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1章 开办义学

作品: 北宋小商户 |作者:一个苦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01 07:4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县衙后院,小蝶闷闷不乐地趴在后花园的石桌上,这些天太无聊了,想不到没有作业不用补课的日子也能过得这么幸苦。

跟妈妈提了好几次了,好想去码头找那群小伙伴,都给一口回绝了,自己又不太认得路,也不敢一个人溜出去,想了想这事还得去求娘亲,娘亲待她最好了,一定会答应的。

还玉正在跟绣芸绣宁姐妹俩学做衣服,这年头的衣服鞋袜竟然大都都是靠自己做的,尤其是小孩子的衣服,看着小蝶也没件像样点的衣服,还玉母性大发,学起了做衣服。

这时,小蝶鬼鬼祟祟地溜进来凑到他娘亲耳边嘀嘀咕咕了一番,绣芸脸色有些乃然的抬头看了还玉一眼。还玉见状问道:“有什么事吗小蝶?”

“小姐,蝶儿她想去码头那儿见见她的那些玩伴,”绣芸回道。

“这丫头,真是的。”还玉假装生气瞪了小蝶一眼,“那行吧,等会我们一起去,宁儿,去后厨准备些糕点……”

码头堆场,一群熊孩子聚在一起,好多天没见到班长了,一下子失去了精神领袖的众人全都闷闷不乐的,平常最喜欢玩的击鼓传花似乎也变得不好玩了,也不知道班长去哪了,突然就不见了,听10号说班长跟她娘已经不在林府住了。

“2号,要不我们再去城北找找北吧?我觉得班长应该搬去那儿了。”众人中一个个子稍高的熊孩子对他们之中最高个的那个熊孩子说道。每错熊孩子们现在的名字都是2号3号4号……18号……

当初小蝶让他们自我介绍的时候,听着一水的狗剩狗娃狗蛋,蹲在地上都快笑岔气了,他们的父母也太逗了,怎么都取这样的名字呀。

于是就又给他们都取了学号,反正学校里同学之间也经常这样叫的,排法也简单,站成一排按个子高低排下去,她自己则是1号。

“也行,这几天附近也已经都被我们找遍了,只能去那边找找了,不过我们得一起去,上次画记号的时候班长就说过了,去不认识的地方一定要几个人一起去。”最高个2号小大人似的说道。

正当众人咋咋唬唬准备出发之际,远处的小蝶迫不及待地从马车上下来大呼着朝这边跑来,众人看到班长来了也都蹦蹦跳跳的跑过去围在小蝶身边叽叽喳喳地乐成了一团。

给孩子们分发了糕点回到马车旁,看着孩子们围坐在那儿手里捏着点心,时不时发出一声声欢乐的笑声,还玉幽幽一叹:“还是孩子好啊……”

随即又面范愁容,小蝶以前的朋友同学也都见不着了,这里也没个学校,前些天向老头子打听学校的事,好一番解释老头子才明白过来她指的是私塾,听老头子说学校有是有的,不过都在大户人家的宅子里,只收族中子弟,还不收女娃。目前看来也就只能将小蝶关在后宅之中,长久以往,她该多寂寞呀。

这时,小蝶迈着小短腿跑到还玉身边说道:“妈,他们以后可以来我们家玩吗?”

绣芸一听这话担心的看了小姐一眼急忙道:“碟儿,别胡闹。”那日离开林府住进县衙后宅后,又听到女儿称呼小姐为妈妈,这才知道这位知县千金乃是数日之前一道落水的女子,着实令她大吃了一惊,以为自己母女俩才出狼窝又入了这虎穴。

好在后来小姐并无他意,待自己与小蝶又好的出奇,完全不像对待丫鬟下人的样子,只道是因为自己妹妹的关系,也就放下了心,一日偶然与小姐聊起妈妈这个称呼的意思,小姐说他们家乡就是这么叫的,并没有那个意思,不过那之后小蝶称呼小姐便改成了妈,自己也就没再在意。

“应该没事吧……”还玉有点不太确定,不知道家里老头子会不会有意见,要是只有几个孩子也就作了主了,可这么一大群……还是得先跟老头子通通气。

辞别了依依不舍的小伙伴,小蝶的情绪有点低落,看着闷闷不乐的小蝶,还玉琢磨着是不是在县衙旁边也弄个私塾啥的。一来学些这个时代的学问,以便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二来认识一些同窗,让自己的童年不那么孤单。

马车行至县衙西北角,看到县老爷从一处院落出来,车夫急急下了车上前行礼,还玉等人见状也随即下了马车,看到老爹后面陆续有人推着装满了麻袋的车子从院中出来,于是问道:“爹爹,这是在干啥呀?”

“哦还玉呀,爹爹在此清点仓库库存,新的常平仓已经建好了,这里的粮草都要搬去那里存放。你这又去哪了?”

