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76章 扬名

作品: 养个权相做夫君 |作者:十七纬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3-23 16:09|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我逃不了的。”高娴静擦了擦眼泪:“高家养我护我,我绝不会抛弃高家。”

她深深的看了一眼乔明渊。

这是她年少时一眼看中的人,她还记得天启九年时他新中状元跨马游街,她在酒楼上往下一瞥,从此将他记在了眉间心上。后来她求而不得,他与妻子感情甚笃,再后来她嫁做人妇而乔明渊远走箕陵城,她本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再遇见,没想到峰回路转,他回京任职。偶尔她会从别院出来,等在京都大道上,远远看一眼这个人。

她是藏在黑暗里的影子,不能靠近光明。

无数次的渴望和窥视,都换不来这个男人的侧目。她不甘心也没有办法,颓然羡慕也无所适从,她以为这辈子都会这样看着这个男人,她做她的高小姐,以后做某家的夫人,万万没想到最后是这个结局。

这就是孽缘啊!

既然哀求无用,高娴静果断拜了拜:“打扰大人了,告辞!”

她转身就走。

如此作风,乔明渊还对她生出几分好感敬佩,他目送高娴静远去,心道可惜了,若不是投胎在高家,兴许不是这个下场。

后来的事情乔明渊没有再管。

高娴静自己去了刑部投案,跟高家人关在一块儿,高元潼差点被气死,最后忍痛叹息。

其实高娴静跟着他们去了也好,高娴静如此长相,落在谁手里都是一个生不如死,还不如痛痛快快的跟着高家的长辈们命丧黄泉,或许下辈子还能投个好人家。

高娴静来过乔家的事情慕绾绾自然知道,等乔明渊回来后问了一嗓子。

乔明渊说高娴静是来替高元潼求情的,慕绾绾还笑了:“高元潼犯的是国法又不是咱们家的法,求你何用!”

是这个道理。

乔明渊叹息道:“她走投无路,大概想来试试运气。”

“美人计?”慕绾绾挑眉。

乔明渊给她逗笑了,上来将她抱在怀里:“美人计也该是夫人对我用才是,她长得还成,跟我夫人比起来差太远。”

慕绾绾笑着啐了他一口:“不正经!”

两人说着话,兴宝回来了。

福宝离京之后,兴宝一个人到宫里去做伴读就成了小可怜一个,可怜巴巴的背着布包站在门口,得了爹娘准许进房门,乔明渊和慕绾绾已经整理好了衣衫,端坐得无比正经。

慕绾绾招手让儿子过来:“兴宝怎么不高兴?”

“娘,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兴宝依偎在她身边,手抓着她的衣袖:“尚书房不好玩,我不想去。”

先前还兴高采烈的呢,这才多久又不好玩了。

慕绾绾笑道:“是一点都不好玩,还是哥哥不在不好玩?”

“夫子们讲课的时候还可以吧。”兴宝想了想还是说实话:“下课之后就不好玩,七皇子整日里爱捉弄我,长孙殿下也不帮我。而且,长孙殿下也太笨了,夫子教什么他都要学好久才会,夫子会罚我。”

瞧把小家伙给委屈得!

乔明渊笑而不语。

其实不是皇长孙笨,皇长孙的资质比正常人还聪明些,是自家这两个实在太聪明。

福宝的聪明是显而易见,兴宝的聪明是内秀于心,他学东西比福宝还快,因此看皇长孙才觉得人家笨。

乔明渊笑着跟他说:“你是去做皇长孙的伴读的,他学不会你该帮他,怎么还反过来嫌弃他?”

兴宝不说话。

他懒嘛,能不动就不动,哪有那个闲工夫去教皇长孙。

不过为了打发时间,再懒惰都得做。

兴宝心里想好了主意,又说要去看弟弟妹妹。

乔明渊由着他去,等儿子走远了才跟慕绾绾说:“再过一些时候我给兴宝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慕绾绾好奇。

乔明渊笑着说:“陛下自从被这件事刺激后身体就一直不好,透露出想要让太子勤政的意思来。陛下信任我,想让我做太子少傅,闲暇时入尚书房去教一教几个皇子皇孙读书。我原先还推拒,既然兴宝一个人在宫里孤单,权当是去陪一陪儿子好了。”

太子少傅已经是九卿之一,这还是权当陪儿子解闷?

乔大人忒心大了些!

