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62章 .番外 八

作品: 七十年代女军医 |作者:远芳古道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9-25 14:1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作者也很无奈,请支持正版,让我更爱你,才有动力更新。  三动头就在三河村村西过去两里地,三动头是一座矮土山,听说几年千前三动头是没有山的,离这几十里地有一座高山,有一天神仙打架,把那边的三个山头给劈了下来,其中一座就落在三河村旁边。因为当年那个故事,所以把这小土山称为三动头。

当然,这只是传说,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不可能只是单单把山劈了那么简单。不过这个传说一直在,大家也就当听个乐子,谁还会去在乎真假。

三动头这座小土山,别的没有,就植被茂盛,听说还有人在那边挖到过人参,真不愧是被神仙劈下来的神山。

苏晓她们去的只是山脚,那里的猪草割完一茬,又会很快就长满,所以三河村村民最爱去那边割猪草。

三动头连着生产队社员们的土地,苏晓他们过去的时候,自然被劳作的社员看在眼里。

“看,那不是苏队长家闺女的兰子吗?”

在地里干活的,可不只有本村村民,还有来这里插队的知青。

知青点住的是以前荒废下来的土屋,离苏晓她们家远,所以平时也不常看到。

知青们长得白白净净,又有一身的书卷味儿,哪怕都穿着和村民一样的衣服,但还是有区别,所以引得姑娘们看向他们的目光也是不一样。

不过,苏晓却不爱去凑知青的热闹,也不像村上那些大姑娘喜欢白白净净的知青。她从来都是喜欢直爽汉子,威武有力,充满男子汉气概,就像她二哥这样的。

也因此,她在部队里认识的童刚,她前世的丈夫。

如今重生回来,更是对村子里的小伙还有那些知青,没半点想法,不是不合适,而是看不上。

“她可真漂亮。”有人说。

“是啊,那气质都不像是农村姑娘,说她是城里姑娘都有人信。”

“可不是,盛雪是我们这的一朵花了吧?跟她比,也就那样。”

……

知青点议论纷纷,大家也都是过个嘴瘾,却没人把这当回事,但是知青中却有一人动了心思。如果把苏晓追到手,是不是能尽快回城里?

*

三河村,是个大村,村里其实有三大姓,分别是苏、赵、王三姓,外加一些早年逃难过来落户下来的杂姓,所以才叫三河村。

因为村子大,下放到三河村的知青,也比其他村子要多得多。知青多了,是非也多,这些知青围在一起,今天说东家的姑娘哪个漂亮,明天说西家的哪个小伙最优秀,说起八卦和段子来,可是一点也不比村民们含蓄,可都狠着呢。

这不,这次看到苏晓和赵雪儿出现在三动头,就开始嘴里没个把门,甚至还带些颜色。

知青的那些话,随着轻风,隐隐传入两人的耳中,苏晓完全不当一回事,更别说那对话只听了个七成。

赵雪儿不作声,似乎那些话并不从她耳边过,只是黯淡下来的眼神出卖了她此时的心情。

苏晓手上的动作并不迟缓,这是苏晓重生回来后的头一次割猪草,一开始并不熟练,毕竟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接触过农活,有些生疏再所难免。

赵雪儿抬眼看了苏晓一眼,心想等自己割完这些猪草就去帮她,可是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手下的动作更加快速起来,只想着快点把手上的活做完。

“需要我帮忙吗?”就在苏晓跟猪草奋斗的时候,耳边传来一个声音。

苏晓没注意,倒是旁边的赵雪儿听到了声音,望过去,却见一个男人正站在苏晓面前,身上穿着蓝布劳动衣,最普通的衣服却被他穿出了衣架子的感觉,她认得他,是知青点的黄伟。

知青点就十来个知青,男多女少,而男知青中比较出色的也就那几个。早上跟着运粮车出发的何利民是一个,那么眼前这个黄伟也算一个。

知青点的男知青,一向就是村子里那些未婚姑娘们爱慕的对象,而这黄伟,喜欢他的姑娘足可排成一个篮球队。

赵雪儿张了张嘴,想要提醒苏晓,却被黄伟瞪过来的眼神制止,吓得一哆嗦,最后还是没有出声提醒苏晓。

苏晓从生疏到熟悉,只花了没多少时间。毕竟在以前就干过农活,只是因为当了兵之后就鲜少再干农活,她那拿惯了手术刀的手,重新再拿起镰刀,自然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当适应过来之后,自然也就熟练了起来。

