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零四章:夜轩的焦虑

作品: 凤谋天下 |作者:黄莉可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7-24 09:2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严正起平日里看着与慕容贵妃和惠宣王没有任何的关系,即便现在为他们所用,两方也鲜少登门拜访,德宣帝自然就没对他起疑。

这次关于立储之事的讨论,严正起回府后立即给惠宣王写了一封信,两人约了地方见面。

严正起说德宣帝现在真的有了立储的心思,召集了心腹大臣们讨论立储的事,虽然这一次的商议,还无法看出德宣帝到底是什么意思,更偏向于谁,但依他看来,目前局势对惠宣王略显不利。

闻言,夜轩皱眉,眸中透出狠色,“什么意思?你是说宁王比本王更有机会被选为储君?”

“是。”严正起这个字刚出口,夜轩就不屑的拂袖转身,嗤鼻一笑,“本王一直是父皇最疼爱的儿子,父皇在我身上倾注的心血和期望远高于他!他拿什么跟我比!”

夜轩表面高傲而自信,可内心却失了底气,紧张的就连目光都有些闪烁,额头上也冒出了汗珠。

他很清楚自己那十三弟,有耐心,能忍耐,城府极深,又巧言善辩,常常说怒了别人,自己都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这一点,夜轩真的是深有体会。

最近几次大事上,他在朝堂献策上连番失利,都被夜雍占了风头。这两年,朝廷大臣们都明里暗里的在提醒着皇上该立储封太子了,他在这种关键时刻失利,无异于是在皇上心中失利!

若是皇上认为他能力有限,反之觉得夜雍能力出众的话,他的确可能会失去自己先前拥有的所有优势!

想到这里,夜轩拳头越握越紧,愤怒几乎让他咬牙切齿。

“父皇都说了些什么?”夜轩语气低压,似乎克制着怒火。

“皇上倒是没说什么,大家说的话,皇上就像个听客一样听着,没发表什么意见!”严正起道:“但是宁王的党羽就拿着这几次宁王从你这抢走的功劳说事,认为宁王比你更有聪慧,对事情的考虑和安排更为细腻和周全,这些作为事实,让我们的人很难反驳!”

严正起想起那些人的嘴脸,气就不打一处来,而且他之前没有参与进党争中的时候,就不觉得惠宣王有多大的优势,只是如今他既然已经参与了进来,也就没有了退路,自然要为惠宣王的利益着想。

严正起听说瑞阳王妃与宁王关系在瑞阳王还在世的时候就十分交好,而瑞阳王妃与大绥公主也更是不打不相识,两人在御前比武后就一直以姐妹相称,据说当初京城闹疫病的时候,瑞阳王妃跳河救了一对染疫病的母子后感染了风寒,病发初期症状与疫病较为相似,以至遭到隔离看守,但当时尚且在京城的大绥公主得知后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还不顾自身安危进去看望了瑞阳王妃。

这般情谊,也难怪大绥公主死后,瑞阳王妃会替她报仇了!

只是……

宁王,瑞阳王妃,大绥公主,这三人的关系牵连一起,既然瑞阳王妃知晓大绥公主是怎么死的,会杀了他的儿子为大绥公主报仇,宁王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大绥公主一事的真相?

虽然他的儿子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他儿子做的这件事,犯得是滔天大罪,一旦翻出来,他们严家就算是不被满门抄斩,那罪名也会让他们一族一落千丈,永不得翻身了!

大绥公主是宁王未过门的妻子,瑞阳王妃与两者都十分交好,他现在一面想要替自己的儿子报仇,一面也要帮衬着惠宣王,不能让宁王得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知晓党争复杂,一旦涉及,不成功便是一条死路,可奈何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偏偏着了道,他现在除了帮着惠宣王,在无别路可走了!

至少拥护惠宣王,还有一线生机!

