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64章 震撼朝堂

作品: 重生唐朝当皇帝 |作者:今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2-16 22:2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转眼到了五月,杨成已经去了淮南道两个月了,但是杨成离开的这两个月中,长安城可是没有消停一个天。

杨成在淮南道的所作所为不时就会被传回长安城,而且全部都是震撼的消息,震撼的长安朝廷对于杨成有些不知所措。

首先传回长安城的是杨成怒杀水师营都尉胡勇,然后就是杨成大肆屠杀倭人,随后又将扬州府的官吏抓了三百多人,就连扬州太守左良第和淮南道转运使杜有邻都被杨成抓了。

然后就是扬州府都尉明祖业被杨成施以剐刑,同时杨成残忍屠杀倭人,还有一些官吏家眷的行为,同时得知杨成将整个淮南道的官员全部抄没了一遍,这些消息全部被带回了长安城。

顿时,整个长安城所有的人全部都陷入了一片惊愕之中,无论是长安城中的百官权贵,还是街头小民,都被杨成在淮南道的举动震撼到了,众人被一个个带回到长安城的消息震撼的有些不知所措。

随后,很多人就明白过来,尤其是那些权贵和百官,他们开始在朝堂上集体攻击杨成,说杨成是屠夫,置之王法和皇帝陛下为无物,应该立刻处斩。

李隆基也被杨成的举动震撼到了,起初,李隆基只是认定这是李林甫的小心思而已,去扬州找一找太子的把柄,然后回来对太子发难。

这也是李隆基的心思,他对太子已经有了一些警惕,于是就纵容了李林甫的举动,然后就令杨成去了淮南道。

在李隆基看来,杨成去了淮南道,也不会有什么作为,转一圈就回来了,至于名义上的查处私盐,李隆基也没有指望杨成能够给他带回来什么好消息。

但是,杨成到了淮南道之后的所作所为着实让李隆基感到不解和震惊,李隆基没有想到杨成竟然如此果断残忍,而且行事风格完全不同于常人,竟然上来就抓人,然后就是大刑伺候,这实在是出乎李隆基的意料。

对于杨成这种近乎有些残暴的手段,李隆基则是没有太在意。在李隆基心中,他自己的心已经是冷血一般的了。

李隆基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杀,而且是一天杀三个,所以对于杨成的举动,李隆基没有任何的不满和气愤,那些官员死就死了。杨成的举动反倒是让李隆基感到一丝好奇。

身为帝王,对很多地方的事情可能不清楚,但是对于淮南道私盐的事情,李隆基格外清楚。

当年李隆基还没有登上帝位的时候,他也贩卖过私盐,所以对于淮南道私盐的事情,李隆基实在是太清楚了。

此时,朝廷上已经是对杨成一片千夫所指了,就连李林甫都有些松口了,李林甫对于杨成的举动也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身为帝王的李隆基没有表态,李林甫自然是不会轻易表态的。如果李隆基表示出了对杨成的不满,那么李林甫一定会马上向李隆基请罪,说自己识人不明,枉用杨成,招致淮南道百官的迫害。

但是李隆基没有表态,李林甫自然是不会在此时给自己加罪的,如果此时认罪,那么李林甫知道到时一定会被太子一党追着打,不死也要脱层皮。

此时,看到李隆基没有表态,李林甫的心也悬了起来,虽然皇帝没有杀杨成的意思,但是也不表示李隆基对杨成就没有想法。

李林甫有些后悔当初不该举荐杨成出任淮南道采访使了,随便安排一个心腹的文官去好了。

文官去了,最起码不会惹出杨成这些麻烦来,而且李林甫也不是真的指望杨成能够找到太子的罪证。

这些天,自从杨成到了淮南道之后所为的消息一个个地传回长安之后,整个长安朝廷上的官员,几乎全部都指向了杨成。

就是李林甫一派的人也对杨成所作所为有些不满了,他们整天在朝堂上向李隆基请命,希望能够领旨去淮南道杀杨成。

对于这些文官来说,如果杀了杨成,也是一件名垂青史的事情了,毕竟杨晨做出来的时候也是名垂青史的。

所以这些人每次朝会都是群情激奋,完全是一副不杀杨成誓不罢手的样子。

但是,皇帝李隆基迟迟不肯表态,一时也是让这些人焦急不已,但是也有一些人看出了一些门道,那就是似乎皇帝对杨成的作为并不是很不满。

于是猜到这些的一些官员在随着众人吆喝了几日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这些人猜测事情的结果可能不是众人想的那样,于是这些人也开始低调起来了。

但是,对于杨成的攻击依然没有停止,此时长安的权贵们则是以太子为首,然后整天大喊李唐社稷江山,说的杨成已经是危害社稷江山的罪人了,至于百官,则是以李适之为首,他们也是太子一派的,整天上书都是杀杨成的奏折。

但是,过了一个月了,皇帝李隆基依然不肯表态,只是听着众人群情激奋的言语,同时也在观察着这些上书的人。

阵阵一个月的争斗下来,皇帝李隆基一直没有表态,此时经过一个月争斗之后,很多人的都平静了,无论是权贵宗亲们,还是朝中文武大臣们,都沉静下来了,这些人对于李隆基的态度也摸不清楚了。

