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1章 王近山:流泪的“疯子”将军(3)

作品: 开国战将 |作者:吴东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08-31 14:5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要了解上甘岭战役,只需伸出两只臂膀,抱成一个左高右低的圆圈就行。你自己就是五圣山,左右两边的手臂是从五圣山通向上甘岭的山梁。左边延伸出去的拳头就是上甘岭主峰——597.9高地。右边伸出去的拳头是略低主峰的次峰537.7高地。它的南面由敌人据守着一个敌我双方都难以防守的青石山,人们称之为蛤蟆嘴,因为它活像一只张口望天的蛤蟆。假如上甘岭上的这两个高地被占领,敌人就可以直取五圣山。

五圣山位于金城、金化、平康这一三角地区的中央,地势险峻,海拔1061.7米,是中部地区最高峰。它西临平康平原,东扼由金化经金城通往通川至东海岸的公路,南距敌占之金化7公里,可以俯瞰其全纵深。我军控制五圣山不仅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能给敌人由金化通平康或金城的交通线以极大威胁。

如果说五圣山是我军防守的大门,上甘岭上的两个高地就是大门前两座桥头堡。上甘岭如果失守,五圣山的大门就会洞开,山后3公里的平川便无坚可守,我军就会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

1952年10月14日,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扭转败局,发起了“强大的金化攻势”。其计划为:首先攻占志愿军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进而夺取五圣山地区,改善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破坏志愿军正在整个战线上进行的战术反击作战,并借以试探志愿军防御的稳定性。他们还认为,突破中线后,东可接应从元山港登陆的部队,西可攻取平康,居高临下,乘胜推进,从而根本改变整个朝鲜战局。

“联合国军”把目标瞄准了上甘岭。开始他们并没有想到要大打。据“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回忆,他们想出其不意,夺取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这两个五圣山的支撑点,只要用两个营的兵力五天就可以达成目的。

10月12日,“联合国军”集中了300多门大炮、数百架飞机,连续实施了两天的火力突击。炮弹和炸弹像狂风暴雨一样倾泻,阵地上一人多深的交通沟被炸得无影无踪,坚硬的岩石变成了黑色的粉末。敌指挥官从望远镜里所见而得出的结论是:“上甘岭上不可能再有生物存在!”

这一突如其来的大动作,使时任3兵团司令员的王近山将军大吃一惊。满脸尘土的王近山从前沿观察回来后,立即召集了紧急作战会议。

这是一次极见王近山将军军事指挥才能的会议。

当时的态势严峻而紧张,将军做出的反应不但准确无误,而且迅速而果断。

首先王近山判断,敌夺我五圣山企图已很明显。他要求把作战指挥的重点放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这两个前沿要点上,坚定不移地将防御方向确定于上甘岭地区。

如何防御?王近山提出实行“添油战术”,即部队轮番上阵,量敌增兵,边补边打,边打边补。打退敌人几次冲锋后,视人员伤亡情况及时增补;一切战术手段不要形成规律。后来的实践证明,“添油战术”这一创造性战法,在上甘岭战役的特定条件下是完全正确和切实可行的。

“添油战术”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油”可添,王近山将军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估计,上甘岭这一仗将越打越大,将是一场持续的、大规模的残酷决战,因此每个部队都要少摆多囤,各级要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用在关键时刻。

上甘岭战斗一开始,王近山就电令12军34师100团、106团、35师103团集结待命,作为关键时候使用的战役预备队。

王近山将军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准备有较大的伤亡。每一个战士要准备当班长、排长,甚至还要准备当连长、营长。在上甘岭战斗过程中果然不出将军所料,先上去的战士仅十几天就当上了连长,因为伤亡太大,非他莫属。

由于我军的顽强抗击,上甘岭由局部战斗发展为战役规模的生死大战。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战场最小、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争。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双方陆续投入作战兵力共达10万人。

“联合国军”先后参加进去的部队有美第7师、美空降187团(欠一个营)和南朝鲜第2师、第9师共11个团及2个营,并补充新兵9000余人,另有18个炮兵营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6万余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投入作战的有第15军的第45师、第49师和第12军的第31师,以及第34师1个团,榴弹炮兵第2师、第71师,火箭炮第209团、第60军炮兵团、高射炮兵第605团和第6l团各一部,总兵力4万人。

双方伤亡总数为36000人。我军为11000余人,“联合国军”为25000余人,也就是说,在上甘岭上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9700人伤亡。

任何浓墨重彩都无法再现当年上甘岭上惊心动魄的战争奇观。阵地上树桩累累,弹片削断了所有树杆。巨石被炸成了灰,脚下松软,一脚下去,就像陷进积雪中,拔出来很吃力。进攻,后退;冲锋,再冲锋;反击,再反击;尸体如山丘,鲜血如溪水。王万成(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拉响爆破筒,黄继光用胸膛堵枪口……

笔者曾到参加过上甘岭战斗的某空降师(原15军部队)采访,在军史陈列室里见到一段可以作为上甘岭战役见证的树身。这段不到1米高的焦黑树身上弹洞密密麻麻,如同蜂巢,有人数过上面竟嵌着158块弹片。部队回国时,士兵们无意中把它搬到车上当凳子坐,结果为我们保存了一段血与火的历史见证。

每次战争总有风云变幻。为将者无论怎样筹划,一到交锋,总免不了千变万化,与制订的计划也就互有出入。上甘岭战役中间常常有一段混乱过程,尤其是双方都占住了高地,也就等于双方都没有占住。这时的部署、计划全打乱了,但王近山将军的“添油战术”始终是志愿军每个阵地上作战的主导战术、核心战术、灵魂战术。在敌大炮和飞机轰炸下,美李军总以为志愿军完了,然而一冲上阵地,志愿军战士又冒出来了。

这里有一段小插曲。

一次,王近山将军到前沿视察,见某部某连长正巧从上甘岭下来,准备带部队“添油”。

王近山将军严肃地问:“怎么不叫通讯员来带部队?”

连长回答:“通讯员牺牲了。”

将军又问:“其他人呢?”

连长哽咽了:“全连只剩下我一个了。”

“你们营还有多少人?”

“不到三分之一。”

王近山将军挥挥手:“去吧,去吧。”

当连长要带增援部队出发时,将军突然对参谋说:“叫连长留下,派其他人带队。”将军喃喃自语:“这个连就这么一个种了,就这么一个种了!”

参谋看到,他流泪了。

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这次战役使用兵力、火力之密集,反复争夺之频繁,战斗之残酷、激烈,为世界战争史所罕见。我15军、12军等部队以11000人伤亡的代价顽强抗击敌军营以上兵力的冲击25次、营以下兵力的冲击650余次,歼灭敌人25000人,击落、击伤敌飞机270余架,击毁击伤大口径火炮61门、坦克14辆;同时,我军进行了数十次反击,最终守住了阵地,使“联合国军”不能前进一步。

美国舆论一片哀叹:

“金化攻势已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联合国军事资源要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攻势所吞食的更多。”

“美军的伤亡率达一年来的最高点。”

“这次作战是战争最血腥的和时间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联合国军’蒙受到重大损失。”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说得更加明确:“金化攻势已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此后,美军在朝鲜再也没有发动大的攻势。

王近山将军一生中指挥的最后一次战斗,就是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

以后这位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战将不但告别了他的军事生涯,也告别了他的政治生涯。

打江山时所掩盖的问题在坐江山时暴露出来了。打江山的人不一定就能坐江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开国战将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