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95章 新朝

作品: 农女为后 |作者:鹊上心头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10-14 17:19|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这一年忙忙碌碌, 他们先后领兵溪岭、云州、川西以及宁河四省, 随着各省统一政令结束,元月里朝廷便也歇了朝, 荣桀给朝臣们放了假, 准许文武百官沐休至上元节, 正月十六才开大朝。

大家辛苦一年, 好不容易有机会休息, 自然乐得轻松自在,便纷纷窝在家里,无人再来王府打扰越王夫妻二人。

荣桀并不喜大兴土木, 他拒了朝臣上折新立王府的提案, 依旧住在未曾修缮的布政使司里,当然,这里已经改名为越王府, 不再被称为府衙。

王府前后各加一队亲卫,每日轮值守护,若无诏令,谁都无法随意进出王府后宅。

上元节这一日, 已改名为勤政殿的大堂, 大清早就摆了十来种元宵,若是朝臣想讨个喜气, 可早早过来吃一碗, 也好保新一年团团圆圆。

这一日颜青画醒的很早, 她同荣桀洗漱完毕就去前厅用早膳, 他们夫妻二人的早膳也是元宵,馅料比去年的更足,味道也更细腻一些。

颜青画只简单吃了几个,便同荣桀笑道:“我记得去岁此时,我们也是在这吃的元宵,这一年可过得真快。”

是啊,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时光流逝的速度飞快,仿佛一眨眼的功夫,新的一年便又到来。

荣桀见她吃得开心,不由也笑:“一会儿用完早膳,我们再去小祠堂拜一拜吧。”

去岁这个时候他们两人就去了小祠堂,今年也依旧如此。

便是改元立国,自立为王,荣桀这个人也依旧没怎么变,他还是那个颜青画熟悉的他。

小祠堂依旧还是那样安安静静的样子,去岁时刚刚修葺过,今年荣桀便未让重修,他们父母本就不是奢华之人,想必也不会欢喜。

只是新立的礼部尚书曾经上过折子,言说:新朝已立,四海清平,王上应当修太庙祭祖,以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然而如今局势不稳,荣桀也并不喜这般兴师动众,回家同颜青画商量过后,便一致同意压下这份折子,一切照旧即可。

西北的慕容鲜卑虎视眈眈,东北的陈国依旧以□□大国自居,衡原的盛天教还在耀武扬威,而业康内里却蠢蠢欲动。这还不是最好的时候,想必便是他们不祭祖,祖宗也不会怪罪他们。

因此,这个小小的祠堂便保留下来,成了他们夫妻二人平日里告慰先祖之地。

今日他们依旧一人端了一碗元宵,端端正正摆放到案桌前。等两个人行了礼上过香,这才退了出来。

上元过后,次日便要早朝。

这是越国立国之后,头一次的大朝,从上到下都很重视。

李素芳提前几日便忙碌起来,领着下人把勤政殿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便是雕花门扉的边角也都擦了,保证一丁点灰尘都无。

为了让大殿里气派一些,李素芳早早就安排定制香炉宫灯,也按荣桀夫妻二人的喜好雕好御座。雕刻御座的木匠手艺精湛,眼光独到,到底也没让荣桀挑出什么毛病来。

颜青画的凤椅跟御座是一对的,摆在一起看起来很是般配。

正月十六这日清晨,天气清和,阳光灿灿,即便是隆冬时节,大太阳底下也不叫人觉得寒冷。

朝臣们早早便等在御华门外,只等传召进入勤政殿中。

辰时初刻,一名内侍从内院缓步而出,朗声说道:“进殿。”

随着他声音落下,百官便轻手轻脚进了内殿。

所幸他们越国朝臣并不算多,衙门各部也不算冗沉,便是府衙大堂所改的勤政殿,也不显得拥挤。

一刻之后,内侍扬声道:“殿下到,跪拜。”

只听坚实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应当是荣桀进了大殿。

大臣们纷纷跪下,垂眸沉默不语,不过片刻功夫,朝臣们就听主位上悉悉索索的动静,应当是人已经坐下了。

下一刻,他们就听到荣桀浑厚有力的嗓音:“免礼平身。”

朝臣们这才依次起身,安静立于殿上。

有那好事的大臣悄悄往主位张望,入眼却是两个玄色身影。

颜青画穿着一身玄色飞凤朝服,头戴五凤冠,端端正正坐在荣桀身侧。她那凤椅不过就歪了两寸,可以算得上是同荣桀并驾齐驱了。

朝臣们心里直犯嘀咕,然而在荣桀冷冷的目光中,却无一人敢当堂发问。

在场朝臣大多都是同荣桀和颜青画一路走来,自是知颜青画身份贵重,这位越王妃能文能武,在军民之中也极有威信。

便是今日没有荣桀压阵,想来也无人敢说颜青画半句不是。

荣桀见他们老老实实站在堂下,无一人敢出言反对,不由同颜青画相视一笑。

荣桀便朗声说道:“今日是我越国新立后的第一次大朝,诸位爱卿都是肱骨之臣,是我荣桀的左膀右臂。还望以后大人们勤勉为公,夙兴夜寐,让越国立于不败之地,让百姓再不受颠沛流离之苦。”

