脸,道:“这是老爷吩咐的……”

“撤了。”

杨七低吼道:“如果我再看见这种东西,我一定会放一把火,烧了这天波杨府。”

老仆吓了一跳,赶忙带人去撤白帐。

杨七黑着脸,大步流星的进入到了天波杨府正堂。

映入眼帘的就是披麻戴孝的三位嫂嫂和自己的妻子。

老杨和佘赛花一脸伤感的坐在堂上。

佘赛花瞧见了杨七,瞬间泪奔,“七郎回来了?”

杨七冷冷的点了点头,然后在众人惊愕的眼神中,走到了堂前,取出了那个杨延辉的灵位,奋力的摔在了地上。

“杨延嗣?!”

老杨一拍桌子,气急败坏的站起身。

杨七毫不示弱的瞪着他,声音冰冷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你凭什么敢断定他死了?”

老杨喊道:“当时那种情况,他怎么可能活着?”

杨七低吼道:“你凭什么说他不能活?万军丛中,我可以全身而退,他就不能了?”

杨七紧接着又道:“还有,雁门关的事儿,还没有讨回一个公道。你又有什么资格为他设灵堂?”

老杨浑身气的发抖,他指着杨七,怒吼道:“朝廷已经查明了此事,乃是潘氏旧部所谓。今日已经将其全部问斩。”

杨七眼神越来越冷了,他盯着老杨,讥讽道:“杨业,亏你征战沙场三十年,难道你觉得,一群丧家之犬,也有本事封锁整个雁门关吗?

难道你觉得,一群丧家之犬,也能让雁门关周遭的所有边军无视十万辽军南下吗?”

杨七直呼老杨之名,已经算是大不敬了。

“七郎!”

佘赛花一脸惊愕的出言提醒。

老杨嘴里喘着粗气,低声吼道:“这是朝廷给的交代,这是陛下给的交代。”

杨七冷笑道:“八千火山军,一万多民夫,葬身在雁门关。一句朝廷给的交代,就说得过去吗?你对得起忠心跟随你的八千火山军,还是对得起那一万多抛妻弃子的民夫?”

老杨浑身剧烈的颤抖,他颤声道:“放肆。”

老杨心里也委屈,可是他一想到。

当时上朝受封以后,赵光义把他叫道了殿后,推心置腹的话,他就只能把这些个委屈,打碎了往自己肚子里咽。

老杨声嘶力竭的喊道:“朝廷给的交代,就是真相。朝廷对死去的将士们,厚葬,并且厚待了他们的家眷。朝廷对得起他们。”

“哈哈哈~”

杨七放声大笑。

“好,很好,你说朝廷给的就是真相。那咱们就听一听,那一个才是真相。”

杨七转头冷声吩咐,“给我叫落叶过来。”

落叶得知了杨七传唤,很迅速的就到了杨府正堂上。

杨七冷眼盯着他,沉声问道:“告诉我,你查出来的真相。”

杨七的目光很冰冷,像是一柄锋利的弯刀,在人身上割肉。

落叶很清楚,他查出来的真相,如果不能让杨七满意。

那么,以后杨七的身边,就不会再有落叶这么一个人。

落叶深吸了一口气,低声汇报道:“属下已经查清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去岁十一月的时候,潘仁美借着和辽国使节相熟的关系,谋划了针对雁门关的战事。他暗通辽国,邀请十万辽军南下。

去岁腊月,潘仁美倒在了首领手里。这个计划就被搁置了。

不过,在潘仁美伏法前,曾经见过一个人,并且许下了重利。让此人帮忙继续执行这个计划。

此人借着潘家的财物,暗中勾连了西北的将门,一起封锁了雁门关。

并且让潘氏旧部截杀了雁门关派出去的一切信使。”

老杨一脸难以置信。

杨七冷笑了一声,问道:“此人是谁?所牵连的将门都有那些?”

落叶低着头,沉声道:“此人便是……符家的家主。将门中,出力最多的,是高家和王家。”

杨七眯起眼,冷笑道:“符家……”

他吩咐落叶,道:“你回头给我列举一个详细的名单,我要知道都有谁参与到了此事中。”

落叶抱拳道:“属下明白。”

落叶得到了杨七的吩咐,离开了杨府正堂。

老杨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噗通一声瘫坐在了椅子上。

他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佘赛花和杨七的三位嫂嫂也难以置信。

曹琳算是唯一一个听到这些以后,还保持平静的人。

杨七冷冷的盯着老杨,问道:“爹,您觉得,那一个更像是真相?”

老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低着头像是被人抽走了魂魄。

佘赛花面色惨白的低声道:“符家……高家……王家……这大宋将门之列,容不下我杨家……”

朝廷给的答案,和杨七查出来的答案,差距太大了。

大到随时就能覆灭一个家族。

杨家能征善战又有什么用?

被这么多家族针对,杨家即便是获得再大的功勋,到头来,也只有覆灭一条路可走。

老杨忠君爱国,奋斗了半生。

似乎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半晌。

老杨突然抬起头,双眼充满了血丝,他低声道:“我杨业,忠的是陛下。有陛下在,就有我杨家在。纵然大宋将门之列容不下我杨家。陛下能容下我们杨家,就够了。”

杨七闻言,咧嘴一笑,道:“即便是陛下在背后使一些小手段,您也不介意吗?”

老杨露出了一张吃人的面孔,冲着杨七嘶吼,“你在胡说什么?”

杨七摊开手,道:“我会胡说?那我问您,十万辽军南下,围困雁门关。而距离雁门关最近的代州,一兵一卒都没有向雁门关派遣,这是为什么?

您可别往了,代州是归您节制的。驻守在代州的大同军,也是您的部下。

为何您这位代州太守,大同军节度使在雁门关被困,代州却没有一点儿动作呢?”

老杨面目狰狞的可怕,他低吼道:“代州的事宜,为父都交给了杨保掌管。为父很少过问代州的事宜。杨保没有驰援雁门关,自有他的考虑。”

杨七赞同的点了点头,道:“爹说的极是,杨保却是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他刚向陛下投诚,也刚获得了代州观察使的敕封。

他已经抱上了陛下的这个大靠山,没有陛下的命令,他又怎么可能去驰援您呢?”

“怎么……怎么……怎么可能?!!”

老杨瞪大了眼睛,眼珠子都快从眼眶里掉出来了。

杨保向赵光义投诚,还获得的赵光义的册封。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赵光义在背地里,正在抽杨家的脊梁骨。

赵光义是谁?

皇帝。

老杨所效忠的人,也是老杨最为信任的人。

即便是他让老杨去死,老杨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可就是这个在老杨心里,占有者绝对位置的人,暗地里在给老杨使绊子。

老杨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和所有将门作对。

怕的就是帝王,让他这一颗忠臣的心寒下去。

“噗~”

老杨面色突然潮红,猛然喷出了一口逆血,翻了各白眼,晕厥了过去。

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刺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丰碑杨门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