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68章 解决

作品: 贵女奸商 |作者:年华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1-30 23:57|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99txs.com)

善堂的事情一敲定,商士功和他手底下的人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为了支持商士功,商锦秀拿出了一千两黄金作为善款。这些黄金只是她从那个密室里取出来的一部分,不是她舍不得全部拿出来,只是一下子拿出的数目太多,且不说商士功和李淑华会怀疑这笔金子的来历,其他人也难免生出别的心思。

不管什么时候,都讲究财不露白。就算百姓不知道这笔金子是商家拿出来的,可商士功手底下的人却都清楚。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如今不过是看出善堂的事有利可图,才放下心中成见。

可一旦出了岔子,这些人必然会立即倒戈!

商锦秀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才决定了先拿出一千两金子。这一千两金子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青州城富户很多,府衙里的人自然也有都见识,这笔金子拿出去,既不会让人觉得商家抠门,也不会太打眼。

做完了前期的准备之后,商士功就命人发出了告示,言明要将原本的善堂重新修缮并扩建,增设医馆。穷苦的百姓每人每个月都能有一次免费看病拿药的机会,其余时候看病买药的价格则只是普通医馆价格的一半。

家里穷苦的,就到府衙登记,领取凭证,日后,看病买药,都得靠这个凭证。不过,这个凭证并非人人都能够领取,不仅要看对方的经济能力,还得看为人。若是那种好吃懒做的,根本没有资格。

所以要想领取凭证,还得先找到保人。

担心有人暗箱操作中饱私囊,商士功跟手底下的人很是废了一番功夫,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审查制度。即便不能保证彻底杜绝潜规则这种事,但也能将这种事情降到最少。

告示一贴出来,就在整个青州城引起了轰动。因为商士功还是新官上任,此时整个青州不少人的心思都很复杂。一来是想看看商士功会烧哪三把火,二来则是纯粹幸灾乐祸,想看商士功倒霉。

尤其是那些曾经跟商士功差不多一个等级的县令们,一个个对于商士功获得晋升都非常眼红。青山县本来也是个小地方,商士功年纪也轻,这些人谁也没想到,他居然成了青州知府!

实在是太让人嫉妒了!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商士功一个穷乡僻壤里出来的毛头小子,肯定驾驭不住他那些手下,一个个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然而谁也没想到,商士功才当上知府没几天,就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修缮扩建善堂?他到底哪里来的胆子和银子?

一些人想到‘一品鲜’,倒是瞬间明白过来了。这些都是知道些内幕的,知道朝廷拨的款项很少,根本不够把善堂经营好的。要想让善堂里的人不至于饿死,就得当官的自己掏腰包。

不过,这世上像杜玉章一样肯自己掏腰包补贴善堂的官不说没有,却绝对不多。要么是没这个财力的,要么是不愿意的。更过分的,甚至还会中饱私囊一部分,让善堂里的人天天喝米汤!

至于那些不知道内幕的,要么是佩服商士功的魄力,要么心里就骂起来了。都是当官的,怎么以前的杜大人就没想着修缮善堂,增设医馆呢?是不是杜大人把朝廷拨的银子给贪了?

不过这时候的人被奴役惯了,就算心里有一点点这样的想法,也很少有人敢说出来。不像现代,言论自由到了没边,一些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丝毫没有顾忌。

尤其隔着电脑,披着马甲在网上说话更是没了顾忌。平时在现实里不敢说的,都在网上说了出来,完全肆无忌惮。单看某些言论,说是民怨沸腾都不为过了。

自从告示发出去,商锦秀就一直暗中注意着外面的言论,就怕言论不受控制,三人成虎,到时候一旦形成某种可怕的舆论,商士功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好在,这年头识字的人少,也没人敢像现代人某些人那样肆无忌惮。

即便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了下去。

毕竟,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能过上安稳日子的。青州城虽然繁华,但是穷苦的百姓并不少,贫富两极分化特别严重。

如今告示一贴出来,对于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吃不饱肚子没钱看病买药的人,简直就是仙籁!

