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章 登基

作品: 大明最后一个暴君 |作者:戍边铭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8-12 22:58|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朱由俭与张皇后一左一右站立于龙床前,他深切觉得自已应该得了人格分裂症。

明明是一个跟自已完全没有瓜葛的天启皇帝,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悲伤,眼中的泪水根本就止不住,不断的向下滚落着,整个人都是晕晕沉沉,没有一点精神。

难道身体内还有一个人格正在形成?

真正的崇祯皇帝还能重新归来?

皇帝大行,早就已经准备就序的京城中一片稿素。

朱由检如同木偶一般听任着一众臣子安排着葬礼,搭建着灵堂,全身披麻带孝的在天启皇帝的灵柩前守灵。

灵堂守灵的第二天。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三,内阁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带领百官,英国公张惟贤代表武勋集团,具笺往信府第三次劝进。

一切与历史上一样,朱由俭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在三劝三退之后,登基为大明新任皇帝,果然年号依旧为崇祯。

“陛下,钦天监已经选好明日乃是黄道吉日,陛下当入大内而君临天下,上承祖宗基业,下安黎民万姓之心!”

旧皇已去,那就不用再多表没用的忠心了,有这劲头,跪舔新皇难道他不香么?

一帮子文武官们再一次发动了“移宫案”的超能力,半拉半抬的将戴着重孝的朱由俭送入中乾殿,当众宣布了天启遗诏,宣示了崇祯皇帝继位的合法性。

然后再迫不及待的拿出早就替崇祯皇帝写好的登基诏书,宣读了崇祯皇帝的这第一道诏书,确立年号为崇祯,宣示天下。

虽然东林党人恨不得这位向来亲近文臣的皇帝立即上位,但是必须的礼节却是不能荒废的。

主要仪式原本应是在三大殿之首的皇极殿举行,但在崇祯皇帝的强烈要求下,只能改为中乾殿内。

由各衙门重点布置司设监设宝座;尚宝司设宝案,锦衣卫设云盘云盖于殿内东;鸿胪寺设表案于殿外,教坊司安排中和韶乐于丹陛两侧但这支百人乐队只设而不真正演奏。整个仪式上,他们的任务便是默默的站着,充当摆设。

新君登极乃国之大礼,当隆重举行,但处于大丧期间,又要表现出哀思,妥协之道便是既要隆重又要肃穆这支沉默的乐队便是这种妥协的代表。

另外还要在承天门上设立读案云盖,在午门外设一抬云舆至于细节的摆设不胜其繁,按下不表。

除了监督会场布置外,钱龙锡等一干被排挤到礼部的东林党官员,十分精细的组织百官以及参加大殿登基大典观礼的大小京官,连夜进行彩排演练,确保仪式流畅进行,万无一失。

翌日寅时,新君便派出四位内阁大臣,分别前往南北郊太庙社稷坛祭告。

再由新君读祝文,焚烧以告先帝,然后新君再行四拜礼,完成了受命。

当九声鞭响后,已经完全合法的成为大明第十六任皇帝的朱由俭,还有些身体僵硬的坐于龙椅之上,看着满朝文武齐齐三拜九叩参拜之时,更是身心俱震。

看着近千人齐齐朝拜的架式,那股子震憾场面,非亲身经历,绝对无法形容。

虽然东林党与皇帝表现出了共同的愿望,那便是一切就简,尽管坐上龙椅,但一切的繁文缛节全部完成之后,时间已经也到了未时二刻(下午二点多)。

尽管大家都已经饿的前心贴后背,但是刚刚换了皇帝的东林党人,还是觉得有必要先行试探一下皇帝的心思,看看他是否真的仇视阉党,心向正人君子。

朝贺完毕,不等崇祯皇帝宣布赐宴,招待文武大臣,督察院监察御史胡柄文第一个站了出来,从袖中掏出一个折子,便想要开口。

洪武十三年,罢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更置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与右都御史同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

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十三道监察御史计一百一十人,正七品。

都御史,“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十三道监察御史的职责是“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