黄伟静静地看着苏晓的动作,越看越觉得她的动作很美,带有一种自然的韵味,让他心里一动。或许,跟她结婚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需要我帮忙吗?”黄伟再次喊了一声,声音也不免大了许多。

苏晓这才看到站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微微皱了皱眉头,很快就松开了。

这个黄伟,她还真认识。

之所以认识他,是因为他在前世就追过她,热情如火,用他那浪漫的举动试图打动她的心。后来在她被瘦猴头纠缠上之后,他就又跟赵雪儿好上了。

好到什么程度不清楚,不过直到她去当兵,也没听说他跟赵雪儿最终结出果实,而她知道的是,赵雪儿后来嫁到了镇上,丈夫家里条件很不错。

如今再看到他出现在自己面前,苏晓没有觉得有多开心,反倒觉得麻烦。

将他和童刚一对比,那就是天与地的差别。

一想起童刚来,苏晓有些蹙眉。

只不过想到他的英年早逝,又让她揪了心:还是得想办法将他救回来。

“不用,谢谢。”苏晓婉拒了他的帮忙。

黄伟却并不放弃:“你们姑娘家皮肤嫩,这猪草虽然不硬,但是镰刀握久了会伤了手,还让我帮你们吧。”

“真不用。”苏晓的声音冷了下来。

黄伟有些尴尬,站在那里没有离开,咬了咬牙,又走了过去。

苏晓有些烦躁,这个黄伟显然并不想放弃,又像前世一样打算追她,可是她不想给他这个机会。只是赵雪儿却不想这么早离场,显然有她的打算,这让苏晓有些无奈,但是她真的想离开。

“我要走了,你走不走?”此时,苏晓已经背起了篓子,随口问了赵雪儿一句。

赵雪儿抬头看了一下天色,回应:“我再割会。”

黄伟想跟过去,但转念又一想,觉得这样不行,倒也没有马上就跟上去。

想了下,他反倒走向了赵雪儿,“赵同志……”

苏晓并不知道黄伟的这些心思,一见他没有跟过来,倒是松了一口气,加快了回家的步伐,路上不敢耽搁。

回到家后,父母还没有回来,她将篓子里的猪草摆了出来。虽然时间有限,并没有装满整个篓子,倒也装了半满。家里的猪还小,一天也吃不完那么多,她打算着明天再去三动头割些猪草。有了今天的打底,明天的速度应该会快许多。她心里想。

她倒是没有把猪草就随便扔在地上,而是将草放到了大闸刀旁边,手起刀落,开始绞起了猪草。

把这些活干完,父母回家就不用再忙这些。他们在队上干活也累,回家就应该多休息,这些活也并不重,她一个人足够忙活。

绞完猪草,她抬头望了一眼天际,觉得差不多父母该回来了,就去了厨房淘米下锅,又做了几个菜。

前世她虽然一直忙着医院的事,但是后来她把母亲接回身边,拿惯了手术刀的双手也开始为了母亲洗手作羹汤。

苏母那会因为苏父的离开,打击太大,又被瘦猴头.斗过,所以过早地就得了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她照顾。

正做着菜,院子外传来一阵响动,并伴有说话声。她听得清楚,这是父母回来了。

父母做了一天活,肯定累坏了,她得做些好吃的,犒劳犒劳他们。

苏母再累,也拖着疲惫的身子进了厨房,正打算做饭,却看到苏晓正窝在厨房里,她愣了下:“兰子?”

苏晓从油烟中回头望了一眼,“妈,你去洗把脸,还有一个菜,马上就好了。”

苏母有些发愣,她没有想到双手不沾阳春水的女儿,竟然会做饭?这一愣,连苏父进来都不知道,他推了一下她:“怎么了?杵在这里?饭好了吗?”

