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二回 寒雪灼,他乡悲鸣故土闻

作品: [七五]桃花酒 |作者:洛安之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3-16 17:52|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丁兆蕙一收声, 街巷霎时寂静下来。

烟尘滚落之后,一众百姓见屋舍倒塌,可无人伤亡, 皆茫然地望向动静极大的丁家三人,耳畔还回响着老头那歹毒又气焰嚣张的高声。

“怎么回事……?”有人再静默中低语。

然而无人应答, 知者不答、不知者无从答起, 便也只能闻丁月华低声悲泣。

四周因未曾受害而逐渐恢复平静的百姓皆是不明所以,但丁月华三人却早从展昭、白玉堂口中得知鬼城奇毒凶险, 心头犹如压了巨石, 堵得喘不过气来。

且不说此毒不知其解, 亦不知何时毒发,往后还要失了一身武艺;去岁三人更是亲耳在客栈听闻展昭、白玉堂夜半因毒之苦而痛声低吟。须知连那二人都忍不得,那该是何等痛苦!因而丁月华才暗恨自恼,若非为护她周全,丁兆蕙才躲闪不得;正如当日再折府后院展昭与白玉堂未能躲开, 也有见庭院诸多无辜将士, 这才静立原地,却怕那女教主算计他二人的毒虫钻入一众无辜将士躯骸。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丁月华鲜有如此哭的像个不知事的小姑娘, 可叫她该如何是好?

上一回展昭与白玉堂为救她, 才一脚踏入尤诗所设陷阱,中了这鬼城奇毒, 如今两月去不见归、正是生死未知;如今她这兄长, 疼爱娇纵她数年的二哥, 分明是个大少爷性子、和白玉堂惯来说掐架就掐架, 偏生什么好东西都眼巴巴地捧到她面前的丁兆蕙……也为救她中毒。

明知哭也无用,她竟是半分也忍不得。

丁兆蕙见丁月华哭得越发厉害,无可奈何,也只能单手拍了一下的丁月华的头,想了想又出格地轻轻一揉,一贯轻佻顽劣之人也放缓了语调温柔道:“莫哭了,可叫包大人见笑。”

包拯闻言,不由轻声一叹,甚是愧疚道:“是本官害了诸位侠士。”

“包大人言重!”丁兆兰连忙应答,虽胞弟中毒,他三人心头却无半分怨怼之意,助力包拯本就心甘情愿,至于落得如此……“实属我等技不如人,更未护得包大人周全,委实惭愧。”丁兆兰口中苦意难咽,仍是敞亮坦荡道。

包拯微微摇头。

此事怪不得任何人。

鬼城奇毒藏于这汉子身上,分明是幕后之人早就备好的杀招之一,绝非临时起意方有。

包拯的目光落在那被丁兆蕙所伤,倒在一旁的老头身上。

如今往前推想,今日刺杀于他的谋划,一是那报信将士与藏于将士之中的刺客,因沈贺成扮成他模样而不成,方有其二,秃子出手,又被唐无影所拦,引出其三杀这身中奇毒的汉子、祸及包拯……想必秃子出手之时,欲取他性命不过是信手而为,真正的杀招是杀那汉子放出奇毒,只是未能得手,老头便趁乱补上这一刀。当时沈贺成被汉子拽住手,并非是此人求救之意,而是他这死士如当日谋算展昭和白玉堂的女子一般,要凭身死算计于人。

为此杀招,起初两刺客身死之后皆无尸首异变之状,便是为了叫包拯等人失去戒备。因而旧毒再现,也无人防备!

这才是那幕后之人刺杀之局的全貌。

好一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果真如展昭、白玉堂所言,此人心机深沉、素爱拨弄人心,处处皆成陷阱、防不胜防。只是不知这幕后之人是否聪明至斯,猜着了包拯等人备下的数重后手,因而才能比他们多算一步、甚至多算数步!

