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4章 徐家第四代

作品: 重生九零辣妻美又飒 |作者:长白山的雪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2-08 01:0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taoxs.com)

十二月七号,徐海波的媳妇江晓慧生了个女孩,七斤二两的胖丫头。

董桂珍和徐海波都很高兴,亲戚朋友家挨个儿打电话报喜。

当地习俗,生孩子宴请亲朋好友,一般会在小娃出生三天、七天、十二天或者满月的时候。

如今生孩子都在医院,三天刚出院还没安顿好,满月的时候都腊月了天气太冷。

所以徐海波和董桂珍商议了之后,决定孩子七天的时候在家里摆酒席请客,招待亲戚朋友。

这是老徐家正经的第四代第一个孩子,别管男孩女孩,都得重视。

徐老太太发话,十二月十四号,不管离着远近,都得去徐海波那贺喜。

正好赶上周日,饭铺不算忙,俩服务员就能忙的开。

于是徐志彦一大家子拎着不少补品、小孩衣服等,前往徐海波家里去看欢喜。

徐志琴也停了一天大厦的摊子,三口人跟着一起去森铁徐家。

森铁,是松江河的一处地名。

松江河林业局为了施工作业、运输木材方便,也为了林场职工出行,在下属各个林场和作业区内修建铁路,跑小火车。

这种小火车的轨道比正常铁路轨道窄,就是所谓的森林铁路。

而森铁,就是森林铁路的车站,所有林场开往松江河的小火车都要到这里停下。

接下来再被运送到制材厂、纤维板厂、胶合板厂,或者是装车运往外地

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个地名,附近区域被称为森铁。

森铁,位于松江河镇东边,徐海波家,则是在铁路北边不远处。

当年许志安还在的时候,非常能干,家里前前后后好几处大房子,大片的院子。

后来许志安胃癌去世,董桂珍不怎么会过日子,加上董家那一群亲戚总来蹭吃蹭喝。

没几年的工夫,许志安攒下的家底儿就败光了,前面几处房子相继卖出去。

如今只剩胡同口靠近大道的两间小房,和胡同里四间房子了。

徐志彦雇的车直接开进了胡同,停在徐海波家门口。

徐瑾萍和梁绍杰率先跳下车,小心翼翼的扶着徐老太太从车里下来,之后徐志彦等人也都拎着东西下了车。

“奶奶,三叔三婶、小姑小姑父,快进屋。”徐海波听见了外面的动静,出来迎接,将徐老太太等人接进了屋里。

“晓慧和孩子在东屋呢,我妈说她晚上照顾孩子方便,从医院回来就安排到东屋了。”

徐海波扶着徐老太太进门,直接就要往东屋去。

“别,我们这刚从外面进来,一身的凉气,可别扑了孩子。

就在外屋缓一缓,身上凉气散了再进屋。”徐老太太忙摆手,不让大家进去。

月子里的小娃娇贵着呢,不能见风,这大冬天的一进门身上全凉气,孩子哪能受得了?

徐家外屋烧着炉子呢,众人围在炉子边上烤了烤火。

等身上没那么凉了,徐老太太领着苏安英、徐志琴和徐瑾玫姐妹进了东屋。

东屋里,江晓慧躺在炕上,炕前还挂了个帘子。这是怕来回进人开门关门带风,用帘子挡一挡。

董桂珍正抱着小娃哄睡呢,见到徐老太太等人进来,赶忙把孩子放到了炕头的摇篮里。

“妈,英子、志琴,你们都来了,快坐,孩子刚吃了奶睡下。”

有了孙女,董桂珍成天美的合不拢嘴,那是从心里头高兴。

江晓慧一听奶奶来了,便从炕上起身打招呼,“奶,三婶、老姑。”

“哎呦好孩子,可不能起来啊,你现在就得躺着,都是自家人,不用那么见外,躺下歇着吧。”

徐老太太一看,赶紧让孙媳妇躺下。

老太太还是老辈人的那一套,坚持女人坐月子三十天不能下地走动,必须躺着。

“咋样儿?这几天觉得好点儿了没有?奶够不够吃?”老太太坐在炕沿上,跟孙媳妇说话。

“够吃,我提前就给炖了猪蹄子汤,里头照您说的,放了花生和路路通,晓慧这奶水可多了。”

提起这个,董桂珍别提多自豪了。

孩子有奶吃,大人也省心,不然成天吃奶粉,花钱多不说,也不方便啊。

“好,好,奶够吃就好。”徐老太太连连点头。

老辈人那时候不像如今能买到奶粉,那时候要是没有奶,孩子就只能喂米汤,弄不好孩子就养不活。

所以老辈人最在意的就是这些,倒是年轻人越来越不在乎了,没有母乳就喂奶粉,总能有办法养大孩子。

徐老太太先是跟晓慧聊了几句,这才过去看孩子。

一看那摇篮,老太太就笑了起来,“这摇车子还是小波他们小时候用的那个吧?哎呦喂,都成咱们家的传家宝了。

你也能耐,这房子也能找地方挂摇车子,好,有这玩意儿,孩子好哄。”

东北三大怪之一的“养个孩子吊起来”,说的就是摇篮,也就是徐老太太说的摇车子。

一般都是用桦木做的摇篮,小娃放在里面睡觉安全,哄孩子也方便,以前东北人家很普遍。

如今的住房跟以前不一样了,没办法直接吊在房梁上,所以摇篮已经很少见了。

徐海波为了他闺女,特地弄了个架子,也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呢。

徐老太太看着摇篮里白白胖胖的小娃,肉嘟嘟的小脸特别可爱。

“还行,这孩子睡的挺好,咱们说话声音不低,一点儿没惊动了她。

这就对了,家里不能一点儿声音没有,该怎么说话就怎么说,不用刻意小声,免得以后有点儿动静孩子就醒。”

老太太养大了六个儿女,经验足够,少不得要说两句。

徐老太太从怀里掏出个手绢,打开里面是一对儿金手镯,挺细,圈口也很小,下面坠了个金色的铃铛。

“这是太奶奶给你准备的见面礼,来,太奶奶给戴上。”

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握住小娃的手,将手镯套在了孩子肉乎乎的手腕上。”

“奶奶,您给的这见面礼太贵重了,她就一个孩子,您给她金手镯干什么?”

江晓慧一看徐老太太拿出来的东西,惊讶道。

“这一对儿镯子得不少钱呢,奶,您这得花多少钱啊?”

镯子再小那也是黄金的啊,这一对儿最低也得十几克了,一两千块钱呢,给个小娃?

“你奶有钱,这是咱老徐家第一个晚辈,奶高兴,给孩子一对儿金手镯怎么了?”徐老太太不以为意的摆摆手。

不说儿子们孝敬的钱,只说她现在开商店,一天挣不少钱呢。

她这个岁数了,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谁还管得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九零辣妻美又飒 (9tao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