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80章 风雨莫测

作品: 重生唐朝当皇帝 |作者:今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2-16 22:2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庆王李琮这段时日心中焦虑不已,他知道是大唐的为难时期,但是他也没有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危机,他此时更关心的是大唐太子之位的人选。

此时,李林甫已经是重病了,估计时日也不多了,此时朝中政务都压在腐儒李适之身上,李适之整天都被跟中政务压的喘不过来气,此时那里还有心思估计太子之位。

但是,李琮知道李适之此时的想法,他是故意这样做的,接着政务繁忙,然后过意推脱不接见庆王李琮的。

之前李适之是太子的人,和太子是一党的,现在太子李享被人给废了,自然是当不成皇帝了,那么李适之此时要是站出来支持别人,那么就一定会遭到朝中的指责,说他李适之忘恩负义,在太子落难的时候抛弃太子。

而且经过这些年的相处,李适之虽然是腐儒一个,但是也摸清楚皇帝李隆基的脾气了,自然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再去触霉头了,那真是自己找死了。

此时,唯一能够说动李隆基的就是高力士,但是庆王李琮刚才已经从高力士那里得到消息了,那就是皇帝李隆基根本就没有拥立太的意思。

李琮心中顿时一阵的失落,并且也泛起了一丝恨意,他知道此时绝对不能在等下去了,不然真的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在庆王李琮的心中,大唐的太子之位,甚至皇帝职位都是争取过来的,从来没有白送上来的,所以他要出手,那杀了太子李享,还有李享的儿子广平王李俶,也是李琮心中的最大敌人,他知道父皇李隆基最后很有可能立皇孙广平王李俶为皇太孙。

李琮实在是他了解自己这个父皇心中的想法了,那就是只有有人威胁到他的皇位之后,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除掉,无论这个人是谁。

李琮知道如果当上了太子,那么父皇李隆基的心绝对不会放心的,到时候对他也是严加防备,所以他此时也没有当上太子的可能。

所以,庆王李琮准备将暗中动手,趁着这段混乱的时候将太子之位争取到手,甚至皇位也可以。

但是李琮面临着太多的困难,他离开朝堂已经很久了,根本没有任何的根基,李林甫重病,高力士是绝对不敢犯险的,现在掌控大军的陈玄礼也是李隆基的亲信,绝对不会做出逼宫的事情的。

所以,李享知道他此时举步维艰,但是他心中也看到了一丝希望,那就是已经有人表示支持他了,那就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和平卢节度使史思明,两人明确表示支持李琮,并且时刻听后调令。

只有回报之类的,安禄山已经明确表示事成之后任命他为相国,这样的要求对于李琮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只有能够帮助他得到皇位,庆王李琮就绝对不会吝惜一个相国之位的。

此时,庆王李琮心中虽然有了想法,但是他毕竟是没有经历过大事情的人,所以还是有些胆颤,一时也先不了解决定,虽然安禄山已经派来了数百名死士和一个军师过来,但是李琮心中一时还是下不了决定。

此时,得知杨成的神策军的使者来到长安城了,李琮于是就出来散散心,同时也对杨成非常地好奇,想要看一看这个杨成手下久经是怎样一支人马,竟然能够打败南邵王的十万大军,吐蕃赞普御驾亲征的十万大军,还有大唐的二十万精锐。

但是,看了之后,不仅是李琮,就是在场的所有大唐百姓都被杨成的手下这支绝对震撼到了,他们看到的绝对不是一支土匪的人马,而是堂堂阵阵的军人,带着杀气的军人,威武地进入长安城了。

李琮心中也不免一阵惊愕,他看着眼前威武不凡的神策军,尤其是这个时代众多力量都是以大唐的明光铠为主的铠甲,但是神策军单单就是自成一套,并且还要强于大唐的明光铠,也不由地给长安的百姓从心理上的一种震撼了。

柳仁清心中此时也有种别让的感觉,他此时也是心头澎湃,他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竟然可以以这样的一个身份进入长安城,而且还是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之下,而且柳仁清知道神策军的威武已经彻底震撼到了长安的权贵们百官们。

随后,柳仁清又轻轻地抖落了一下身上的披风也衣服,同时感受一下要上的那枚镶嵌着巨大宝石腰带,这是神策军中文官的主要区别。

在神策军中武将的官阶区别在于肩膀上的星星数量,这也是杨成的一众创新,但是杨成不准备那后世的那一套军衔制度来规定神策军,但是后世的军衔制度的表示方式也是可以借鉴的。