荣桀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听在各个臣子耳中,却雷声滚滚,激得他们更是心生沉浮。

大朝一直开了将近半个时辰才结束,直到休朝之后百官退下,荣桀才松了口气。

刚刚下面站着那么多人,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夫妻两个只好一直绷着身体,挺直腰背,生怕叫人看出一点错处。

等休朝后回了家中,荣桀才懒懒躺到床上:“这半个时辰,可比我练一整天兵都累。”

颜青画拍了拍他的腰,叫他赶紧起身,边笑边帮他换下朝服。

他们两人的这一身朝服是特地赶制出来的,皆是沉重的玄色,料子扎实绣工细密,穿在身上又硬又重,十分累人。

“咱们只是不习惯而已,等你真的把自己当成越王,就不会觉得拘束了。如今整个越国都是你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臣们的想法又有什么好顾忌的呢?我说的是也不是?”颜青画轻声细语说道。

荣桀点了点头,等这身朝服换下来,他才松了口气,浑身都舒坦了。

“你说的在理,还是福妹清醒。”

成了一国之主之后,除了规矩多一些,担子重了些,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颜青画终于习惯了略有些沉重华丽的头面,荣桀也终于不再对广袖长衫斤斤计较,当他们的目光望向远方,这些微小的小别扭便会忽略不计,不值得丁点关注。

一晃便到了二月初,琅琊府落了这个冬日最后一场大雪,洋洋洒洒的雪落了一天一夜,染白了素净的城。

琅琊府自是早就做好了雪灾防务,各部的官员们也没缩在家中,领着下属扫雪除冰。

因为朝廷早早就做了应对,是以琅琊府的百姓们并不惧怕雪灾,孩童们欢天喜地的堆雪球,大人们也不怕冷,三三两两穿着斗篷跑出家门,抱着手炉赏雪。

只是没想到,相距不远的汉阳关,同样落了一场大雪。与琅琊府不同,溧水的百姓们却遭了大难。

连和那接连有消息回传,暗探禀报溧水可能近期就要断粮,一旦送粮军的路断了,边关军粮跟不上,便要天下大乱。

连和连夜进王府,请内侍通传王上。

此时荣桀和颜青画正在吃热锅子,热腾腾的铜锅子里,是鲜嫩的羊肉和菌子萝卜。

颜青画口味清淡,却也因冬日天冷,对这热锅子情有独钟,冬天吃出一身汗,最是舒服。

因连和匆匆而来,这一顿饭便也没彻底用完,颜青画就叫小厨房备几个芝麻脆饼,叫人把锅子都撤下去。

夫妻赶到大堂,等二人都坐下,连和才禀报道:“王上,溧水大雪,境内多条道路都断了,不仅军粮运送不进去,可能附近各县的百姓都要跟着闹事。据信报所言,国朝至今未发赈灾银,也没有派朝臣特地督办赈灾事宜。”

百姓们这一吃不上饭,冻得无法生活,哪里还会管朝廷如何,再耗下去,冲进兵营抢粮食也是有的。

荣桀皱起眉头:“陈国并未管此事?”

连和摇了摇头:“何止未管雪灾,便是边关军备也隔三差五就会断。”

既然如此,陈国的国库应当实在是撑不住了,估计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荣桀起身,在屋里反复踱步,他沉声道:“我们现在出兵讨伐鲜卑,其实并无太大胜算。”

他此话一出,颜青画与连和皆是一惊,不约而对视一眼。

颜青画说道:“从去岁起,陈国陆续撤兵,已有近万士兵被撤离前线。他们大多退回中都,想必是皇家为自保特地所为。”

“若是我们离琅琊去打鲜卑,陈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他日我们后方空虚,肯定要出祸端。”

从去岁平定云州后,荣桀便在一直招兵买马,时至今日,整个四省驻军近万人,他也依旧不觉心安。

除琅琊府有驻军三千,其余三省都是两千,若是时间充足,百姓修生养息,他手里的兵只会越来越多。

可时间不等人,鲜卑已经是压在他们上头的一块巨石,陈国不愿再对抗鲜卑,下一个抗击外敌的就会是他们。

荣桀叹了口气,又坐回椅子上:“阿和,你一会儿回兵营,务必先寻阿鸣和阿强,同他们说近期还要再行征兵,务必把咱们的骑兵扩至三千人,也要同两位相国知会一声,马匹和粮草也要早早打点,最近恐怕又要出征了。”

连和领命而去,剩下荣桀和颜青画沉默地坐在那儿,谁都没有心思再去用膳了。

许久之后,颜青画才说:“汉阳关还未破,如今正是天气寒冷,落雪后的地上都结了冰,马儿不好奔跑,近期内鲜卑应当能安稳一段时间。”

荣桀点了点头,却话锋一转:“如此看来,衡原此行要提上日程了,需尽早出兵为妙。”

身后不太平,他们可不敢去迎战鲜卑,趁着汉阳关未破,早日平定衡原和业康才是正途。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沉沉暮色。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女为后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