包拯面色不变,心头已然一叹。

可若如此……

包拯又生隐约生出明悟,扫向屋内的老头。还未发言,他便听那老头抬头冷笑,又在这众人心头惶惶、受毒虫重击之后地时刻里,犹如恶鬼般雪上加霜地低语道:“包大人且放心,黑沙虫毒无解,不日定会毒发、不留半分痕迹。我主心忧包大人黄泉路上寂寞,大发慈悲,还邀了另一人与包大人同行!”

包拯一怔,踏步上前,在瞬间的死寂里目光发沉道:“折将军。”

老头闻言狞笑不已,目光阴郁。

“……折将军入西夏之后失了消息,是你们所为!”包拯凝目笃定道。

“……”

屋内外,沈贺成、丁家双侠还有丁月华都诧异地将目光转了过来。

冬夜雪静,一支冷箭在黑夜中无声地对准了飘摇地光亮之处。

越往西,越见大雪狂猛,寒风彻骨,长兵却被擦的光亮,染血的旌旗从林子里划过、猎猎作响。

平地雪数寸,可这支兵马仍在夜色里不知疲倦地向前穿行。

是折家军。

谁也不知道折家军已至何处,这一路又是如何神勇、犹如恶鬼,毫无慈悲地杀进西夏,将西夏搅了个天翻地覆。正如无人知晓,这折家军的近万兵马损伤如何,在这大半个月的孤军奋战里,失了背后大宋的支援,既无兵戈马匹、也无粮草伤药,他们是怎样苦苦支撑,又是怎样在异国他乡、大雪封疆之中坚定不移地往前,杀敌千里。

他们不疾不徐地往前推进着,血花迸溅在铠甲上的痕迹仍旧未被洗去,每一张面庞都冷酷、坚定而肃穆。

只有这近万人马自己知晓,短短一月不到,他们一路杀到了贺兰谷长鸡岭,更于此将那西夏部将罗逋之兵击溃。

而穿过贺兰谷再往前,过石嘴山,便能直奔西夏都城兴庆府!那可是西夏王都!换句话说,西夏几乎被这支兵马长驱直入、势不可挡地贯穿了小半。长兵所指之处,人走兽奔,收割着西夏之兵、驱赶着西夏之民,仿佛就快要将主子离城的西夏收入囊中,附上赵姓、改写成他大宋之地。

何等可怕的虎狼之师!

然而肃静前行的他们却不知,战无不胜的行军要结束了,一切都要结束了。

就在今夜。

这支在长鸡岭一战后精疲力竭的兵马,心知近旁无敌,在贺兰谷休整之时……忽而天降大火。

仿佛有数千万支带火的箭矢毫无预兆地亮起、从高处坠落,和这场纷飞大雪一起点燃了寒冷的雪夜,凄喊高起,马声长嘶。是埋伏——有人在西夏部将的兵马之后、在这贺兰谷在伏击他们!!

“变阵!”迫切地高呼传来,声震数里,长槊高掀起折家军旌旗。

步兵铁盾高举,骑兵纵马绕撤。

“将军——”有人高呼。

走在最前头,那神色淡漠的年轻将领意外地抬起头,偏淡的眼眸映出那千支、万支点着火的箭矢,好似满天星辰,又好似府州城的万家灯火。

他的脸上还有些血污,是上一场战役之后未能洗去的敌人鲜血。

年轻人单臂用兵刃扫开带火的箭雨,但坐下神驹被火所惊,他仍是被滚烫的箭矢射中了手臂。剧痛未有让他松开兵刃,他仍是面容疏冷温润,有条不紊地高声下令,只是浓烟含剧毒,能闻声而动的将士越发稀少。

“将军快走——”有人欲赶年轻人的马匹。

“将军!快走!”

这近万兵马谁人不知年轻人武艺高强,若要此时从火中离去,并无不可,再晚些大火遍及山野就来不及了。可他充耳不闻,挥动着手中长槊,曾对敌手、他国妇孺都毫无仁慈可言的残酷将领,一路掠夺仿佛马贼行径的理智将军,在火中为他的将士奔走,不肯独行离去,毫无理性可言。大火烧焦了他的青丝和衣袖,好看的手被箭矢烫伤、烧伤,他仿佛浑然未觉,闭着气,竟跳下了惊马,在越烧越旺的火中开道。

大雪至寒、大火至热。

哪儿有道?!哪儿有道啊!