至于文官,杨成则是依然按照这个时代的制度要是为基准,主要是衣服上的区别,但是此时杨成还没有称王称帝,所以神策军中的服饰制度还没有正式建立,于是杨成就在简单地腰带上做起了文章,通过要带上的宝石样式和大小,还有多少来确定等级。

这些也只是临时性的,杨成准备在以后建立国家政权之后在建立一套晚上的礼乐制度,然后将中华文明彻底发扬广大。

就是这套制度,要是杨成在攻占了陇右之后,打败了董延光和张献忠之后,才确定指出来的。

此时,柳仁清也彻底明白杨成制定这套制度的目的了,尤其是唐军中开始大量地改制打造新式战甲,将当初的从唐军明光铠上改制过来的战甲全部回炉,炼化之后重铸。

柳仁清当初还极力反对杨成的这种做法,尤其是将那些看上去很坚硬的战甲都回炉重铸,上面的皮革也大量地荒废了。

但是,杨成依然坚持,于是工匠营就开始夜以继日地打造,开始给神策军大量地更换装备和铠甲。

此时,柳仁清是彻底明白了,因为他此时感受到了长安百姓惊愕的眼神,他知道他们是被神策军震撼到了。

这次柳仁清来到长安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出了朝贡贡品之外,就是在长安吃吃喝喝,麻痹长安朝野,然后离开就可以了。

杨成知道柳仁清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这只是活李隆基不会杀他,但是不保证其他对杨成有仇恨的那些权贵和士绅们不会对柳仁清动手,于是杨成就给柳仁清配备了众多武艺高超的甲士。

伴随着神策军是使者队伍进入了长安城,一连数天的功夫,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空前的惊骇之中,也由此沸腾了,长安百姓们在大街小巷地开始讨论神策军的事情,并且很多人暗中准备投奔神策军。

随后,大唐皇帝李隆基还是召见了柳仁清和骨力斐罗的使者,然后象征性的收下了两人的贡品之后,也象征性地回赏了一些,然后就不再出面了。

至于事后,骨力斐罗的使者则是开始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地采买各种商品,丝绸和茶叶是重点,这些带回到北方超远都是宝物,可以换取黄金的。

至于骨力斐罗的使者来使是有百十匹战马,其余的都是骏马飞驰,不到半个月就到了长安成了,但是回去的时候可就没有时间了,在长安城中不知道买了多少商品,然后装满了数十辆马车,然后才姗姗地朝着北方而去,慢的就像一支臃肿的商队一般。

神策军的使者柳仁清这段时日也没有想着,那就是柳仁清保下了长安城的一座大酒楼,然后开始大摆筵席,邀请长安城的名流和权贵,重要的是文士们赴宴。

但是,对于柳仁清的邀请,很多人还是持着胆怯的态度的,毕竟此时杨成是反贼,虽然皇帝李隆基册封了杨成为青海王,但是众人都知道这是权益之计,绝对不会长久的,不过了半年,陈玄礼的大军就会出兵征讨杨成。

所以,对于此时和柳仁清走到太近,将来要是被当做反贼处置了这么办,况且柳仁清一走了之了,那么他们很多人妻儿家眷都在大唐,那到时候怎么办,要是惹怒了皇帝李隆基,到时候他们可就要受到连累了,甚至家人都会被受到牵连。

所以,柳仁清第一天发出去的请帖足有上百份,但是没有人一个过来赴宴,但是柳仁清依然不放弃,还是继续发放请帖。

同时,请帖的级别也开始慢慢地变的有些低了,那就是从一些权贵和官员身上渐渐地转移到了普通人身上,这些人值得就是那些小吏或者文人之类的,这些人倒是没有那么多限制。

可是,这些人中还是有很多有威望的人不肯赴宴,但是柳仁清在长安城待了大半辈子,对长安城中的一些人还是非常清楚的。

于是柳仁清再次邀请一些更加地低阶的人参加,这些人都是一些五名的小吏,一些抄书的书生之类的,还有一些在街边靠写打油诗挣钱的落魄文人。

这些人自然是没有那些顾忌了,虽然知道杨成是反贼,但是他们更清楚长安城没有人认识他们,他们在长安城就是一个默默无闻之辈,明天就不会有人想起他们了。

于是,柳仁清的酒宴在经过几天清冷之后,渐渐地看着有一些人来了,然后就人就越来越的多了。

这种事情在那些长安权贵被百官看来都是天大的嘲讽,都认定是柳仁清在没有邀请到名流之后,然后在才不知道从那里找来了一堆不知道那里来的落魄书生来赴宴,给自己壮壮脸。

一时间也从未长安权贵和百官之间的笑谈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唐朝当皇帝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