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倾听与观察

作品: 道亦有道——口语交际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李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10-14 13:23|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多读读唐诗宋词,我们的口头语言便能够添了韵律感;多读读白话小说,我们的口头语言便能够清晰简洁;甚至读读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也是大有助于“舌绽莲花”的。一册《古文观止》,若能熟读,对一个中国人的语言修为,那更是大大裨益的。

练与炼

一个想学游泳的人,纵然读遍世上所有的游泳教科书,纵然这些教科书精妙无比又深入浅出,这人也无法就此会水。他非得自己在水里练习,渐渐地顺应了水性,终至江河逐流、汪洋击浪。

话要说得好,道理一般无二,也非得实际的历练,才能从慌乱到自如,才能以即时地说代替背与读,才能使语言节奏谐和。这道理固然明白了,也还是很容易忽略很多历练的机会。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看起来是不需要一个人“认真对待言说”的。恰恰是这些不需要认真对待的话语场合,藏着习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大量机会,毋宁说是好机会。例如:

遇到陌生人问路,并不是简单地随口道来,而是尽量考虑自己如何把路线表述得清晰、准确、易懂。要是在指路之时还充分地根据对方的情况,相应选择合适的方式以达到清晰、准确、易懂,那就更好了。甚至都可以“主客易位”,在对方问诸如“哪儿有公交车站”时,多一两句询问,像“你要上哪去”,知晓对方的真正需要,给予最恰当的帮助。

学习和工作中,不免会遇到点名的时候。出声应答,如何控制好音量,不大不小、不高不低,从而既方便点名者听到又显示自己的教养、优雅?音量上恰到好处了,应答声中又是否传递了另外的语义,或简慢、抵触,或认真、尊重,对此如何把握?我就常常提示甚至要求我的学生,在我课堂点名的时候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我是刻意把课堂点名当作语言训练的。

商场购物、餐馆果腹,除了关乎钱物,还须借助话语。也都不妨认真对待一番,力求话说得清晰、准确、易懂,既减少语言成本从而减少交易成本,彼此便利,也显示水准与风度,可添了彼此额外的欢愉。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原本可以不“认真对待”的言说,最容易有口无心了。一旦这样的场合也把话说好了,那一定是“认真对待”而用心说话。绝非简单的嘴上功夫。拿这样的场合来当作自己的历练,也需要相应地用点心思。这“练”,就成了“炼”。

佛法东传,“教外别传”遂有禅宗,不仅不避农耕,反而主张在极为日常、具体的形下劳作中达成形上的修行,及至日常的起立坐卧也都可由以修行。要想掌握言辞这样的“智能性力量”,也不妨学那些禅师,在日常的形下中修行。

唯日常的语言场景,承载言辞的奥妙,涵蓄言辞的力量。

写:在书面表达中“炼”

都知道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大有差别。这差别,造成有人笔健而嘴笨,有人则笔拙却言畅。纵然如此,写与说之间,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之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借此找到一样习练言说能力的方法,着实可算另辟蹊径。

工作中的文案,日常交往中的电子邮件,乃至手机短信,如果差错连连,这人说起话来大概也很容易口误。在文案、邮件、短信这样的书面语言中做到细心、规范、准确,一定有助于口头语言上减少甚至消灭失误。

书面写作中最好边写边校勘,以及时发现差错。这个过程,是在“做自己的读者”。这个过程,要尽量揣测,其他读者读到这一段、这一句,其理解与自己要表达的能付吻合。若真能在书面写作中养成“读自己”的习惯,口头表达中就能够“听自己”。“听自己”不光是一句话说完了自己“听回来”,更是“听着自己说”。不论书面还是口头,“做自己的读者”与“做自己的听众”是一般无二的。

书面语言既然可以理解为空间符号,句式上就相应地合适使用长句、复杂句、插入语等。口头语言却必须使用简单句,因为这是时间符号。前者于读者的视觉上可以并列,后者在听者的听觉里只能接续。在书面写作中如果善于用简单句代替复杂句而表达同样的意思,口头表达中就能够避免过于书面化的情形。这才符合汉语的特性,方便听者接受、理解。

书面写作中如果也充分注意简洁、对仗、韵律感,这样的语言把握能力一定是可以迁移到口头表达中的。落笔简洁,张口必也简洁;行文常常合韵,言说也必多含韵味。写出来的文字,自己读来感觉朗朗上口,说话便容易出口成章。

比起自己说,更长时间、更多场合,是听别人说。这个时候,如何让自己历练而修炼?