很多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几分,觉得自己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要知道,很多人就是因为没钱看病而病死的。可悲的是,那些病一开始都只是小病而已,可这些人穷得连饭都吃不起,哪里还肯为了点小病就花这份‘冤枉’钱?

就算是在通讯发达,教育普及的现代,也有很多人对于小病不够重视,非得病情严重了才肯去医院。

虽说每个人一个月只有一次免费看病拿药的机会,但即便如此,也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了。更何况,其他时候还可以半价!

这些人顿时觉得,刚刚上任的商知府是个难得的好官!

古云海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二话没说,就让人传出话,说只要商士功愿意,古家愿意为善堂的医馆提供药材,并且价格打八折。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古家顿时赢了个好名声。商士功得知了这个消息,就命人将古云海叫了过去,责问他这话是不是真的。古云海倒也大气,他直接就点头承认了,并且表示了自己非常愿意为善堂的医馆提供药材,而且绝对不会以次充好,价格也是对外宣布的八折。

商士功要说不心动,那绝对是假的。一开始,他其实是想跟李广财做这笔买卖,毕竟李广财是他岳父,他自然放心。药材这种事情,商士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可古云海话都已经放了出去,而且还愿意打八折,他若是拒绝古云海,改从李广财处拿药,那么李广财必须也得打八折,不然这事情一旦说开了就会说不过去,会让人觉得他是在偏帮李广财,甚至还会怀疑这里面有猫腻。

他既舍不得李广财破费,也不希望这件事让百姓误会。于是,商士功犹豫了。

不过,他并没有犹豫太久。他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说要先考虑,就把古云海打发了出去。然后,他就跟手底下的人商量起来。基本上,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答应,这笔买卖很划算。

商士功的心就渐渐动摇了,古云海是青州最大的药材商,一旦跟他合作,日后自然不用担心药材不够的问题。只是一旦跟古云海合作,他就不得不小心药材有问题。一旦药材出了问题,不说医馆和善堂会毁了,他商士功也将被打落尘埃,再无翻身之地。

因为这个顾忌,商士功没有直接同意手下的意见,而是决定回去跟李淑华商量商量。

商锦秀最近也在想善堂的事,虽然初步的规划已经有了,初期准备也做得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解决。

善堂要收留人,最基本的,衣服和食物得有。这些东西都要跟人采买,找什么人就是个问题。如今又要开设医馆,药材是重中之重,更是不能马虎。

商士功找到李淑华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商锦秀已经有了主意。首先,她准备以‘一品鲜’的名义,给善堂赞助一批衣服。当然,这些衣服是以‘一品鲜’的名义找人定做的,上面会绣上‘一品鲜’的标志。

其次,关于药材方面,商锦秀准备让商士功直接招标。一来可以试探一下青州商人的态度,二来还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

商锦秀把这个主意给商士功提了,还提醒他,可以发公告拉赞助。为了支持商士功,打出广告效应,‘一品鲜’最先表态了。

接着,商士勋也表态了。

他做的是瓷器买卖,善堂要养活人,自然需要餐具。

商士勋原本并不是很想送,他的生意遇到问题,情况非常不好,自然就没有这个心情。不过李芸香点醒了他。李芸香的话说得很简单,也很直白,她说道:“老爷,我是个妇道人家,别的事情我不懂,不过,老爷您可想想,大嫂这些年可做过亏本买卖?更何况,一旦老爷您送了东西,名声自然就有了,生意的问题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商士勋一听这话犹如醍醐灌顶,很快就想到了其中关键,亲自带着东西就送去了府衙。

还有不少聪明的商人,也都从这里面嗅到了商机,一时间都赞助起东西来,赞助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

还有商人学着古云海,主动放出消息,愿意低价提供建筑材料。

就连大夫们也不甘寂寞,一个个主动跑到府衙报到,愿意成为医馆的坐堂大夫。

为此,府衙顿时忙得热火朝天。

而商士勋也很快发现,李芸香的话说得实在太对了,就在他送出东西后,他的名声就渐渐好了起来!就连铺子里的生意也好了!

