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05章 劝降

作品: 农女为后 |作者:鹊上心头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10-14 17:19|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敌人都打到家门前, 没有任何时间再给他们犹豫了。

吴正脸色沉得就像暴风雨前夕的天, 他立即凶狠命令道:“赵真、孙大明, 你们二人若不即刻出兵,便以军法处置, 我毕竟还是将军,这业康军还轮不到李束当家作主!”

那两位被点名的百夫长不约而同皱起眉头, 他们对视一眼, 虽然对吴正没有多少忠诚与信服, 却也心知无法反抗他。

李束低下头, 嗤笑一声, 轻声嘀咕一句:“胆小鬼。”

吴正被他气的不轻, 却也不能拿他怎么办,只好咬牙切齿说道:“李百夫长若是不愿意为国尽忠,我这小庙实在供不了你这尊大佛,不如一拍两散。”

李束既然跟来, 就不能轻易离开,他冲吴正翻了个白眼, 转身紧跟着两位百夫长身后匆匆离去。

不多时, 孙大明和赵真就领着手下士兵出军了。

吴正听着他们整齐的口号声, 不由松了口气, 然而便是松懈也只是暂时的, 此刻的出兵并不能令所有人放心。

这两百步兵出兵容易, 想让他们凯旋而归却难了。如果荣桀一直驻扎在这里不走, 业康军就要派出去一队又一队的人, 最后无人可派,便只能轮到吴正自己亲自上战场。

战场上不论生死,只看输赢,如果不能赢得胜利,就要永远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成功把手下逼出去迎敌的吴正心里没有畅快多少,他焦急的在大殿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叨个没完。

除了那几个心腹,剩下的几位百夫长不是持中立态度,就是已经偏向李束那边,他们安安静静站在角落里,假装自己不存在。

吴正也懒得同他们废话,反正他们就是再不情愿也不敢违抗军令,如果孙、赵二人抵抗不住,这些人还有用处,他也舍不得把他们都赶走。

就在大帐里焦急等待之时,两位百夫长已经行军至前线阵前。

荣桀的骑兵只来了不到五百人,可骑在马上的阵势却仿佛千军万马,老远就能看见他们身上滔天气势。

两名百夫长身后只跟着两百步兵,在一个个高大威武的骑兵面前,显得渺小又脆弱。

业康本就偏于南方,人们的体格也比溪岭要瘦弱一些。两相一对比,就好似小孩见了大人,刚一碰面气势就差了一大截,看着确实是没有任何赢面的。

虽说是不情愿被逼过来的,可临阵投降的事却不是将士所为,两位百夫长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破釜沉舟的勇气。

孙大明吩咐身边的号兵吹响号角,激昂的节奏一下子随风飘开,钻进每个人的耳中,那是迎战的号角声。

下一刻,两军气势汹汹冲至中心战场,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便厮杀起来。

百夫长们也身先士卒,同战士们拼杀在一起,瞧着仿佛不怕死一般。

这一日荣桀倒是没有亲临阵前,他甚至没把全部骑兵都派出来,只点了四队骑兵,叫他们跟随自己过来迎战。

这是他对自己士兵的信任,他坚信他们不会输给业康这些毫无经验的新兵。

战事看上去惨烈,可约莫一刻钟的功夫,百夫长们却觉出些不同寻常来。

荣桀的骑兵们并没有向他们猛攻,忙活半天双方竟无一伤亡,本该单方面碾压的战事也成了拉锯战,怎么瞧怎么奇怪。

百夫长们突然回忆起李束对他们说过的话,脑子里瞬间就有些乱了。

看荣桀的态度,确实不像是要对他们赶尽杀绝的样子,否则就他们这区区两百新兵蛋子,半个时辰便会被荣桀的大军杀得片甲不留,他们根本没必要手下留情。

荣桀见两人动作越来越慢,似乎已经反应过来,便动身策马上前。

随着他的动作,两边的骑兵纷纷收起武器后退,而业康的步兵们也仿佛中了蛊,他们茫然的看着荣桀前进的身影,不约而同放下武器,呆呆立在原地。

两位百夫长并肩而立,他们望着渐渐走近的身影,一时间思绪万千。

孙大明沉声问道:“越王这是何意?”

