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章 大相国寺

作品: 我在大宋开店那些年 |作者:荀玉 |分类:浪漫青春 |更新:09-15 08:23|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清晨,远处的房屋笼罩在淡淡的薄雾中,空气新鲜又清冽。近处的人们已经开始动起来了,今天是大相国寺开放交易的日子。

大相国寺,原名也称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到了北宋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加上颇受皇家尊崇,因此得以多次扩建,占地面积相当广阔。

时至今日,大相国寺不仅是超大的礼佛中心,而且也是汴京城内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集合了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是爱热闹的汴京人民的好去处。

周子钰家所在的东华门街也是汴京城内相当繁华的街市了,可跟大相国寺相比,相差甚远。

大相国寺每月对外开放五次,百姓们可以在寺内进行各种商品交易。

这里人流量巨大,既有本国的商人,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胡商。商贩云集,热闹非凡,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周子钰家每月大概会有三四次会去大相国寺摆摊。这次,由于正好赶上周子钰刚刚康复不久,周爹大手一挥,不摆了,准备带着孩子们游玩一番。

这一天,周子钰一家早早就起来了,简单的梳洗过后,周安和许娘子就牵着两个孩子往相国寺去。

因为开放交易的缘故,今天街上不少店铺都没有开张,大家都去大相国寺摆摊了。

周子钰听他爹说,今天小胖家也要去摆摊。不过他们做的是饮食,要比周子钰家早出发很多。

周子钰在现代的时候并没有去过大相国寺,演员的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光明正大的出行游玩。他对开封的印象还停留在清明上河园,现在能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座寺院,周子钰内心还是挺期待的。

越靠近大相国寺,路上的行人就越多,像他们这样家庭出游的比比皆是。

再往前走,已经能看到寺院的大门了,亭台楼阁,碧瓦朱甍,阳光柔和的洒落其间。又有青松翠柏点缀其中,远远望去,轩昂壮丽。

周子钰内心有些震撼,作为现代人,又是一名演员,他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冲动,想要把这座寺院完完整整的画下来,带回现代去。

不过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已经有些拥挤了,周安和许娘子分别牵好孩子,以免不小心摔跤。

寺院的大门前都是买卖飞禽、猫之类的,各种动物应有尽有。再往里面走,第二、三道门买卖的都是日常使用的物品,周子钰家平时都在这里摆摊。

周安和许娘子也不着急,带着两个孩子慢慢逛,遇到感兴趣的就停下来看。

……

大相国寺内部实在是太广阔了。

周子钰一家走走停停,也没逛多远,有趣的摊位实在不少。大家又买了些小吃充饥,边吃边逛,已然是现代逛街模式了。

寺庙的庭院内架设彩色的帐幕,设有露天的铺位,出售洗漱用具、弓箭、果脯等物品。最叫周子钰吃惊的是两边的走廊,竟然是各寺院的师姑们在卖绣作、抹领、花朵、帽子之类的铺位。

走近一瞧,手艺很是不错,许娘子就挑了一把缂丝团扇。上面绣的是一幅精致的花鸟图,颜色鲜艳,立体感很强。

又逛了一阵,这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不过大家吃多了小吃,倒也不饿。周安就把大家带到一处殿前,原来是小胖子一家。

前几天经过周子钰有心改良的灌汤馒头,受到了宋大娘家的一致好评,之后再来购买的宋大娘,又给了李娘子信心。于是又专门试卖了几天,反响不错,这才带来摆摊。

刚刚走近,周子钰家都没来得及打招呼,就看到一个小郎君站在小胖家的摊位前,挑眉道:“这就是你们说的新吃食?”

他比周子钰要高上半个头,年龄虽小,五官却十分秀美,大有超出性别的美感,但神情却十分高傲,给人一种十分不好相处的感觉。

周子钰只是跑了个神,那小郎君身边的小厮急忙点头,周大郎又解释了一番,只见那小郎君又道:“那给我装一些。”不知为何,周子钰硬是从他的话语中听出勉为其难的意味。

装好后,不等周大郎递给他,后面便有小厮机灵的接过来付了钱。那小郎君转身就走,迎面正好碰上周子钰,二人对视了一眼,擦肩而过。

周子钰并未将他放在心上,此时临近中午,购买吃食的人数增多,小胖子家今日卖的都是小号灌汤包,为了吸引食客,李娘子还提供了辣椒和醋,方便食客选择。像刚刚那位,就选了辣椒。

