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02章 友孜之死

作品: 大唐第一暴君 |作者:水木文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4-18 00:3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朱友孜死了?怎么死的?”

听到这个消息,刚刚回到晋阳宫的李柷颇为惊讶。

虽说之前他不看好这位伪梁亲王,但好歹也逃出去了,朱友贞应该没工夫对付对方才是,怎么就突然死了。

刘明恭敬回道,“回陛下,是朱汉宾杀的。不知道朱汉宾跟伪梁朝廷达成了什么协议,朱汉宾杀了朱友孜、李振在内的诸多官员,把这些人的尸体送到了开封城。

随后,伪梁朝廷并未说什么,但却下旨封朱汉宾为宋王,并担任宋州、泰宁两镇节度使,让其攻打泰宁张万进。”

“这一手高明啊,不会吹灰之力,伪梁就平定了内乱。虽说朱汉宾不一定对朱友贞忠心,但这内乱算是结束了。

而且还以泰宁节度使为条件,让其出兵泰宁,让造反的张万进和朱汉宾兵戎相见。

真的高明。”即便是李柷,听到这个事情依然佩服不已。

“谁干的?”李柷好奇问道。

“回陛下,据说是赵岩。”刘明也不敢确定。

这个事情来的突然,而开封因为朱友孜的叛乱,锦衣卫也受到不小的损失,暗网目前也有些漏洞,情报打探就不如之前那么顺利。

“赵岩?他倒是有些本事,若是他把本事都放在治国上,或许伪梁不会这个样子。”李柷难得点评起了帝国的大臣。

赵岩是伪梁第一权臣,朱友贞对其几乎是言听计从,若他能好好治国理政,伪梁即便是不如李唐,也不至于到如今地步。

“回陛下,正是有赵岩这样的人,才让朝廷可以更顺利的收复中原。”刘明趁机说道。

提到收复中原,李柷想起了杨刘那边,“杨刘的情况如何?平南都督府是否守住了?”

“数日前,戴思远便退兵回郓州,想来是进攻受挫。如今临近年关,想来梁军不会有新的攻势。”

如今对于杨刘的战报,主要依赖于锦衣卫的暗探,因为黄河无法通行,李从珂没法把消息传递回平南都督府。而锦衣卫在郓州的情报网并不完善,打探不到太多的消息,但从戴思远撤回郓州可以得知应该是没能拿下杨刘城。

再多,刘明也不清楚。

李柷点了点头,“若是守住了,那倒是问题不大。看来需要给平南都督府传旨,加快搭建浮桥,这样大军才能增援杨刘。”

对于战事,锦衣卫肯定无权干涉,只是提供情报,然后供给前线主帅作为参考。

“对了,李振真的死了吗?”李柷想到一个让他非常憎恨的人。

当初在洛阳城,就是这位各种欺辱于他,他一直想把对方活捉,但一直没机会。若是就这么死了,那也太便宜他了。

刘明点头道,“回陛下,的确是死了,赵岩等人亲自确认过尸体。以李振的本事,若他不死,朱友贞、赵岩等人肯定不放心,应该不会是假死。”

李柷摇了摇头,“不行,必须要确认他是不是真的死了。让锦衣卫的暗探去找到李振的坟墓,就算是把坟掘开看,也要确认李振是不是真的死了。

朕需要确认无误的消息。即便是他死了,尸体也得给朕带回来。”

刘明神色一凝,当即保证道,“陛下放下,臣一定让暗探想办法打听到李振的坟墓。”

没想到圣上对李振的恨意到了这一步,哪怕是尸体也要确认。

看到圣上点头后沉思不语,刘明便想离去,“陛下,若无其他旨意,臣这就告退了。”

“等等。”李柷突然喊道。

“臣在。”刘明连忙行礼回道,心里也在思索叫住自己的原因。

“把上次杨修媛可能跟郭崇韬勾连的事,找个合适的机会泄露给安金全。隐晦点,不要太刻意。”李柷敲着吩咐道。

刘明心中大惊,神色严肃地回道,“臣遵旨。”