苏母抬手指了指正在厨房忙活的苏晓,对苏父道:“老苏,我是不是在做梦?兰子这是在做饭?”

苏父这一看,乐了,跑过去看着苏晓炒完最后一个菜,赞叹:“兰子,这都是你做的?”

“爸,你尝尝我的手艺,跟妈比怎样?”苏晓拿筷子夹了菜,递到苏父嘴边。

苏父尝了一口,连连点头:“真是绝了,没想到我女儿的手艺这么好,还有这么好的天赋,第一次做饭竟然堪比大厨水平。”

被苏父这么一夸,苏晓可高兴坏了,又把苏母也拉到餐桌边,给他们盛了饭,给苏母也夹了菜。

“妈,你也尝尝,我这手艺怎样?”脸上笑盈盈,眼睛晶亮晶亮这,分明是求表扬的表情。

苏母也学着苏父那样尝了一口,本来打算着就是再难吃也要夸夸自己的女儿,没想到菜一入口,竟是美味到极点,她连说三个“好”字。

苏晓脸上笑得跟朵花似的,正要说开饭,却突然被隔壁传来的一阵吵闹声打断。

那是从赵家传出来,先是吵闹,再接着是打骂声,还有一阵哭声。

她重生回来已经有几天,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接受事实,到现在的欣喜与壮志满怀。

前一世,她累倒在手术台上,再睁眼,她已经回到了十六岁那年。

这一年,是1976年初,十年动荡运动还没有真正结束,红卫兵、造反派还非常猖狂。这一年,那件事情还没有出,父亲也没有因为那件事而被活活折磨死,所有的一切都还来得及。她发誓,既然回来了,这一世就不能再眼睁睁地让那件事情发生。

苏晓的家庭,在当时其实还不错。她的父亲早在解放前就参加了队伍,当年抗美援朝之后从部队中退下来,回到村子后当了生产队长。她的母亲是村妇女主任,在村子里威望也很高。三个哥哥,大哥是知识分子,早年去省城上了大学,但后来因为十年动荡,下放到了农场当了知青,至今也没有回来。二哥是早在三年前去了部队,现在提了干,干得很不错。三哥有了工农兵学员的名额,进了清大学习,可以说前途也不错。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件事,苏晓可以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

但是所有的一切,就在这一年的春天结束了。

因为十年浩劫的原因,学校已经很久没有开课了,学校里纠集了许多的红卫兵红小兵,在那边造老师的反,停课已经成为了常态。

苏晓也已经好久没有去学校了,一直在家里帮忙干活,偶尔会去大队里赚些工分,活也不多,也就是割割猪草或是鹅草之类的,有时候也会把家里攒了好久的鸡蛋或蔬菜等物去镇上卖。

镇里有工人,也需要这些吃食,不过卖的东西不多,而且还要上报过队里,否则一旦被查出来,会当资本主义的尾巴割。

投机倒把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好干的,一旦被落实,就会拉去批.斗。

那天家里好不容易攒下十几个鸡蛋,随着村里的卖粮车一起去县里的集市,一起过去的还有邻居的一个手帕交。

结果,在那天遇上了造反派在查资本主义尾巴,就这样被纠缠上了。那造反派的头,叫侯癞子,外号瘦猴头,早年是一个无业游民,后来十年浩劫开始,他就纠集了一帮人当了造反派的头。

当时,他就看上了苏晓。这种只有在戏文上才能看到的当场抢人的戏码,竟然在她身上上演。如果不是那时她跟着村上的卖粮队一起出来,说不定就真的遭了那人的毒手。

本来以为这事就此过去了,没想到几天之后瘦猴头竟然上门提亲了,让苏家把苏晓嫁过去。

苏父怎么可能答应,一个造反派的混混,凭什么娶他家如花似玉的闺女?但又惧怕于当时瘦猴头造反派头领的势力,不敢明着说拒绝,而是偷偷地托关系把苏晓送进了部队。

这件事情,以为就这样结束了。

但没想到这瘦猴头怀恨在心,竟然说了个由头,就把苏父批.斗了。

等到苏晓知道的时候,苏父已经被批.斗得不成人样,因为当年被打得狠,伤了内脏,在十年浩劫结束之后的第二年生病死。

可以说,这件事情给苏家造成了灭顶一般的灾难,苏晓也一直处在自责中。她学医,当时也是为了苏父,但是苏父最后还是没有救回来。

她该庆幸,自己重生回来的时机很凑巧,重生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否则又将可能延续上一辈子的痛苦。