这些人对于杨成的态度如此激烈,不是因为杨成抓捕了众多淮南道的官员,还有残杀的手段。

主要的原因是杨成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将他们经营的私盐全部打破了。

此时,整个淮南道已经没有一条私盐通道是畅通的了,主事的官吏都被抓了起来,而且杨成还派人控制了进出淮南道的路上和海上的全部通道。

此时,一粒的私盐都运不出淮南道,所以整个长安权贵们的财路全部都断了,这些人自然是对杨成恨之入骨了,所以才会如此愤怒仇恨杨成。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以太子为首,至于太子,也是非常清楚杨成到淮南道干什么去了,此时看到杨成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自然是欢喜地上书要将杨成置之死地,打乱李林甫的计谋。

李隆基自然是看出来这些的,身为一个睿智的帝王,李隆基虽然此时有些年迈,但是不表示他是一个昏君。

对于朝廷下面这些人一副天下为公,装出忠君爱国样子,然后要杀杨成的人,李隆基一眼就看出这些人的私心了。

随着皇帝陛下一直不表态,渐渐地,要杀杨成的声音也消失了,此时只剩下李适之和几个儒生还在每天在李隆基面前不停地陈述着杀杨成的事情,其他的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此时,这些人已经嗅到了一丝诡异的气氛了,他们感觉皇帝李隆基的态度有些不对,这些人感觉到了一丝恐惧。

这些人知道他们的表现太过激动了,所以一定是引起了皇帝的警惕,这些人知道皇帝李隆基可不是傻子,他们这些人表现的如此过激,主要是因为杨成将他们财路斩断了,但是他们完全忽略了皇帝的智力了。

这些人认定杨成将整个淮南道都搅乱了,杀了众多官员和倭人,最重要的是杨成斩断了长安城权贵们的财路,于是这些人就认定只要他们一起上书,造成群情激奋的架势,那么杨成必死无疑。

但是,事实不是这个样子,这些人发现,皇帝陛下对于杨成的所作所为丝毫没有不满,反倒是对他们这些人的态度留意的更多一些。

此时,这些人后悔极了,他们完全低估皇帝的睿智了,这些人已经察觉到了一丝危险,他们开始担心杨成没有死,他们就人头落地了。

兴庆宫,御花园。

太子李享有些失神地走在里面,刚才他请求拜见父皇李隆基,但是被告知皇帝陛下不舒服,不想见人,请太子改日再来。

李享随后告别了那个小黄门,然后就来到了御花园中。

身为太子,对于一个小黄门依然是要礼貌一些的,李享知道这些父皇身边人的厉害。一个高力士就已经说明一切了,如果高力士想要你见不到皇帝,那么无论你的官职多高,都没有任何办法。

此时,李享寻思着是不是可以在御花园中遇见李隆基。李享这段时日心中惊恐的很,尤其是想明白了之后,李享顿时被吓的一身的冷汗。

他知道父皇李隆基的心思此时已经不在杨成身上了,杨成虽然让整个淮南道来了一个大翻天,但是杨成的所作所为丝毫没有对淮南道的稳定产生任何影响,尤其是百姓们更是拍手称快。

李享此时已经明白了,杨成无论怎么做,都没有威胁到父皇的地位,所以对于杨成事情,李隆基丝毫没有在意。

但是李享知道,父皇已经对他有些不满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而且之前他一时认为抓住了打破局势的机会,立刻带着众人上书请命,就要杀杨成。

此时,李享知道自己身为太子,带头做这些事情有些过激了,尤其对自己当时急迫心情所忧虑,李享知道父皇李隆基绝对看出他的心思了。

此时的李享心中后悔不已,他后悔他竟然一时如此冲动,此时已经威胁到了他太子的地位了。

昨天,李享在兴庆宫中的眼线传出消息,庆王李琮着几天进出兴庆宫频繁,而且皇帝李隆基昨天又召见了庆王李琮,这对于李享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李享实在是坐不住了,此时他也不再纠结是不是要杀杨成了,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太子的位置了。

于是天一亮,李享就不请自来,主动来到兴庆宫准备给李隆基请安,但是谁知道父皇李隆基竟然不肯见他,这让李享的心也悬了起来,然后就来到了御花园中,准备试一试运气,能不能遇见父皇李隆基。

“啊,这不是太子殿下吗?咱家有礼了。”

此时,高力士正好穿过御花园,然后见到慌乱的李享。

李享心神不宁,被高力士吓了一跳,但是当看清是高力士之后,顿时一脸的笑意。

然后说道:“拜见高翁,不知高翁一早这是去那里?不是不去陛下那里?某来给父皇请安,却是没有见到父皇。”

李享随后有些期待说道,他希望高力士能够帮他一下。

但是随后高力士说道:“殿下此时还是不要去见陛下了,这是咱家有意不让殿下去见陛下的。”

李享一听,顿时一脸的激动,险些就要控制不住责问高力士。

但是随后李享就知道自己失态了,然后满脸愧疚地说道:“还望高翁指教。”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唐朝当皇帝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