风送烟高起,眼泪被大火烤干,只剩一双双不甘的、通红的眼。

山岭之上,裹得厚实的小姑娘站在高处的石头上,她没有穿往日喜爱的红裙,反倒是穿着一身干脆利落的公子行装,披着裘皮披风,乌黑的头发束成了一捆扎于脑后。她静静地看着底下片刻烧起了滔天大火,林中早就备好的数桶火油炸裂,贺兰谷两端皆被封,林木与北风是这场大火最强劲的助力。而那近万人马……对敌手所向披靡的折家军,孤军奋战大半个月仍有近万兵马的大宋折家军,在这场雪中大火里仿佛毫无抵抗之力,没有厮杀的敌手,没有鲜血抛洒,只有异国他乡的火和风、不能传达故土的悲鸣和眷念。

而无论怎么变阵、撤退,他们都在滚滚浓烟里被围困、灼烧,凄厉的呼叫响彻云霄。

没有人能跑出来,一个人也没有,天降的火舌像是鬼神的大嘴,眨眼间吞没了这支强悍无敌的兵马。便是有,火墙之后,还有人提着兵刃等候他们。

贺兰谷是她为这支可怕又可敬的兵马,精心挑选的、最好的埋骨之地。他们浴血奋战大半个月,早就精疲力竭,但仍是势不可挡;折继闵用兵如神,绝不能以人力兵马相敌;西夏都城近在咫尺,勿论是否前行定要在此休整。

今夜北风,贺兰谷四面环山,峡谷奇长,风助火势。

小姑娘看了许久,直到大火从山岭之下往上烧了上来。

一人劝道:“该走了,小王爷。”声音喑哑,是一个瘦弱的年轻人,在这大风雪里像是纸片剪出来的人,脆弱极了。

小姑娘踩着积雪转过身,面容上还含着几分天真可爱的笑意,没心没肺,叫人无端地心生恐惧。

她走了一会儿,突然停住脚步,不知想着什么而皱起了眉头,好似有些不快。

身旁的人疑惑地望了过来。

小姑娘摇了摇头,“折继闵。”她说,但这话之后,其余旁的言语却又好似被她吞了回去。

风声呼号,天寒地冻不及人心冷。

“……聪明。”靠在塌了一半墙壁旁的老头微不可闻地说,“难怪能拨开我主所设重重迷雾,笃信折继闵忠君报国、未曾变节。也叫人奇怪你这样的聪明人,怎么能对折继闵毫无疑虑。”

“……”包拯未有言语。

“罢了,”老头的目光落在先头屋舍塌毁之时,退的更远、已经听不见这柴炭铺子里几人言语的一众百姓身上,“都说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包大人这般聪明,黄泉路上也该同聪明人同行。我主便在西夏,此番拦他路、截他信、断他粮、毁他援,已有将近一月。包大人猜猜他这近万人马如今尸骨可存?他为大宋舍生忘死、孤军苦战,却连大宋半分支援也无不说,朝中还有诸多疑声,更派禁军前来接管府州折家军……”

他低声细语,字字恶毒,抬起眼睛时,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可怕的火光,“包大人如今知晓,又有何用呢?”

“为时晚矣,为时晚矣哈哈哈哈!”

“再瞧瞧外头那些百姓罢,如今他们先入为主,谁还能听你们空口白牙几句辩解之辞,谁还记得如今安稳无忧皆是折家军用命换来的,遑论他们儿郎夫婿皆葬身异国、尸骨不能还乡。血肉忠魂为国死,将军无望得君心。何等寒心啊。”老头的笑容愈发扭曲,目中冷郁憎恨,“要不世间之人怎会说朝中多富贵,不知戍边将士尸骨寒。”

“不过……幸好,幸好啊,包大人,”他说,“折将军断然不会有寒心这一日了。”

老头的目光凛冽淬毒的刀,“我主在西夏定叫折继闵有来无回!必死无疑!他便也不用面对这一日了,只管在九泉之下悔恨、痛哭去罢……他绝无可能为折家平反!包大人,包拯,你身中奇毒,不日将死,无凭无证,也没有机会了……!”

