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章 穿越 狼狈相与喀尔巴阡

作品: 巴尔干的救赎 |作者:一般通过杏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27 15:2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胡浩博努力地在劝说自己,自己一定是在做梦,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穿越这种事情的。

但是,劝说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先是在下楼倒垃圾的时候摔倒,然后便随着手中的垃圾袋和飘落出的瓶瓶罐罐一起滚落下楼,最后撞到了台阶失去了意识。等醒来之后,眼前便是这样的一片传统上描绘的乡村景象——不仅如此,就连视野里远处的人,从外表和体态特征上来看,也绝对不是东亚人,而更像是自己在各种新闻和影视作品之中所遇到的欧洲人。

比起这个,更为严重的是,这压根不是现代的欧洲或者美洲的乡村啊!

不仅没有柏油路,也没有电线杆或者大厦,只有低矮的,用石头甚至泥砖砌成的房子;再看看人们身上穿的衣服,也根本不是现代的棉制品或是毛织品,更别说化纤制品了。远远望去,能明显地看到地上延伸至远方的马蹄印和车辙,以及在路旁与雨水和泥土混合之后,变得一团泥泞的马粪——这种景象,怎么可能是现代的乡村啊!

*

不对。

不对不对不对。

不对不对不对不对不对不对!

胡浩博努力地打了几下自己的脸,试图让自己清醒一点——虽然现在这种状况压根清醒不起来。

虽然推断不出具体的时间,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是一点工业革命及以后的痕迹都没有的,因此最早最早也得19世纪了。19世纪之前——那可是没有电气,也没有抗生素的年代;别说这些了,甚至连天花都还能在世界上横行呢。没有煤炭和钢铁也没有石油,意味着常规的能源也全都没有,就连简单的做菜做饭都是问题:现代的城里人哪里会劈柴烧火嘛。

当然,当务之急自然是搞清楚现在在哪里,是哪一年,毕竟知道了这些之后,才好决定下一步的对策。想到这里,胡浩博心里居然还有一丝庆幸:毕竟自己是《十字军之王2》和《欧陆风云4》各玩了不下800小时的老玩家了,如果知道时间和地点的话,判断当时的时局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对于他来说算不得什么难事。

......只不过,现在应该去问谁呢?

自然,现在从目光所及的地域来看,应该是处于乡村,而乡村中最多的就是从事农业的乡民——从这个角度来说,去询问那些在地里耕种的农民伯伯,似乎是最合理的选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的话,就古代农民平均的受教育程度来看,恐怕也仅限于说出自己本地的领主的名字了;至于其上的公爵、国王甚至皇帝是谁,这样的知识似乎已经超出一般的古代农民所能接触到的范围了。更何况,判断自己所处的国家这种事,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字来辨别,不过古代人,尤其是乡村的识字率——嘛,就算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都算是客气了吧。

想来想去,胡浩博也只想到了“商人”和“教会”两个选择,毕竟这二者一个是走南闯北,一个是通晓经文,怎么看也是找他们更靠谱一些。

怀揣着这种想法,少年朝着村落边缘和车辙延伸的方向走去。

“我说,那边的先生们?”

没有人回应胡浩博的问题——哪怕他是站在距离几名商人也就数米远的地方,举起手边打招呼边说的。

当然,这种事情太正常了:毕竟他说的是英语,而好巧不巧穿越到会说现代英语的国度这件事情,几率并不高。

“嗯......那个,呃,先生们?”

在尝试了用德语再问候一遍之后,终于有人转过头来了。

幸好自己还会点其他语言——胡浩博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他从小就随着父母在欧洲各国之间搬迁,直到初二才从欧洲回到中国,所以他除了英语之外,还会一点其他的欧洲语言,比如德语和希腊语;而到了今天,英语也自然而然是他除了历史和地理之外,仅有的能及格的科目了。

“小伙子,你这......”

转过头来的中年棕发男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胡浩博,不禁皱起了眉头。

“你这身衣服......是有多久没洗了?”

*

废话。

胡浩博心中暗骂了一句。

如果不是要把这身一看就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衣服伪装起来,他才不会把这身衣服脱下来之后扔到河滩上滚两圈,然后再等它晒干了之后才到这里来问路——这身衣服可是前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作为生日礼物卖给他的,怎么说也得三四百块钱呢。

“不瞒您说,我是避难过来的,您看我的样子也不像欧洲人吧?”

“嚯......”

胡浩博编起谎话来面不改色心不跳,倒是让对方打量起他来了。

“确实,小伙子,你这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遥远的东方,穿过波斯人和印度人的土地来的。”

“哈......波斯、印度......”

显然,在他面前的商人犹豫起来了——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顶多是从书本里见过这些地方,甚至很多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如果这个时代《马可波罗游记》已经写成了的话,和他们直接说自己是中国人倒有可能能理解,问题是自己也没法确定到底是什么时代。

......而且,《马可波罗游记》里的描述也太离谱了。

“实际上,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名叫‘中华’的帝国边境上的伯爵,我本来也不是经商的人......只是在一次反对皇帝的叛乱中,我的父亲和母亲都被皇帝逮捕处决了,我虽然逃过一劫但也被通缉,只好一路向西逃亡。”

一边编着故事,胡浩博还一边装作黯然失色的样子,时不时还偷偷瞟两眼面前的那群商人——当然,他心里想的其实是“这群黑暗时代的欧洲人居然这么好骗”就是了;毕竟他爸爸其实是在银行工作,妈妈是家庭主妇,和什么伯爵可是一点关系没有。

“幸亏在逃到波斯和叙利亚那边的时候,有一位高尚的基督徒为我提供了援助,我才得以死里逃生。经过几年的经商,我终于积攒下来了一笔本钱,但这次返回欧洲的时候,我的船队遭遇了海难,我也不知道到了哪里......反正最后到了这里。所以抱歉问您一下,请问这里是哪里啊?”

“啊?你要是遭了海难,然后从陆上过来的,那这也太远了......这里是特兰西瓦尼亚啊。”

......特。

特兰西瓦尼亚。

虽然现在特兰西瓦尼亚(21世纪)是名叫罗马尼亚的国家的一部分,不过在中世纪的时候可没有罗马尼亚这个国家——现代认为的罗马尼亚在那个时代被分为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三个部分,而在1918年一战结束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特兰西瓦尼亚都是作为匈牙利的一部分而存在,还有一百余年是作为奥斯曼土耳其的附属国。

至于这里的位置吗......那是一点也不靠海。

不如说,如果从亚得里亚海拉一条线到黑海,那这里应该是正中间,哪一边的海洋似乎都在千里之外。

“本来我是想先前往贝尔格莱德修整的,但是跟随的车队在路上遭遇到了盗贼的劫掠,我差一点没能逃脱——之后我就一直向东跑,没想到现在已经到了喀尔巴阡山脉边上了啊......”

“原来是想去贝尔格莱德吗,那幸好你没去啊。”

少年身边另一位橙红色头发,看起来像是来自西欧或者北欧的商人发话了。

“上个月奥斯曼人又去劫掠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之间的那片地方的乡村了——据说他们还抓走了不少人去当奴隶,如果是真的,那可就倒霉透了。”

“奥斯曼?”

“对啊,就是那群天杀的突厥人。”

面对胡浩博的询问,橙发商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原来他们还有点节制——但自从前年,那座名叫君士坦丁堡的城市陷落之后,他们就真的没有后顾之忧,开始肆无忌惮了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巴尔干的救赎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