我看电视,很多节目并不是对其内容有兴趣,也不是闲得慌消遣。我关注电视里的人怎么说话,从新闻主播到访谈嘉宾,从事件现场的记者到街巷里的采访对象。电视里各色人等,他们出言,或者给我提示、启发,促使我思考,或者向我具体、生动地展示言辞把握不当的真实情形。有机会听别人上课、讲座,看他人会议上发言,甚至偶遇不认识的人言辞争吵,也常常把语义略去,存心留意语言本身,品一品,或挑一挑。常年来,这对我帮助非常大。

这帮助从何而来?一面说,我是拿他人做镜子,看看是否从他人那儿照出了自己的好、照出了自己的孬、照出了自己尚未见识过的“招”。另一面说,我把自己虚拟为他人,拿他人的情景为我的情景、他人的难题作我的难题。于是,看人说话,便成了我自己间接的语言实践。这就如武功高手往往是看别人过招而自己长了功夫。

这是在倾听与观察中修炼。语言修行的这一法门,也常常忽略了。遇到话说得好的,也许光顾得欢喜、景仰、佩服,忘了本该琢磨琢磨为什么人家说得好;碰着“蹩嘴”的人,一味沮丧、气恼、厌恶,却不知道寻思如何引以为鉴和引以为戒。这就错过了一道道可以登堂入室的法门了。殊为可惜。

这一道法门走得通,却不是单靠用耳朵听、用眼睛看。也还是要用心。肯用心,能用心,那是做得到细致而敏锐地倾听与观察。听个明白,看个通透。否则,听,不过是左耳入右耳出;看,不过是有眼无珠。

所用之心,还包括耐心。

阅读:在文字中修行

独处静坐,也还是能够修炼口语能力的。

阅读显然不是在练“招式”,却是积累口头言说的“内力”。增了知识,多了见解,说话时就比较容易言之有物。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是,在阅读中累积字词、句式,到了自己落笔行文、开口出言,自然就少了词不达意或词汇贫乏之虞。要想言辞高雅、用语精辟,更非阅读不可。还得大量阅读,读经典、隽永之作。

这两层意思说的是为什么言说需要阅读,那么读什么?此处断无书单可以开列。照着“开卷有益”的话去做即可。不过,依然有必要建议乃至提示读者诸君的是,读回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多读读唐诗宋词,我们的口头语言便能够添了韵律感;多读读白话小说,我们的口头语言便能够清晰简洁;甚至读读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也是大有助于“舌绽莲花”的。一册《古文观止》,若能熟读,对一个中国人的语言修为,那更是大大裨益的。这还只是就浅显的层面说的。

今人的生活形态大不同于古人,可谓沧海桑田式的剧变。为此,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大量词汇,当然不可能从古人处获得。这让今人容易一味求新、求变。20世纪的欧风美雨中,华夏文化历经跌宕,中文国语也劫后余生、命悬一线。这似乎让今人只知新与变。凡此种种,以至于今日国人行文、出言,或则冗长拖沓失节奏,或则词汇贫乏缺美感,或则用语低俗不雅致,或则生造新词成怪象。说的说得“自然而然”,听的听得“见怪不怪”。唯在读回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才能够渐渐重归语言的安雅宁静、简洁轻盈、超然灵动。

文化注定是变的,变中也定然有一以贯之的。否则它一定死去。连带的是,以此文化为精神血脉的民族与个人一并死去。阅读,可以帮助一个人动中有静,权中守衡。生命如此,语言作为“生命之镜”也如此。

也是“功夫在诗外”

如果言说只是独白,到这儿就可以打住了。

既然语言即是行为,单单自己把话说得明白、流畅、高雅,就不够了。言辞要想有效,必须换位思考;出语欲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需要知己知彼。因此,口语交际这一门功夫,非得于人情世故通达不可。这一点做不到,单会遣词造句,便是只会掉书袋的迂腐穷酸,温和点说是个“书呆子”,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必定四处碰壁。这也是“弁言”中所说“语言之家不足用”。故而,有的人学富五车,却不善沟通,只知学理而已。有的人,未必“知书”,却能“达理”。所能达者,“事理”。

打个比喻,口语交际有如架桥。于架桥之人,这桥为何而架?何人行走桥上?何种质料用以架桥?架桥之处,其地质条件、水文状况又如何?在在非得清楚明白。于言说之人,具体的沟通或说服目标即是“为何架桥”,构成语境的关键因素的话语对象就是“何人行走桥上”,字词、句式以及形体语言乃是“架桥之质料”,至若人情世故毋宁是“地质条件、水文状况”。不明这样的“地质条件”,无如沼泽地上图架桥;罔顾相应的“水文状况”,一旦洪水来袭必定毁桥绝路。

宽泛地说,阅读就不限于在文字中修行,读前贤经典,读时贤妙言,更是在人事中修行。从人的作为、行事中,读出人间冷暖,读出人性善恶,读出人情亲疏。真心诚意地读,以口述心而言。

我们注定,在这个不完美的凡常世界里,借语言的抽象与超越,穿行于冷暖变换、善恶之间、亲疏有别。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亦有道——口语交际的策略与方法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