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五十二章 赴宴(下)

作品: 昭华撩乱 |作者:海青拿天鹅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4-15 11:2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那时,赵茹又是气恼又是不解。

长久以来,她总觉得能够被萧寰看上的女子,必然是容貌出众、贤良淑德,如青史留名的仕女那般完美无缺,却怎么会对这样一个女子动心?

直到方才,她亲口听到萧寰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他毫无避讳,除了承认那些荒谬的流言,还更进一步地说出了他不仅对着女子早早倾心,且已经与她成婚。

虽然那成婚并不合规矩,但在赵茹眼里,这并不重要。

他叙述时,语气温柔而坚定,一字一句,都让赵茹感到面红耳赤。

因为她知道,自己做梦也不曾得到过他这般深情的眷顾。

赵茹如坐针毡,忽而觉得自己跟着母亲巴巴地跑回来,简直可笑。

或者说,她去年就不该跟着父母去朔方……

赵茹不由地看向杨氏,只见她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不知在想着什么。

沁阳大长公主的神色也缓和了许多,但仍有些狐疑。

“女史方才说,殿下给你父亲写了一篇先帝的诗。”她对虞嫣道,“不知是哪一篇?”

虞嫣道:“妾记得,是长陵行。”

说罢,她缓声念起诗句,竟是背了下来。她朗诵的声音很是好听,娓娓道来,却不失情怀,颇是契合意蕴。

公主听着,目光微动,少顷,长叹了一口气。

“当年先帝与我同游长陵,见得雨后万物葱郁,便即兴作下此诗。”说罢,她看向萧寰,“我记得,那时,你也在他身边,只有五岁,不想你还记得。”

萧寰道:“正是。此诗虽不曾收入诗集,但孤一向甚为喜欢。”

公主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虞嫣看着她的神色,心中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萧寰先前告诉她,沁阳大长公主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但她这辈子,最重视、操心最多的,就是先帝。她们姊弟二人一母同胞,自幼在宫中相依为命。当年,先帝兄弟甚多,可谓虎视眈眈,是沁阳大长公主陪着他,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让他坐稳了江山。

也是因此,她居功至伟,先帝登基之后,将她封为了大长公主。而滕氏即便掌权,也忌惮着大长公主的威望,一直不敢动她。先帝晚年沉迷修仙,朝政全由滕氏左右,大长公主苦劝,先帝却反而将她疏远。大长公主因此蛰伏过一阵子,直到先帝去世之后,她出手帮助皇帝推翻滕氏。

姊弟二人的恩恩怨怨,至此了结。但对大长公主而言,影响最深的,依然还是先帝这个弟弟。在公主府中,她特地设了祠堂,将他供奉着。

赵茹坐在杨氏身旁,始终一语不发。她没有看对面的虞嫣,却瞥着母亲。

与沁阳大长公主对萧寰说话时的和颜悦色不一样,杨氏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半点笑容。

正当众人说着话,一人忽而走上堂来,道:“此处好是热闹,怎也不告知我一声。”

众人看去,却见是王熙。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面带笑容。

与那日所见不一样,王熙又换了一身装束,看上去像是猎装,显得身形矫健。腰带和靴子上都镶着金子和宝石,虽然风尘仆仆,但一身珠光宝气仍然晃眼。

看到他,沁阳大长公主的眉间随即泛起笑意,变得和蔼亲切起来。

“谁说不曾告知你?”她说,“今日我派人到你宅中去告知你,到处寻不见人,也不知你又到何处玩耍去了。”

这语气虽带着埋怨,却颇是宠溺,众人皆跟着笑起来。

“少钧这打扮,想来今日去行猎了。”陈氏道。

“正是。”王熙道,“今日弋阳侯他们邀我到郊外围猎,我想着外祖母爱吃鹿肉,便专程去猎了两头鹿回来,都甚是肥妹,今夜便回来献给外祖母。”

说罢,他便要让人将猎物抬上来。

沁阳大长公主嗔一声,挥挥手:“那般血糊糊的物什,抬上堂来做甚,让他们送到庖厨去便是。”

王熙笑笑,道:“外孙遵命。”

说着话,堂上的气氛已然活跃起来。

王熙又与萧寰和兄长王奕等人见礼,看到虞嫣,露出笑意:“女史别来无恙。”

虞嫣行礼:“妾无恙,见过王公子。”

沁阳大长公主露出讶色,道:“你见过虞女史?”