慕绾绾嗔笑一声,懒得搭理这个邀功的男人。

可想而知,等兴宝在尚书房看到自己老爹的时候有多高兴,他本来是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的,看见他爹进来时刷的就坐直了身体,一双眼睛灼灼发光。

乔明渊还做军机阁大臣,太子少傅其实就是个不太理事的职位,他每十天抽半天时间来给皇子皇孙们上课。

当天早上讲的是《尚书》,他讲课很生动有趣,皇子们都听得认真。

下课的时候兴宝扑过来,碍着在宫里规矩多没直接扑到他爹身上,扑到跟前才刹住车,扭捏的问:“爹以后都来陪我吗?”

“高不高兴?”乔明渊问。

兴宝猛点头:“高兴!”

“那好好学,爹先走了。”乔明渊摸摸儿子的脑袋。

兴宝目送他爹走远,内监送他出宫时,他小脸上的笑都停不下来,快咧到耳朵上了。

从今以后兴宝不觉得去尚书房无聊了,他很认真的跟皇子们相处,他爹说让他教一教皇太孙,他很认真的考虑了,觉得他爹当了少傅之后,万一陛下考较功课皇太孙在陛下跟前打不上问题,陛下觉得他爹教得不认真。

兴宝一反常态的,很认真的做起来皇太孙的伴读和解惑老师。

皇太孙本就不笨,有乔明渊和各位夫子教,又有兴宝这个小伙伴讨论,进步可谓一日千里。

天启帝考较过一次,很满意,给兴宝赏赐了不少东西。

其中包括一方难得的名砚。

兴宝小心翼翼的抱回家,说要给哥哥留着,等哥哥回来就能用上。

同时他还想再努力努力,让陛下多赏赐他几回,这样不仅哥哥有了,将来顺宝长大了也有砚台用。

总之是很兄友弟恭了。

福宝是正月从京城出发的,二月在易县报了名参加县试。

他和董望西一般年纪,在易县的一众考生中绝对是最低领的。明阳学馆的王夫子带着他们去报名的时候很担心,生怕这两个朝廷大员的儿子有个三长两短。好在两人都很争气,在县试中真正是一鸣惊人。

当初乔明渊下场拿了个案首,轮到自己的儿子,儿子也没示弱。

不管有没有讨好的因素在其中,福宝还是夺得了易县县试的案首,董望西也不差,排在第二。

案首之后的府试,福宝还是稳稳的,仍旧是第一。

等到院试他更稳妥,成为年龄最小的秀才,还是第一名出线的。

董望西可怜的,成了万年老二。

院试的结果出来已经是快八月,消息传回京城,乔家再出一个小三元,乔明渊脸上是真有光,朝中跟他关系好的见他都调侃,说他八成是要被自己的儿子超过了,等着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吧。乔明渊笑,儿子有出息,乔家后继有人,比他这个当老子的有出息还让人高兴。

不过那已经是年中的时候了。

眼下刚到年初,乔明渊从高元潼的案子里脱身而出。

高元潼和赵秉锡的罪证据确凿,没有反驳的余地。天启帝撑着身体很是震怒,先是下令让赵秉锡圈禁府中,等查清楚真相后便褫夺了亲王封号。高元潼的罪不单单是这个,跟着藏粮贪墨一起并发的,还有阻拦新政推行、刺杀朝臣、侵吞土地、强买强卖、收受商户贿赂等多种罪名,天启帝下旨亲自写的斩立决。

天启十九年,刚开春,午门外高元潼人头落地。

高家牵扯到的人很多,天启帝大开杀戒,基本是将这一脉的人杀绝了。

高家的女眷赐死了不少,只有未成年的才没入官奴籍贯,投入教坊司。

京城血流成河。

当然,陈皇后也受了一些牵连。

没办法,谁让她是大皇子名义上的养母呢?

虽然自己的这个儿子只比自己小了两岁,到底还是养子,养子犯错,嫡母是有责任的。

不过天启帝显然很宠爱皇后,加上也很宠爱皇后所出的嫡皇子,天启帝让皇后禁足坤宁宫,还在朝中提起要废后的决定。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天启帝早就跟乔明渊、慕青易等心腹大臣打过招呼,他提起这个决定,这些人马上跳出来反对,天启帝就没想要罚皇后,直接让皇后不做大皇子的养母,罚了一年俸禄便完事。

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朝臣们懂,皇后也懂。

帝王给她做了脸面,她要回应感恩。

陈皇后上了《罪已诏》,说自己没能管教好大皇子是有失职,请陛下降罪于她。

天启帝你来我往,后来又象征性的罚了一些皇后身边的人,这件事后宫的乱子就过了。

等一切都平息已经天启十九年四月,闹了那么久的案子落到尾声,大皇子被褫夺封号贬为庶人,流放永州,永远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高元潼死后,天启帝明显感觉自己心力跟不上了。

他今年已经六十有六,想着儿子还是要锻炼锻炼,便将朝政交给太子来打理,内阁辅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养个权相做夫君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