荣桀朗声大笑,冲他点了点头:“两位都是明白人,我也不多说废话。我希望业康归顺于我,又不想伤及业康军民性命,只能兵行险招。你们吴将军不肯归降,非要叫手下士兵上战场,我们也只尽防守之能,绝不滥杀无辜。”

业康士兵们不由心头一震,不约而同把这位越王殿下同吴正做了对比。

为将者,以杀止战,也以仁止战。荣桀两点都能做到,而吴正却两点全无,他实在也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将领。

荣桀继续说道:“业康军如今是什么情况,你们比我心里更有数。便是这场战我不主动打,围在这十天半月不走,你们那位吴将军也是挨不住的。但我知道诸位将士们都是热血男儿,你们从军行伍,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便是如今遇到我们这帮差距悬殊的敌人,你们却也无一人退缩,这份勇敢实在令本王敬佩。”

被他这么一夸,业康的将士们便都有些不好意思。荣桀一番话说得浅显易懂,也没什么大道理,却叫每一个人都听到心里去。

他们本就对吴正的军令不满,这会儿竟然能峰回路转,劫后余生,依稀保住了自己的一条贱命,实在也很不容易。

士兵们目光追随着荣桀,认真听他说下去。

荣桀是一贯会说话的,三言两语就能把敌人的心笼络住,士兵们不由想,以后若能跟着这样一位国主,也算是他们人之大幸。

瞧瞧现在业康军惨成什么样子?实在是主帅太无能,这一对比立即高下立见。

荣桀见忽悠的差不多了,最终下了一剂猛药,他叹口气说道:“得知衡原被我攻下,你们业康的陆大人就连发了三封陈情信。他言说业康兵力不足,朝廷里政务混乱,新政旧政杂乱不堪,文臣武将相互倾轧,百姓们的生活没有改善分毫,反而同前陈一样穷困潦倒。可陆大人却有心无力,手中无兵无权,只想为业康寻一明主,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

他说到这儿,故意顿了顿,随即挺直胸膛,声音越发嘹亮:“我荣桀不好自称明主,却也能拍着胸脯向你们保证,他日业康归入越国,百姓的生活一定比现在更好。将来若有机会,本王还想请你们去溪岭看,你们便会知道平安喜乐是什么样子。”

越国朝廷有这么多荣桀心腹盯着,虽不好自夸业明政清,却也是一片欣欣向荣。

“越国之中,百姓皆有地种、有衣穿、有学上、有书读。他们人人安居乐业,虽不说各个幸福美满,却也再不会担忧家中至亲被抓去从军,最后落得个死不见尸的下场。我越国的士兵皆是自愿参军,军功越多,升得就越快。我身边这几位百夫长,以前不过是草头兵,也不过就一年的光景,他们就能走到这里,站在我身边。”

荣桀发自肺腑的一席话,说得业康士兵心动不已,仿佛美好生活就在眼前一样,仿佛他们没日没夜战场上拼杀突然有了意义,起码有军功便能步步高升,不会因为同将领关系不好而停滞不前,一辈子没什么指望。

荣桀见他们接二连三地动摇,不由笑着问道:“咱们刚才已经交手过,你们既不是投降,也不是认输,只是阵前落败成为俘虏而已。”

“本王问一句,你们是否愿意从此归顺越国?为守护越国百姓而努力奋斗?”

这两位百夫长也算是猛将,心中也有些坚持,便是在吴正荒谬的军令之下,他们两人依旧带着士兵上了战场,就连他们手下的士兵也没有孬种,明知道这是个死局,却也没有一人退缩胆怯。

所以荣桀决口不提让他们归降,只说是战前败落,这样和平结束战事最是正常不过。

荣桀把话说完,没有催促他们,自己则转身退回大越阵营,安静等在那。

越国的骑兵们也纷纷下了马,站在自己的战马旁边安抚它们。

两位百夫长心中自是百感千回,他们知道自己早就动了心,可最后要迈出那一步却并不简单。

孙大明回头看了一眼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士兵们,见他们面露渴望,欲言又止,终于叹了口气。

两人对视一眼,便一起同荣桀下跪行礼:“从今日起,臣定当竭力为王上尽忠。”

荣桀笑笑,亲自上前扶起二人:“两位爱卿不必多礼,先去大营休息一番,在做其他安排。”

孙赵二人这边有去无回,不过一个时辰就“全军覆没”,吴正心里着急,面上却也还端的住,他接二连三派出除了心腹以外的几位百夫长,皆在午歇之前落败,竟一人都没归来。

如今整个业康军营里就剩四百多士兵了,除去直属他的三百亲兵,就是李束的前锋营,吴正听着不远处休战的号角,不由沉下脸来对心腹说道:“去把李束叫来。”

心腹苦着一张脸,犹豫半天,还是想劝一句:“李家那边……可如何交代?”

吴正冷笑道:“等你我都死了,还管怎么跟李家交代?”

心腹被他噎了一句,心里头不太高兴,却也知道他说得是实情,便只好磨磨唧唧蹭到李束营帐外,小声说:“李百夫长,准备准备,午歇过后,就该你们上前线了。”

李束冷冷看着他,却意味不明地笑了:“终于轮到我了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女为后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