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2章 兽类史(25)

作品: 自然史 |作者:法布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03-28 11:5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一般来说,在世界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中,西班牙和叙利亚地区的气候条件最适宜造就出美丽的变异物种。这两个国家里培育的绵羊、山羊、狗、猫和兔子都有着质地最佳的皮毛,它们的毛发不仅光泽美丽,而且还能蓄得很长,色彩变化繁多,令人赏心悦目。和大部分动物一样,野猫的毛发质地和颜色都非常粗糙劣等,而当野猫变成家养动物之后,它们的毛发逐渐变得柔软顺服,颜色也丰富多彩起来。在叙利亚克拉赞地区适宜气候的滋养下,猫的毛发长度和数量增加,质地大大提升,毛发的颜色也更为精致美丽。黑色和红色的毛逐渐变成了透亮的棕色,深棕色的毛则变成了灰白色。若将法国森林中的野猫和克拉赞的猫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皮毛颜色微妙细致的变化。这些猫的肚子和身侧都多少生长着一些白色的毛,所以想要培育出像安哥拉猫那样纯白的长毛猫是一件很容易实现的事情,我们只需将那些身体白毛面积最大的猫进行交配结合即可,就像我们培育同样类型的兔子、狗、山羊和牡鹿等动物一样。西班牙猫是野猫的一个变种,它们的毛色不像叙利亚猫那样逐渐暗淡成统一的色泽,而是变得愈发鲜艳明亮,黄毛变成了红色,棕毛变成了黑色,灰毛则变成了纯白色。这些猫在传到美洲之后,其皮毛颜色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品种也没有出现变异的情况。“杜特神父曾说,安的列斯群岛生活的猫可能是被西班牙人带到那里去的,许多猫的皮毛上有着红色、白色或是黑色的印记,一些法国人捕杀它们,把猫肉吃掉之后,将皮毛保留了下来,运回法国市场贩卖。我们在瓜德罗普岛发现当地的猫已经非常习惯以鹧鸪、鸽子、画眉等小鸟为食了,因此它们对老鼠不屑一顾,甚至不会多看它们一眼。然而,当这些猫觉察到猎物数量急剧减少之后,它们与老鼠之间和平共处的局面就被打破了,这些猫转而鼓起劲来大量地捕捉老鼠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猫和狗不一样,它们在引进气候温暖的地区之后不会发生变异。博斯曼说:“欧洲的猫被带到非洲的几内亚,其外形仍然保持着原本的模样,没有发生变化。”猫的天性更是稳定,而且由于它们的家养历史不像狗那样悠久而广泛,驯养也不甚彻底,所以猫的变种稀少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家养猫虽然在皮毛颜色上有所区别,但这并不是形成独立品种的标志。只有西班牙和叙利亚这两个国家产出了稳定持久的变种猫。中国的渤海地区培育出来的一种深受本国贵妇们喜爱的猫,根据有关描述来看,它们有着长毛和垂帖的耳朵,这种猫和原始的野猫之间的关系更为疏远,其变异程度显然比耳朵直立的品种更大。

至此,猫的历史以及家养动物的历史书写应该告一段落了;本书所提及的家养动物为马、驴、牛、绵羊、山羊、猪、狗和猫这几个物种,我没有把骆驼、大象、驯鹿和其他一些在别的国家被归类为家养动物的物种添加进来,因为我们对它们还不甚熟悉;我们也不能把外来野生动物的历史添加进来,除非我们能够肯定它们是原产自法国的野生动物。此外,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猫只是一种半家养的动物,它们是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之间的一个临界物种;我们不会将老鼠、鼹鼠等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动物归类为家养动物的范畴,虽然它们生活在我们的房子和花园中,但是它们不会服从人类的管辖,也未曾失去原有的野性,这些动物与人类之间没有形成情感的纽带,它们在人类面前只会四散奔逃,躲回隐蔽的藏身之处,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行为举止与生活习惯,拥有绝对的自由。

在各种家养动物史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人类的教育、保护和照料对动物的性情、行为甚至外形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加上不同的天气变化使得物种发生了变异,它们与各自原始祖先的差距十分显著,如果物种变异所导致的差异太大,使得我们开始考虑变异后的品种是否还属于原有物种内的分支,那么我们还是得看变异品种与原有品种混合之后能否产下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这是不同物种之间进行区分的一个最基本特性。不同种类的家养动物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与人类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它们在寒冷的国家里成长得强壮而勇敢,在气候温和的国家里则生得文明温顺,彬彬有礼;而在炎热的国家,动物们变得怯懦虚弱,样貌丑陋甚至畸形。在气候宜人的地区和文明开化的发达国家,家养动物的种类变化繁多,除了许多混血杂交的改良品种,同时,这些地区的家养动物也展现出被人类长久奴役的显著迹象,它们下垂服帖的耳朵,多种多样的毛色以及修长精致的毛发都是经历了长期家养状态之后所显现出来的效果。几乎所有野生动物的耳朵都是直立状的,野猪的耳朵竖直且僵硬,但是家猪的耳朵则是半垂向下的。在拉普兰人、美洲土著、霍屯督人、黑人和其他未形成文明社会的人群中,他们所饲养的犬类都有着竖直的耳朵;而在西班牙、法国、英国、土耳其、波斯、中国等所有文化先进的发达国家,犬类多数都长着柔软垂贴的耳朵。被驯养的家猫耳朵也不像野猫的那般僵硬挺直;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的帝国,那里的气候温和适宜,他们国家的猫都有着下垂服帖的耳朵。同理,双耳垂坠的安哥拉山羊应当是其物种大类中与最初始祖差别最大的一个品种。叙利亚独特的气候条件,加之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为家养动物的驯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环境,山羊的养殖历史由来已久;经过长时间一代又一代的精心培养,安哥拉山羊才有了今天的模样,在别的气候条件下,它们的独特性质是无法继续保持的。在法国长大的安哥拉山羊,耳朵的长度和垂顺度都与在叙利亚本地成长的山羊相去甚远,而且,经过一定数量的更新换代之后,这些山羊的耳朵和毛发很可能就会变得与我们国家的山羊并无二致了。