由于提供了配料,价钱上就又多收了一文,有些普通人家就觉得不是很划算。

毕竟三文钱就能买到大号的灌汤馒头,这里两文钱才四个小的,根本填不饱肚子嘛。结果导致了看的人多,花钱买的却少。

周大郎也有些着急,其实之前买的,绝大部分是家境较好,不差钱的主。眼看旁边的饮食摊子都陆续排起了长队,自家摊子前还没几个人呢。

“要不我们把价钱降低一点吧?”周大郎试探着问道,李娘子皱眉想了想,摇摇头。

为了让大小不同的馒头有所区分,也为了让小号馒头更有特色,李娘子在馅料上下了很大功夫。

譬如把原先普通的猪肉换成了猪的后腿肉,又用了猪肚皮上的大片肉皮,精心调制了馅料,李娘子又敏锐的把握了汤的重要性,做出来的灌汤包口味比原来更上一层楼。不单说材料费用的增加,单是辣椒酱和醋,也不便宜。

而且卖了一上午,李娘子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与其把目光放在普通食客身上,倒不如想办法卖给官宦人家或是不差钱的主,最重要的目标是小孩子和姑娘家。

周子钰家本来想过来帮下忙,但现在显然并不需要他们,便婉拒了想让他们留下吃饭的周大郎,一家就离开了。

.

再说这边,刚买完灌汤包的小郎君,赵宗谔。在一处杂耍处寻到了自己的娘亲,便走了过去。

“哎呀,你这孩子,都说不叫你乱跑了,这是去买了什么。”李王妃拿起帕子,给小儿子擦了擦头上的汗。

这大相国寺熙熙攘攘,热闹是热闹,但也不是没发生过小孩子趁乱被抱走的事,虽然有下人跟着,王妃还是有点不放心。

赵宗谔的小厮见王妃问话,看了小主子一眼,得到肯定的眼神才忙把灌汤包呈了上来。

李王妃身边还跟了不少女眷,这会都好奇的看着,本以为赵宗谔爱武,定是买了什么稀罕武器,没想到竟是吃食。

又听赵宗谔道:“上次偶然吃到,觉得不错,特地买来给阿娘尝尝。”

原来,之前赵宗谔的小厮在买早饭时,碰巧遇到周大郎家第一次卖,便买了带回去,赵宗谔觉得比大的好吃,刚才随意逛逛,正好看见,想着到了午饭时间,这才买了些。

赵宗谔是信安郡王赵允宁的小儿子,他们一家是北宋的宗室。这个时代的宗室们大多没有太大的实权,都由朝廷供养着,对吃喝玩乐最为擅长,日子过得很是轻松。

李王妃正是在府里无聊了,才会来大相国寺庙会上散散心。她为人随和,不太摆什么架子,偶尔也会买些小吃尝尝。

此时见儿子特意买来给她,内心十分感动。旁边的人见此,也纷纷夸赞赵宗谔孝顺。

李王妃伸手夹了一个,倒不是筷子,是两根竹签,李娘子为了食客便于吃定做的。她教养极好,即便是在大街上吃东西,王妃举止也很优雅,吃完一个,嘴上也不见一丝油花。

她拿帕子轻轻擦了擦嘴角,称赞道:“不错,虽然仍是灌汤馒头,个头却易下口,搭配些辣椒,叫人食欲大开。”难得王妃一开口就夸了一堆,因为是儿子的孝心,多少都会夸两句,不过确实好吃,王妃夸得就更真情实感了。

又叫大家都尝了尝,众人也觉得不错,暗暗记下了这家灌汤馒头。日后,倒是带动了周大郎家的生意,也是意外惊喜了。

……

周子钰家直到傍晚才回家,大家又大包小包的买了不少东西,倒是小胖子家,下午生意好了不少,好多贵人家的小孩买,倒是带动了不少普通人,中途数量不够,又边包边卖,现在又是一轮高峰期,自然是回不来了。

周子钰一家也很替他们高兴,由于是钰哥儿提出的方法,李娘子家已经商量好每月要分一成利益给周子钰,态度很坚定,周子钰家也只好接受下来。

周子钰虽然才在这里居住了几天,但他发现自己适应的很快,开明又温暖的家人弥补了周子钰之前没有享受过的亲情。

刚穿过来的时候他虽然安慰自己不用熬夜工作了,但那毕竟是他所爱的事业,内心当然不开心。不知道现代的自己怎么样了,周子钰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一直支持自己的粉丝们了,还有从进圈时就一直很照顾自己的经纪人。

对不起了,大家。

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继续生活下去,周子钰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皎洁月光,默默在心中许愿。

身旁,玩了一整天的清哥儿早已沉沉睡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在大宋开店那些年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