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65章 太原见闻(一)

作品: 大唐第一暴君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4-18 00:3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你们这马也太次了。”

就当龙盖和甄神剑二人吩咐好使团事宜准备跟随琼王一同前行的时候,琼王看到两人所骑马匹,不禁撇嘴。

龙盖看了看自己那矮小瘦弱的马匹,再看了看琼王及其麾下亲兵那高头大马,有些尴尬,“殿下见谅,后百济国力羸弱,倒是让殿下笑话了。”

这马匹倒不是龙盖从后百济带来的,毕竟是走海路,把马匹带在一路并不方便,而且可能半路生病这些。

后百济的马匹本就稀缺,龙盖自是不愿冒险。所以使团的马匹都是在沧州上岸后租赁的马匹,因为囊中羞涩,所以租用的马匹并不是多好。

琼王对元行钦吩咐了一句,“给他们腾两匹马出来。”

元行钦瞥了一眼龙盖二人,便向琼王拱手道,“末将遵命。”

说完,他便指了两名亲兵,让人跟其他亲兵同乘一匹马,然后就腾出了两匹战马。

看着正使和副使都跟着大唐的琼王跑了,后百济的使团有些绝望,这是什么情况?

没有办法的他们,只能跟在后面,能不能跟得上就另外一说了。

随着琼王及其亲兵离去后,道路又恢复了正常,但百姓却是议论纷纷。

“没想到那年轻人居然是琼王,多年未见,倒是没认出来。”在街道边上,马车上的中年男子看着离去的琼王,露出惊讶之色。

“父亲认识琼王?”这些轮到华服少年惊讶了。

少年知道李唐皇帝还有一个亲弟弟在世,但也就是这些,更多的就不是他能知道的了。

中年人有些感慨地点头道,“多年前见过,那时候的圣上都很年轻,琼王自然更小。只是没想到先帝十几个子嗣,如今就剩下圣上和琼王二人。

走吧,我们也跟着出发。”

少年也不知道自己父亲为何突然感慨起来,他虽知道不少,可人生经验却是少得可怜。头脑中的知识并不是万能的,很多都需要亲身体会过,才能明白其中的哲理。

很快,这对父子就跟在后百济的使团后面继续朝着太原出发。

此地距离太原不过数十里,若是快的话,还是能在天黑前抵达太原城。

他们跟后百济的使团可以说是前后脚抵达太原城。

不过后百济使团在抵达太原城时,却是遇到一些麻烦,很简单,他们的正使和副使不在。

来迎接的自然是李蔼,开始还有些不满,可得知后百济使团的正使和副使跟着琼王先行一步进了城,有些惊讶,但最后也没有去刁难后百济使团。

至于去琼王那里询问?

李蔼是疯了,才去自找不快。

于是他便让人带着后百济使团一行前去城内定好的地方下榻。

其实鸿胪寺在这两年才算是正是搭建起班子,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之前朝廷控制的疆域本就不大,加上鸿胪寺和礼部的职责本就有些重叠,所以接待外来使团的事一直是礼部负责。

但随着这两年朝廷实力大增,也开始完善各衙门,鸿胪寺这才算是真正有了一个衙门的样子。

因为鸿胪寺专门接待藩国或者各族的使团,需要专门的地方居住,这就是四方馆的由来。

四方馆最初出现在隋朝。

隋炀帝时期置四方馆于京师建国门外,以接待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分设使者四人,东方曰东夷使者,南方曰南蛮 使者,西方曰西戎使者,北方曰北狄使者,各自主管双方往来及贸易等事,属鸿胪寺。

到了唐朝,四方馆主事人变成了通事舍人,上级也从鸿胪寺变成了中书省。毫无疑问,这个地位肯定是上涨了,就像是一个属于外交部管,一个直属于国务院管,这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李柷掌权后,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被废除,中书舍人、通事舍人这些官职随之也被废除。

四方馆自然就不可能隶属于中书省了,而是归在鸿胪寺麾下,设四方使一名,管理四方馆日常事务。

新的四方馆就修建在西城的东南角,规模倒是不小,住下上千人是没问题的。而后百济这样一支规模达百人的使团,自然是有资格居住较大的院子。

不过四方馆的院子并未住满,如今也不过是后百济一家而已,像什么西奚、吐谷浑、甘州回鹘等的人还未抵达。

若是回鹘和党项有人来,也会在四方馆居住。

“李少卿,后百济这次来了上百人之多,之前的院子恐怕是住不下了。”在安排后百济使团居住事宜的时候,有人给李蔼出了一个难题。

李蔼眉头一皱,也在思考怎么安排,思考了一会儿这才问向手下人,“可知道甘州回鹘、杨吴、西奚、吐谷浑等使团来人有多少?”