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

巡按称为“代天子巡狩”。明朝检察权很高,监察御史品级不高,出外巡查时权力却很大。

说白了,这些都是些职业喷子,向有抹布一称。意为扫他人污垢于己身,将干净留于朝堂。

不过大明近三百年来,这些原本为国监察百官的职业喷子已经开始有了派系,开始帮亲不帮理,完全成为党同伐异的急先锋。

胡柄文虽然是东林党人推出来试水的,但是他的企图却是没有得逞,崇祯皇帝速度更快,直接挥手身边的王府老人,大伴王承恩出列。

王承恩面无表情,变戏法的从怀中取出一封黄帛,当着众人之面直接展开。

一看到皇帝有圣旨要下,胡柄文只能将已经要出口的弹劾咽回肚中,退回朝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国家多事,国帑匮绌而征调未已。闾阎彫攰,而加派难停。黎庶颠连。伫望执讯歼渠,念其风餐露宿,朕不忍安卧深宫。念其饮冰食粗,朕不忍独享甘旨。徧吿行间。仰体朕心,共救民命。着即咸示天下,言明永不加赋,以安天下!钦此!”

随着王承恩那公鸭嗓子讲完,下面的东林党人个个脸露喜色,顿时大殿之中山呼万岁、圣天子在堂之音不绝于耳。

赋税由来有之,两者并非一体。

税是国家正税用于国民生计和朝廷用度,而赋则不同,赋是国家有战争之时,另行加派的钱粮,这玩意不仅仅针对普通百姓,还会牵扯到所有文武百官的头上。

所谓税以足食,赋以足兵。

崇祯皇帝当众说出这种永不加赋的旨意,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听到,都会精神振奋。

因为皇帝摆明车马炮表示,他不喜欢武人,不喜欢战争,更重要的是,不会从他们这些人身上吸血,那还不赶紧上前抱紧大腿,多说几句不要钱的圣天子英明?

眼看着那被推出来试水的胡柄文也被这则消息震的哑口无言,完全忘了今天的安排,这可是他们文官集团想都不敢想能够达到的胜利,想不到今日皇帝竟然主动达成了这事。

崇祯也松了口气,直接下令开筵席招待各位臣工。

对于东林党,朱由检却是一直保持着警惕。

这帮玩意十分的善长忽悠,无论是他老子还是原本的崇祯,都是被玩坏玩死的。

真要相信了他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过现在并不是和东林党摊牌的好时间,他现在位置虽然坐上了,但距离安稳还需要些时日。

远的不说,就说右手边的这位九千岁,今日上朝就一直沉默不语,脸上始终没有任何表情,崇祯皇帝也弄不清楚他心中是如何想的。

不过对方一直没有任何的动静,也看不出对他有任何的敌意,这就很好。

早期还是猥琐发育,不能浪。

虽然他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如历史上一般杀了魏忠贤,但是这话却不能宣之于口,更加不能放松对于这个疯狗太监的提防,他可不想在这个关口倒在老魏手中。

虽然不愿意相信老魏有下手的动机,毕竟他在天启死前可是答应过会用他的。但是防着对方一手还是必须的,这无关于人品或者人性,这是坐在这个位置上必须要学会的生存之道。

忙活了一天虚礼之后,精神疲惫的崇祯皇帝看着恭敬行礼远去的魏忠贤,却也是悄悄的松了口气。

帝王是孤单的,没有能够信任的心腹侍卫在侧,就更是取死之道。虽然老魏不错,但他的那份忠诚是给予天启皇帝的,并不是给予自已的,在自已班底没有掌握足够的安全空间之前,任何对于老魏的动作,都可能会让自已置身于危险之中。

虽然对于张皇后那句‘勿食宫中食’有些不以为然,但关系着自已的身家性命,朱由检还是十分听话,如历史上那般藏饼于袖,每日靠着信王府中带来的几张饼子度日。

唯一表现的正常一些的,那便是朱由检并没有象历史上那般,晚上睡觉之前拿了巡夜太监腰中的长剑,战战兢兢的偷听着窗外动静。

如今他有皇帝身份,他最心腹的大太监王承恩借着这张虎皮,守灵的几天时间内,便在皇宫之中便已经快速拉到大批的帮手,几经甄别,也凑出了百多人部下,虽然忠心与否并不敢完全保证,但相互监督制衡之下,护卫崇祯皇帝完全已经足够。

这一夜,虽然靠着王承恩的护卫,完全无虞,但是朱由检还是不自禁的失眠了,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激动的失眠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最后一个暴君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