这轻的含糊的字字句句入几人之耳,叫人心头恨极,便是与折继闵毫无干系的沈贺成也忍不住咬紧了牙关。

丁家双侠和丁月华俱是握紧双拳,气的恨不能将这摆弄言辞是非、屡屡戏耍他们的嚣张老头一剑劈死。

可再往外望去,他们目光所至之处,偏偏那些隔在外头的百姓和将士一无所知,无人能听此人嚣张言语一二。更甚的,还有人在心头痛骂、言辞不堪耳闻。如老头所言,这些百姓已经被前头接二连三的事所迷惑、蒙蔽、煽动,不知事实真假,就已然笃信奸人之言,心道折继宣可恨、折继闵可恨、折家可恨……苦叫心知肚明的几人心头滋味百般陈杂。

在良久的寂静和笑声里,包拯眉梢微动,在许久的迟疑中竟是从容平静地一笑。

他望着老头的神色,好似明白了什么,“原来如此,如此也好。你倒是提醒了本官。”包拯说,叫沈贺成抬眼一望,好似有些意外。

包拯负手而立,缓缓踏步至老头跟前,目光沉稳平静,“你不是要问本官如何笃定折将军忠君报国、不曾有丝毫反心?既然你与你主今夜屡屡作乱、欲谋害本官性命,不愿本官在百姓面前审理此案。也好,本官想来,既身中奇毒时日不多,只能抓紧时间反其道而行之、答你个明白了。”

“你——”老头猛然抬头,似乎听懂了包拯之意,阴郁的目光闪烁不定起来。

“来人。”包拯高声,掐断了老头欲言之语。

“包拯,没人能为折家平反!”老头仿佛被包拯的作为激怒,手里突然抖出了另一支匕首,直身朝包拯捅去。

这便未免可笑了!一旁的沈贺成眼皮也不抬,只一掌推去,徒手将匕首折断。此招被断,老头面色不变,竟然顺着沈贺成的力道往回一收,欲自己脸上刮去。可他不曾习武,哪有沈贺成手快,当下被夺了匕首。那张皱巴巴的脸愈发狰狞,狰狞之余,竟有露出怪异的笑意来。

不对!

风中藏着一道咻的细微轻响。

冬日天未亮,雪却停了。天近黎明,最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官道震动,数万兵马从远而至,其声隆隆、其势赫赫,直奔远处静谧的城池——府州城!是包公书信所请的兵马,坐镇开封汴梁城的天子赵祯派来的禁军正朝着府州城疾行而来。

柴炭铺子里,老头的脸上无端端地开始溃烂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地恶心。

可他还在低声笑,像是夜枭的声响,“包大人,我说了,你来不及了!”

一支冷箭在夜中从高处射来,在风雪中划出尖锐之声,直冲包拯后脑勺,杀意刺骨。

老头的目光始终盯着屋外远处,那里站着他看不见的持弓人,身形高大,深沉的眼睛里透着一抹疯狂。没有人看见那持弓之人是谁,可他知道,那是折继宣,从大牢里被他派人劫出来的折继宣,是他与幕后之人为包拯这府州刺杀之局里准备的最后一道锁。

黑沙虫毒不会将人顷刻便死,但是身中此毒的包拯……只要身死,便化作尘土消失于世间!

“折家……!”

老头愉快地笑着,嘶哑的声音那么轻、那么怨毒,让人不寒而栗。

“我要折家满门不得好死。”

※※※※※※※※※※※※※※※※※※※※

浆糊脑子。

仿佛把自己想写的剧情拆了,现在处于懵逼状态。

啊我想念昭昭。

为什么他还没有上线……

呜。

写剧情好难啊。不干啦。呜。

还有啊!!

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星蝶醉舞小天使

看我看我看我!!!!!!!!!!!!!

星蝶醉舞小天使,请留下你的型号,手机壳啊!我要做了!一直没等到回复!!!

捉虫,调整一下段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七五]桃花酒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