还玉听闻,探头往里面张望了一番,院子不大,一横一竖总共也就四五间房子。

整体用青砖砌成,比平常住人的房子要高不少,整间屋子只有两扇红漆大门,没有一扇窗户,屋前空地也是光秃秃的连棵树都没。还玉略微有些失望转头对老头子说道:“爹爹,那这些房子还有用吗?”

“暂无他用,你问这个做甚?”

“爹爹呀,您今天晚上会回家吃饭嘛?”

“会……回家吃……”徐知县对女儿的跳跃性思维向来没啥防备。

“那太好了,女儿又学做了几道新菜,爹爹晚上一定要来吃哦。”还玉说完便辞了老头子,一行人甩了马车径直往后院去了。

徐明诚叕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无奈摇头苦笑。

……

夹了一筷桌上的糖醋鲤鱼,细细品味一番,徐知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丫头时不时弄出几道新菜,味道着实不错,只是每次吃女儿做的菜都让徐明诚有种胆战心惊的感觉。

这不,又要开始了,眼见还玉干笑着为自己斟满了酒,徐知县正了正身子不自觉的扎紧了马步,准备迎接女儿即将提出的荒唐要求。

“爹爹呀,女儿跟你商量个事啊。白天那个腾空了的仓房咱们可不可以……稍微修缮改造一下……办一所小学?哦不……是私塾……,也不对,应该是公塾,公塾……嘿嘿。”

徐知县脸部狠狠抽蓄了几下,公塾是个什么玩意儿?又听还玉继续道:“女儿已经了解过了,咱们县的码头附近不是有很多卖力气的穷苦人家嘛,他们大多都是北汉的逃民,家无田产,只能在码头上卖些力气或在城中干些杂活过活,可怜的紧,那些人家的孩子也都只能成天野在外面,随便给口吃食就算养着了,所以女儿想办个公塾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也有机会识得几个字,不指望考取功名,只求将来做个跑堂伙计店小二啥的,也算是给了一条活路。”

说着说着,还玉竟然真的心有所触抹起眼泪来。那些娃的确太苦了,个个瘦的跟个猴子似的,破衣烂衫好多连双鞋都没,尽管如此,分给他们的点心都只是捏在手里,并不舍得吃,问他们干嘛一直捏着,都说要带回家跟父母一起吃,那为啥不包起来放口袋里呀,破衣烂衫哪有口袋呀,连身体都遮不全,哪有多余的布缝口袋呀。

“嗯……有些道理,”徐知县缓缓点头,破天荒的认同了女儿的想法,:“公塾这个称呼不妥,应该叫……义学,嗯,不错,还玉呀,你这个想法甚是不错,爹爹明日就与衙内众官员商议一番,尽快理个章程出来。”

“好呀好呀,就叫义学。”还玉简直不敢相信老头子竟然会答应的这么爽快。

“希望小学?!”县衙旁边一条巷道的拐角处,王浩瞪大眼睛看着得意洋洋的还玉说着自己近日搞的大工程,绣宁在一边帮他们把风,这古代男女之间约个会还真是不方便,茶馆不能去,旅馆更不能去,只能找个人少僻静的巷弄匆匆嘀咕一番就算完事,还得有人把风。

“别的也没什么事了,哦对了,你不是在卖那个什么臭豆腐嘛,每天有没有卖剩下的?”

“没有,生意好的很,每天早早的就卖完了,怎么?你要吃?”

“不是,那学校不是中午不管饭饭嘛,那些个孩子你也见过,个个都瘦不啦叽的,怪可怜的,我就琢磨着你要是有卖不掉的就往那送点,也正好可以多看看咱女儿不是。”

“使得使得,”王浩一听这话,赶忙附和:“那我每天买些馒头啥的送去就行,也不值几个钱。总共有多少个娃?我明天就去。”

“还不知道,还没开学呢,得再过两天,应该不会多。”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

在知县大人的一力推动下,义学的进展迅速,简单修整了一下仓房,打制了一批简单的长桌长凳。请了一个老秀才做西席先生。还派人走访了码头棚户区,那些贫户人家听说县衙办的义学送娃去蒙学不要钱,齐齐直呼青天大老爷。

在还玉的强烈要求下,徐知县还不得不答应了不论男女均可入义学这个挑战他认知的要求,

数日之后,大宋历史上第一所官办义学终于开门授课了,徐明诚不知道的是,因为女儿的一点点私心而整出来的这所义学比原本的历史提前了三十多年,而原本历史上义学的创办者,乃是大名鼎鼎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范文正公。

学校占地半亩,有平房五间,总投资两贯。有学生23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4人,教职工人员一人。开学当天,知县徐大人代表县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首先肯定了县衙各级官员对此次义学开办所做的努力和决心。其次……(余下省略数万字)

义学西席周老夫子颤颤巍巍的步入学堂,刚刚在讲台后站定,就听一女童高声喊道:“起立!”

随后,众学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齐刷刷的站起身,异口同声的高喊道:“老师好……!”

周老夫子吓得浑身一颤,顺势瘫坐在了太师椅上。

于是,第二天,周老夫子便辞去了义学西席一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北宋小商户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