虽然短时间内效果并不是太明显,但商士勋很清楚,他这次的劫难已经过去了。

商士勋想得不错,他这次的劫难的确是过去了,不过只是暂时的。他能顺利度过这一劫,不仅是因为他公然给善堂捐了一批餐具,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商士功。

可以说,他这一次的劫难,既是因为商士功而起,也是因为商士功而终。若非他和商士功是亲兄弟,古家也不会为了对付商士功故意给他挖坑,找人对付他。

在最困难最无助的那段时间,商士勋心里对商士功确实有些怨气,没少拉着李芸香抱怨。李芸香却是个非常理智的女人,她非常清楚商士勋和商士功作为亲兄弟,两家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旦商士功没了官身,被人打落尘埃,商士勋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她不在乎商士功和商士勋会如何,可她现在已经绑在了商士勋这条船上,她要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哪里能让商士勋就这么糊涂得被人给算计了,自掘坟墓?

听了李芸香的话后,商士勋便彻底清醒过来,为自己心里对商士功的怨怼羞愧不已。他也明白,他会有这样的劫难,纵使有商士功的原因,却也跟他之前大肆扩张离不开关系。

他之前太过高调,把铺子开遍了整个青州,自然得罪了不少同行。那时候就有不少人想对付他,只是都是各自为政,没形成气候。直到古家推波助澜,这些人才拧成了一股绳,同时打压他,让他的生意大受影响。

这些人原本想着商士功没什么背景,就算当上知府,能不能坐稳都是个问题,再被人一鼓动,这才狠了心。如今眼看着商士功大张旗鼓地修缮善堂甚至还要开设医馆,占了大义,甚至连古家都主动示好,他们虽然心里等着看好戏,却还是聪明地表了态,不再对付商士勋。

不过,商士勋看似度过了这次的劫难,却是暂时的,一旦商士功处理不好善堂的事,朝廷必然不会放过他。到时候,他们就会一口吞下商士勋的家业!

在这之前,就让商士勋再得意几天好了。

商士勋一开始想得并没有那么深,再加上他对商士功的信服,丝毫没想到那些打压他的人看似偃旗息鼓,实则等着看商士功的笑话,甚至还做好了打算一口吞下他辛苦挣下的家业!

李芸香虽然觉得商士功有几分能耐,却不像商士勋,对于商士功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对于善堂的事,她一直忧心忡忡,很担心商士功处理不好,反而留下一堆烂摊子。

她甚至咬牙算了算家里的家财,打定主意,就算商士功到时候处理不好,只要情况还算乐观,她就让商士勋拿银子资助一下,若是情况不乐观,那就别怪她心狠了!

观望这件事的不仅李芸香一个人,可以说,整个青州知道消息的人都在观望。

青州地方不小,善堂也有好几十个,商士功不可能一下子把整个青州所有的善堂都动手整改。不仅动作太大,善款和物资也不可能到位。

商士功采取了商锦秀的建议,将青州城的善堂作为试点,一来也是验证方案是否可行,二来一旦有了这次的成功,再对剩下的善堂进行整改,自然出力的人就多了。

更何况,一旦这次的试点成功,他就可以上奏给皇帝。这位太祖皇帝算是一位明君,只要确定方法可行,又不会给朝廷增加太大负担,想必会欣然同意将其他地方的善堂做整改。

想到皇帝,商士功就忍不住微微一笑。当初天使带来的口谕虽然让他诚惶诚恐,可他很清楚,一旦抱紧了皇帝这条大粗腿,做好了政绩,日后自然能够平步青云。

这次对善堂的整改,就是他给皇帝的表示。为了家人的未来,这次的整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根本输不起!

他根本不敢想,一旦他输了,他的妻子和孩儿会遭到怎样的对待!

就在商士功大刀阔斧对青州城的善堂进行整改的时候,他下的每一道命令,发出的每一份告示,都摆到了太祖皇帝面前。

这位看着只有二十七八的太祖皇帝五官英俊而深邃,他看完了手下暗卫呈上来的东西后,就意味不明地笑了起来:“整改善堂,这个商士功还真是敢想敢做!暗影,你觉得他这个计划怎样?”

他的声音低沉,却听不出喜怒。

身为暗卫首领的暗影单膝跪在地上,面无表情且惜字如金地说道:“异想天开。”

太祖皇帝点了点头:“是啊,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不过,他若是真的能把这件事做好,朕就给他更进一步的机会!”