如今重生回来,苏晓觉得,这是老天给她的一次机会,让她弥补的机会。如果再让她遇到这个瘦猴头,一定要想法除了这祸害,至少可以少让一些人受苦。

她可是听说了,上一世被他祸害过的人,可不止只有他们苏家一家。

“小声点,兰子还睡着。”正想着,外面传来父亲的声音。

母亲的声音又小了小,就怕声音过大,真的会把女儿吵醒一样。

苏晓想着心事,就再也躺不住,也起身穿衣下榻。

当她拉开房门出去的时候,苏父正在院子里绞着猪草,苏母却在厨房里忙活。

苏父抬头看了一眼:“兰子,怎么起了?不多睡会。”

兰子是她的小名,在入伍参军前,一直用的这个名字,后来她入了伍当了兵,就给自己起了个大名:苏晓。

“爸,今天我陪你们一起下地吧。”

队里也有不少是孩子可以做的活,比如去野外割猪草,或是去大队里做些轻松的活,也比如摘豆子或是其他的轻松活。

也就苏家,从来没有想过让苏晓下地赚工分,除了舍不得她干粗活之外,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想让苏晓接着上学。

苏父毕竟在部队呆过,对国家的形势其实分析过。在他们认为,自己的女儿以后是有大出息的。虽然现在学校停了课,但是他们自始自终认为,国家不可能永远就这样乱下去,不可能不让知识分子出头,所以他们也在等,等时机。而且前些天长子苏文斌曾经来过一封信,让他们他们别耽搁妹妹上学。

但是苏晓的想法却与他们不一样。

她自然知道,再过几个月十年浩劫就能结束,明年国家就能恢复高考。高考只要一恢复,那么就是他们这些学生的未来,但是她还是想进入部队。

她对部队有深厚的感情,当年她什么也没有的时候,是院长教会了她医术,还送她去了军校深造。甚至,还把苏父接去了他们医院,只是苏父当时病得太重,最后还是没有救回来。

但,她感恩。

部队对她有再造之恩,有授业之恩,直到她重生那一刻,她还是医院里的外科主任。

几十年如一日,都在重复着一个行业,已经把血和肉都注入到了这个行业中。

此时从头来过,自然也可以从新选择行业,比如参加高考,考入一个好的大学,但是她又能选择什么专业?最后只怕依然会选择医科大学,既然如此,不如还是回到当年的部队。她对那身绿军装,有着特殊不可割的感情。

“兰子,厨房里热着稀饭,你趁热吃了。下地干活的事,以后再说,记得把家里的猪喂了。”苏母说着,担起两个空箩筐,跟上了苏父的脚步。

苏晓张了张嘴,但最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出口。她去到厨房,果然见到里面热有一碗稀饭,还有一个水煮蛋,这显然是给自己加的餐。

她咬着鸡蛋,更在心里发了狠一样地,要改变前世的困境,不能再重蹈覆辙。

正吃着,门外传来一声喊声:“兰子,在吗?”

苏晓应了一声,跑出去一看,是她的手帕之交,隔壁赵大爷家的孙女赵雪儿。

赵雪儿提着一个竹篮子,上面盖了一层布,她见苏晓正在吃饭,就望了一眼,吃惊:“兰子,你爸妈对你可真好,还有鸡蛋呢?”