“见过。”王熙道,“上个月子昭受伤回来之时,便是女史在身旁照顾子昭。外祖母可曾见子昭身上那伤口?甚是凶险,兄长看到了都惊讶,说若是换了别人,恐怕定然是救不回了。”

沁阳大长公主看向王奕。

王奕随即道:“正是。我从前带兵征战之时,与子昭一般受伤的人见过不少,比他轻的也未必能撑过一日,女史的医术当真了得。”

沁阳大长公主颔首,再看向虞嫣,目光已是平和。

“听说,女史的父亲是神医?”她问。

虞嫣道:“神医不敢当,只是颇通药理,也时常到乡中为人治病,乡人爱戴,故而称为神医。”

沁阳大长公主道:“原来如此。”

这时,杨氏在看着王熙,道:“今日京郊想必风甚大,二公子这脸都吹红了。”

沁阳大长公主闻言,随即让王熙上前,拉着他的手问这问那。王熙一一答来,大长公主看着他,目光里满是慈祥。

没多久,仆人们将王熙的食案添上,摆上菜肴。大长公主见了,却要他们将食案摆到自己的边上,让王熙坐在身旁。

“行猎便行猎,怎回来这么晚。”她亲自给他布菜,道,“莫非忘了上次出的那事?歹人就是知道你好大喜功,才设下陷阱诱捕你。”

“外祖母放心好了。”王熙笑嘻嘻道,“歹人都被肃清了,何人还敢胡来。我本来可早些回城,可我见那猎场中的鹿着实肥美,这般季节甚是难得,便想多打些,给外祖母备着。”

大长公主道:“鹿肉罢了,何时没有,你就是贪玩。”

话这般说着,她脸上的笑容却全然收不住,与先前庄重的模样判若两人。

虞嫣看着,心中不禁讪讪。

什么最疼先帝,她想,明明王熙才是大长公主的心头宝。早知道就直接把王熙找来帮忙说话,未必不能过关。

夜色渐深,宴席也终于散去。众人陪着沁阳大长公主在堂上说一会话,见得时辰不早,纷纷告辞。

萧寰和虞嫣向大长公主拜别,因得王熙刚才的一番话,大长公主对萧寰的伤格外关心。她特地让萧寰跟她到到后堂去,亲自查看伤口。见那伤口的位置,大长公主也知道凶险,端详片刻,即露出不忍再看的神色,将萧寰将衣裳穿好。

“那行凶者竟这般歹毒。”她沉着脸,露出怒容,“绑了少钧为诱饵,又将你伤成这般,当真以为我不敢动他。”

王熙在一旁趁势道:“这也难怪。袁氏虽有皇后和陈王,可陈王那模样,岂是人君之相?圣上若想将天下交给他,也不会这么许久也不立太子。袁广奈何不得圣上,便只好对我等来动歪心思。”

大长公主没答话,却看着萧寰:“此事,果然是袁广做下的?”

萧寰道:“虽人证物证俱全,但孤并非全然信服,此事或许另有其人。”

大长公主微微颔首,道:“此事细由,伯光与我详细说过,确是可疑。圣上不曾对袁广下狠手,想来亦有此虑。”

王熙在一旁看着他们二人,有些不满:“怎都为袁广说话,他造谣子昭在先,无论如何也算得咎由自取。”

大长公主看了看他,嗔道:“你知晓什么,朝中争斗,岂是你做那什么生意的区区算计比得了的。袁广就算活该,子昭也须得看清些,莫被人当了刀才是。”

王熙撇撇嘴角,不多言。

大长公主说罢,却看向虞嫣,目光里已经多了几分赞许,感叹道:“子昭此难,全凭女史神药化解。子昭与你这过往种种,想来也是造化。”

虞嫣忙做出一副贤良的模样,低头道:“妾不敢居功。”

大长公主对她恭顺的模样很是满意,又叮嘱萧寰既然回到京城,就要好好养伤,不可奔波劳累。

萧寰应下。

众人说着话,回到堂前,杨氏和赵茹还在。

见沁阳大长公主走出来,母女二人上前,向大长公主和萧寰拜别。

“妾想起一事,”杨氏对大长公主道,“过几日便是千秋节,不知公主可要到熙晖园去?”

千秋节?虞嫣听到这三个字,有些陌生。

“你不说,我却是忘了。”大长公主笑道,说罢,看着萧寰,“你当下既回来了,便迟些再回朔方。过几日便是千秋节,你若留下来,圣上定然高兴。”

萧寰颔首,道:“孤亦是此想。”

杨氏在一旁看着,忽而对大长公主道:“公主只顾着问殿下去不去,却忘了问一人去不去。”

“何人?”大长公主道。

“殿下独居多年,京中上上下下无不为他的终身大事操心。如今殿下有了女史,圣上又曾见过,这千秋节,难道不该让女史也去贺寿?”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昭华撩乱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