暗影没接话,这种时候,根本不需要他说什么。

太祖皇帝的脸色却变得晦暗不明,他虽然成功造反登上帝位,可新朝却依然有太多蛀虫!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一个个盘踞一方,根本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若不是新朝刚刚建立,实在经不起风雨飘摇,他又何必束手束脚?

想到这里,他还算不错的心情顿时变得阴郁起来。然而很快,他又笑了起来。商士功这次的表态他看出来了,也看明白了商士功的野心。他不怕手底下的人有野心,这样的人一旦用得好,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不过,也是得益于商士功一清二白的背景,倘若他出身世家大族,太祖皇帝岂会给他机会插手善堂的事?作为成功造反的太祖皇帝,最担心的,就是有人盯上他屁股底下这个椅子,创出跟他一样的丰功伟绩!

商士功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才敢插手整改善堂。

杜玉章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不仅如此,甚至还有人故意跟他说了青州城一些对他不利的传言。那人自然是故意的,为的就是让杜玉章对商士功生厌,出手对付商士功。

他的想法很好,可惜杜玉章不是傻子,哪会给人当枪使?再说了,这次的事情,他虽然也觉得商士功有些急功近利了,但商士功又没有上奏折问朝廷要钱,还占了大义,他以什么理由对付商士功?

是,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心里也很是不痛快。毕竟这世上最怕的就是对比,他在当青州知府的时候,虽然也是个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可一旦商士功比他做得好,甚至做了他不敢做的,两相对比下来,商士功自然就高了他一头。

可不痛快归不痛快,杜玉章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他很快就看开了。同时,他也期待商士功能够成功。

他的心不是石头做的,亲眼目睹了那些穷苦百姓的凄惨状况后,他对于这些人就多了份怜惜,真心地希望他们能过得好一点。

想到商士功的做法,杜玉章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不得不承认,至少在这一件事情上,商士功比他有胆识有魄力有想法多了。

同样知道了商士功整改善堂这个消息的贺云绮却再一次风中凌乱了。

事情再一次偏离了轨迹。前世的这个时候,商士功还不是青州知府。并且,即便是商士功后来成了青州知府,也没有这么快就对善堂进行改革。

贺云绮想不通,为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若是将来发生的一切都跟她知道的不一样,她以后该怎么办?

这一刻,贺云绮无比期望事情回到原本的轨道,按照她知道的剧本来走。然而,这根本就不可能。

前世的这个时候,李淑华病情反复,身子非常弱,商锦秀忙着帮她调养身体,没有更多的精力关心生意,买卖做得并不大,手中的银子自然不多。

那时候,古昊天没有盯上商家的酒楼,她自然也没必要给杜玉章送土豆来笼络他。没有了这一茬,商士功自然不会如此快晋升为青州知府。

她不认识古家,商士功又是个小小的青山县令,古家自然也不会找人对付商家,她也不会跑去夜探,甚至偷了古云海的金子。

前世商士功成为青州知府的时候,正是李淑华病入膏肓的时候,接着没多久,李淑华就病死了。商锦秀和商士功悲痛欲绝,手里又没有多余的银子,哪里还有精力去整改善堂?

贺云绮没想到的是,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的干涉!若不是她想见到那位国师,抢在了商锦秀前面去见那位传说中的高人,商锦秀不会遇到白玉京,白玉京也不会知道她跟自己徒弟的命运紧紧相连。

若不是她想让贺元芳取代李淑华成为商士功的继室进而给贺柳氏和贺元芳提了醒,贺柳氏不会暗示商孙氏除掉李淑华,商锦秀也不会警觉并救下李淑华,贺元芳和商士功也不会有交集。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她的一次次干涉,事情的发展终于脱离了她所知道的轨迹,沿着一个未知的方向越走越远。

贺云绮又惊又恐,她此时既希望时间过得再快一点,等贺家起复,要想对付商家自然轻而易举。同时她却又担心,生怕事情完全脱离她的预期,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贵女奸商 (999txs.com)”查找最新章节!