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十三章 战前

作品: 当年万里觅封侯 |作者:何人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8 12:09|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当所有的马匹稳稳落在甲板的时候,张瑞冷声道;“南岸,开船!”

这是蓄谋已久的计划,不是脑子一热的送死行为。

“清点人、马数量,追兵很快就会来。”

船舱内,沙清,张瑞,还有张世器做最后的商议。

“从招明山到南城有二十多里。我们骑马过去,虽然可以背后攻击,可然后呢?现在这里可只有不足两百人。”

沙清非常明白眼前的形势,但明白归明白,这个仗该怎么打?

张瑞端着碗喝着酒水,似乎并不觉得这是问题。

“大人应该也发现了吧?叛军营地的兵力,远没有那么多。”

沙清愣了下,也坐下来喝了一口。

“是不多,但也不是我们能应付的。”

八万人的偷袭,这可非同小可。毕竟这一次可没有另一个张狩从旁掩杀,救丰裕城于危难之间了。

“现在已是初冬,丰裕城段的黄河就要封河。叛军赶在这个时候用兵,未必不是赌他们能一鼓作气拿下南城。”

这是显而易见的,可这一次他们想要攻占南城,可能吗?

“南方人不熟悉冬季作战,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是想要偷袭,你觉得他们过冬的物资真的充足?最重要的……”

讲到这里,张瑞难得严肃起来:“我不认为他们冒险奔袭丰裕城就真的只是为了攻其不备。如果他们别有所图呢?再或者,他们料定能打下丰裕城呢?这其中必有我们不知道的缘由。但不管是什么,今晚这场战斗,必须要把他们的底细都摸清楚,这样才能让我们真的打赢这场战斗。”

沙清看着张瑞,不得不承认,军人家族成长起来的传人,确实比他这种半路打仗的人要敏锐地多。敌军似乎将一切摆在明面上,却又什么都不知道,这才是张狩和徐威定下守城这一策略的根本原因。

敌强我弱,单纯守城是赢不了的。唯有攻守兼备,才能获得胜利。所以徐威将善攻的张狩推到台前,自己辅佐他稳定城池。

“我们这里只有两百多人,虽然不多,可武器精良。而且你带来的百十号人身上还有手弩。咱们足以组建一支骑兵,直接从叛军队伍背后凿穿,打乱他们的阵型,或许可以救下丰裕城。”

他站了起来,向外走去。

“只要丰裕域过了这一战,以后是打是守,还不是我们说的算?”

敌军的粮草已经烧的差不多了,而且船只也损毁了一些。现在撤退或许还够用,如果继续被官军偷袭损毁,可能连全身而退都不可能了。

“大人,到了。”

舱外,宋北的声音传来。

“很好,等我们下去之后,把他们停在这里的船,全烧了。”

为了更好地偷袭,节约时间。叛军在南岸直接用搁浅的方式强行靠岸登陆,用小船搭建四条浮桥登陆。

他们在岸上留了一些人防守,但是船上却没有太多的人。

一行人骑着马,挎着弓箭,手持长刀,就那么从船上冲下来,如天神下凡一般。

居高临下之下,张瑞手下无一合之敌。整个防线,被这两百多人迅速突破,朝着南城扬长而去。

“目标南城,冲过去。”

这一刻,张狩再无奇兵可用。

这一刻,偷袭南城的叛军,终于来到裕城前。

城门上间有火光,远远都能看到巡逻士兵在走动。但这些,还不足以吓到偷袭的叛军。

赵胜骑在马上,看着眼前的城池,对身边的人:“宋将军,这就是裕城?”

宋将军点头,沉声道:“是。”

赵胜道:“宋将军,虽然我不认为这座城池能挡住你,但很遗憾,本将无法见证你破城建动。希望再见之日,能一起把酒言欢,共领封赏。”

“传令,本部四万兵马,向南前进。天亮之前,务必行军三十里。”

说着,他对着宋将军抱拳, 转身离开。

“孤军深入,还要分兵行动,赵将军,你觉得周帅此举真能成功?”

赵胜冷哼道:“宋将军,咱们这一行二十万人,你说除了宋王手下的八万人外,是我吴王的四万人听他指挥,还是你楚王的四万人听他指挥?淮王的两万人或许他指挥的动,可就算如此,也只是够他稳住丰裕城形势的。如果丰裕城真的城破,你觉得朝廷会不管不顾?”

这也是宋琦最担心的,可江南五王会盟,不知道怎么的就通过了宋王的提议:蜀王平蜀,见机出川入汉中; 湘王攻襄阳, 淮王攻淮阳,宋王、吴王和楚王合兵一处奇袭丰裕城。

“你我虽不事一主,但江南的事情咱们都清楚,明哲保身,替王上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就算云氏皇朝倒塌,到底是哪家定鼎,还未可知。何况云氏皇朝也未必倒台!”