“还有秦太傅那个老东西,在大家讨论的激烈的时候,皇上还特意问了他的意见!这老东西倒是聪明得很,帮着宁王说了话,还把自己摆的正直!”

“那个老东西都说了些什么?”夜轩转身,语气有些焦急。

严正起想起当时的情况,几位大人各执一词,争执的激烈之时,一直沉默着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德宣帝突然开口道:“好了,几位爱卿说的都在理,不过朕倒想听听老师的意见了。”

几位大臣都争得面红耳赤,十分不快,可陛下既然开了口,他们也只能暂且作罢。

安静下来后,德宣帝才看着秦太傅,道:“老师从刚刚开始就一言不发,学生倒想知道,老师是如何想的?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秦太傅是宁王的亲舅爷,德宣帝把这问题抛给他,无疑是在等他说些什么,可他若是真按德宣帝心里想的那么说了,恐怕德宣帝也会怀疑秦太傅是刻意在替宁王说话。

秦太傅自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一直沉默不语,正是因为自己的身份不便说些什么。

但德宣帝已经开口了,秦太傅就是想沉默也不行了。他抬手向德宣帝先行了拱手礼,这才神态庄严而淡然的缓缓开口道:“惠宣王上过战场,立过战功,为勇,朝中能献策,虽有不足,却也并非不能采纳,为智,其缺陷是急躁,但若有人能从中指导,使其性子沉淀,也是能成大事之人。”

秦太傅顿了顿,“至于宁王,因其与老夫有亲故的关系,老夫也不便多言。”

“无妨,老师尽管直言。”见秦太傅先夸了惠宣王,德宣帝倒是更好奇他接下来会如何说宁王。

其他人的目光也皆落在他的身上。

“是。”秦太傅领命,又不紧不慢道:“宁王生性谦和,喜笑,心思缜密,从潍州镇压暴民一事可见,其遇事从容,行事果断,有想法和手段,且平日里能做到锋芒不露,实为难得,只是宁王平日里交往的多为文人,性子相较惠宣王更为沉稳,可也比惠宣王少了一股勇劲,所谓人无完人,人皆有其优点与不足,宁王与惠宣王亦如此,如何权衡还要看陛下。”

“老师不愧是老师啊。”德宣帝笑了笑,再无多说其他,所以他们也不知德宣帝究竟是什么意思。

夜轩懊恼的用手锤了下桌案,“嘭”的一声响,他气的怒火中烧,咬牙切齿道:“这该死的老东西!装的还真像那么回事!”

秦太傅说的这些话,虽然各指出了优点和缺点,但仔细一比较,说的是惠宣王有勇有谋,只是心浮气躁,需要人指导沉淀,而宁王心思缜密,遇事从容,行事果断,有想法和手段,只是缺少了一股子勇劲,是人都听得出孰好孰坏!

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勇夫!

有勇有谋的不多,可这谋不及人,勇胜又如何?一句性子沉稳,有想法和手段就能把他这“心浮气躁”的缺陷给完全压垮了!

秦太傅最后并没有明言谁更适合这储君的位置,而是以一句“人无完人,如何权衡看陛下”把这问题又还给了德宣帝,既不得罪人,又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

严正起劝夜轩切勿动怒,现下情况对他不利,越是这样就越是要沉得住气,更不能暴露自己的缺陷,不仅如此,最好还是要找机会当面向德宣帝说出自己的不足,并决心改正,好好表现。

现在德宣帝还只是在商议立储的事,并未下定决心,只要诏书一日未下,就不算太晚,以德宣帝对他的宠爱,只要他做的够好,就能搬回局面。

“哼。”夜轩虽然想克制住自己的脾气,可心中还是烦躁不已,他努力的保持镇定,“知道了!”

别说是未下诏书,就算是真的封了他宁王当太子,又如何?自古以来,被废太子的也不在少数!

只是真到那种时候,就更难对付了!

在还没到那一步之前,他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行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凤谋天下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