下面的官员翻了一下资料,如实道,“回李少卿,杨吴的来人据说有些多;西奚和吐谷浑每年来的人也都不多,今年也没有超过五十人;至于甘州回鹘倒是不知道情况。”

“不知道情况?”李蔼有些惊讶。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中旬,若是朝贡这些,也该出发了才是。甘州回鹘毗邻凉州都督府,若是抵达凉州境内,肯定会有消息传来,到现在都没传来,难道今年不打算来了?

“我们没有得到甘州回鹘要来的消息。”下面的官员再翻了翻资料,确认道。

李蔼有些惊讶,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不管他们了。甲字号的院子规模大,既然今年后百济来的人多,就把他们安排在甲四号院子;若是杨吴的人来,就安排在甲二或者甲三;吐谷浑和西奚的人就安排在乙字号院子。

至于甘州回鹘,他们来就在甲字号院子中,除最大的甲一号院子外,随便给他们找个院子安置。”

“属下遵命!”

如今鸿胪寺不少官员都是从礼部主客司抽调过来,所以鸿胪寺对于接待外宾的事务还是比较熟悉,很快就熟心应手。

。。。。。。

相比于后百济使团去了四方馆下榻,跟在后百济使团后面进城的韩氏父子却是只能去找邸店。

若是他们胆子够大,还是可以去四方馆,但以韩姓中年的态度,显然不打算去冒险的。他们此行不过是过来打探一下情况,现在就住进四方馆,意味着他们就正式投靠李唐,这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家族利益。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去邸店下榻,然后再去打听消息。

“两位郎君,这就是你们的院子,足够你们住下。若是有什么事,只需要来柜台知会一声就行。”一个青年小厮带着韩氏父子来到邸店深处的一处小院子。

这处院子比较简单,里面就是一个小型的四合院,正面是主人家居住的房间,两侧的厢房可以给仆人或随行护卫。院子中专门还有一口水井,若不是是从邸店大门进来的,还以为是哪户人家的宅子。

这也简单,并不是所有旅客都喜欢跟普通人挤在一起,韩氏父子也是出自大家族,自然不缺钱财,自然希望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居住。

“这位小郎君,可否打听一些琐事?”中年男子对旁边的仆人示意了一下,后者便拿出一些铜钱放在小厮的手心。

小厮一惊,紧紧地握着铜钱,旋而露出更为开心的笑容,连忙躬身说道,“郎君客气了,有什么事,你们直接问就是,若是小的知道,肯定会告诉你们。”

中年男子微笑道,“也不是什么特别麻烦的事,就是想问问在这太原城里购买宅子,大致需要多少钱银?”

“购置宅子?”小厮愣了一下,可看到眼前这人的穿着,便知道出身不凡,连忙解释道,“这得看郎君需要在哪里购买宅子。”

“什么意思?”中年男子有些不解。

“回郎君,太原城分为西城、中城和东城。若是购置宅子,东城最为便宜,依次便是中城、西城。

西城居住的事非富即贵,宅子都比较贵;中城因为各式店铺较多,居住的宅子相对不多,所以也不便宜;东城最为便宜。

就像郎君现在住的这处一进小院子,因为处于中城,到了东城就能换一座三进院落;而我们这么大的邸店,在西城却只能换来一座两进院子或者三进院子。”小厮虽说年岁并不是多大,但因为是本地人,又在邸店这种地方干活,知道的事情还是不少。

中年男子倒没有多惊讶,而是继续笑着问道,“若是在这中城,购买这样的一座一进院落需要多少钱银?”

“几十贯就能买到,看地方,若是好一点的地段可能地四五十贯,偏僻的地段二三十贯就能买到。

若是郎君需要购置宅子,我们邸店可以代劳,比你们自己去胡乱找要方便很多。”小厮倒也精灵,很快就开始了下一项业务。

这时候的邸店本就不是单纯的酒店性质,而是兼着交易货物等功能,所以邸店有牙行的功能,也不稀奇。

“你们邸店居然还是牙行?”中年男子听闻倒是有些惊讶。

“郎君见笑了。刚才郎君也大方,若是还有其他需要打听的事,都可以开口问。”或许是察觉眼前这拨客人是有钱的主,小厮比之前更加热情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第一暴君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