附录

有人曾提出质疑,认为我否定了猫这种动物的睡眠能力,实际上这一观点是对我的表述所产生的误解。根据我的观察结果,猫的睡眠基本上都是很轻的,几乎不会出现熟睡的情况,而我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了解到,这只是它们睡眠状态的其中一种;但我从未否认它们的睡眠行为,只不过其睡眠深度究竟如何还亟待发掘。第戎学院的帕苏墨先生在与我通信时曾探讨过这一问题,他提到:“虽然猫很少入睡,但是它们真正熟睡的时候是睡得很死的,有时甚至好像昏睡过去一般。有一只深得我欢心的猫平日里很喜欢俯卧在我的床尾,有一天晚上我试着把它推开,却发现它一动不动,我差点以为它已经没了呼吸。我将它翻来覆去地推拉摇晃了很久,它才稍作回应,过了好一会儿它才缓缓地苏醒过来。猫的这种深度入睡且难以唤醒的情况我已经碰见过不下十次,我的另一位友人也常常发现自家的猫有着类似的熟睡经历,他说一般在天气极其炎热的时候,或是暴风雨天气来临之前,猫就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莱斯特里先生是来自香槟沙隆地区的一名商人,他向我指出,有时候猫的呼吸中带着一种类似麝香的味道,尤其是它们安静怡然,舒服得发出呼噜噜的声音,或是突然受到惊吓,嘶嘶地叫喘的时候,这股香味更为明显。因此,莱斯特里先生认为,猫的胸腔里可能有一些包含着芳香物质的气管通道,但是我们在解剖猫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能够与这一说法相关的证据。

我在正文中提及了一种产自中国的垂耳猫,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发现这种猫存在的踪迹,它们很可能是属于另一个物种的动物。因为根据旅行家们的描述,在中国有一种叫作松鼠的动物,它们外形与猫十分相像,且深受中国人喜爱,其原因有二:它们不仅美丽可爱,有着闪闪发亮的黑色或黄色皮毛,而且还能捕杀老鼠,帮助人们消除鼠害。

法国地区的气候条件培育出了一种猫,它们的耳朵里的毛是呈射束状的,萨吾先生在给我的信中提到,1773年9月的时候,一只小猫在他巴黎的家中出生,它的外形很像西班牙猫,耳朵里长着束状的长毛,但是它的父母双方都没有这个特点;数月之后,这只小猫耳朵里的毛也渐渐变长,按体型比例而言,应该是和加拿大山猫的长度差不多。在马达加斯加地区,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萨卡的野生动物,尾巴是弯弯曲曲的,被人类所驯养,这种动物能和家猫进行混合与繁殖,因此它们和家猫理应是属于同一个物种的动物。有人从圭亚那的卡宴给我寄来了一张形似野猫的动物毛皮。圭亚那人把这种动物叫作海拉,它们的肉是白色的,十分鲜美可口,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美食。因此我认为它们的名字可能记录有误,应该是“泰拉”而不是“海拉”,泰拉是一种小型的紫崖燕,在动物史的后部章节里将会有关于这类动物的详细阐述。

注释:

[1]在英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地区都有这种看法,冬季是牛劳作的最佳时期,若非出现极端寒冷恶劣的天气,牛应当继续保持全天候的劳作。

[2]这里所描写的绵羊这种冷漠表现,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会受到曾经穿越过英格兰肥沃平原的旅行家们的质疑。绵羊这种柔软蓬松的动物,它们的放牧都在春季进行,旅人们经常可以听见母羊对远处的小羊叫声进行温柔慈爱的回应。

[3]作者在这篇文章之中对绵羊这种无害温和的动物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偏见和严苛,绵羊身上的缺陷被浓墨重彩地放大了,它们的其他几个特点也被夸张化了。在生产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家畜都需要人类的照顾和帮助,实际上并不比绵羊省事。

[4]这个说法不是绝对的,林肯绵羊没有犄角,但它们的体格健康水平并不比英国任何一种绵羊要差。

[5]这两幅插图是来自这两种绵羊的临摹,它们是属于克拉克先生的私人财产。我们可以注意到它们之间非常明显的相似性,若是欣赏本文作者的个人作品,就能观察到更为精确的细节。

[6]杜本顿先生是第一个发现此类现象的学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自然史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