“下去吧!”李柷不耐烦地挥着手。

刘明微微行礼后,便快速离去,一路上,他也在思索怎么能不动声色地把消息透露给安金全。

安金全也是个老狐狸,若是太刻意,很容易被察觉,或许可以用其他人下手。

圣上此举明显是要郭崇韬和李嗣源打擂台,甚至是两大派系。

朝堂上郭崇韬这边是郭崇韬本人、卢程、豆卢革等人;李嗣源这边则是安金全和安重诲。

在朝堂上来说,双方实力半斤八两,郭崇韬略微强势一些。

在宫中,一边是诞下皇长子的杨修媛,一边是诞下二皇子的贵妃,后者更为强势一些。

在地方,郭崇韬完败,因为李嗣源是平南都督府都督,手握兵权。

锦衣卫情报网发达,对于朝中的格局也比较清楚,双方大致有什么人,刘明基本都清楚。

可看圣上这架势,是想让双方争斗,不管是谁赢了,恐怕都不会有好结局。

而且这两方势力还无法在朝堂上做到只手遮天,其他大臣占这两队的人其实没几个。从六部尚书来看,不过只有两个;枢密院一个也没有;九寺里面虽然有也只不过少卿。

他不过是按照圣旨,让双方加大斗的力度,又不参与,他倒是可以看看戏。

刘明走后,李柷也在思考让这两派争斗可能带来的后果。

只要控制好度,就影响不大,反而可以趁机把双方一些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给清理掉。

毕竟没有好的理由,他也不好去罢免那些朝臣。而且如今朝廷还需要稳定为主,不能大规模罢免朝臣,以免引起朝野动荡。

但这两派若是争斗起来,那就不一样了,另外一派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找对方的罪名。

李柷此举可谓很冒险,但他还是决定这么做。

。。。。。。

朱友孜的死很快就在伪梁境内传开,看热闹的都在为朱汉宾的反复无常感到不齿。好歹朱友孜也是他扶持上去的,若无他的支持,朱友孜也无法发动叛乱。

但这位叛乱的最大支持者,居然杀了朱友孜以换取跟朝廷和解。

之所以这样,还是有些原因的。

朱友贞的德妃张氏死了,就在回开封的第二天。

虽说朱友贞在其死前就册封其为皇后,但并未起到让其身体好转的作用。

张氏的死,对于朱友贞打击很大。

于是朱友贞便把原因怪罪到了朱友孜和朱汉宾的造反身上,若不是他们造反,祭天不会出现变故,自己也不会遇刺,张氏也不会积忧成疾,最后病逝在开封皇宫里。

可赵岩反对出兵,于是朱友贞在敬翔的建议下启用了王彦章。

于是王彦章用一万军队,三日内连克襄邑、宁陵两城,斩杀、俘获朱汉宾部近万军队。

朱汉宾被吓到了,这才有了杀朱友孜、李振以换取跟朝廷和解的事情。

因为这件事发生的过快,最后众人就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过程。

王彦章在平定叛乱中的表现也让朱友贞很满意,于是不顾赵岩的反对,便以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副使(正使是段凝),统率右天威军以及曹州兵马,共一万五千余人。

同时还以朱汉宾为宋州、泰宁两镇节度使,让其出兵攻打张万进。

这样一来,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加上王彦章在北边看着,朱汉宾除了攻打泰宁外,并无其他办法。

他也没想到王彦章如此能打,自己的军队居然三天丟两城。

之所以有这个局面,靠赵岩肯定不行,也有敬翔的谋划。

可这样一来,泰宁节度使张万进怕了。

他这个节度使其实并没有坐多久,所掌握的兵马也不过兖州这一州而已,沂州和密州的兵马名义上归他调动,实际上能否调动都是一回事。

之前李振的设想是朱友孜定都单州,然后劝降牛存节归顺,这样这个小朝廷就有宋州、泰宁、武宁三镇近十个州的疆域,放在这个混乱时代,也算是一股不弱的势力。

除此之外,就是向西攻略陈州等地,扩大疆域。

想法挺好,张万进因为有着泰宁、平卢两镇节度使的名头,还可以攻略平卢,他自然可以接受这小朝廷,甚至可以在朱友贞和朱友孜两兄弟间左右逢源。

谁能想到朱汉宾为了保住地位,杀了朱友孜和李振等人,之前的设想直接破灭。

如今,王彦章屯兵曹州,朱汉宾屯兵单州,已经开始对兖州磨刀霍霍,要不是年关将近,恐怕都打过去了。

这样的情况下,张万进如何能不慌?

“这个朱汉宾,没想到如此不堪,数度背主,朱友贞就这么相信他?也不怕他将来再次反了这朱梁。”张万进在自己的节帅府破口大骂。

可惜,骂肯定骂不退伪梁朝廷的大军。

“殿下,这个时候骂肯定没用了,等过了年,王彦章、朱汉宾肯定会大军压境,还需考虑后路才是。”手下的人不禁劝道。

“本王也知道,可哪来的后路?泰宁周边都被包围,本王能有什么办法?”张万进没好气道。

虽说朱友孜已死,但他还是以鲁王自居。

他的话也没错,咋一看,兖州四面皆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第一暴君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