苏晓随口应了声:“我妈说我正在长身子,需要补补。”

赵雪儿说:“还是你爸妈好,不但给你读书,还变着花样给你补身子,哪像我,家里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苏晓看了她一眼,不作声。

赵雪儿前世虽然不像她一样后来当兵吃皇粮,但听说后来嫁给了镇上一户人家,日子过得很不错。

赵雪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是她精明,后来自己做生意,甚至还成了大企业家。还记得她重生之前还见过她,当时她正给一家企业剪彩,日子过得比她好。

现在的赵雪自然还没有后世的那么精明能干,还怯怯地,一直跟在她的身后,叫着她“兰子兰子”。

“兰子,吃快点,我们还要去集市卖鸡蛋呢,正好可以跟运粮队的车子一起出发。”

“集市”二字,在她心头炸开。

苏晓怔了下,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就不去集市了。”

这个尖叫声,自然也吵醒了其他宿舍的女兵,同样也引来了教官们的注意。很快,就传来了敲击门板的声音。

女兵们此时都穿着军用汗衫,教官们进来的时候,拿手电筒一照,就见到了一脸懵懂的女兵们,还有坐在上铺正用被子围着自己的黄小依。

童刚先是看了一圈女兵,把目光放到苏晓那,见她没事,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才又看向黄小依:“怎么回事?”

黄小依却没有说话,苏晓看着她,眼神微闪,她这是恐高症发作了?

倒是旁边的潘佳艺说:“教官,黄小依这样一惊一乍,还让不让人睡了?”

童刚眼神锐利地盯向黄小依:“说说,怎么回事?”

黄小依咬着嘴唇,“报告教官,我恐高。”

又是恐高!童刚眉心一凝,对一边的陈连长说:“去把何军医叫过来。”

苏晓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一愣,随之眼睛一亮。

会是何师姐吗?她在心里想,她所知道的这个何军医,全名叫何薇,可是她比较崇敬的师姐之一,也是老院长的得意门生,当年就是在旅团下面的野狼团服役,也是最早一批进入战地医院的军医。

何军医很快就来了,苏晓一看,果然真的是自己猜测的那个师姐。

何军医表情比较冷,背着一个医疗箱,她问:“这么晚了,把我叫过来做什么?”

“何军医,你给看看这个女兵,是不是真有恐高?”童刚倒也没有浪费时间,而是直接开门见山。

本来打算第二天让何军医对她进行检查,没想到这女兵的恐高这么厉害,连一晚上都呆不了。

“把她交给我吧,先别让她回上铺睡了。如果真有严重的恐高,那再住在上铺迟早会出问题。”

童刚心里一想,也觉得这事不能马虎,万一新兵在他手里出了问题,只怕无法向军区交待,就答应了下来。

何军医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解决。这一幕,让所有的女兵都把崇敬的目光望向何军医,觉得她那个样子好帅气。

再想到她们过完三个月新兵训练,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军医,又觉得壮志满酬。

再躺回去,女兵们再也睡不着,都在那叽叽喳喳地说着,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何军医。

苏晓也在心里激动不已,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何师姐,前世她上战地医院的时候,就是何军医带的她,对这个师姐她有感激之情。

听说何军医还是干部子女,家里是地方上的大鳄。

不只苏晓兴奋,女兵宿舍里的这些小女兵,个个都在谈论着何军医,这一谈论,就睡不着了。

“何军医真帅气,以后我们也会成为何军医一样的人吗?”有小女兵问。

“肯定会的,我们这一批兵,都是医务兵,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成为像何军医一样的军医。”

“那我从现在开始,训练的时候加把劲,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驻地军医院。”

大家都在谈论着,这时有个怯怯的声音道:“你们说,何军医是什么身份?是不是有大背景?我看连童教官都对她尊敬有加。”

这个女兵一问,大家都沉默了,确实是,肯定不简单。

这时,潘佳艺说:“这个我听说一些。何军医家里不是部队上的,而是地方上的权势家族。她的爷爷早年是跟着首长一起打天下的,后来建国后就去了地方。听说,是这个。”她说着,竖起大拇指。

苏晓眼神一闪,心想:潘佳艺确实有些能耐,把何师姐的家底扒了个八成真。

这一夜,苏晓睡得并不安稳,似乎做了一个梦。梦的场景是她的前世,就是童刚死的那个场景。

大汗淋漓地从梦中醒来,天已经大亮。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七十年代女军医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