说到这里,赵胜的眼中露出一抹精光。

宋琦意外的看着赵胜,有些不解。

“这次奇袭丰裕城虽然冒险,可我觉得极有可能成功。如果非要说意外,就是湘王误了进攻襄阳的时间,没有吸引足够的兵力过去。这足以说明朝廷气数未尽,还有文臣将星护持。所以未来如何……”

最后一句话,赵胜没说完。

宋琦听懂了,他叹息道:“千里奔袭腹地已经是大忌,现在还要分兵,我真不明白,周帅到底意欲何为?”

赵胜走了,宋琦看着身前的裕城,终于下令:“进攻!”

刹那间,火把亮起,将漆黑夜晚点亮。

裕城上,徐威看着数万计的叛军,激动道:“终于来了!”

看着数万的叛军,之前还满腔热血的王璐明顿时颤抖起来:“大人,这得多少人啊?”

徐威肃然道:“王大人,不管贼军来了多少,都突破不了我裕城的大门。你慌什么? !”

一声顿喝,让王鹏明清醒不少。

说起来,他不过是京城的世家子弟,整日锦衣玉食。此刻匆忙来到战场,第一次见到行伍厮杀,远没有书上写的豪情万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刻,尽管王璐明身着甲胄,手执长枪,只是这颤抖的手完全不受控制。和徐威一比,高下立判。

这是叛军第二次进攻,远没有第一次的效果。毕竟官军提前得到消息,准备充分,应对起来也从家很多。真要说不足,就是兵力减少了。

“王大人,他们远道而来,没有攻城器械。用人命是不能把城打下来的。你父亲王守正和我也算有些交情,现在你们王家落难,你如果能奋勇杀敌,夺得功劳,不仅对你,就是对你家,都有好处。”

一席话说的王璐明冷静不少,他沉思片刻,对徐威道:“徐将军,这行军打

仗我是不懂,但这挽弓射箭还做得来,还请吩咐。”

大夏善守之将,必推上将军连崇光。准确的说,是上一代安国公,连曦。

而徐威,就是连曦带出来的兵。

“这城想要守下来,只靠守是不行的。王大人,我知道你一直看不上张大人。可论到善攻之法,恐怕在当今丰裕城中,咱们都要靠边。”

王璐明眼睛盯着城下的叛军,不知道徐威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回道:

“徐将军过誉了吧?”

徐威道:“他原先是大将军手下的朗将!”

大将军?那位闭门不出的镇国公?

这个想法一闪而逝,王璐明立刻明白他想错了:两人的年龄对不上。

镇国公如果还活着,可能已经八十多岁。可张狩只是四十出头。就算张狩二十岁就封官朗将,那时候镇国公也已经六十多了。但六十多的镇国公,可早就不领兵了。

这个大将军,说的是大夏朝第二位大将军,洛昕。

明白了这一点,王璐明皱眉道:“洛家的?”

世人皆崇敬洛家,却无人想要洛家崛起。这是一个显贵的家族,却因为后继无人,终将落败。

“现在你明白了吧?”

王璐明似乎明白过来,为什么徐威会把守城的重任交给张狩。

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让他改变态度。

他冷哼一声:“时局动荡,明日如何尚未可知。至于张县……将军,希望他当得起我的尊重!”

徐威叹息一声,没有再劝。

或许,丰裕城战结束以后,王璐明想要尊重人家,都未必有机会了。

他扭头看向北岸,今晚,注定不好过。

攻城,需要器械。云梯,冲车,这些都必不可少。显然,叛军并不具备携带这些大型器械的条件,这也是所有人不相信叛军会千里奔袭丰裕城的主要原因。

奔袭了,却打不下来,那奔袭的人注定全军覆没。

这个道理宋琦自然明白,可他们孤军深入,成了还好。如果败了,他们将葬身在丰裕城下。

宋琦自己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但军令难违,他这才硬着头皮上。但赵胜说得对,这支军队说到底是楚王的,丰裕城攻下来最好。打不下来,他将队伍带回去,也算是功劳一件。

至少,不能损失太多。

队伍停在城门前三里地左右的位置,宋琦停了下来。

他在等,等风来,等一个进攻的信号。

算算时辰,应该快了。

“传令,上绳梯!”

远远数十道黑影从阵中慢慢冲到城下,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忽然,城中传来一阵惊呼,西城门方向传来冲天火光!

风高月稀,正是杀人放火的时候。

宋琦一挥手,一阵铜锣声响起,数千士卒嘶喊着冲了上去。

埋伏的士卒攀援上墙,一点点的接近城墙上的守城士卒。趁着他们将注意力放在突然而来的进攻上,出其不意的上墙,斩杀数人。

“杀!”

此时此刻,宋琦却回头看了看漆黑的身后,微皱眉头。

周帅,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当年万里觅封侯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